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5151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实施报告

 

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规划区基本情况1

1.1某镇概况1

1.2某镇经济状况2

1.3某镇水产养殖业现状3

第2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5

2.1项目规划的必要性5

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2

第3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任务17

3.1指导思想17

3.2基本原则17

3.3规划年限与目标任务19

第4章区域布局与建设重点20

4.1规划围20

4.2区域布局21

4.3建设重点22

第5章建设标准与建设任务23

5.1建设标准23

5.22011~7>2013年建设任务26

5.32014~2015年建设任务31

第6章投资估算与筹措方案32

6.1投资估算32

6.2资金筹措方案32

第7章项目效益分析37

7.1环境效益分析37

7.2社会效益分析38

7.3经济效益分析39

第8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40

8.1项目资金使用管理40

8.2项目建设实施管理41

8.3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42

附图1项目区位图43

附图2万亩水产养殖基地规划图44

第1章规划区基本情况

1.1某镇概况

某镇位于某市吴中区,地处某古城东南25公里,东衔昆山,南临澄湖,西接某工业园区,北枕吴淞江,苏沪、苏昆太、某绕城高速公路和苏虹机场路、东方大道穿镇而过,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便捷,一小时可到达上海虹桥机场、硕放机场,二小时可到达上海浦东机场、萧山机场。

全镇河水清清,环境幽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是江南水镇的天然历史博物馆。

境水流纵横,历来有“五湖之厅”“六泽之冲”之称(“五湖之厅”是指它南临澄湖、万千湖、西靠独野湖、金鸡湖,北望阳澄湖;“六泽之冲”是说它有吴淞江、清小港、界浦、陵港、东塘和大直港六条流道)。

某镇风光灵秀,水产丰富,素有“水云之乡,稼渔之区”美称,鱼鲜藕脆菱角肥,蘑菇、河蚌都很有名。

全镇面积75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其中常住人口6.5万,流动人口11.5万,辖1个办事处、16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

某古镇素以桥多而闻名,有“古桥之乡”之称。

桥梁密度达每平方公里48.3座。

除此之外,某镇还有很多古代名人的遗址旧迹。

镇东有北宋的白莲花寺,镇西有妃墓,镇北有吴王夫差的行宫,镇南有西汉丞相苍的陵墓。

某与某古城同龄,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文化底蕴丰厚、人文景观棋布、物质资源丰富,环境安定、民风淳朴,是宜居宜业的宝地。

改革开放以来,某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实施富民强镇战略,全镇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快速高效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乡镇示区、全国出口创汇百强镇、省百强乡镇、省外向型明星镇、文明镇、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和中国顾客十大满意旅游名镇。

全镇建有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完善齐全的配套设施,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优质的配套服务。

拥有提供优质太湖水的10万吨级的自来水厂、日供气5000吨级的热电厂、3座11万伏变电站、2座日处理量6万吨级的污水处理厂、国家西气东输天燃气储备站等。

完善的载体建设和贴心的保姆服务使得国外客商纷至沓来,某成为“亲商、安商、富商、乐商”的热土。

1.2某镇经济状况

某镇工业经济逐步回升。

2010年完成工业产值143.4亿元,比上年增长16%;完成工业增长四项效益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09%;完成工业利税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

兴办民资企业368家,增资项目10家,完成投资12.2亿元;2010年新增个体工商户87户,新增注册资本4429万元。

民营企业总数达到1864家,累计注册资本达59.54亿元;个体工商户累计2702户,注册资本3.09亿元。

2010年引进外资企业19家,增资项目16家,投资总额1.93亿元,注册外资9714.1万美元,增长10.2%,到帐外资4124万美元。

累计外资企业272家,完成产值97.82亿元,销售95.65亿元。

镇属资源型配套企业稳中求进。

2010年热电厂完成产值9882万元,销售8000万元;污水处理厂完成产值1186万元。

村级经济平稳发展。

2010年完成工业产值15.7亿元,销售15.1亿元。

某镇第三产业保持良好态势。

2010年集贸市场完成成额24.89亿元;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8.84亿元;房地产抓好物业管理、环境配套建设,完成销售15637万元。

