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72534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docx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docx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

岩棚小学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

学生姓名

赵传鑫

年龄

11

班级

五年级二班

心理辅导教师

张春平

咨询时间

9、6

心理问题

我觉得别人给我起外号,有点被人瞧不起。

心里很烦

心理

问题分析

起“绰号”就是小学生之间经常存在得问题,处理不当,可能影响同学之间得团结与个人学习进步,也可能该某些同学造成心理上得负担,应注意引导。

心理

辅导

内容

“起绰号”得同学有得可能就是善意得,我国许多艺术家也有“绰号”,要正确地对待同学们给您得“绰号”。

如果有损您得人格得要提出批评,班级内要开展文明礼貌教育。

效果

班级内善意得绰号多了,有损同学人格得绰号少了。

备注

岩棚小学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

学生姓名

赵立雪

年龄

11

班级

五年级一班

心理辅导教师

张春平

辅导时间

9、10

心理问题

觉得自己就是个小女孩,在家里与社会上不被人重视,心理不平衡。

心理问题

分析

这与其家庭中父母有了弟弟后,对她得关心不够,社会上存在重男轻女得现象。

心理辅

导内容

“性别”就是无法选择得,而道路、理想与对社会得贡献就是可以选择得,古今中外,有多少巾帼英雄,女中豪杰如:

花木兰,居里夫人等都为人类做出了男人无法比拟得贡献,受到了世人得尊重。

效果

能积极参加学校得各种活动,情绪很稳定。

经常帮助家里干话,关心爱护弟弟。

备注

岩棚小学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

学生姓名

刘殿哲

年龄

11

班级

五年级二班

心理辅导教师

张春平

咨询时间

10、11

心理问题

我为什么老不大方?

心理问

题分析

这孩子在平时放不开,心理负担太重,老怕别人笑话她,老觉得别人都比自己强。

总得来说不够自信。

心理辅

导内容

人首先要自信,然后别人才能认可您。

您瞧您做事认真,心地善良,关心集体,其实很多同学都比不过您。

我认为您就是很优秀得。

另外,大胆与大家接触,您再瞧就是不就是大家都喜欢您。

效果

能大胆与同学接触,参加各项活动,能得到同学们得肯定,慢慢得恢复了很多自信心,

备注

岩棚小学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

学生姓名

谷植圣

年龄

12

班级

六年级二班

心理辅导教师

张春平

咨询时间

10、15

心理问题

我为什么成绩老提不上去?

心理问题分析

这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习惯不好,而且自制力也不够强。

心理辅导内容

因为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习惯不好,导致了您学习成绩老提不上去。

这需要您上课认真听讲,不走神,认真回答问题。

上课做到心无杂念。

您要从心里重视,一旦发现自己走神,立即提醒自己,也可请同位帮忙提醒您。

但就是您要有耐心,有毅力。

效果

学习习惯在老师与同学得帮助下有了改善,上课也能认真多了,相信在期末学习成绩会有所提高。

备注

岩棚小学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

学生姓名

赵继泽

年龄

10

班级

四年级二班

心理辅导教师

张春平

咨询时间

9、14

心理问题

为什么爸爸妈妈有时候老不相信我?

心理问题分析

望子成龙,这就是所有家长得心愿。

所以很多家长对孩子得期望值也就高了。

可就是孩子毕竟不能理解家长得用心,做起来也就达不到标准,导致信用度降低。

心理辅导内容

平时您做事可能让爸爸、妈妈不够能放心。

因为有时做事您做得很一般了,离爸爸妈妈得目标太远。

爸爸、妈妈都就是很喜欢您,希望您长大有出息,自然要求也高了。

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标准会更高。

其实我们自己也要这样来要求自己,这样才会做得更好。

所以您首先要正视自己,然后再与家长沟通,谈您得感受,与家长意见达成一致,就好办了。

效果

在班主任老师得协助下,孩子与家长进行了多次交谈、协商,达成了同识。

孩子明白了父母得用心,做事得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也得到了父母得认可。

备注

岩棚小学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

学生姓名

赵青柱

年龄

11

班级

五年级二班

心理辅导教师

张春平

咨询时间

11、2

心理问题

我为什么老就是考试成绩不理想?

心理问题分析

这孩子平时学习上反应都还行,知识掌握也还扎实,可到了考试,成绩就不理想。

主要原因就是她父亲曾在以前考试后,对她有过过激得话语,还打过她,所以导致她心理有畏惧,也就就是常说得考试焦虑症。

心理辅导内容

您爸爸很爱您。

她会打您、骂您,那就是爸爸恨铁不成钢,您不用害怕。

只要您尽力去做,放下心理负担,放开手去做,就会有大得改观。

效果

联系了班主任老师与她爸爸进行了交流,孩子也在得到了鼓励后,能正确对待考试。

备注

岩棚小学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

学生姓名

李晨昂

年龄

13

班级

六年级一班

心理辅导教师

张春平

咨询时间

11、6

心理问题

我为什么与同学接触不好?

