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冲大桥钢套箱施工方案1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4883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井冲大桥钢套箱施工方案1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龙井冲大桥钢套箱施工方案1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龙井冲大桥钢套箱施工方案1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龙井冲大桥钢套箱施工方案1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龙井冲大桥钢套箱施工方案1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井冲大桥钢套箱施工方案1分析.docx

《龙井冲大桥钢套箱施工方案1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井冲大桥钢套箱施工方案1分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龙井冲大桥钢套箱施工方案1分析.docx

龙井冲大桥钢套箱施工方案1分析

龙井冲大桥钢套箱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龙井冲大桥为安徽省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霍山段)跨越佛子岭水库的工程。

桥梁起讫桩号K187+551.5~K187+834.5,桥梁全长283米。

本桥为大别山旅游通道的重要节点,项目位于霍山县境内。

桥梁跨越佛子岭水库,不设置通航孔,水库设计洪水位及山区及山区地形为本项目的控制性要素。

根据全桥设计的限制性条件,龙井冲大桥全长283米,桥跨布置为:

3.5m(桥台)+(50+88+50)m(现浇箱梁)+3.5m(桥台)。

桥梁全桥位于直线+缓和曲线段内。

1.2、水文地质

龙井冲大桥地质探测时水位标高+118.90,现状静止水位标高为116.90,地质情况为淤泥、中风化片麻岩、强风化片麻岩、微风化片麻岩,该层地下水主要接收大大气降水、侧向径流补给,主要以侧向径流方式排泄。

龙井冲大桥上部结构为现浇连续梁桥,除去桥台其余桥墩全部位于地势较低且有水源覆盖的河床范围内

各墩位水文现况细表

墩柱编号

水位标高(m)

地面标高(m)

承台底标高(m)

桩底标高(m)

设计桩长(m)

现状水深(m)

1

118.9

113.52

108.433

98.433

10

5.38

2

118.9

105.64

101.633

91.633

10

13.26

3

118.9

110.22

105.333

93.333

12

8.68

2、编制依据

1.1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安徽省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霍山段)跨越佛子岭水库工图设计文件及我公司现场考察所获得的调查资料和国家、交通部现行的有关设计、施工规范、规程编制而成。

1.2本施工组织设计以我公司成熟的施工管理技术、科技成果、科研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资金投入能力及多年来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为基础编制,努力使工程达到国家验收标准,确保创安徽省优质工程,争创国优作为质量目标,统筹考虑全桥的施工工艺、现场布置以及施工进度计划。

1.3施工组织设计中列出的工、料、机具设备等计划,仅供指导施工时参考用,不作为最后的供应计划。

其各项数量如有出入以施工预算数量为准。

3、总的工期安排

3.1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依据如下基本思想进行考虑:

3.1.1第一阶段为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为:

(1)导线网布设、测量放样及桩位复核;

(2)施工用临时水、电布设;

(3)施工机具、设备、搭设浮吊器材、双壁钢围堰材料进场;

(4)原材料的检验、试验、采购进场以及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等各项准备工作;

(5)水上高架浮吊、运输船、拼装就位,双壁钢围堰加工等。

3.1.2第二阶段为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期,施工内容为:

(1)桩基、承台、墩身及桥台施工,双壁钢围堰下沉就位等;

(2)水中桩基、承台、墩身施工;

(3)梁体采用挂篮悬臂浇筑;

(4)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

3.1.3第三阶段为收尾阶段,主要作业内容为:

场地清理、资料汇总、竣工验收。

4、具体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4.1施工方案

大块组合钢模输送泵浇注混凝土;该桥的1#、2#、3#墩位于水中,根据水中墩的构造特点及河床地质条件,水中墩采用双壁钢围堰作业的方法进行施工,承台、墩身施工完毕后拆除钢围堰;水中墩施工所需的设备、机具及材料均通过水上运输船运送,同时在水中架设一座浮便桥用于混凝土输送泵管道铺设和施工人员的通道。

