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8595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docx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docx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上册九年级北师大版历史世界历史教学计划九年的历史教学计划九年级语文上册重难点

篇一:

2016~2017学年度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度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九年级历史使用北师大版历史教材,包括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大部分。

上册的内容是世界近代史,共分4个单元,25课,其中包括4节探究课。

第一单元是“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该单元共有7课,主要包括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帝国等主要内容,该单元的核心是“过渡”,即从传统的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第二单元是“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该单元共有6课,主要包括第一次工业革命、民族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等主要内容,该单元的重点是讲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的经济标志和矛盾表现,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外矛盾所引发的各种动荡与斗争;第三单元是“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该单元共有8课,主要包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前的国际关系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等主要内容,主要讲的是19世纪60、70年代至20世纪初的历史,其主线是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四单元是“构建文化的圣殿”,该单元共有4课,主要包括近代的思想理论、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主要内容,主要是讲世界近代史中的思想理论、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下册的内容是世界现代史,共分4个单元,20课,其中包括4节探究课。

第一单元是“动荡与变革”,介绍了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二战前的历史。

主要内容有:

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

第二单元是“全球战火再起”,通过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对外扩张及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等重大历史事件,勾画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从酝酿、到全面爆发,再到逐步扩大和结束的基本进程。

第三单元是“两极下的竞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科技革命推动下,美国经济有了较大的新发展。

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民族民主运动的冲击下最终全面崩溃。

独立后的亚非拉民族国家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和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二次大战后形成了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而人类文化空前繁荣,世界性、民族性与多样性交相辉映。

第四单元是“和平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西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系列的自我调节和改良,经济有了较大的新发展。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

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揭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帷幕。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二、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以下这几点:

第一,要正确处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在历史教育中,知识与能力从来都是不可分的,要培养能力,就要通过历史知识来培养,而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不能为了应试的需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削减了能力培养的内容,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记忆性的知识,而忽视了能力培养。

要想学好历史,必须根据历史学科的知识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教师要深入挖掘历史素材本身所蕴涵的真善美,成为潜移默化的教育者,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来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日常生活领域的一系列问题,加深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

的认识和理解。

又可以让学生细细体会其中的深意,从而达到塑造美好心灵的目的。

第三,特别重视课与课、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教学中应当十分注意这个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用表格列出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基本情况、用图示展现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等等。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完这两册后,对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和认识,形成相对科学的知识构架。

第四,采用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式方法。

一方面,给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判断留有充分的空间。

利用书上的历史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生成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终身热爱历史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明确学习任务、开展合作学习。

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有梯度的、有挑战性的、有一定难度的、值得探索的问题;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合作探究,有利于建构系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多元化思维,使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

第五,适当渗透新史观,激发多元自主思维。

在平时教学中,适当地向学生渗透新史观,展示当前历史学界中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主张,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历史阐释的能力。

如新航路的开辟可以用现代化史观和整体史观;也可以用全球史观,把中国放进世界历史中来进行考察,理解中国和外部世界的联系。

三、历史中考复习建议

一、重理解

要想学好历史,必须根据历史学科的知识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而所有的学习方法都应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历史知识,才能消化、掌握,最终达到运用的目的。

注重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进而提高基本技能。

指导学生梳理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结果、性质与影响;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弄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发展规律,就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就能抓住要领,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

二、理线索

历史学科的知识零碎繁多、基本知识点涉及面广。

在复习时应该对最能代表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知识点进行重新组合:

(1)结合古今中外,构建专题。

试题经常以一个专题同时考察几个相关知识点,复习中要注重主干知识专题化、零碎知识结构化。

例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专题、历史上重大改革专题、民族关系专题、古代中外交往专题、中国与西方的近代化专题、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专题等等。

(2)关注时政热点和历史热点。

一种是从现实入题,引出历史问题,然后再回到现实,要求解决现实问题;比如重大时政热点有科技创新、反腐倡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改革、地域历史、文化年及文化活动、纪念日等等。

另一种是由历史问题入题直接要求解决现实问题。

比如有时间热点、人物热点、外交热点、科教兴国热点、国际热点等等。

三、练能力学生审题、解题能力和答题规范性的欠缺是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给予充分的重视,通过课堂上的有效环节、复习中的有效训练,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的能力。

第一、重视基础知识点、基本技能的巩固训练,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针对练习中的易混、易错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第三、抓住关联性强的综合题、材料题,提高对材料的阅读、分析、整理的能力;第四、针对贴近生活实际,体现时代性的试题,加强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能力;第五、训练文字表达的简洁、正确与准确,注意行文的规范。

四、教学进度

篇二: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同兴寺学校

(2013——2014学年度)

