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题 鲁教版五四学制.docx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题 鲁教版五四学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题 鲁教版五四学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鲁教版五四学制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鲁教版五四学制
语言积累及运用部分(17分)
1.请选出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憔悴(qiáo) 虐杀(nuè) 提防(dī)步履蹒跚(lǚ)
B、花辫(bàn)祷告(dao) 偏辟(pì)猝不及防(cui)
C、肃杀(sù) 嫌恶(wù) 匿笑(nì)苦心孤诣(yì)
D、嫩芽(nèn) 吐蕾(lěi) 决别(jué)婉言谢绝(wǎn)
2.恰当的用词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你认为对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表明“我”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追悔莫及,迫切希望得到弟弟的一句宽恕的话,好放下思想包袱。
)
B、祖父慢慢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
(体现祖父老了,反应迟钝了,动作不灵敏了)
C、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
(人们用灯光送我回去,体现他们给予我的温暖、关心和友情。
)
D、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突出母亲年纪大,但经受了严冬的考验,没有病倒死去。
)
3.依次填入空格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我们生活的地方辽阔__,这里有的是温暖、友谊和乐观。
(2)我在__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
(3)他便__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4)母亲__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A、无限 获得 惊异 相信 B、无垠 破获 惊惶 信服
C、无边 获取 惊骇 信任 D、无穷 捕获 惊愕 信赖
4.文学常识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风筝》选自《野草》,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纸船》选自冰心的诗集《繁星》,她原名谢婉莹,还有诗集《春水》。
C、《祖父、后园和我》节选自萧红的散文集《呼兰河传》。
D、《世说新语》为南朝刘义庆和他的门下士编写,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5.对下列文章的概括介绍或分析,你认为有误的一项( )(2分)
A、〈祖父、后园和我〉不仅写出了童年的欢乐和情趣,写出了浓浓的亲情,更写出了“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
B、〈冬夜的灯光〉多次运用对比手法,使我们感受到荒凉的小镇上,沉沉的黑夜中的人们的善良、热情。
C、〈风筝〉一文作者回忆幼时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对其“精神的虐杀”一直使自己很沉重,直至成年后解释清楚后才得以解脱。
D、〈金色花〉与〈纸船〉两诗都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主题都是抒发子女对母亲的爱。
6.对有表现力的句子,我们应善于仿写。
请你仿照前句,把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2分)
母爱是一杯烈酒,让你时刻感到浓郁和挚烈;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原文默写填空:
(5分)
(1)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4)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_________________.”
(5)你一定积累了不少赞美母爱的诗,请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知识与能力部分:
(43分)
(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1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想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去后乃至___________相委而去____________
尊君在不___________陈太丘与友期________
9.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2分)
10.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他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1分)
11.友人的错误是什么?
请用原文词语回答.(不超过四个字)__.(1分)
12.你认为元方的做法有无不妥之处吗?
请说明理由.(2分)
(二)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11分)
后来发生可分歧: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
“走大路。
”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
“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3.给下面的字注音。
(1分)歧_________霎___________
14.文中划横线的两个词语能互换位置吗?
为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第一段文字中,“我”面对分歧“想要一个两全的办法”,“我”要的是哪“两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看出“我”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2分)
16.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描写了“我”的母亲放眼小路所看到的景象。
请想象一下,母亲看到这些景物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分)
17.“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根据文意,说说我和妻子背起的还有什么?
(用不超过15个字来回答)(2分)
18.你的家庭中有没有“分歧”的时候?
如果有,你该怎样做?
(2分)
(三)认真品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完成文后的问题。
(22分)
想家
出国两年,一直都在想家,想我的老爸,想我的老妈,还有我亲手布置的家。
记得我自作主张把屋的色调定为白色后,老爸死活不赞成,他那么固执,可最后竟也依了我,因为他的亲女儿要走了,而且要走得很远。
“想”是我对家的全部感情。
一直认为“想”是远远超越爱的。
“爱”太平凡、太简单。
而“想”包含了“爱”,定是爱极了才会去想,而且这种爱是实在的,不是浮泛的。
我想家,想得厉害,想得叹息。
出国两年,生活简简单单,没有购物的欲望,把开销都花在长途电话上了,我觉得很值。
从电话中,我可以感觉到他们是否健康、是否开心,他们是我最亲爱的人啊。
钱如是用,我踏实!
