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明挖段围护结构施工方案交底.docx
《区间明挖段围护结构施工方案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间明挖段围护结构施工方案交底.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间明挖段围护结构施工方案交底
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
1310改
项目名称
青岛市地铁1号线工程
共58页
交底编号
工程名称
青岛市地铁1号线工程土建一标峨石区间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
峨石区间明挖段围护结构
交底人
接收人
接收时间
技术交底内容:
1.工程概况;
2.施工部署
3.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4.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5.工艺原理
6.冠梁、挡土墙施工工法与工艺
7.质量控制标准及措施
8.质量保证措施
9.安全保证措施
10.桩基施工应急措施
11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附件及附图:
1.峨石区间明挖段围护结构平面图
2.峨石区间明挖段左线地质纵断面图
3.峨石区间明挖段右线线地质纵断面图
4峨石区间明挖段钻孔桩钢筋笼配筋图
5.峨石区间明挖段监测平面图
6.峨石区间明挖段监测剖面图
施工技术交底
项目名称
青岛市地铁1号线工程
工程名称
青岛市地铁1号线工程土建一标峨石区间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
峨石区间明挖段围护结构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1.工程概况;
2.施工部署
3.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4.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5.工艺原理
6.冠梁、挡土墙施工工法与工艺
7.质量控制标准及措施
8.质量保证措施
9.安全保证措施
10.桩基施工应急措施
11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附件及附图:
1.峨石区间明挖段围护结构平面图
2.峨石区间明挖段左线地质纵断面图
3.峨石区间明挖段右线线地质纵断面图
4峨石区间明挖段钻孔桩钢筋笼配筋图
5.峨石区间明挖段监测平面图
6.峨石区间明挖段监测剖面图
交底人:
审核人:
交底接收人:
1.工程概况
1.1明挖段概况
峨眉山路站~石油大学站区间由峨眉山路站出发,沿长江西路向东,下穿拟建M6线、江山路、辛庄北河后到达石油大学站,主要采用矿山法施工。
区间起止点里程:
YSK10+560.000~YSK11+302.575,全长约为742.575m;区间靠近峨眉山路站端30.5m设置轨排井,结合车站围护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里程为YSK10+560.000~YSK10+590.500。
区间明挖段基坑长30.5m,宽14.4m。
基坑深度为17.79m,覆土厚约为10m,采用桩锚型式。
区间明挖基坑与西侧峨眉山路站的明挖基坑相连,采用相同的围护体系,且同期施工。
明挖基坑施工完毕后施工明挖区间结构底板,利用明挖基坑东侧仰坡进洞进行峨石区间暗挖段初支及二衬施工。
图2-1峨石区间明挖段平面位置示意图
1.2围护结构设计概况
区间明挖段基坑长30.5m,宽14.4m。
基坑深度为17.79m,覆土厚约为10m,基坑底主要位于微风化凝灰岩中,围护结构采用桩锚型式。
围护桩采用∅800吊脚桩,吊脚桩的嵌固深度原则:
中风化不少于2.5m,微风化不少于1.5m。
通长桩应嵌入基底下不少于1.5m,冠梁截面尺寸0.8m×0.8m,设置4道锚索+钢腰梁(双拼工25b),基坑下部采用∅127×5微型钢管桩超前支护+喷锚的型式,设置两道锚杆+钢腰梁(槽18a)。
区间明挖段大里程端设置∅1000@750旋喷桩止水帷幕,旋喷桩深度至不透水层不小于0.5m。
边坡采用100厚C20喷射混凝土并挂钢筋网片。