4.2施工方法

4.2.1水中钻孔桩、承台及墩身施工

4.2.1.1主要施工设施及机具

运输、拼组、布设双壁钢围堰作业,主要由水上施工设备来完成。

水上施工设备有水上浮吊、运输船、扁担梁下沉设备、浮便桥或钢便桥等。

⑴水上浮吊

水上浮吊主要由国家器材的标准舟节、分水节、公路栈桥箱形梁、托架、电动锚机及动臂吊机组成的水上起重设备,水中的所有起重吊装作业全部由水上浮吊来完成。

水上浮吊的性能:

最大起重20吨,最大起重高度30米,起重幅度6—18米,起重臂旋转角度220度。

钢围堰制作机具设备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等离子切割机

LGK-8

1

2

电焊机

6

3

汽车吊

16t

1

4

倒链滑车

5t

4

5

卷板机

1

6

螺旋千斤顶

10t

2

7

顶杆

自制

2

8

气焊设备

6

钢围堰施工机具设备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扁担梁起重架

拼组

1

2

锚碇设备

4

3

浮吊

20t

1

4

运输船

1

5

潜水设备

1

7

水泵

30m3/h

12

备用4台

 

⑵运输船

运输船由标准舟节、公路栈桥梁、电动锚机等拼组而成,由动力设备顶推,运送成孔钻机、钢护筒、钢筋笼、钢模板、混凝土或其它材料;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需要,可调整标准舟节的数量来改善运输能力,其拼组形式见T-4-2。

 

 

(3)临时码头

在桥轴线下游设临时码头一座,在湖边选一适宜位置用砼硬化面积30×80米,用于双壁钢围堰的加工制作和拼装水上设备、机具等运输的装卸码头。

(4)浮便桥的架设

利用多用途浮箱沿桥位方向铺设一座浮便桥,用于砼输送泵管铺设。

浮便桥由油桶拼组而成,总体上设计成带式单舟浮桥,为增加浮桥自身稳定性,每间隔20米设一加宽带,浮桥两端设桥头跳板用来调节水位在一定范围内的升降,并在两岸设地垄。

4.2.1.2施工工艺

钢围堰施工工艺见T-4-5:

 

T-4-5双壁钢围堰施工工艺流程图

4.2.1.3双壁钢围堰的结构

为使钢围堰达到能自浮及注水平稳下沉的目的,钢围堰采取双壁结构,并用隔仓板分隔成8等分的8个隔仓,每个隔仓是独立的,相互间不贯通。

双壁钢壳结构均由内、外壁板,竖向肋骨、竖向加劲肋、水平桁架、竖向桁架组成。

钢围堰的内径尺寸及高度视水位情况确定。

主要结构材料:

竖向肋骨:

角钢∠100×100×8

外壁板:

δ=5mm内壁板:

δ=5mm

水平桁梁:

弦杆角钢∟110×110×12;斜杆角钢∟70×70×6

竖向桁梁:

斜杆角钢∟70×70×6

竖向隔舱板:

δ=5mm水平加劲肋:

□10×100

 

4.2.1.4钢围堰制作

根据现场和起吊设备的能力,钢围堰采取分块分节加工制作安装的工艺,把围堰双壁及平刃脚分为三节,每节均分为十二单元。

制作工艺流程:

按设计图下料→压制平刃脚防水板和水平桁架角钢→按划分单元分榀制作水平桁架→按单元组拼骨架(隔舱板组焊于其上)→按节组拼骨架→检查、校正骨架→围焊内、外壁板→水密试验、检查焊缝质量并补焊→焊制吊耳、锚环、划高度标尺→成品检查验收→吊运接高。

4.2.1.5基底整平

在双壁钢围堰就位下沉前,首先将墩位处河床表面进行清理整平,利用吸砂泵将河床表面高处的砂吸走,同时在低处抛填一定量的砂石,使河床表面平整,再由潜水员下到双壁钢围堰内,清除下面的孤石,将双壁钢围堰刃脚处河床基底平整,保证双壁钢围堰的垂直度。

4.2.1.6钢围堰拼装接高

钢围堰拼装和接高是在扁担梁架设设备上进行的,在平台上准确放出各单元体的轮廓位置,然后沿周边逐件拼装底节(平刃脚以上),单元体由浮吊吊装,操作时要随拼装,随调整,待全部点焊成型后,方可全面焊接。

