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上册备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68045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音乐上册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一年级音乐上册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一年级音乐上册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一年级音乐上册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一年级音乐上册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音乐上册备课.docx

《一年级音乐上册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音乐上册备课.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音乐上册备课.docx

一年级音乐上册备课

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有趣的声音世界

使用教材:

人教版《小学音乐》(简谱)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

教学对象:

小学一年级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课型:

唱歌课,活动课,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主题:

以“音乐聆听为主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单元教学理念: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感受力,并能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模仿。

在声音创编的活动中养成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单元目标:

1、感受并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

2、感受人声和乐器不同的音色。

3、能够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声音(非常规音源)。

4、能够用声音编织一个简单的故事。

5、会唱歌曲《大雨和小雨》《布谷》及《大鼓和小鼓》。

单元计划:

第一课时:

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歌曲《大雨和小雨》;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第二课时:

音乐活动“在音乐厅里”。

歌曲《布谷》《大鼓和小鼓》。

第三课时:

用声音编织的故事——青蛙音乐会

(一)。

第四课时:

用声音编织的故事——青蛙音乐会

(二)。

教学准备:

(一)教具

五个盛水的瓶子、碟子及课堂打击乐器。

(二)音响

从生活中采集的各种声音的录音带或CD。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为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感受力和创造力而设置的。

小学生入学后第一节音乐课就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有趣的声音世界,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索和创造声音的空间。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学生:

1、养成“倾听”各种声音的习惯。

2、培养对各种声音的感受能力。

3、模仿各种声音,进而能创造声音。

声音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通过对声音的探索,可以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兴趣,使他们获得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声音材料,不仅可以创造出各种声音,还可以利用这些声音材料表现一定的场景。

在此过程中感受声音的强弱,长短,音色,高低。

这些知识虽然没有直接讲授却已经渗透在有趣的创造活动之中。

通过寻找声音——模仿声音——创造声音——利用声音表现情景,从创造单一的声音到创造有一定内容的声音是一个提高的过程,中间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性。

这样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完成对声音的初步探索。

单元重点:

创造声音并用音乐编织故事。

通过创编音乐的实践活动,引起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单元难点:

对声音的联想。

学生虽然对生活中的声音有一定的感受,但从没有从声音引起联想的经验。

教师应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声音的联想,为探索声音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法:

模唱法、听唱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生活中各种声音,对声音产生兴趣,获得创造的乐趣。

2.在聆听、表演、律动、模唱等活动中学会歌曲《大雨和小雨》。

重点:

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难点:

处理表现歌曲中大雨和小雨落地的不同力度。

课前准备:

图片、挂图、录音、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律动音乐学生走进教室

师:

请小朋友听音乐模仿老师的动作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猜谜语

师:

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来猜一猜——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

谁来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小朋友猜得很正确,谜底就是耳朵。

耳朵是我们身体上的一个器官,它能使我们听到声音。

下面,老师播放几种声音,请小朋友来辨别一下,是什么声音?

学生开动脑筋猜谜语——耳朵。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模仿这些声音。

学生听辨老师播放的声音。

师播放不同的声音:

小朋友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教师把学生听辨出的声音以图片的形式出现)

3、将学生所听到的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再分别播放

师:

刚才我们听了那么多的声音,现在我们一起把刚才听到的声音进行分类,谁来说一说,哪些声音是同一类型的?

为什么要这样分?

你能学一学这个声音吗?

(二)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1、播放录音范唱,第一次聆听歌曲

2、第二次聆听歌曲,回答问题

师:

小朋友们做得非常棒,刚才你们听了老师播放的一些声音,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平日的生活中,还听到过那些声音?

学生根据平日生活的积累,说出或模仿生活中的其他声音。

师:

小朋友说的真多,你们再听,这是什么声音?

有什么不同?

(播放下大雨和小雨的声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表现下雨的歌曲,名字叫《大雨和小雨》。

师:

听了这首歌曲之后,你的心情怎么样?

请小朋友再听一遍这首歌曲,大雨和小雨落下来,谁最高兴?

为什么?