今天是周末,星期五的下午,我坐在床上。
窗外,有一只鸽子美丽地在阳光下抖动着,我有一种悲怀。
早晨,上课前,接到妈妈的一封来信。
读着信中的一万个挂念,我双眼濡湿心里一阵温柔的牵痛。
到现在为止,我已经把信复习了很多遍了,遍遍都是感动,反正今天是周末,我可以用整个下午来想家。
坐了很久,仍是靠着窗,想我家以前的种种。
窗外的鸽子早已飞得很远,我再也看不见。
我决定去借春节文艺晚会的录像来看,作为我怀想的凭藉。
打了几个电话,又辗转几次,终于借到了。
在我自己的房间看,永远不变地喝着茶。
先看到了赵忠祥,我吃了一惊,他老了j仅两年时间。
看了他半分钟,又觉得眼睛鼻子里有涕泪的酸楚,最后泪还是流了下来。
我是怎么了?
我恍然,我想到了我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不忍再看下去,关了电视,让泪静静地流着,取过一张心形纸,写下:
“爸爸妈妈,千万为我保重,千万不要变老,不要!
”泪落在纸上,一滴,一滴,字迹变得横大、模糊。
在模糊中,我发现了母亲的笑,那种是温和而且年轻的笑。
擦干眼泪,再读母亲的信,心绪宁和了许多。
这大概是泪的好处,可以维持心理、生理的平衡。
我关掉所有的灯,点起一支粉红的、大大的蜡烛,它在我眼前燃着,我不要流泪了,让它替我流。
我重新打开了电视。
我是那么专注地看着每个节目,对每个人都是叹服,觉得他们真是天才。
我注意台下人的表情,想借此判断每个人的风范和人品。
我注意到了陈佩斯,对很多人的出色表演,他都报以掌声,挂着欣赏的笑,那绝不是装的。
民族舞蹈,我也看了,我自己也很惊讶。
我一向欣赏不了民族舞蹈,连装着欣赏都不能够。
从前,若是此时,我会叫着爸爸,出去放一挂鞭炮,对着正在包饺子的妈妈喊一声:
“妈,有好的,赶快叫我!
”而今天,我看了,而且很认真。
想想真是感慨,仿佛天上人间。
看完整个节目时,已是深夜,我仍觉得不满足。
地上的蜡流着泪对着我,我不明白,它为什么要这样搅动我的心绪,让我想家。
我取过那张心形纸,画一个笑在上面,那是父亲的笑,同样是温和的、年轻的笑。
19.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浮泛:
____________________凭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老爸“死活不赞成”又“那么固执”,“依了”女儿是为什么呢?
(2分)
21.作者认为“想”和“爱”的区别是什么?
(2分)
22.春节文艺晚会的录像,为什么会“作为我怀想的凭藉”?
(2分)
23.怎样理解“爸爸妈妈,千万为我保重,千万不要变老,不要”?
(2分)
24.“我想家,想得厉害,想得叹息”,这种想家的味道,有一句唐诗恰当地表达了这种感情,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信复习多遍了”,杜甫有句诗说家书的珍贵,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5.“一向不欣赏民族舞蹈,连装着欣赏都不能”,此时此刻为什么会如此“认真”地看下去?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中两次提到蜡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在文中划出与最后一段照应的语句。
(2分)
28.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家是什么?