底部拼装在钢平台上拼装,完毕经全面检查后,将底节钢围堰吊起,经检查无误后,拆除平台,操作起重设备将钢围堰底节平衡地落入水中并注水使其下沉,然后将围堰底部和顶部所有拉缆收紧,使其保持垂直而不被水流冲斜。

在底节顶定出一个测量基准面并确定中心点,以保证接高围堰的顺直,并以此基准面和中心线为准进行结构尺寸的测量控制,然后由浮吊吊装上节钢围堰单元体拼装接高。

4.2.1.8钢围堰浮运、下沉、着床

钢围堰的下沉、着床是施工中重要而关键的工序,围堰定位是一项受较多因素制约的细致工作,与流速、水位、河床平整等因素有关。

⑴机具准备:

每个墩均采用了8台30m3/h的水泵向舱内灌水,水泵和舱室分别编号以便操作。

⑵钢围堰定位:

钢围堰接高完毕并经检查无误后,通过扁担梁其中设备的锚绳使钢围堰稳定垂直地自浮并浮运至墩位处锚碇,调整四角锚绳使钢围堰精确就位,使钢围堰稳定于墩位中心。

⑶着床:

首先灌水调平围堰,使围堰处于设计位置上;其次向各舱内均匀注水,使围堰逐渐下沉,注水时要注意使钢围堰各舱内水头差及舱内外水头差不能超过设计允许值,继续注水直至刃脚座落在河床上。

下沉注意事项:

①围堰下沉就位工作应尽量安排在水位较低,流速较小的时间进行;

②围堰下沉前要再一次对墩位处的河床进行一次全面的测量,根据测定情况,再一次清理岩面处的河床高度;

③围堰着落河床高差较大时,应视情况抛小片石或潜水员支垫小钢墩将河床找平,使围堰刃脚尽可能平衡着床。

④围堰精确定位后,应快速注水并进行跟踪测量,使围堰精确快速的落入河床。

4.2.1.9钢套箱内清底

钢套箱内清底采用空气吸泥机,每个钢套箱布置2~3台。

在套箱顶部设置纵移、横移轨道、桁车及升降吸泥机用卷扬机,保证吸泥机可在套箱内任意位置进行作业。

4.2.1.10水下混凝土封底

由潜水员用砂浆袋封堵钢围堰刃脚下的缝隙以免封底混凝土流出,为了将护筒和基底之间的缝隙尽量堵住,不使混凝土流入护筒内,采取了先在护筒内灌注一层水下混凝土堵缝的措施。

因封底面积大,混凝土数量大,则混凝土的生产能力和输送能力要满足灌注的需要,施工时采用多台搅拌机生产,多台输送泵和浮吊输送混凝土的方式保证不小于50m3/h的灌注速度。

封底混凝土的施工采用垂直导管法,水下混凝土靠自身流动性向四周摊开。

4.2.1.11承台施工

抽出围堰内的水,凿除桩头砼清除桩头钢筋上附着的脏物,并将桩头砼清理干净,绑扎承台及墩柱预留钢筋,组立模板。

承台模板采用组合钢模,砼由岸上拌合站生产,输送泵通过浮便桥输送到墩位处,浮吊配合浇注。

4.2.1.16双壁钢围堰的拆除

墩身完工后,向围堰内注水,使围堰内外水位相平,潜水员水下切割设备对双壁钢围堰进行分解切割,然后浮吊将割除部分吊起,用运输船运到码头处进行处理。

5、确保工程工期的措施

5.1工期保证措施

5.1.1施工总体按分区展开、流水作业的施工程序进行,最大限度的实现机械、人员最佳效率,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日间与夜间的作业项目,充分发挥时间效率,在尽量减少对环境干扰的同时保证工期。

5.1.2提供强有力的物资保证来满足施工需求

5.1.2.1机械设备组织

为满足进度要求,公司提起维修加工施工所需设备,以满足机械化作业的需要,并在现场设立机械维修、养护站、备足所需易损配件,使机械能按规定养护,及时维修,保证全过程高效、优质机械化施工的实现。