某古镇旅游接待游客148.92万人次,直接门票收入1503.48万元。

税金入库正在回升。

实交国税103333.9万元,17.1增长%。

其中完成国税65128.9万元;完成地税38205万元。

1.3某镇水产养殖业现状

某镇水产养殖业主要集中在澄湖西南岸,其前是上世纪60年代的澄湖低洼地,围湖养殖后,既能解决洪涝灾害,又能给当地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至2010年底,某镇已经建成养殖尾水净化循环利用工程1600亩(车坊三马村400亩、澄墩村400亩、澄湖前湾养殖区800亩),今年6月部分工程将进行验收。

该工程对改善养殖业水环境的效果非常显著,增强了该区域的生态系统功能,削减污染物的排放。

但某镇近万亩的养殖池塘其他养殖池塘均未达标排放,特别是特种养殖业,其排放水中的污染物含量非常高,对澄湖的水质和澄湖周边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对某镇万亩水产养殖基地进行统一规划,对该养殖区的养殖尾水进行生态净化,既能减轻对澄湖水质安全的威胁,又能减少治理投资费用,可谓一举两得。

某镇地处太湖下游的澄湖边畔,沿澄湖岸线近30公里,沿湖人民有着养殖水产品的传统习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试养罗氏沼虾、白对虾取得成功后,养殖效益不断提高,极大地调动了养殖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养殖面积不断扩大。

2010年全镇水产品养殖面积达15450亩,养殖品种以“三虾”为主,即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F1代青虾,其中南美白对虾7000亩、罗氏沼虾2050亩、青虾5300亩、虾蟹混养2100亩。

2010年全年生产水产品7000吨、销售产值1.95亿元,实现利润5500万元,水产养殖成为某农业的主柱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2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项目规划的必要性

(1)太湖水污染治理的总体需要

政府高度重视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

太湖是苏南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摇篮,苏南因太湖而兴,也因太湖而富,水污染治理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党中央、国务院对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这起事件(注:

太湖蓝藻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求“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大综合治理力度,研究提出具体的治理方案和措施”。

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太湖治理的重大决策部署,采取紧急治藻、铁腕治污、科学治水等一系列举措,全力以赴打好太湖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2007年9月,省政府印发《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提出用5年时间,有效控制太湖湖体富营养化程度,实现水质明显改善;再用8~10年时间,从根本上解决太湖水污染问题,使太湖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恢复太湖地区山青水秀的自然风貌,形成流域生态良性循环、经济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同步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2008年4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明确了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工程。

总体方案中总体方案中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纳入到重点治理的项目和工程容。

深入贯彻太湖生态修复的科学举措。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自然环境资本之一,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生态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不可替代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

目前,太湖地区的许多自然湿地由于长期被开发利用以及有毒污染物破坏,基本丧失了生态净化功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和恢复。

湿地建设不仅要重视重建湖滨河道自然湿地,也应重点关注作为水产养殖业尾水净化区的湿地。

太湖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太湖几乎每年都暴发不同程度的蓝藻水华。

2008年5月,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导致500万人无法正常用水,人们对此记忆犹新。

水危机的表象背后,真正的问题是环太湖各县市的工业、农业和生活排污问题。

氮和磷的含量没有控制住,导致太湖富养化,成为蓝藻大规模暴发的温床。

近年来,尽管对水产养殖业污染的认知程度已经在提高,但是由于污染面大量广,治理难度大,长期以来未引起足够重视,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导致污染负荷越来越大。

太湖流域乡村氮磷流失除农田排水和径流外,还有乡村生活污水及农户畜禽养殖尾水的排放,具有面广、量大、分散、间歇的峰值和高无机沉淀物负荷的特点。

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太湖水底泥中,40%的磷来自生活污水,另约外三分之一来自农业面源污染。

近年来,太湖地区许多沟渠塘由于缺乏管理,淤积严重,杂草丛生,不仅无法有效拦截农田径流氮磷流失直接进入水体,同时又成为乡村生活污水、分散畜禽养殖尾水的排放通道和固体废弃物的堆积场所,是农业污染源的重要传播途径。

因此,必须利用现有的沟渠塘尽快加以工程化技术改造,建立新型的沟渠塘生态湿地系统,减小水产养殖业流失氮磷进入水体的风险。

(2)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水产养殖业是某现代农业建设最重要的部分。

吴中区水产局要求将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不仅要有新品产出,体现高效益、高科技,还要体现水产养殖业的休闲功能,更重要的是要发挥生态改善功能。

