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503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建设方案.docx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建设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建设方案.docx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建设方案

承担部门:

财税金融系

部门责任人:

钟用

项目组组长:

钟用

项目组成员:

钟用杨滢王超李继红王帆李琳卢花兰

任波(商业银行)巫润红(证券公司)胡毅(保险公司)

一、专业建设背景及定位

(一)专业建设背景

1.国家与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先发展金融保险行业、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基本要求》明确指出重点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2.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背景

(1)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周年之际,四川提出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同时提出,要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天府新区”的建设目标是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和浙江舟山群岛后第5个国家级新区,在带动四川现代产业发展的同时,进而带动整个西部经济发展。

“天府新区”的建设可以吸引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比如IT产业、新材料、航天航空、物流、金融、商贸等。

(2)《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1年3月获国务院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将继长三角、京津豫、珠三角之后的中国第四个经济区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级”。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将完成“三中心”重点项目建设,即“西部物流中心、西部商贸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其中“西部金融中心”项目成为最耀眼的明星。

“十二五”期间,初步建成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各类法人金融机构和省市级金融机构数量达到300家以上。

初步建成西部票据市场中心、西部直接融资中心、西部保险市场中心、西部产权交易市场中心、西部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中心、西部金融创新中心、西部银团贷款中心。

建设成都金融后台服务业集聚区,后台服务中心达到30家以上。

(3)根据《成都市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2年)》,到2012年,成都成为西部金融机构集聚中心、金融创新和市场交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全市金融机构数量达到200家、金融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

其中,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标志着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再次提速。

我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符合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培养优秀高端技能专门人才

3.人才需求预测

根据我省这五年的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状况,我们对2011—2015年的金融人才作了如下预测。

(1)商业银行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各大商业银行的人事权力都集中在省、市分行一级,由分行严把人才质量关。

因为商业银行有自己一套完整的培训机制,能让新入行员工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行业知识,所以商业银行逐渐淡化人才的专业知识,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应聘者的内涵修养、商务礼仪、外语水平,甚至哑语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证券投资顾问人才需求量大。

2010年底,证券业发生了一件对整个行业影响深远的大事,那就是确定了证券市场的“投资顾问”及其对应业务。

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的《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和《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为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建立新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提供了制度基础。

各大券商正紧锣密鼓地加强投资服务,实现经纪业务转型。

因此,各大券商开始在人才市场上大肆招兵买马,人才需求量非常大。

(3)本土保险公司超过外资保险公司用人需求。

近日,普华永道《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调查显示:

参与2010年度调查的31家外资保险公司大幅降低了他们对2011至2013年市场份额增长的期望值。

寿险公司预计其市场份额到2013年将保持目前5%的水平,而财险和意外险公司在今后3年的份额预计也将停留在1%左右。

近年来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试图拉升业绩,增加市场份额,但是并没有成功。

成熟的本土保险公司和正在各地积极拓展的小型保险公司与外资保险公司可谓势均力敌。

由此可见,未来至少三年的保险人才招聘市场中,唱主角仍然是本土保险公司。

(4)民间金融放开刺激金融人才需求增长。

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新36条)正式公布。

“新36条”将鼓励民间资本自主创办中小城镇金融机构,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放宽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法人最低出资比例限制,放宽小额贷款公司单一投资的比例限制,为当地中小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可以预计,新设民间金融服务机构的逐渐增加,使得相关金融人才需求升温。

(二)专业定位

立足金融行业发展的需求,合理预测四川省及周边省份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是我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建设的出发点,也是专业改革的归宿点。

表1-1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定位

服务面向

金融行业及国民经济相关行业

就业部门

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证券和保险企业的基层一线业务操作与管理部门

就业岗位

综合柜员、大堂经理、客户经理、理财经理、信贷经理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商业银行业务处理能力、金融会计核算能力、金融业务营销能力、证券投资分析能力,熟练掌握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商业银行、信用社、邮政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相关金融中介机构从事一线岗位的业务操作和管理工作。

岗位证书

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证,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保险从业人资格证等

二、专业建设基础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2009年被确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

