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8728152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

模块综合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解放初期我国实行鼓励生育政策:

1982年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2013年11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下图为我国1949~2015年出生人口统计图。

据此完成1~3题。

【导学号:

17252140】

1.有不少学者曾预言2013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但并未出现,原因可能是(  )

①育龄妇女受教育程度提高 ②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③育龄妇女人数少 ④抚养成本太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专家预计,爽约的第四次婴儿潮将有可能推迟至2016~2020年,理由不包括(  )

A.全面实施二孩政策B.育龄妇女人数多

C.医疗卫生条件改善D.生活水平的提高

3.若第四次婴儿潮在2016~2020年如期而至,其后几年内就业人数增加的职业是(  )

A.中学教师B.建筑设计师

C.外科医生D.家政护理人员

1.D 2.C 3.D [第1题,第四次婴儿潮的推迟是因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以及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导致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和现代社会抚养成本的增加。

第2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会降低死亡率,不会降低出生率。

第3题,第四次婴儿潮后的几年,社会对家政服务、幼儿教师等相关岗位需求人数会增加。

]

读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4~5题。

4.该地区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

A.①B.②

C.③D.④

5.③时期以后该地区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自然灾害频发B.人口老龄化

C.技术人才外流D.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

4.A 5.D [第4题,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率等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人口的机械增长率之和。

由图示信息可知,①时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机械增长率之和最大,所以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应是①。

第5题,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说明该地人口迁入量减少,但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上升,最有可能是由于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出,不需要太多廉价劳动力,导致迁入的人口数量大为缩减。

]

下图为某城市1980年、1995年和2010年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人口密度(单位:

千人/平方千米)剖面图。

据此回答6~8题。

【导学号:

17252141】

6.1980~2010年,该城市人口(  )

A.先减后增B.先增后减

C.近郊区持续增长D.中心城区人口数量最多

7.导致该城市1995~2010年各区域人口密度变化的原因是(  )

①第二、三产业向城区迁移 ②近郊区交通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③城区绿化面积增大,环境不断改善

④近郊区土地价格低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8.下列城市结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6.C 7.D 8.B [第6题,结合图例,先找出中心城区、城区和近郊区的图例,再读取图中的信息,纵坐标为人口密度,可判断1980~2010年,该市人口近郊区持续增长、总人口在不断增加、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最大。

第7题,仔细读图,该城市1995~2010年间,中心城区和城区的人口密度在减少,近郊区的人口密度在增加。

若第二、三产业向城区迁移、城区绿化面积增大,环境不断改善,城区的人口密度会增加;近郊区交通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土地价格低,人口密度增加。

第8题,由剖面图可以看出,城区东西长约15km,南北长约6km,中心城区位于城区的西南部;近郊区东西长约48km,南北长约18km,城区位于近郊区的西南部。

与②图所示位置相符。

]

图1是某大城市外缘甲、乙两个规划区。

图2示意MN之间的地价分布。

读图完成9~10题。

图1     图2

9.该城市主城区位于O地(  )

A.东面B.西面

C.南面D.北面

10.甲、乙两个规划区分别是(  )

A.住宅区和工业区B.住宅区和商业区

C.工业区和商业区D.工业区和住宅区

9.D 10.A [第9题,由图可知,由MN之间的地价分布图可知,地价北部最高,表明市中心位于规划区(O地)以北。

第10题,结合住宅区应靠近市中心、工业区应远离市中心原则,甲为住宅区、乙为工业区。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读上海松江家庭农场经营情况的部分资料表,回答11~12题。

【导学号:

17252142】

农场主

经营方式

面积

年收入

备注

李春风

种养结合

200亩

20万元(种田13万元+养猪7万元)

现有53户,计划发展100户

张小弟

机农结合

200亩

20万元(农机服务4万元+种田16万元)

现在140户,计划年增20%

总体情况:

松江现有家庭农场1206户,经营面积13.66万亩,占全区粮田面积的80%,户均年收入10万元左右

11.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

①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 ②交通运输条件的完善 ③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 ④国家政策的扶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2.松江家庭农场的发展将导致该地(  )

A.粮食作物品种调整B.农业水利工程量减少

C.非农业用地面积减少D.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

11.C 12.D [第11题,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促进了农业的商品化生产经营。

“家庭农场”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说明它得到了国家政策支持。

第12题,从松江家庭农场经营情况的部分资料表可看出,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式有种养结合和机农结合,这将导致该地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

]

下图中的S国石油工业发达。

近几年,该国的服装工厂多从中国等地进口成品服装,但使用本厂商标进行销售。

据此完成13~14题。

【导学号:

17252143】

13.M城市和N城市发展石化工业的主导区位条件分别是(  )

A.劳动力和市场B.科技和原料

C.科技和劳动力D.市场和原料

14.该国服装工厂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

A.原料资源短缺B.工资成本上升

C.交通条件改善D.市场需求减小

13.D 14.B [第13题,图中显示,该国位于中东,属于石油资源丰富、科技力量较薄弱的区域;同时M城市附近没有油井,则其布局石化工业的原因可能是市场需求大;N城市附近有众多油井,则其布局石化工业的主要原因是接近原料地。