请用“家是......”造两个句子来表达你的理解。
(4分)
阅读下面《牵手》一文,完成6—10题
①女儿很小的时候,带她出门,总是伸一根食指让她紧紧牵住。
那时的女儿多小啊,脑袋刚刚齐到我的大腿,走路深一脚浅一脚趔趔趄趄,小小的胖手攥住我的食指,不要命地抓着,那真是甩也甩不脱,割也割不掉。
不知道那只小手哪来那么大的劲道,我的一根食指对她来说还是庞然大物呢。
………
⑤可是妈妈老了之后,你还能这样紧紧牵住妈妈的手吗,我的孩子?
跟现在你把一切交给妈妈一样,那时候妈妈也该把一切都交给你了。
从前你交给妈妈的是花朵儿一样的身体,诗一般梦一样的年华;以后妈妈却要回赠你一段枯萎皱缩的躯干,一个琐碎不堪的灵魂。
到那时候,你会牵我的这只手吗,我的孩子,我的女儿?
【问题】
6.本文题目“牵手”有哪些方面的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有三次女儿牵着妈妈手的细节描写,请简要概括写出来并说说这几处细节描写突出了什么(或“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说说你对下面两个句子的理解。
(1)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试概括说说文章最后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写出文中与“我真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今生今世我们的手还会不会分开”这句话相照应的一个句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能力部分(40分)
同学们,读着一篇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文章,你是否感受到你正在这种感情的呵护中,你有没有想到,皱纹和白发已将岁月的无情深深铭刻在父母走过的大半人生历程中。
赶快尽孝吧,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
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
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
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请以“孝”为话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
内容充实,语言生动感人,书写认真整洁。
答案部分
一、1.C2.B3.B4.C5.C6.(略)
7.
(1)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2)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3)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
(4)未若柳絮因风起
(5)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
二、
(一)8.才丢下、舍弃通“否”约定
9.友人很惭愧,下车来拉元方,元方走进家门,连头也不回。
10.元方聪明,有才智
11.无信无礼
12.(略)
(二)13.qíshà
14.不能换,因为“强壮”是相对于母亲来说的,而“高大”是相对于儿子来说的。
15.一家人不分开母亲和儿子的愿望都能实现尊老爱幼、有家庭责任感
16.
(1)春天,充满生命的活力,多美呀
(2)我们一家应去感受春天的活力(3)如不让孩子去欣赏春天的美景,多可惜呀等(意思对即可)
17.背起了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重担18(略)
(三)19.表面的,不切实的依靠,凭借
20.马上就要分别,女儿的什么要求都答应,表现一种强烈的父爱,一种即将分手前的眷恋
21
.“想”超过“爱”,包括“爱”,爱极了才会去想,想是爱的最高形式
22.通过看晚会了解国内情况,了解家的情况,会将家国融为一体
23.父母对自己的思念要胜过自己,担心这种强烈的思念会影响父母的健康
24.独爱异乡为异客家书抵万金
25.因为这是祖国亲人们的舞蹈,对于身在异乡的我倍感亲近,仿佛置身国内
26.表达强烈的思乡之情
27.在模糊中,我发现了母亲的笑,那种是温和而且年轻的笑。
附送: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鲁教版五四制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部分(14分)
1.请选出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憔悴(qiáo)虐杀(nuè)提防(dī)步履(lǚ)
B、花辫(bàn) 祷告(dǎo)偏(pì)猝不及防(cuì)
C、肃杀(sù) 嫌恶(wù) 匿名(nì)苦心孤诣(yì)
D、嫩芽(nèn) 吐蕾(lěi) 决别(jué)婉(wǎn)言谢绝
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表明“我”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追悔莫及,迫切希望得到弟弟的一句宽恕的话,好放下思想包袱。
)
B、祖父慢慢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
(体现祖父老了,反应迟钝了,动作不灵敏了)
C、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
(人们用灯光送我回去,体现他们给予我的温暖、关心和友情。
)
D、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突出母亲年纪大,但经受了严冬的考验,没有病倒死去。
)
4.依次填入空格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我们生活的地方辽阔__,这里有的是温暖、友谊和乐观。
(2)我在__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
(3)他便__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4)母亲__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A、无限 获得 惊异 相信 B、无垠 破获 惊惶 信服
C、无边 获取 惊骇
信任 D、无穷 捕获 惊愕 信赖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在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下,使我迅速地成长起来了。