学生通过仔细聆听,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听辨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比较出两种声音的力度不同,大雨声音强,小雨声音在老师的启发下感受歌曲的情绪歌曲的情绪。

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把所听到的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并模仿听到的声音。

3、第三次聆听,为歌曲设计简单的动作

师:

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观察学生的动作,选出做得好的学生)学生边听歌曲,边设计动作。

4、第四次聆听,随歌曲进行律动

师:

(请几个学生到前面)请大家跟着这几个同学做动作。

学生在歌曲的伴奏下,模仿律动。

5、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师:

请小朋友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6、教唱歌曲

师:

下面我们来唱歌,听老师唱一句,小朋友学唱一句。

学生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指导演唱

7.师:

(播放录音范唱)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学生听后思考并回答。

师:

说得很好,那么我们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就要注意了,唱到大雨时的声音要强一些,唱到小雨时的声音要弱一些。

师:

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再练习演唱一遍.学生积极参与表演。

师:

哪位小朋友到前面来为大家表演一下《大雨和小雨》?

学生积极参与表演。

师:

今天,我们一起寻找到了生活中的很多声音,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更有趣的内容。

小朋友再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布谷>

教学目标:

1.學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不喊唱.

2.初步感受四三拍的韵律.

3.学习正确的演唱姿势,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播放布谷鸟的叫声,学生聆听并模仿.

(2)教师范唱”530|”导入.

布谷

2.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范唱,教师提问:

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2)再次聆听歌曲范唱,感受四三拍歌曲的韵律.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4)学生聆听歌曲伴奏,分小组演唱歌曲.

3.歌曲演唱姿势

(1)教师示范正确的演唱姿势,简要讲解歌唱呼吸的方法.

(2)教师应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4.表现歌曲

(1)第一二小节第三拍的四分休止符,最好不换气,应在第二小节之后再换气,尽量做到声断而气不断.

(2)”530|”应唱得有弹性.

布谷

(3)第二句应唱得连贯,后半句是前半句的上行模进,力度可以稍强.

(4)第三句中的”5-3|”应注意不要与第一句的”530|”混淆.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知识”声音的强弱”

2.唱歌<大鼓和小鼓>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能分辨声音的强弱.

2.学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3.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更好的塑造歌曲形象.

教学过程

1.知识”声音的强弱”

(1)教师播放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分辨.

(2)认识力度记号”f(强)”,”p(弱)”.

(3)教师将学生分组,学生设置情境,表现声音的强弱.

2.学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1)听辨声音

演奏大鼓和小鼓,学生聆听,说一说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何不同?

(2)聆听范唱

初次聆听,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再次聆听,随歌曲在”咚咚””嗵通嗵”处跺脚,拍手.

3.学唱歌曲

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第一乐句的第二节,第四节之后可以换气,第二乐句尽量不换气.

第四课时欣赏<青蛙音乐会>

教学内容

欣赏<青蛙音乐会>

教学目标

1.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安静地聆听音乐的习惯.

2.感受欢快与抒情的情绪对比.

3.随音乐用打击乐器参与音乐表现.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提问:

”夏天到了,请同学们想一想夏天的荷塘里有哪些声音?

模仿一下.”

2.完整聆听

初次聆听,乐曲中有什么声音?

教师揭题<青蛙音乐会>

再次聆听,青蛙的叫声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3.分段聆听

(1)引子部分

随音乐哼唱引子部分的旋律.

再次聆听,有什么特点?

(2)主题部分

主题部分的音乐,速度以及音乐情绪与引子部分相比有什么变化?

聆听A段主题,速度怎样?

引起你怎样的联想?

聆听B段主题,速度怎样?

引起你怎样的联想?

教师启发学生用动作表现AB段主题的音乐情绪.

(3)尾声

聆听音乐尾声,与前面那个部分相似?

再次聆听与引子部分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引起你怎样的联想?

4.完整聆听.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安静地聆听.

第二单元: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课型:

唱歌课、欣赏课、歌表演

中山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主题:

以“音乐聆听为主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单元教学理念:

本单元逐步培养儿童听音乐的习惯和兴趣,并通过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律动、模仿等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儿童的音乐表现力和协作能力。

通过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风格,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尊敬国旗,多民族团结。

单元目标:

1.通过聆听、感受、表现等方式初步感受2/4拍的强弱规律,并能够随音乐做简单的律动。

2.听辨歌曲的不同情绪,区分《我爱家乡,我爱祖国》与其他歌曲节拍的不同。

辨别人声与器乐的不同音色。

3.根据每首歌曲不同的风格有感情的演唱、表演歌曲,并能够用碰铃和响板为歌曲《吹芦笙》《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