第14题,普通服装生产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工资水平对企业效益影响很大,而该国主要是省掉了生产加工环节,这很可能是由本国工资成本上升导致的。

]

屋顶农业指利用有限的屋顶空间,经改造后发展农业生产,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有效途径之一。

下图为屋顶农业的一般设计方案。

读图,回答15~16题。

15.屋顶农业设计中,X层的主要作用是(  )

A.提供植物养分B.防楼面渗漏

C.清洁和过滤D.排水和蓄水

16.制约城市屋顶农业作物生长的因素是(  )

A.干旱、风大B.化肥、农药使用量大

C.病虫害多D.光照充足

15.D 16.A [第15题,分析图示可知,有机土可提供植物养分;土工布具有过滤、排水功能,起到清洁和过滤的作用;土工膜是一种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基本原料的防水阻隔型材料,可防楼面渗漏。

用排除法可知,X层的主要作用是排水和蓄水。

第16题,城市屋顶风大,水资源不足。

]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的可闻噪音分贝强度(单位:

dB)等值线分布图,图中黑色圆点代表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读图,完成17~18题。

【导学号:

17252144】

17.图中M点最有可能是(  )

A.汽车站B.码头

C.火车站D.飞机场

18.对图示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M地有公路直达市区,交通便利,布局合理 ②M地噪声污染市区,布局不合理 ③M地主要运输工具进出M地的方向为西北—东南向 ④M地主要运输工具沿公路从市区北部通过,方便居民出行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19.随着城市的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将M地整体搬迁至远郊,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供选择,比较合理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17.D 18.C 19.C [第17题,等值线的轴线呈西北—东南向。

码头供船舶进出,船舶产生的噪声等值线应以港口为中心,轴线走向与河流延伸方向一致。

M点通向城区北部的公路延伸方向和噪声等值线的轴线延伸方向一致,但是图中信息显示M点没有通向东南方向的公路,因此不会产生图示等值线轴线延伸方向,即M地不可能为汽车站。

M地无铁路通过,不可能是火车站,只能是飞机场。

第18题,飞机飞越城区上空,噪声污染影响城区,存在安全问题,布局不合理。

噪声延伸方向为西北—东南向,可判断飞机进出M地的方向为西北—东南向。

第19题,甲位于城区冬季风(西北季风)的上风向,且飞机飞越城区上空,噪声污染影响城区,存在安全问题;乙、丁虽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远郊,但飞机飞越城区上空,也存在噪声污染和安全问题;丙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远郊,飞机不飞越城区上空,噪声污染很小,安全系数高。

]

早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之初,我国就明确表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会将其经验逐步推广开来。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推广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高地。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0~21题。

【导学号:

17252145】

20.我国设立自贸区依赖的主要运输方式和有利于集聚的产业分别是(  )

A.铁路 能源密集型产业

B.管道 劳动密集型产业

C.海运 高端制造业

D.公路 资源密集型产业

21.上海成为我国首个自贸试验区,其优势区位不包括(  )

A.对内对外各类交通发达

B.全国的金融商业中心

C.能源矿产丰富,物产富饶

D.开放程度高,对外贸易发达

20.C 21.C [第20题,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均位于沿海地区,所以依赖的主要运输方式是海运;有利于集聚的产业是高端制造业。

第21题,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工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包括能源和矿产资源严重短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故上海成为我国首个自贸试验区,其优势区位不包括能源矿产丰富,物产富饶。

]

我们成天与沙尘生活在一起,吃着尘埃,睡在沙尘之中,天天看着沙尘剥夺我们财产,使我们希望变得渺茫,这已越来越不可抗拒。

诗情画意般春季变成传说中幽灵,噩梦变成现实。

——阿卫斯·卡尔森(美)。

完成22~23题。

22.20世纪30年代,美国曾出现大规模的“黑风暴”,其人为原因主要有(  )

①气候干旱 ②过度垦荒 ③过度放牧 ④风力侵蚀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3.为缓解文中描述景象的出现,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美国应对措施有(  )

①发展生态农业 ②制定保护耕地的法规政策

③推广农业新技术 ④鼓励使用化肥、农药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2.B 23.A [第22题,气候干旱、风力侵蚀属于自然原因。

第23题,使用化肥、农药容易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长期稳定的发展。

]

现代拆解与再利用产业,几乎100%对回收废弃物资源进行了利用。

下图为江苏扬州静脉产业(因其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如同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的静脉)园产业链基本构架,读图回答24~25题。

24.该产业园区资源的再利用是解决(  )

A.工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

B.资源利用中的环境污染

C.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D.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5.该园区从国外输入废弃物资源,主要考虑的是(  )

A.经济效益B.社会效益

C.环境效益D.国家间利益

24.C 25.A [第24题,从图中可看出,主要是对废旧机电产品、电子产品、汽车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则主要是为了解决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第25题,从国外输入废弃物资源来进行拆解、回收再利用,可能是由于国外该类资源收购价格较低,则企业的利润较大。

]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8分)

【导学号:

17252146】

材料一 全国妇联2013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6100多万。

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了,当地有9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

我国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江西的留守儿童占全国留守儿童总量的52%,留守儿童数量排在前十的还有广西、湖北、贵州、江苏。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

(1)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这些地区产生留守儿童的原因是什么?