B. 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孔繁森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C. 那崖壁上、沟壑边、大树上,到处可见的长青藤,可视为外婆人格精神的象征。
D. 我校参加市三好学生代表会的代表团,是由三十名校级三好生中挑选出来的十三名三好生组成的。
6.文学常识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风筝》选自《野草》,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纸船》选自冰心
的诗集《繁星》,她原名谢婉莹,还有诗集《春水》。
C、《祖父、后园和我》节选自萧红的
散文集《呼兰河传》。
D、《世说新语》为南朝刘义庆和他的门下士编写,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7
.对下列文章的概括介绍或分析,你认为有误的一项( )(2分)
A、《祖父、后园和我》
不仅写出了童年的欢乐和情趣,写出了浓浓的亲情,更写出了“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
B、《冬夜的灯光》多次运用对比手法,使我们感受到荒凉小镇上,沉沉黑夜中的人们的善良、热情。
C、《风筝》一文
作者回忆幼时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对其“精神的虐杀”一直使自己很沉重,直至成年后解释清楚后才得以解脱。
D、《金色花》与《纸船》两诗都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主题都是抒发子女对母亲的爱。
二、默写填空:
(每空2分,共8分)
(1) 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2) 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4) 你一定积累了不少赞美母爱的诗,请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
(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想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去后乃至____
_______ 相委而去____________ 尊君在不____________ 陈太丘与友期____________
2. 翻译划横线的句
子。
(2分)
3.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他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4. 友人的错
误是什么?
请用原文词语回答.(不超过四个字)__ ______ (2分)
5
. 你认为元方的做法有无不妥之处吗?
请说明理由。
(2分)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21分)
后来发生可分歧: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
“走大路。
”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
“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
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 给下面的字注音。
(2分) 歧_________ 霎___________
2. 文中划横线的两个词语能互换位置吗?
为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第一段文字中,“我”面对分歧“想要一个两全的办法”,“我”要的是哪“两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看出“我”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4分)
4. 在文中画出景物描写的句子。
请想象一下,母亲看到这些景物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4分)
5.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根据文意,说说我和妻子背起的还有什么?
(用不超过15个字来回答)(3分)
6.的家庭中有没有“分歧”的时候?
如果有,你该怎样做?
(4分)
五、综合性学习(5分)
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
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
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1.假如我国的母亲节已经确立,请你仿照下面示例(200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句式,为我国首届母亲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
(宇数不限,2分)示例:
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答:
2.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
写出理由。
(3分)
候选人:
孟母(孟子的母亲)岳母(岳飞的母亲)冰心的母亲
答:
六、写作(40分)
同学们,读着一篇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文章,你是否感受到你正在这种感情的呵护中,你有没有想到,皱纹和白发已将岁月的无情深深铭刻在父母走过的大半人生历程中。
请以“最浓的亲情”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
内容充实,语言生动感人,书写认真整洁。
答案部分
一、1. C 2. B 3.D 4.B 5. C 6.C 7. C
二、老骥伏枥,青山郭外斜,何当共剪西窗烛,略
三、1.略
2. 友人很惭愧,
下车来拉元方,元方走进家门,连头也不回。
3. 元方 聪明 , 有才智
4. 无信无礼
5. (略)
四、1. qí shà
2. 不能换,因为“强壮”是相对于母亲来说的,而“高大”是相对于儿子来说的。
3. 一
家人不分开 母亲和儿子的愿望都能实现 尊老爱幼、有家庭责任感
4.
(1)春天,充满生命的活力,多美呀
(2)我们一家应去感受春天的活力 (3)如不让孩子去欣赏春天的美景,多可惜呀 等(意思对即可)
5. 背起了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重担
6.(略)
五、略(言之有理即可)
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