年级:

九年级

授课教师:

倪胜兰

2013年9月5日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北师大版)

新的一个学期又要开始了。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面临中考,可以说是整个初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

为了更好的完成下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能给明年的历史中考打好基础,打好初三历史中考这场攻坚战,争取在中考时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

特制定下学期的工作计划,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习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本情况

本期我任教九年级1、2班共2个班历史课。

各班学习基础不平衡,有些同学基础差,所以本期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以利他们能够顺利毕业。

由于以前部分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

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习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应大大加快,以便世界历史下册授完后有充裕时间复习。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历史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较中国与其它各国的差异,以此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历史教学环境。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探索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各种课堂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制作历史课件,辅助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历史教学活动。

5、认真搞好中考历史复习,确保学生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6.加强课外辅导和晚自习指导,协调班级发展,以便每个学生顺利毕业、升学。

五.教学进度安排

本期教学共约16周,共32课时,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

新课教学:

其中

第1--12周33课时讲授《世界近代历史》上册

第二阶段:

第13---18周,18课时讲授《世界近代历史》下册1--13课程

第三阶段

第19---20周,3课时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总之,在工作实践中要潜心研究,大胆实践,撰写实践课案,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

在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并能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健康个性的发展。

篇三:

北师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北师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九年级的历史面临中考,可以说是整个初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

本学期我担任了九年级的历史教学任务,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打好初三历史中考这场攻坚战,争取在中考时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

为了能给今年的历史中考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总体目标:

认真落实贯彻我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义务教育教学常规,努力提高个人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以我校整体工作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本着“打造高效课堂”的课程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中考的应试能力。

做好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争取做到中考成绩稳中有升。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讲授的《世界历史》下册,基本内容分为两部分(力争在第五周完成新课教学)。

1.1917—1945年是十月革命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

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

②“一战”后建立的凡-华体系,暂时协调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1929—1933大危机的发生,又一次激化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实现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分别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

③德,意,日法西斯不断侵略扩张,而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终于导致二战的全面爆发;世界各国人民展开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但二战给参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同时,也对战后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945年9月“二战”结束至今,是世界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

两极格局形成—演变—解体,随之向多极化过渡。

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

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也促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

这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以上内容,即是本学期讲授的重点内容。

三、学情分析:

我任课的班级,从上学期的情况看,

(1)班学生思路比较活跃,但是华而不实,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

(2)班整体沉闷,只有个别几个成绩优秀的学生愿意动脑思考,其他学生遇到问题存在严重的等靠思想,自己解决问题比较困难;

(2)班整体素质还可以,但是达优率不高。

这两个班整体的中考气氛都不浓,没有紧张感和学习的迫切感。

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将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培训和教育,认识到中考的重要性和迫在眉睫的紧张感,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并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上重点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多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强调,反复记忆及训练,再次基础上,对部分学生进行拔高训练。

四、具体工作:

(1)备课:

针对九年级的复习课,我的教学设计尝试以下五步骤:

第一步,理清单元阶段特征或专题特征,由学生自主完成本单元基础知识的梳理。

第二步,由讨论思考题组成。

针对单元重点和近年来中考的试题,教师设计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题目,简单的东西由学生回答即可。

疑难点,尤其是热点、预测到的考点问题由老师引导分析、作出解答。

这一部分是课堂操作的主体部分.通过分析加深教材或专题知识点的理解,这一部分主要强调的是老师“导”的作用,学生是思维的主体。

第三步:

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本单元的试题,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评,巩固本单元知识的作用.这样通过上面几个环节,“梳理”、“探究”、“训练”三环节完成。

第四步是课后反思。

对老师来说,本单元有什么不足和遗憾及补救措施可总结一下,对学生来说,本单元有什么缺憾的地方,或者有什么补充,甚至是对教师讲课的建议都可以相互交流。

(2)上课:

高质高效的上课,在课堂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学习过程交给学生,反对全面讲,讲全面。

努力删除教学中的无效环节。

随着命题思想的逐渐转变,中考改革探索的不断完善,对一线的九年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复习课,我们必须要从“细讲”过渡到“精讲”,讲要讲出新东西、新意境;从“演员”过渡到“导演”,充分发挥教师的“导”的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要“授之以渔”,而不要“授之以鱼”,重点、难点问题要讲深讲透,把大量的剩余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提高自习效率,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3)习题训练:

一要科学的布置作业,体现层次性、代表性、典型性、针对性,力求做到举一反三。

二要精选习题,强化训练。

①适量性原则。

事实证明,学生所做习题,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精做一定量的习题为最佳。

九年级阶段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为了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益,在选题过程中,要坚持适量性原则。