在发展现代水产养殖业的同时必须更好的发挥生态改善示功能。

本项目的规划实施,可减少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有效地促进养殖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水质的好转。

通过本生态拦截项目的示作用,必将带动某市某镇及周边地区水产养殖污水的治理与利用,有效地改善吴中水产养殖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加快区域生态循环养殖业和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某镇水产养殖业以生态为龙头、产业为纽带、效益为中心、技术为后盾,把现代科技农业(渔业)、生态农业(渔业)和观光旅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示效益,努力建成为省领先、国一流、国际知名的,集生产示、加工流通、技术研发、科普教育、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于一体,以太湖山水文化为底蕴、环太湖景观为特色的现代农业(渔业)综合体。

加强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渔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渔业已经成为农业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3)带动休闲渔业发展的需要

众所周知,垂钓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古人对于这种户外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也由此产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最著名的就是姜子牙垂钓的故事,还有白的名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无疑,国人把这项活动很好地继承下来了,并且在不断的更新进步中,慢慢形成了一个看不见的隐形产业链,这种产业链实际上投入是巨大的,同时和其他行业紧密联系,带动或者促进着其他行业的生存与发展,与其说是一种户外运动,更可以表达为是一种平台,一种意义深远重大的平台。

垂钓虽然在一种意义上看是纯粹娱乐的事情,人们垂钓现在不是为了吃鱼才去钓的,已经上升到一种思想上,感觉上的享受,对于鱼的意义排在第二位,这是因为社会物质文明大发展的表现,市场上有我们需要的一切,唯独买不到的是那种感觉,所以人们不惜大价钱来充分享受这种感觉,并且形成一个围很大的群体,存在于任何一个有人类活动的地方。

我国13亿人口中有超过9000万的人是钓鱼爱好者,为了满足这一巨大的群体,发展休闲渔业已是形势所趋。

作为集养殖、观赏、垂钓、餐饮、旅游、住宿、疗养、益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休闲渔业现已被国家体委正式列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加以推广,休闲渔业作为一个大众化的东西已不在遥远。

在我国,全年有着近1/3的时间都是节假日,人们为了寻求假日的乐趣,休闲渔业已经成为了很多人追求的新宠,其巨大的发展空间已经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了这个行列,作为一个新兴的光产业,将会用其巨大的生命力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效益。

(4)改善水产养殖业基础设施的需要

某镇水产养殖区养殖池塘的养殖用水进排水不分,养殖水质不断恶化,并对澄湖和太湖水质造成严重威胁,而且水产品的质量也不断下降。

根据省政府2009年12月22日专题会议原则通过的《关于太湖水环境治理第三期省级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省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2011年省海洋与渔业局印发的《太湖流域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建设指导规(试行)》,为加快推进太湖治理力度,全面提高水产养殖业的水污染处理水平和水产品的质量,加大沿太湖地区环境环境保护力度,某镇有必要将澄湖西南面水产养殖区养殖池塘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将本区各养殖池塘进行功能区划,分出养殖区和养殖尾水生态净化区两大区域,经生态净化达标后的养殖尾水才向养殖区外排放,以保护澄湖和太湖水质不受污染并提高水产品的质量。

(5)改善水产养殖影响环境的必要

水产养殖面积不断减少,养殖水环境普遍下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外延不断扩大,二、三次产业迅猛发展,水产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稳定水产养殖面积的难度很大。

同时,由于养殖饲料和抗生素施用不合理,水环境质量普遍下降。

水产养殖排灌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水产养殖排灌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标准不高,水产养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一旦遭遇大的自然灾害,必然使水产养殖业生产遭受较大损失,对农民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另外,水产养殖区道路条件和尾水净化水平还不能满足现代化水产养殖业生产的要求,不利于调优产业结构,实施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水产养殖业结构调整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

大部分水产养殖户养殖的品种、结构趋同,大路货、低档次的水产品养殖较多,优质、特色、高效水产品养殖相对较少,水产品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还不强。

水产养殖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某镇的水产养殖业产业化进程较快,但跟现代高标准水产养殖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水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还比较小,辐射吞吐能力相对较弱;水产品初级加工多精深加工少,加工附加值不高,盈利空间相对较小;水产品的销售流通渠道还不够通畅。