场地硬化采用150厚C20混凝土。
基坑排水采用坑内明排的方式。
1.2.1钻孔灌注桩简介
区间明挖段钻孔灌注桩设计共计38根(Z1~Z38),设计桩长总计约375.5m;实际桩长应在保证桩嵌固深度的前提下,由实际地质条件现场确定。
钻孔灌注桩详细情况如下表:
表2-1钻孔灌注桩数量统计表
桩编号
设计桩径(mm)
桩顶标高(m)
桩底标高(m)
桩长(m)
钢筋笼顶标高(m)
钢筋笼底标高(m)
钢筋笼长度(m)
桩数
Z1~Z5
800@2000
6.000
-4.500
10.50
6.74
-4.4
11.140
5
Z6~Z8
6.000
-4.600
10.60
6.74
-4.5
11.240
3
Z9~Z13
5.800
-3.800
9.60
6.54
-3.7
10.240
5
Z14~Z16
5.800
-4.300
10.10
6.54
-4.2
10.740
3
Z17~Z18
5.800
-1.900
7.70
6.54
-1.8
8.340
2
Z19
5.800
±0.000
5.80
6.54
0.1
6.440
1
Z20~Z24
6.000
-4.500
10.50
6.74
-4.4
11.140
5
Z25~Z27
6.000
-4.800
10.80
6.74
-4.7
11.440
3
Z28~Z35
5.800
-4.900
10.70
6.54
-4.8
11.340
8
Z36~Z37
5.800
-1.900
7.70
6.54
-1.8
8.340
2
Z38
5.800
±0.000
5.80
6.54
0.1
6.440
1
图2-2峨石区间明挖段围护结构平面图
1.2.2旋喷止水帷幕设计简介
区间明挖段大里程端设置∅1000@750旋喷桩止水帷幕,旋喷桩深度应至不透水层不小于0.5m。
旋喷桩采用三管旋喷桩止水,高压喷射浆液宜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宜取0.9~1.1。
注浆压力不小于20MPa,旋喷桩施工前应在现场做喷射试验,根据试验情况调整参数,但应保证有效桩径不小于950mm。
施工完成后,要求止水帷幕的渗透系数≤10-7cm/s。
表2-2旋喷桩数量统计表
序号
桩编号
设计桩径(mm)
设计桩顶标高(m)
设计桩底标高(m)
设计桩长(m)
数量(根)
备注
1
XP1~XP18
1000@750
5.8
-0.6
6.4
18
2
XP19~XP60
5.8
-1.1
6.9
42
3
XP61~XP79
5.8
-0.6
6.4
19
1.2.3冠梁、挡土墙简介
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成后,钢筋笼露出桩顶设计标高不小于35d,考虑桩头混凝土浇注难以密实,要求浇注标高应比设计标高增加500mm,施做冠梁前凿除多余部分。
浇注冠梁前,必须对基坑外侧土体采取可靠挡护措施,保证交通安全,必须清理桩顶的残渣、浮土和积水,凿毛清洗至设计标高,然后施做冠梁及挡墙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
冠梁、挡土墙混凝土均采用C30混凝土,冠梁保护层30mm;挡墙保护层25mm,钢筋采用HPB300,HRB400级钢筋。
1.3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1.3.1地形地貌
本区间地形较为平坦,地形起伏不大,地面高程4.6~7.6m,主要位于长江路下方,地面车辆较多、两侧管线纵横交错,场地地貌类型为河流侵蚀堆积区现代河床(Ⅲ1区)和一级阶地(Ⅲ2区)。
1.3.2场地地层及岩性特征
通过钻探揭示,场区第四系厚度3.65~14.90m,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及全新统洪冲积砾砂层(Q4al+pl)、粉质黏土层(Q4al+pl)、中、粗砂(Q4al+pl)组成。
基岩主要为白垩系凝灰岩(KqS),受断裂影响,部分钻孔中揭露有凝灰岩的构造岩。
现按地质年代由新到老、《青岛市区第四系标准地层层序》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第四系
a.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
第①层、杂填土
褐色、黄褐色,稍湿-湿,松散,由黏土、粉质黏土、风化砂夹少量碎石等组成。
该层在区间内连续分布,揭露厚度1.00~4.00m,平均厚度2.55m,层底标高1.04~5.99m。