5.1.2.2物资、材料保障组织

有计划地、及时地供应材料物资是保障工期的重要条件之一,根据工程进度,编制详细的年、季、月材料计划,保证采购渠道畅通,做好进货检验试验,随时提供满足工程需要的合格的物资、材料。

5.1.2.3技术组织

⑴关键岗位使用技术熟练、具备资质的人员持证上岗。

⑵各关键岗位要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具备相应资质、技术熟练的人员

持证上岗,并根据施工内容的需要,及时进行必要的现场再培训,保证施工的技术操作水平,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5.1.3运用网络技术统筹安排施工实现动态管理

5.1.3.1利用网络技术,优化施工安排,制定最优的的关键线路,本项目的关键线路是水中墩及悬臂施工大桥的施工。

5.1.3.2充分利用工程的空间关系,在互不干扰的前提下,同步安排多项目平行作业,临建、搭建的同时,创造施工条件,主体施工过程中,分区交叉流水施工,加快工程进展,缩减工期。

5.1.3.3结合施工实际,不断调整和优化网络技术。

专职计划人员随时收集施工进度资料,核对计划安排,当网络执行出现异常时,及时调整和优化网络,并及时做好相关的资源调整及配备,使施工工期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5.1.4实行有效的管理制度来保证网络计划的有序实施

5.2.4.1实行目标管理制度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工期管理领导小组,对工期的实现负完全的责任。

根据工期总目标,按网络计划安排,制定各阶段的分目标,做到“月有计划、旬有安排、日有布置”,层层分解,落实到队、班组、个人,使所有人员明确应负的责任,应完成的任务,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的局面,执行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确保施工进度目标的完成。

5.1.4.2实行技术保证制度

⑴由总工程师全面负责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工艺,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方案指导施工,防止出现返工现象而影响工期。

⑵提前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对图纸中有疑问的地方,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避免耽误施工。

⑶各专业工程师施工中勤到现场,对各个施工过程做好跟踪技术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工序检验不合格而进行返工,延误工期。

⑷实行书面技术交底制度,对各关键工程作业程序编制书面作业指导书。

⑸提前做好各分项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与材料试验,及时申报开工报告。

5.1.4.3实行专业资料员制度

项目部设专职资料员,负责施工资料的收采、汇总、整编工作,随项目施工的进展,及时收集相关技术资料,进行整理,并按竣工文件的要求进行编撰,使竣工资料的编撰与项目施工进度相一致,项目施工完成,竣工资料编撰也将完成,满足工程竣工验交的需要。

5.1.5加强信息反馈、实现动态管理

5.2.5.1实行信息化施工。

建立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收集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施工调度、生产要素、工序质量控制和施工安全监测等方面的信息,综合分析,判定施工运行状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施工过程有序、可控。

5.1.5.2实现动态管理,进行动态调查,掌握施工现场的准确信息,根据各项工程的进度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要素,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保证均衡施工,稳定高产,以日保旬、旬保月、月保季、季保年、年(阶段)进度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5.1.5.3定期召开工程例会,进行工程综合情况的分析和计划的调整,加强施工调度指挥与协调工作,超前布局策划。

5.1.5.4加强调度指挥工作,强化监控落实,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搁置延误。

重点项目或工序采取垂直管理,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决策速度和工作效率。

5.1.6营造和谐环境,创建施工氛围

5.1.6.1营造和谐的建设和施工环境是保证工程顺利进展、按期完工的必要条件。

为此,主动与建设、设计、监理单位及当地政府、村民建立良好的关系,通力合作,接受监督指导,创造和谐的施工环境。

5.1.6.2施工展开后,适时组织劳动竞赛,开展比进度、比质量、比安全的活动。

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不断掀起高产、稳产施工高潮,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总工期的实现。