水产养殖业服务水平有所下降。

水产养殖业科技服务人员出现了减员或兼职现象,再加上区域扩大后带来信息传达不畅、情况不熟等原因,使水产养殖业服务很难到点、到位。

许多水产养殖业生产新措施、新技术、新知识难以完全进村、入户。

养殖农户素质与发展现代水产养殖业要求不相适应。

由于水产养殖业的比较效益低,农村年轻、有文化的农村劳动力大多转向了二、三产业发展,现有农业劳动力大多是中老年人和妇女,普遍年龄大、体质差,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低,很难适应现代水产养殖业的要求。

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政策支持农业湿地保护工作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中明确规定,农业湿地由国家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

2007年《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在太湖一级保护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生态隔离带,积极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大幅度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国家总体方案》中将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沟渠塘农业湿地工程纳入到近期重点治理项目,我省也明确表示将此工程列入生态湿地修复工程。

(2)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技术已基本成熟

通过清除垃圾、清除淤泥、清除杂草,沟渠塘岸边种植垂柳、草被植物,侧面和底部搭配种植各类吸附氮磷能力强的半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减缓水速,增加滞留时间,促进流水携带颗粒物质的沉淀,有利于构建植物对水体中氮磷物质的立体式吸收和拦截,从而实现对农业面源污染排出氮磷养分的控制,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土壤所“863”科技计划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该系统对农田径流中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分别达到48.36%和40.53%。

(3)具有项目实施的良好工作基础

某镇位于澄湖之滨,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独特,水产资源丰富,养殖历史悠久。

近几年来,全镇水产养殖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调整和优化水产养殖结构,积极推进品牌战略,吴中区确立了以“太湖蟹”产业为水产支柱产业的目标,形成了产前6000多亩的优质大规格蟹种培育基地、产中19万余亩连片太湖蟹养殖区和产后有专业太湖蟹收购基地、太湖蟹交易市场和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目前,吴中区“公司(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运作模式日渐成熟,标准化质量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2010年某镇水产品养殖面积达16450亩,养殖品种以“三虾”为主,即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F1代青虾,其中南美白对虾7000亩、罗氏沼虾2050亩、青虾5300亩、虾蟹混养2100亩。

2010年全年生产水产品7000吨、销售产值1.95亿元,实现利润5500万元,水产养殖成为某农业的主柱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4)项目技术路线符合现代渔业技术发展的方向

渔业自身污染是指在渔业生物的人工养殖生产中,残饵和养殖对象代谢产物等所产生的污染。

当污染物进入生态系统,对该系统的正常平衡产生冲击。

生态系统会发生一系列部的自动调节反应,以避免这种冲击引起的系统平衡状态的破坏,来维持其相对的平衡,这种效应就叫对污染的“反馈调节”。

生态系统对污染的反馈,就是水体的自净作用。

但是,高密度养殖的外源性饲料投入、养殖对象粪便、渔用药物的使用等,使原生态的水域生态环境中生产者(浮游植物、水生植物)、消费者(浮游动物、水生动物)、分解者(微生物)三者失去平衡,水域源污染和外源污染所形成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无法及时得到分解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营养盐类,水域生态自净功能减弱,导致水质恶化。

目前,面对日显严重的结构性缺水和水域环境质量的下降,探索一套符合我省和我国渔业特点、节能的养殖尾水处理的模式和工艺,寻求一种可持续、“绿色”、环保的资源利用和资源保护、养殖与生态相结合的水产养殖模式,已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国的研究和应用相当匮乏,而且有些技术难以应用到大面积的池塘尾水处理上,并且单纯地考虑水的处理,与养殖生产结合不紧密,忽视了养殖池塘小生境的生态净化作用。

本项目将水产养殖与尾水处理相结合,融合多种水处理技术,在理念上打破单纯追求水产品数量和经济效益、忽略产品质量和生态效益的传统养殖观念,同时亦规避目前通行的为治水而治水、限制水产养殖的片面治水方式,创建既追求水产品数量和综合经济效益,更注重产品质量和生态效益的“以渔养水”、有好蟹更有好水的新理念,在实际效果上,充分考虑实用、生态等因素,探索和总结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安全渔业、生态渔业、高效渔业、和谐渔业的建设道路,让资源为渔业增效,让渔业为环境减负。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符合渔业发展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5)项目技术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太湖流域地少人多,人地矛盾突出,经工程化生态改造后,现有排水沟渠塘去污能力进一步提升,成本大幅度降低。

