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4807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ocx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ocx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十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

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消费

函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乘数的含义及其计算;IS曲线与LM曲线

的含义:

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不同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

价格水平的影响;短期总供给的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其他问题一

般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难点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推导

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总需求分析

(一):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一、几点假设

在进行总需求分析时,有三点重要假设:

第一,潜在国民收入水平不变;

第二,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第三,价格水平是既定的。

分析简单国民收入模型有以下两点假设:

第一,利息率水平既定;

第二,投资水平既定。

潜在国民收入:

潜在国民收入是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能达到的国民

收入水平,又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均衡国民收入:

均衡国民收入是指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时的国民收入

二、总需求的构成

总需求(AD)是整个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

AD=C+I+G+(X-M)

三、最简单的模型

均衡国民收入就是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时的国民收入。

当不考虑总供给

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就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见下图)

0

45

0

AD

0

AD

Y

E

0

Y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模型)

四、消费与储蓄

消费(C)是家庭用于食物、衣服等物品和劳务上的开支。

消费是GDP中最大

的一个部分。

储蓄(S)是收入中没有被消费的部分(S=Y,C)。

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消费随收入变动而同方向变动。

其函数表达式为:

C=f(Y)

储蓄函数:

是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储蓄随收入变动而同方向变动。

其函数表达式为:

S=f(Y)

2.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可以用消费倾向来表示。

消费倾向包括平均消费倾向和

边际消费趋向。

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consume,APC)是指消费在收入

中所占的比例。

即: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MPC)是指增加的消费

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即:

3.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

储蓄与收入的关系,可用储蓄倾向来表示。

储蓄倾向包括平均储蓄倾向和边

际储蓄倾向。

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save,APS)是指储蓄在收入中

所占的比例。

即: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save,MPS)是指增加的储蓄在增

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即:

Y

C

Y

C

MPC

Y

S

4.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的关系

5.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

全部消费可分为两部分:

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

自发消费是指由人的基本需求决定的最必需的消费。

引致消费是指由收入所引起的消费。

它的大小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即引致消费为:

MPC?

Y(c?

Y)

五、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

1.总需求决定均衡国民收入

2.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总需求变动必然引起均衡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见下图)

(1)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2)消费的变动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

Y

S

MPS

(见下图)表示),则:

投资不变(用

)。

假定)与投资()包括消费(求(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

YcAIYcCICADI

ICAD

0

45

0

AD

0

AD

Y

E

0

Y

A

0

45

0

AD

0

AD

Y

0

Y

A

2

AD

1

AD

0

E

1

E

2

E

1

Y

2

Y

(3)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

六、乘数理论

自发总需求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但是,一定量自发总需求的增加会

使国民收入增加多少,这就是乘数理论所要回答的问题。

乘数(multiplier):

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

数。

即:

乘数的另一个公式为:

乘数的公式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某一部门自发总

需求的增加,不仅会使本部门收入增加,而且会在其他部门中引起连锁反映,从

而使这些部门的需求与收入也增加,最终使国民收入的增加数倍于最初自发总需

求的增加。

乘数发生作用是需要有一定的条件。

就是说:

只有在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

到充分利用时,总需求的增加才会使各种资源得到利用,产生乘数作用。

乘数的作用是双重的,即当自发总需求增加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要

大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增加;当自发总需求减少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减少也

要大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减少。

第二节总需求分析

(二):

IS-LM模型

IS-LM模型是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提出的,后经美国经济学家汉森阐发,又

被许多经济学家修正、扩展而形成的分析工具。

IS-LM模型在分析国民经济时,将国民经济的均衡看成是实物方面的均衡和

货币方面的均衡,即物品市场的均衡和货币市场的均衡的合成物。

这一模型在理论上是对总需求分析的全面高度概括,在政策上可以解释财政

政策和货币政策。

因此,被称为整个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一、IS曲线

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

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A

Y

a

i

Y

0

(IS

线)

IS

i

MPS

a

MPC

a

1

1

1

,或:

IS曲线的移动:

IS曲线会随自发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即位移。

自发总需求增加,IS曲线向

右上方移动;自发总需求减少,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二、LM曲线

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

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LM曲线的移动

LM曲线会随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而发生位置平行移动。

货币供给量增加,LM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货币供给量减少,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三、自发总需求与货币量变动对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影响

1.自发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影响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从而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反之,自发总需求减少,IS曲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从而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见下图)

2.货币量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平行移动,从而国民

收入增加,利率上升;反之,货币量减少,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国民收入

减少,利率上升。

(见下图)

i

0

Y

LM

(LM

线)

0

LM

2

i

2

y

0

IS

1

IS

2

IS

0

i

1

i

0

y

1

y

0

2

i

2

y

0

IS

0

i

1

i

0

y

1

y

2

LM

0

LM

1

LM

i

Y

第三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运用总供求模型分析,在不同的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

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1.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在这种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而价格水平不变;

总需求的减少会使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也不变。

即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引起价

格水平的变动,只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

(见下图)

2.短期总供给曲线

在这种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也上升;

总需求的减少会使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即总需求变动引起国民收入与

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见下图)

3.长期总供给曲线

0

Y

P

AS

P

0

AD

2

AD

0

AD

1

E

2

E

0

E

1

Y

2

Y

0

Y

1

0

Y

P

AS

P

0

AD

2

AD

0

AD

1

E

2

E

0

E

1

Y

2

Y

0

Y

1

P

1

P

1

在这种总供给曲线下,由于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所以总需求的增加只会使

价格水平上升,而国民收入不会变动;总需求的减少会使价格水平下降,而国民

收入不会变动。

即总需求变动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而不会引起国民收

入的变动。

(见下图)

[实践环节]:

案例研究:

美国政府的债务和赤字

[复习思考题]:

1(1(你认为应当怎样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

政策效果的理论,这些理论对制定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有无借鉴意义,

2(2(试比较IS-LM模型与AD-AS模型,

3(3(经济活动都包括哪些要素,什么是市场,构成经济的主要市

场有哪些,

3(解:

已知:

C=100+0(8YI=150–6RM=150P=5

L=0(2Y–4R

(1)IS曲线R=

R=

R=

IM曲线L=KY–hRL=0(2Y–4R

R=

R=

R=

R=

0

Y

P

AS

P

0

AD

2

AD

0

AD

1

E

2

E

0

E

1

Y

f

P

1

P

1

(2)=9–

Y;(

)Y=16(5

0.8Y=16(5;Y=206(3

R=

=10(3–7(5=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