经常性展开评选工种的技术能手和红旗驾驶员活动,鼓励驾驶员对机械设备、车辆自觉进行维修、保养,保证设备车辆的完好率,提高劳动生产率。

5.1.6.3建立专门的交通疏导结构,配齐所需的交通疏导人员。

6、安全保证措施

6.1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安全措施

6.1.1开挖基坑时,应根据设计的边坡开挖,特别是软弱石质基坑,要做好临时支护工作,防止雨水渗漏。

6.1.2钻孔桩基础施工中,钻机要安设平稳,钻机顶用缆风绳对称拴牢拉紧;因故停钻时,孔口要加护盖,防止人员、材料落入井中;发生卡钻时,不能强提钻头,以免掉钻或坍孔。

6.1.3挖孔桩施工中,孔旁设置围挡,开挖一段护壁一段。

6.1.4墩、台施工中,墩身钢筋、模板安装前,要搭好脚手架、平台、栏杆及上下扶梯。

模板安装时,内外要支撑牢固。

使用吊斗灌筑混凝土时,避免吊头碰冲模板脚手架。

捣固人员应戴绝缘防电手套。

6.1.5拆除模板时,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先拴好吊具挂钩,再拆模板,模板、材料、工具不得往下扔。

6.2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6.2.1对高处作业人员要定期或随时进行体检,发现有不宜登高病症,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6.2.2高处作业与地面联系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并配专用通信器材。

6.2.3严禁非防护工作人员和酒后登高作业。

6.2.4高空作业人员的衣着要灵便,脚下要穿软底防滑鞋,决不能穿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鞋。

6.2.5架子工、结构安装工等高空、悬空作业人员须经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6.2.6高空作业的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可堆放在临边附近,也不可妨碍通传递物料时不能抛掷。

6.3特殊季节和夜间施工安全措施

6.3.1雨季及洪水期施工,应根据施工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做好施工现场、便道的及时防排工作。

6.3.2对人行道的上下坡应挖步梯或铺砂。

脚手板、斜道板、跳板上应采取防滑措施。

加强对支架、脚手架和土方工程的检查。

6.3.3对处于洪水可能淹没的地带的机械设备、材料等应做好防范措施,施工人员要提前做好安全撤离的准备工作。

6.3.4对受雨季长时间影响的设施和工序,应根据条件搭设暂时和临时防雨棚。

若遇有暴风雨应暂停施工。

6.3.5冬季施工应严格执行冬季施工的有关规定,做好保温、防冻等安全防护措施。

6.3.6高温季节施工,应按劳动保护规定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间。

有条件的宜搭设凉棚,供应冷饮,准备防暑药品等。

6.3.7夜间施工时,现场必须有符合操作要求的照明设备。

6.3.9大型高架桥梁攀登扶梯处应设有照明灯具。

6.4安全防护

6.4.1各种施工、操作人员须经过安全培训,不得无证上岗,各种自制设备、设施通过安全检验及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4.2现场照明设施齐全,配置合理,经常检修,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

6.4.3在现场施工入口的显著位置设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五牌一图”,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特殊工程按规定佩戴好防护用品。

6.4.4设立为确保工程安全施工所需的足够的标志、宣传画、标语、指示牌、警告牌以及火警、匪警和急救电话提示牌等。

6.4.5设置脚手架、防护棚、防护网、坡道等安全防护设施。

5.4.6对涉及明火施工的工作制定诸如用火证等管理制度。

6.4.7施工现场至少配备1名专职安全或安全工程师,负责建立并实施安全生产例会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6.4.8加强施工的监控测量,及时反馈测量信息,依照测量结果及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支护措施及控制支护结构的封闭时间,确保施工安全及地面建筑物的安全。

6.4.9做好交通运输的安全工作,施工场地要设置交通红灯、交通指示牌及疏导人员,以便疏导行人及车辆。

6.4.10配备装备良好的临时急救站和称职的医护人员。

6.4.10现场常备应急车辆,以利于伤、病人员迅速转移救治,与附近医院保持联系,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6.5安全用电

6.5.1所有施工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有设备性能,用电人员各自保护好设备的负荷线、地线和开关,发现问题及时找电工解决,严禁非专业电气操作人员乱动电气设备。

6.5.2高压线引至施工现场的室内变电所,室内通风及排水良好,门向外开,上锁并由专人负责,人员不得随便进入,变压器安设位置、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