单元计划:

第一课时:

通过欣赏《国歌》和表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感受2/4拍强弱规律。

第二课时:

用碰铃和响板为歌曲《国旗》伴奏,欢快的情绪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

第三课时:

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区分与其他歌曲节拍的不同。

教学准备:

教具:

钢琴录音机录音带打击乐器

教材分析:

本单元涉及三种课型,但每课教学设计都紧紧围绕“爱家乡,爱祖国”这一主题展开。

正值国庆前后,是与爱国主义及爱国与音乐之中、音乐课与学校活动紧密结合,儿童初步了解音乐的社会功能与相关文化的最佳时机。

单元重点:

1、听赏童声合唱与铜管乐齐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人声与乐器音色的不同。

2、背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3、学习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4、要求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正确的姿势唱歌。

单元难点:

1、区分2/43/4强弱规律

2、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大方主动表演

教学方法:

听唱法、视唱法、模唱法

第一课时《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国旗。

2.能力目标知道《国歌》在什么情况下演奏演唱,并能区分出人声和器乐声。

3.知识目标有感情的表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初步感受2/4拍强弱规律。

重点背唱歌曲。

难点感受人声与乐器音色的不同。

关键通过律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课前准备磁带录音机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国旗国旗真美丽》

师生问好,导入:

由国歌导入

师:

同学们,世界上有许多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你们知道我们国家叫什么名字吗?

生:

“中国。

师:

没错,准确的说,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而每一个国家都会有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这个歌曲又被称为国歌。

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国歌叫什么名字吗?

你们会唱吗?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会唱的同学轻声唱一唱。

第一遍聆听,播放音乐,轻声演唱

师:

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义勇军进行曲》,你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或奏国歌吗?

生:

升旗仪式奥运会赛场、夺得金牌……

(提示学生演唱国歌的时候一定要庄严肃穆)

学生聆听《义勇军进行曲》。

师:

大家说的真棒。

下面请大家来听听两种不同版本的国歌,看谁能说出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聆听比较:

一个是人演唱的,一个是乐器。

师:

大家说的完全正确。

无论是人声演唱的还是管弦乐团演奏的国歌,都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

师:

孩子们,你有没有注意到每个周一升旗仪式播放国歌的同时,还进行着一件事情,是什么呢?

生:

升国旗。

师:

“没错,就是升国旗。

那么谁知道我们国家的国旗是什么颜色的?

又是什么样子、什么图案的呢?

生:

长方形的,红颜色的,左上角有五个星星,一个大的,周围有4个小的。

师:

大家知道的知识真多。

我们国家的国旗又称五星红旗,它的红色代表着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黄色代表着我们是黄种人,大星和小星代表全国人民紧紧围绕着共产党的领导。

孩子们,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为国旗唱首歌?

生:

想。

随着音乐和教师律动。

师:

好,让我们先来听听这首歌,请你听听歌中都唱了些什么呢?

师:

你们真棒!

这首歌的名字就叫《国旗国旗真美丽》。

第二次聆听学生创编动作

学生聆听,回答歌曲内容。

师:

下面我们用动作来表现这四句歌词好吗?

前两句要以赞美的情感来演唱,音量不要太强,音与音之间要唱的连贯。

后两句要唱的亲切。

“亲亲你”要唱的轻而有弹性。

第三次聆听学生随教师表演

出示歌词,找四名学生,分别带领大家做四个动作。

教师总结动作,带领学生在表演一次。

第四次聆听师生拍手感受歌曲的强弱规律,教师用响板和碰铃进行渗透

师:

请坐。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这首歌曲的强拍和弱拍,请你和老师一起来拍一拍。

生随教师拍强弱。

(强手、弱腿)第二段只拍强。

师:

孩子们,你们能自己来唱一唱这首歌么?

生:

能。

学生通过表演想歌词。

师:

好的,老师弹琴,你们慢唱。

你可以边表演边唱。

师:

你们能够背着唱么?

下面老师来提示动作,你们来演唱,好不好?

生:

好。

三、总结下课。

自然、圆润、连贯的歌声完整地演唱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彝族的民俗文化,认识并热爱祖国的少数民族。

过程与方法能够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并为《国旗》伴奏。

2.知识与能力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初步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对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重点学习了解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

难点组织好歌表演,使学生大方主动的表演。

关键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和歌表演。

课前准备磁带、录音机、多媒体等。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复习《国旗国旗真美丽》

随音乐边表演边唱。

二.巩固对响板和碰铃认识

1、导入:

聆听音乐

第一次聆听播放音乐

2、出示第一段旋律,熟悉主题

师:

还记得老师上节课带来的两个乐器吗?