该层人工填土层强度较低,不均匀程度高,自稳性差,整体回填年限5~20年。
b.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第⑤层、砾砂
灰黄色、黄褐色,饱和,松散~稍密,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磨圆较差,次棱角~次圆为主,砂质一般较均匀,级配一般,含黏性土5~10%。
该层在区间内辛庄北河两侧广泛分布,揭露厚度0.80~6.20m,平均厚度2.45m,层底标高-4.60~1.85m。
第⑦层、粉质黏土
褐黄色、黄褐色,可塑,含少量砂粒;有光泽反应,切面较光滑,见有铁锰氧化物条纹,韧性、结构性一般,具中等压缩性,干强度中等。
局部含粉土夹层及透镜体。
该层在区间内广泛分布,揭露厚度0.70~5.10m,平均厚度2.32m,层底标高-5.40~3.96m。
第⑨层、中、粗砂
黄褐色,饱和,中密~密实。
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分选一般,磨圆一般,含有少量黏性土,局部形成粉质黏土薄层,偶见小块花岗岩风化碎石。
该层在区间内广泛分布,揭露厚度1.00~7.90m,平均厚度4.01m,层底标高-9.60~1.79m。
(2)基岩
本区间基岩主要为白垩系凝灰岩(KqS),受区域构造影响,局部发育少量构造岩。
受积米崖断裂及其支断裂的影响,在场地构造破碎带影响范围内,多揭露有受构造挤压影响而形成的构造岩,同时断裂带周边基岩受其影响均呈现出在水平、竖向上的矿物蚀变程度不均匀,节理、裂隙发育不均匀的断裂构造岩(碎裂状)的特征。
场区内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在空间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自上而下形成了性状各异的风化带。
不同岩性由于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不同,受内外动力作用改造的程度不同,导致其风化程度及风化带特征也有较大差异。
a)凝灰岩(KqS)
颜色以浅灰色、紫红色为主,凝灰结构,块状构造。
晶屑玻屑含量10%~50%,晶屑以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组成。
玻屑含量3-10%,玻璃质,凝灰质胶结,块状构造,岩石坚硬,厚层-巨厚层状,产于距离火山口较远地带。
第⑯8层、强风化凝灰岩
该层在区间内广泛分布,揭露厚度0.60~9.20m,平均厚度2.45m,层底标高-12.65~0.25m。
浅灰色、紫红色,结构大部分已基本破坏,节理裂隙很发育,岩芯多为角砾~碎块状,手可掰碎,施工中采用合金钻进工艺,钻进平稳,进尺较快,岩芯采取率在65%~70%左右。
根据野外钻探情况,依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定性评价,强风化凝灰岩坚硬程度为软岩,岩体呈散体状结构,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第⑰8层、中风化凝灰岩
该层在区间内连续分布,揭露厚度0.60~8.10m,平均厚度2.72m,层底标高-15.50~-3.28m。
浅灰色、紫红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岩芯多为块状~短柱状,锤击易碎,岩芯采取率在75-80%左右。
受积米崖断裂带及周边次生构造带的影响,局部岩体节理发育密集,节理面矿物蚀变较明显,形成⑰8-3中风化凝灰岩(碎裂状)。
第⑱8层、微风化凝灰岩
该层在区间内连续分布,揭露厚度1.10~9.30m,平均厚度3.67m,层底标高-19.51~-5.68m。
浅灰色、紫红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多为短柱-长柱状,锤击声脆,不易碎,揭露段RQD一般70~85,岩芯采取率在75%~85%左右。
受积米崖断裂带及周边次生构造带的影响,局部岩体节理发育密集,节理面矿物蚀变较明显,形成⑱8-3微风化凝灰岩(碎裂状)。
b)构造岩
本区间岩体受次生或派生断裂的构造挤压影响,于构造破碎带处形成了构造岩,根据岩性及破碎程度的强弱可分为:
凝灰岩(砂土状碎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