生态拦截工程具有排水和湿地系统的双重功效,可以吸附水产养殖业尾水面源污染中氮、磷营养物质。

氮磷生态拦截工程不占用耕地,符合太湖流域平原水网地区农田沟渠的实际,尤其适用于太湖入湖河道两侧等周边水功能区域,具有巨大的推广应用潜力。

项目实施后,可有效地拦截生产过程中未被吸收利用的氮磷,有效减少了排入源源的氮磷的量,从根本上达到改善太湖水质的目标,更为治理太湖水环境节省了大量成本;通过在生态沟渠塘中种植水生作物,不仅净化了水体,水生作物生长按季收割采摘,还创造了相当高的经济效益;与传统种植水稻、蔬菜相比,节省了大量化肥的使用,减少了生产成本。

(6)休闲渔业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休闲渔业的发展也必将带动经济的增长,在美国其休闲渔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占渔业总产值的1/3。

目前,在我镇的发展还不成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刚起步的休闲渔业基地,其规模小,配套设施也不完备,要想彻底满足现代都市一族的高质量的消费,必须立即发展高效的休闲渔业.据统计,发展休闲渔业的水面每亩纯收入为6000~8000元,是常规水面的3-4倍,其经济效益是显著的。

在发展休闲渔业的同时也必将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又可以为社会解决就业压力,还能促进城乡交流和对外开放,其社会效益是巨大的。

第3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任务

3.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渔业的发展,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水产品的品质。

按照《太湖流域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建设指导规(试行)》的要求,以渔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以水产品重点产区为重点,提升某镇水产养殖业基础设施水平;提高水产品质量的提高,强化养殖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水产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配套体系,建设旱涝保收的稳产高质量水产养殖基地,优化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提高水产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进水产养殖生产方式,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全面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按照《省太湖流域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建设指导规(试行)》,统筹规划,注重与全区各类发展规划的衔接,注重与当地优势产业的衔接,合理安排生态化养殖池塘建设任务,确定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容,加大对重点村镇的支持力度。

(2)因地制宜,科学布局

根据某镇的资源条件和主导产业特点,以及存在问题,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优先在资源环境条件较好、开发潜力较大、配套能力较强、农民积极性高的地区,打造一批示工程,积极稳妥地推进生态化养殖池塘建设。

在解决影响水产养殖业稳定增产限制因素的基础上,实行水、池、路、尾水净化池综合治理,做到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

(3)效益优先,务求实效

高标养殖池塘建设既要讲社会效益,也要讲经济效益。

生态化养殖池塘建设应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鼓励在生态化养殖池塘建设的项目区,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调整养殖模式,更好体现开发效益。

力戒形式主义,严禁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4)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养殖池塘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整合各级政府财政支农资金,以政府投资补助为引导,广泛发动农民群众投资投劳,积极探索民办公助和社会资金投入养殖池塘基本建设的新办法新路子,形成多元投入,合力推进的局面。

(5)生产发展,生态友好

坚持改善生产条件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养殖池塘基本建设与小流域治理、发展循环水产养殖业、建设生态型新农村紧密结合,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3规划年限与目标任务

(1)规划年限

某镇万亩水产养殖基地规划建设年限为五年(2011年~2015年)。

(2)目标任务

某镇万亩水产养殖基地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的思路进行规划建设。

计划在已有4300亩生态化养殖池塘的基础上,在2011~2015年期间再规划建设9000亩生态化水产养殖池塘,要求达到养殖池塘周边无污染源,交通便利,布局合理,养殖基地环境质量符合有关规定;水源充足,水质清新,养殖用水符合有关规定;池塘土壤保水能力强;养殖基地池塘集中连片。

通过生态化池塘建设,推进水产养殖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为某镇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到2015年,全镇生态化水产养殖池塘面积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80%以上。

第4章区域布局与建设重点

4.1规划围

按照省农委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某市吴中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某镇党委政府为加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提升农业产业的发展后劲,决定在2010年至2015年期间建设万亩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

规划区以澄湖西岸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