今天我又把它们带来了,而且还要分发给认真听讲,会使用它们的同学们。

那么它们叫什么名字呢?

它们是怎样使用的呢?

(向学生介绍打击乐器)

比较两种乐器的声音长短。

响板短——强弱的时候都用、

碰铃长——只有强拍的时候用

(教师要在黑板上画上强拍弱拍标记学生演奏的时候教师用手指着强弱图示加以提示)

3、教师可用乐器视奏第二次聆听

三、新授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1、第一次聆听:

播放音乐《彝家娃娃真幸福》

师:

同学们演奏的真棒,你们能用响板为其他歌曲伴奏吗?

 

2、第二次聆听:

播放音乐

徒手模仿

师:

好的,我们先随着音乐空手模仿响板练习一下好吗,请你顺便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还是悲伤难过的。

师:

大家模仿的非常棒,响板演奏出了这首歌曲的强弱。

拿好你的响板为歌曲伴奏。

师:

读歌词

 

3、第三次聆听:

播放音乐

用响板伴奏

第一次:

师弹琴生接唱

第二次,出示歌词,边模仿边演唱

第三次:

随教师的琴慢速表演唱巩固歌词

师:

大家真棒,下面老师想让同学们分别用这两样乐器为歌曲伴奏,其他的同学演唱。

4、学唱歌曲

师:

“下面,请大家再来聆听歌曲的时候,听听歌曲中唱的最多的是那句话?

师:

没错,阿里里是高兴快乐的意思。

下面老师来唱前面,你们来唱歌曲的阿里里好吗?

师:

你们知道我们唱的这首歌是什么民族的么?

是彝族。

这个民族的小朋友们不仅能歌善舞,而且服饰也很特别。

歌中是怎样唱的呢?

请你和老师一起来模仿一下好吗?

教师边弹琴边指导几个学生到前面带领学生做动作。

第四遍:

不做动作随琴背唱

5、加入动作学生表演唱

四、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教学内容:

唱歌<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教学目标:

1.能用连贯的声音,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2.能用动作表现歌曲四三拍歌曲的韵律.

教学过程:

1.聆听导入

聆听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听听歌曲中唱到了那条大江和大河?

简要介绍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文获得摇篮.

2.学习歌曲

聆听教师范唱,学生跟唱;然后学生跟琴独立演唱,

2、难点练习,找出难唱句,教师边带领学生做动作边逐句教唱。

3、指导学生轻唱

用听唱法教会学生注意聆听。

轻声演唱歌曲的同时,要唱的饱满,连贯,音符时值要准确。

4、学生随琴演唱

5、学生随磁带演唱

三、总结下课。

 

第四课时歌表演<娃哈哈>

教学内容:

歌表演<娃哈哈>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娃哈哈>.

2.为歌曲设计几个表要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

教学过程:

1.舞蹈导入

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娃哈哈>

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教师介绍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

观看一段维吾尔族舞蹈视频.

2.学唱歌曲

教师范唱歌曲<娃哈哈>

请一位会唱的同学带大家演唱歌曲.

3.歌表演

学生分组为歌曲编创几个舞蹈动作并随音乐表演,其他同学伴唱.

教师指导学生用统一的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

 

第三单元我们都是好朋友

第一课时找朋友

教学内容:

读童谣<找朋友>

教学目标:

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老师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学习童谣,初步学习用声势参与童谣表演.

3.学生集体讨论,在拍手跺脚处设计其他动作参与表演.

4.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协作与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提问:

”同学们会读童谣<找朋友>吗?

”会的同学为大家表演.

2.分组学习

教师带领学生,按节奏读童谣.

将学生分组,一个组按节奏读童谣,一个组跺脚.

两个组合作读童谣并用声势参与编演.

3.合作表演

4.编创表演

学生可以分组编创其他动作,边读童谣<找朋友>边表演.