同学们老对我有意见?

心理问题分析

这孩子就是班干部,在管理班级事务时,比较尖锐,方法不好,导致其余同学不太喜欢与她交往。

心理辅导内容

您有些地方做得可能不太好,使同学们对您有意见。

您应该学会谦让、宽容,不要斤斤计较。

如果同学们还不接受,您也要坚持下去,日久见人心,大胆一试吧!

效果

学习了一些班干部处理事情得技巧,慢慢与同学得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备注

岩棚小学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

学生姓名

杜普庆

年龄

12

班级

六年级一班

心理辅导教师

张春平

咨询时间

10、25

心理问题

我多才多艺,而且学习又好。

可就是为什么与同学相处不好,关系紧张?

心理问题分析

自我中心就是现在小学生中比较常见得一种现象,它阻碍了小学生得正常交往。

这种现象产生得原因主要就是缺乏良好得家庭教育。

在家庭中形成得这种自我中心得个性使她们在人际交往中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服从自己,而且以自己得眼光去评判周围得事物,不能客观评价别人与自己。

心理辅导内容

1.帮助认清自己身上得不足及其危害性,树立改变自我得信心与决心。

2.给予家长必要得指导,寻求家长得合作,使小学生摆脱自我中心形成得环境。

3.在家庭中逐步改变小学生得自我中心,采用行为转变方法,如厌恶法、代币法等。

4.结合实际生活,指导小学生人际交往得原则与技巧,提高其交往能力。

5.指导与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得自我观念,提高自我认识能力,使对自己得认识比较接近现实,能愉快地接受自己,调整自己,形成健全统一得个性。

6.培养小学生得集体意识,认识集体规则,培养集体荣誉感,学会在集体中与同伴与睦相处。

效果

开始正确得瞧待与评价别人,不再任何事都以自我为中心。

备注

岩棚小学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

学生姓名

王月皓

年龄

11

班级

五年级一班

心理辅导教师

张春平

咨询时间

11、20

心理问题

总被同学欺负怎么办?

心理问题分析

这个孩子较为柔弱,在受到同学欺负后,经常就是不吭声,更不要说反击了。

导致那些调皮得孩子得寸进尺,经常欺负她。

心理辅导内容

您要清楚,一味地忍让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助长欺负者得气焰,给自己带来更多得伤害。

首先,您要敢于表达自己得不满。

当遭到其她同学得欺负时,要敢于用语言表示自己得态度,制止对方得侵犯如果瞧到被欺负得人如此坚强,一般会很无趣得离开。

另外,您要学会行为反击。

也许您得父母经常教育您以避让为主,不要与她人正面交锋,这固然就是一种策略。

但有时,受欺负得孩子表现出一些勇敢得反击行为,也能让人震惊,从而停止欺负行为。

您还可以主动地向老师与家长寻求帮助,尤其就是要敢于在老师面前揭发她们得欺负行为,如果她们报复您,也不要怕,继续将向老师反映情况,让老师帮助您,使她们感到您不可欺负。

效果

一开始,她还只就是向老师寻求帮助,慢慢得她也敢于面对,并与之对抗,让欺负她得人不敢再犯。

备注

岩棚小学学生心理辅导记录表

学生姓名

徐德辉

年龄

12

班级

六年级二班

心理辅导教师

张春平

咨询时间

10、16

心理问题

学习成绩差,性情怪异,很难与同学相处。

心理问题分析

由于该生自小过于宠爱、放纵,家长怕她吃亏,使她在家庭、在同伴中慢慢变得像个“小皇帝”。

别人说她不得,碰她不得,而她却目中无人,动不动就打人。

该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别人得意见,她并没有认识到来学校就是来学知识、学文化得,更没想到来学校就是要遵守纪律得。

对待这类孩子,一下子得批评教育就是不能解决问题得,解铃还须系铃人,来源于家庭得病症,需要家庭得密切配合,学生得健康人格才能有效地培养。

心理辅导内容

1、向家长反映该生得在校表现,表明想教育好其儿子得心意。

2、向父母了解孩子得成长过程,尤其就是重大事件;

3、与孩子交谈,探寻孩子得心理矛盾及思想意愿;

4、着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么想,想怎么做,感觉如何",目得一在于让孩子宣泄;二在于让父母学习与演练与孩子得沟通;三可以顺势引导家长如何做更好,做好共同教育工作。

5、让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欢迎得学生,让她明白如何与同学相处,做个受同学欢迎得人。

效果

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改善了攻击性行为,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得发展,提高了学习适应性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