本专业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德能并举,学做合一,能力为本,理实一体”的教育理念,围绕专业建设,不断地改革创新,增强师资力量,改善办学条件,提供先进的实习实训设备,目前已具备了较好的建设条件和基础。

(一)师资条件基础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基本合理、社会声誉较高、充满活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目前专任教师15人中,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12人,占教师总数的80%;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有4人,占教师总数的27%;中级职称7人,助教4人;院级教学名师1人,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6人,“双师素质”教师11人,占教师总数的73%。

基本形成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富有朝气和创新精神的教学团队。

近三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或课题11项,编写教材8部,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

同时在行业企业聘请了10名行业专家和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师。

(二)实训实习条件基础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建成了以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为目的校内“T”型实践实训平台,即“专业单项实训”+“多专业综合实训”。

目前本专业建有金融基本技能实训室、模拟银行实训室。

“专业单项实训”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专业纵身实践教学,“多专业综合实训”则通过对企业整体运营的逼真模拟,锻炼了学生跨专业学习、研究和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学生全面管理企业,涉及银行、工商局、税务局、会计师事务所等模拟演练,使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的活动中,领悟科学管理规律,提高全面管理能力,并能有效提高学生商业计划与商业决策的能力,实现了专业横向拓展和迁移。

通过这些实训环节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保证了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迅速的适应岗位工作群的需要。

同时,我们已与银行、证券和保险行业的相关行业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实习基地,基本满足学生中期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教学要求,同时也为专业教师顶岗实践,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供了场所。

(三)人才培养模式基础

学院提出要构建突出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6+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6”是指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的、全面体现工学结合实质要求的校企合作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的6个方面或环节,包括校企共同会商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课程内容、共同建设教师队伍、共同编写校本实训教材、共同实施教学活动(企业行业专家作讲座与兼职教师指导实训、中期实习、毕业前的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和共同进行成绩考核等;“2”是指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2个方面,包括课程教学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方式和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技能训练、单元训练、课程或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单专业综合实训与多专业综合实训、实习)。

根据专业特点,在学院“6+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基础上,本专业基本构建起了新的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具体模式,即“3111”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个“3”是指前3学期学理论、练技能;第二个“1”是指第4学期分方向、获证书、中期实习;第三个“1”是指第5学期校内综合实训,最后一个“1”是指校外顶岗实习。

基本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四)校企合作基础

1.校企合作,组建金融专业建设委员会。

为了搞好我系专业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密切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按市场需求配置教育资源,参照学院关于各专业系部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相关要求,2010年5月,组建了金融专业建设委员会,该委员会聘请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教育等领域的有关实践专家、业务骨干,及系领导、教研室负责人共同组成,具体指导我系专业开发与建设工作。

2.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通过与金融行业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机构合作,邀请行业专家召开人才培养方案审议会,共同制定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邀请行业骨干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核心课程,制定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拟定教学计划,聘请企业的实践专家和行业骨干作为兼职教师。

这种做法优势就是大大缩短了用人单位与育人单位之间的距离,避免了闭门造车现象、增强了计划的科学性,同时也更利于人才培养和学生顶岗与就业。

3.校企合作,构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要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就需要大量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实践的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同时也需要聘请校外行业企业实践专家,共同构成“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我们实行教师顶岗实践制度,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行业实践锻炼,下企业顶岗实习,以增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背景,丰富实务操作的经验。

同时,选聘部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兼职教师参加实习指导,较好地弥补了实践教师不足的问题。

4.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实训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知识载体,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

专业教师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为了突出高职的特点,体现能力为本位,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应用实例,实行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将最新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教材。

充分发挥了校内教师理论强,校外一线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体现“知识新、内容实”的高职教材特点。

5.校企合作,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

为了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动手能力,能实现零距离上岗,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加快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目前,除了在校内进行实践环节的学习外,我们与成都银行、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华西证券、幸福人寿等11家金融机构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学生在第4学期安排到这些实践基地进行中期实习,第6学期选拔学生进行顶岗实习。

为了输送更加符合行业企业职业标准的应用型人才,我们与行业企业广泛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我们与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开设“兴业银行”订单班(60人)、与民生银行成都银行开设“民生银行”订单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