(2)西部地区的农村青壮年最可能去什么地方打工?

为什么?

【解析】 第

(1)题,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空间分布特征,成因可从当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方面分析。

(2)题,当地村民最可能去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打工,主要是为了获得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好的工资待遇。

【答案】 

(1)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人口数量大、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省区的农村。

原因:

由于经济落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

(2)最可能去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

因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工资待遇、更好的发展条件。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棉花面积、单产、总产、调出量已连续19年位居全国首位,为推动我国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材料二 澳大利亚常年植棉面积5.0×105hm2,平均一个农场400hm2,是我国户均植棉面积的2000倍;澳大利亚棉花生产的全过程都实现了机械化;大面积种植同一个品种,采用同一个生产模式,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材料三 图1为新疆棉花种植区域分布图,图2为澳大利亚农业区域分布图。

图1      图2

(1)新疆与澳大利亚棉花生长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的不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该不利条件当地应提倡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

(2)据材料总结澳大利亚的棉花种植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与澳大利亚相比,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是(多选)(  )

A.市场狭小B.劳动力价格低

C.政策扶持力度小D.科技水平低

E.热量不足

(3)图2中A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与下表中的________(甲或乙)对应。

对比于该国的棉花种植,该农业类型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劳动力投入

83%

17%

22%

45%

55%

90%

(4)请你为我国新疆棉花产业国际化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建议。

【解析】 第

(1)题,本题考查棉花生长的自然条件。

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

新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澳大利亚中部是热带沙漠气候,两地光照充足,而气候干旱,水源不足,都需发展节水农业。

(2)题,澳大利亚经济发达,棉花种植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

与澳大利亚相比,新疆的热量条件差、交通条件较差、科技水平较低。

第(3)题,图2中A地为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

表中的甲地区为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乙地区为种植业、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农业分布区。

对比于该国的棉花种植,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已形成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等。

第(4)题,对于我国新疆棉花产业国际化发展方向的建议可从扩大棉花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加强研发,培育良种,提高市场竞争力;延长棉花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利润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光照充足 水源不足 节水

(2)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 商品率高(任答2点) DE

(3)混合农业 乙 合理安排时间 形成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土壤肥力

(4)扩大棉花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加强研发,培育良种,提高市场竞争力;延长棉花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利润。

28.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

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

读图、表回答问题。

(13分)

表1

指标

年份

GDP(亿元)(当年价格)

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实际利用

外资额

(亿美元)

出口额

(亿美元)

1978

24

15.5

0.0

0.0

1992

58.5

48.3

1.3

1.2

2000

200.8

59.4

7.1

20.3

2008

1500.6

65.3

16.1

386.8

(1)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下表内容。

表2

工业区

区位条件

鲁尔工业区

沪宁杭工业区

自然资源

①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

交通

内河航运、陆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多样,方便快捷

内河航运、陆路、航空和②_____________等运输方式齐全,方便快捷

市场

市场广阔

市场广阔

劳动力

③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

(2)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

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

(3)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

据图和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解析】 第

(1)题,本题属记忆内容,较简单。

(2)题,沪宁杭工业区作为传统工业区,其发展面临着与鲁尔区相似的问题,鲁尔区改造的三方面措施对沪宁杭工业区都有借鉴作用。

第(3)题,图中体现了交通便捷、离上海较近,受到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表中反映了工业发展速度(GDP增长速度)、利用外资额、出口额等内容。

【答案】 

(1)①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 ②海洋运输 ③劳动力素质较高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

(3)工业发展迅速;利用外资,产品大量出口;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交通便捷。

2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导学号:

17252147】

材料一 武汉市向社会公布,东西湖区石榴红村等8个村被评为武汉市首批生态村。

据介绍,这些村历来重视环保,倡导生态文明,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远近闻名的农家乐旅游景点,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下面是武汉市“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图(图1)和石榴村生态农业实验场生产模式图(图2)。

图1

图2

(1)将下列内容代号填入武汉市“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图的方框中。

a.科教 b.景区资源与环境 c.经济 d.人口

(2)由石榴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可知,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什么?

(3)石榴村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解析】 第

(1)题,根据武汉市“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图箭头指向关系,d人口应指向调控,“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础是b景区资源与环境,a科教对“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系统支持促进作用,c经济是“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所以自上而下、自左而右依次为d、b、a、c。

(2)题,由石榴红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可知,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来自沼气池的沼渣,家禽的粪肥和鱼塘的塘泥。

第(3)题,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示信息,可知石榴村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可从调整产业结构、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开发利用新能源等方面进行。

【答案】 

(1)自上而下、自左而右依次为d、b、a、c。

(2)沼渣、粪肥和塘泥。

(3)调整产业结构,农、牧、副、渔业全面发展;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净化环境,保护土地;开发利用新能源——沼气,避免植被破坏造成的生态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