要精选习题,让学生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

②整体性原则。

整个九年级阶段的复习分成两个轮次,在选题过程中,要坚持整体性原则。

一轮复习按教材章节顺序切块复习,选题要体现基础性,强调覆盖面,目的是巩固基础知识;二轮复习体现专题原则进行复习,教师选题要注重本学科内知识的纵向联系,要体现学科内综合的特点,目的是加强学科内的综合;临考前(或一、两个星期)的时间的复习要回归课本和进行适量的综合训练,选题要突出热点、联系现实,以达到综合训练,提高能力的目的。

③适应性原则。

在选题过程中,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近两年的中考题。

《考试说明》强调考生对学科知识的把握,注重学生在知识迁移、问

题思考和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态度、价值观。

教学和复习中就必须在注重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

复习什么内容、抓什么重点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知识和现实问题的复习增强素质和能力,这样,才可能自如地应对多种背景,以及多变的设问角度。

④梯度性原则。

同一年级或是同一班级的学生,在学习方法、知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在选题过程中,要坚持梯度性原则。

保证做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任务要求,做到激励尖子生让其吃饱,关注中等生让其吃好,兼顾学困生让其消化得了,充分落实分层次教学的原则。

(4)认真研究典型试题及评析,了解中考历史试题的特点,把握命题方向。

研究试题是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要明确中考历史的命题趋势,注意综合分析几年来我市中考文科试卷,认真研究每一道题,力求从中得到启发。

试卷讲评要重视学生的薄弱环节,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查漏补缺。

引导学生关注命题意图,了解解题方法,找出解题规律。

(5)加强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掌握答题技巧,规范答题语言。

在复习时候,需要一定的练习来配合以巩固复习的效果。

但在进行练习时,切不可搞题海战术。

针对复习中暴露的问题,归类分析后,进行解题方法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构思、组织材料、成文的能力。

中考复习的效果最后要反映在答题上。

虽然不同试题具有不同的答题方法,但都讲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做好中考复习的能力检测题,通过自我测评,让学生了解试题类型、掌握解题方法、思路、技巧等。

在练习和考试中都应注意审题、解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审题过程中,要审题型和要求、审关键词、审时空范围,然后确定解答思路和答题方法,组织答案时还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化,要用规范的历史语言回答问题。

(6)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要求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结合起来考查,不但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更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双基”是历史考试考查的重点。

复习时要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注重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科学、灵活地复习,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复习方式。

(7)融会贯通,注重中外历史知识的联系。

在复习时应对教科书融会贯通,要重视整合专题知识,突出重点,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适当打破单元、课之间的界限,做到将基础知识“联线串珠”。

应该使学生认识到:

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史与世界史相互交融、密不可分。

复习时应尽可能地将中外历史知识相结合,相互呼应联系,做到复习中国历史时,把历史现象、事件置于整个世界背景之下;复习世界历史时,把教科书中的中外历史知识有机地整合,这样在解题时就能触类旁通。

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其发展都有纵、横两大坐标。

纵是指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等,在各个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特点,具有连贯性;横,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历史的各个侧面在同一时期有不同特点。

复习时应该注意加强古今中外历史知识的联系,逐步形成较为整体的历史观来观察历史现象,

分析、解决历史问题。

(8)关注重大纪念、社会热点和时政。

复习时要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注意历史的时代性,重视历史的史鉴作用。

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国家及世界重大的纪念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时政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能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比较,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9)学困生的辅导:

强化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让学困生学得轻松。

在课堂上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在设计习题时,注意分层次和梯度,

五、教学设想:

1、认真、全面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尤其是九年级的历史。

面对初中日益灵活的历史中考,备课是一定要深度挖掘教材,全面吃透教材,灵活传授教材,对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要精打细算,认真设计好课堂的没一个环节。

备好教材的同时,还一定要备好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备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2、狠抓课堂效率,注重知识的落实。

九年级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课余不可能有时间背历史,这就要求上课时保证课堂效率,当堂的知识争取当堂掌握。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力争:

内容少而精,线索简单而清晰,课堂给同学一定的时间当堂消化本节课的知识。

3、及时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初中生对于知识多数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这就更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在他们面前提醒,重复,也就是说我们要加大检查力度,利用抽查、提问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巩固复习。

4、加强与同一班级其他任课教师的联系。

初三的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情绪比较容易波动。

对此,我们应和其他任课教师联系,时刻掌握着每个学生的状况,并且及时的对症下药,争取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六、自我提高:

1、平时多读书,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并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当中。

2、多听课,认真向其他教师学习,扬长避短。

3、每堂课要注重对自己的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和方法,对不足的地方及时改正。

4、对于各种培训认真学习,并学会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