6.5.3配电系统分级配电,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完整、牢固、防雨、防尘、外涂安全色、统一编号。

其安装形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气可靠、完好,造型、定值符合规定,并标明用途。

6.5.4现场内支搭架空线路的线杆底部要敦实,不得倾斜下沉,与临近建筑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且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达不到要求时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6.5.5所有电气设备及其金属外壳或构架均应按规定设置可靠的接零及接地保护。

6.5.5.1保护接零:

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中,将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系统的零线或专用零线直接作电气连接,可使保护装置迅速而准确地行动,切断事故电源,保证人身安全。

6.5.5.2保护接地:

所有电器设备的绝缘情况必须良好,各项绝缘指标达到标准值;电器设备及其相连机械设备的金属部分必须采取保护性接零措施,挂好接地装置示意牌;按规定保护接地的电阻不大于4欧姆

6.5.6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6.5.7现场内各种用电设备,尤其是电焊、电热设备和电动工具,其装设使用应符合规范要求,维修、保管由专人负责。

6.5.7.1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其电源的装卸由电工进行。

6.5.7.2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的箱内,拉合时戴手套侧向操作。

6.5.7.3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时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时,站在绝缘胶板上。

6.5.7.4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时应先切断电源。

6.5.7.5焊接预热构件时,有石棉布或挡板等隔热设施。

6.5.7.6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爬高。

6.6.7.7多台焊接机在一起集中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设置隔光板。

6.5.7.8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

6.5.8安全电压

按照国家标准《安全电压》(GB3085—83)中的规定,对特殊场所的照明应采用安全电压。

6.5.9防触电措施

6.5.9.1施工用电实行三级漏电配电,施工电缆线按规定架空铺设。

6.5.9.2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具额定漏电电流不小于30mA,额定漏电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能大于0.1s

6.5.9.3保护零线按规定做好重复接地。

6.5.9.4气焊作业双线到位。

6.5.9.5非电工人员不得拆改电器,电工人员必须执证上岗。

6.5.9.6电工定期对施工现场用电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电气事故隐患,尤其在雨季应加强检查力度。

6.5.9.7施工用电的线路及设备,按施工组织设计安装设置,并符合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严禁用电线搭靠或固定在机械、栏杆、钢筋、管子、扒钉等金属件上;对电气设备、绝缘用具必须定期检查、测试,防雷设施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检测;变、配电室不应使用易燃的建筑材料,门向外开,建筑结构应符合防火、防水、防漏和通风良好的要求。

6.6机械安全

6.6.1各种机械要由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并经常对机械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预防机械故障及机械伤害的发生。

6.6.2对所有用于提升的挂钩、挂环、钢丝绳等进行定期检测、检查和标定,如有损坏或使用不当之处立即更换。

6.6.3机械安装时基础必须稳固,吊装机机械臂下不得站人,操作时,机械臂与架空线间距要符合安全规定。

6.6.4所有的垂直和水平运输机械的搭设、顶升、使用和拆除必须严格依照政府的有关法规、规章和条例等的要求。

6.6.5各种机械设备视其工作性质、性能的不同搭设防尘、防雨、防砸、防噪音工棚等装置,机械设备附近标志牌、规则牌和安全操作要点。

6.6.6起重机械设备吊装标准

6.6.6.1起重吊装作业前应清除工地所经道路的障碍物,做到工地整洁,道路畅通。

6.6.6.2使用新机具或采用新工艺时,必须经过技术鉴定。

6.6.6.3各种起重机械起吊前,进行试吊。

6.6.6.4各种起重机械在使用和行走时,要保证有良好的道路。

6.6.6.5吊机指挥由对起重作业有经验的人员担任。

6.6.6.6起重工在工作时集中精力,明确分工,服从统一指挥。

6.6.6.7起吊重物时,起重扒杆下不得有人停留或行走,吊机停止作业时,应安止动器,收紧吊钩和钢丝绳。

6.6.6.8起重工必须熟悉施工方法、起重设备的性能、所起重物的特点和确切重量,以及施工安全要求;采用2台吊机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