第二课时唱歌<好朋友>

教学内容:

唱歌<好朋友>

教学目标:

学会歌曲《好朋友》。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做游戏。

(通过游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创设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

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新的歌曲:

《好朋友》。

学生随音乐跟着老师做游戏。

2.学习歌曲

教师范唱。

(初听)

静听歌曲。

教师引导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按节奏读歌词。

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复听)

学生分句听唱、学唱。

教师伴奏。

(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三次听)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综合提高

师钢琴伴奏,进一步表现歌曲。

学生边唱歌曲,边用打击乐伴奏。

4.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欣赏<洋娃娃之梦>

教学内容:

欣赏<洋娃娃之梦>

教学目标:

1.分段欣赏钢琴曲<洋娃娃之梦>.

2.能根据乐曲三个部分的不同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感受乐曲情绪及音乐形象.

3.想想乐曲表现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动作,并随音乐表演.

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用简单的话导入本课.

(2)教师向学生简要说明:

<洋娃娃之梦>这首乐曲,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

2.分段聆听,对比聆听

(1)初次聆听时,可完整聆听乐曲的三个部分,感受三个部分不同的速度\情绪.

(2)在整体聆听的基础上,可采用分段聆听,对比聆听的方法欣赏乐曲.

(3)第一部分<摇篮曲>

播放<摇篮曲>的旋律,学生安静地聆听,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提问:

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使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4)第二部分<洋娃娃之梦>

聆听乐曲第二部分<洋娃娃之梦>.教师提问:

第二部分的速度,情绪与第一部分<摇篮曲>有什么不同?

(5)第三部分<洋娃娃的舞蹈>

与第一部分<摇篮曲>对比,<洋娃娃的舞蹈>在速度,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学生随<洋娃娃的舞蹈>拍手或用响板为乐曲伴奏,表现乐曲欢快的情绪.

3.参与表现

完整聆听乐曲的三个部分,并随音乐表演.

 

第四课时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教学内容:

<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表达各族小朋友团结友爱在一起的欢快喜悦心情。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学习歌曲

a听歌曲范唱学唱(复听)

b随钢琴伴奏逐句学唱

教师指导学生学唱和正确演唱歌曲。

师生接龙分句唱歌词(三听)

d分组接唱(四听)

e随琴完整演唱(五听)

师:

告诉老师歌曲唱的是什么?

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请大家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启发、引导、演唱、评价)。

3..律动

分四组统一方向站好。

动作一:

(1—8小节)踏点步、手叉腰(9-16小节)作托帽式。

动作二、(1-8小节)三步一点,点脚时加手,(左右各一次反复)(9-16小节)双臂在腰间自然摆动。

师:

大家唱得多好啊!

你们知道吗,我国少数民族的人们都有一个拿手本领,载歌载舞。

来,让我们也随着乐曲跳起来吧。

教授单一动作。

动作三、(17-20小节)踏点步

动肩(21-23小节)双手高举转腕、

小碎步。

第二遍:

示范表演

第三遍:

即兴表演

指导、示范

每组选出较好的学生表演示范,鼓励大胆创作的同学参加。

打击乐器伴奏三角铁、铃鼓、双响筒

师:

除了唱歌、跳舞能表达快乐的心情之外,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提高情绪呢?

教师出示打击乐器。

第一段:

第1、2小组表演

第二段:

3、4小组表演

教师出示打击乐器。

在表演中老师给以指导、示范、评价。

教师钢琴伴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和伴奏。

示范表演

较好的学生示范

4.、教师总结。

下课音乐《各族小朋友在一

起》

 

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

第一课时唱歌<小青蛙找家>

教学内容:

唱歌<小青蛙找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的意识.

2.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3.根据图谱,完成声势动作,培养学生的的节奏感.

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学生模仿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形象或叫声,引出歌曲<小青蛙找家>.

2.感受歌曲情绪

初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注意培养学生安静地聆听音乐的习惯.

3.学唱歌曲

复听歌曲范唱,在念白处朗读歌词.

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在第一,第四乐句的”呱”处编创动作.

师生合作演唱歌曲:

教师演唱第一,第四乐句,学生学唱第二,第三乐句.

教师用钢琴带领学生分句学唱,可以适当放慢歌曲的速度.

4.表现歌曲

播放歌曲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青蛙叫声的力度变化,表现小青蛙找家时的焦急心情.

启发学生设计青蛙的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

 

第二课时欣赏<野蜂飞舞>

教学内容:

欣赏<野蜂飞舞>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通过聆听使学生积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