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4094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第六单元

15 古诗二首

 

本课的两首古诗都是写景的。

第一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整首诗字里行间不同于传统送别诗中的离别凄婉之情,反而显现出欢快、明朗的基调。

全诗意境优美,诗中有景,景中寄情,情之所至,至情至性。

第二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这首诗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

诗中的景物,色彩艳丽:

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景象。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

能正确书写“湖、莲”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3.理解古诗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景,从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语言美。

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结合起来,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比较两首古诗异同,体会诗人情感。

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你能列举出一些你熟悉的诗人的名字吗?

指名回答、相机点评。

2.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古诗二首。

(板书课题)这两首诗都是描写自然美景的,语言浅显明白,清新自然,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其中的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介绍诗人,请一位同学帮忙向大家介绍一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

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mào)、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他一生作诗20000多首,有4200首留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

二、整体感知

1.理解诗题。

课件出示诗题。

(1)请看诗题,来,读一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指名读,齐读。

(2)读了这个诗题,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时间:

晓,早上。

地点:

净慈寺,在西湖边上,净慈寺的大雄宝殿有济祖殿,殿内供奉着妇孺皆知的济公像。

人物:

林子方,事情:

送)好像缺了个主语,谁在送林子方?

(课件:

南宋杨万里)

一个简单的题目,就让我们知道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可见,诗人的语言是多么简洁明了呀!

(3)请你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早晨诗人杨万里走出净慈寺送别好友林子方)

可见这是一首送别诗。

师: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的诗人杨万里,在送好友林子方离开杭州,去福建做官时写的。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

2.初读全诗

(1)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这首诗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出示整首诗

(生练读;师巡视并提醒读书姿势)

(2)指名朗读,正音、评价。

适当评价语速,节奏,也可生自评,互评。

(3)过渡:

不错,你不仅读正确,流利了;还读出了节奏,有点诗人的味道。

课件出示朗读节奏划分,我们一起来一遍。

(4)在读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注意一下每句最后一个字?

明确押ong韵。

押韵的字读的时候一般声音要延长,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

下面,请你们来读前四个字,我来读后三个字。

调换,我来读前四个字,你们来读后三个字。

下面一起来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遍。

你看,我们注重了诗的节奏、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多有诗人的感觉啊!

3.借助注释、插图了解诗意

(1)刚才,同学们反复读了好几遍诗,读得很美,你读懂了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吗?

下面请同桌合作,结合课文插图,借助字典,试着理解这首诗每句话的意思。

看看哪些词句你能理解,如有不理解的词句待会儿我们一起讨论。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2)指名回答:

你读懂了哪些词语或句子,最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会这样理解。

其他同学赞同吗?

你们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的呢?

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毕竟:

终归、到底的意思。

(你能不能用“毕竟”说一句话表达“到底”的意思。

中:

时候。

四时:

四季(这里指除六月以外的其他季节)。

接天:

与天相接。

无穷碧:

一片碧绿,无边无际,写莲叶之多,望不到尽头。

别样红:

与往日不一样的红,因为荷花在阳光映照下,显得特别红艳。

别样:

宋代俗语,特别的。

出示: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和其他季节不相同。

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和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学生齐读。

三、深入体会,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复杂情感

1.真美,可是,同学们,当我们从这一池荷叶荷花中抬起头来,再来读诗的题目时,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出示题目)(有送别之意吗?

有林子方吗?

)全诗写的是西湖的景色,文不对题啊。

诗人为什么这样写?

2.先让我们来作一些猜想。

在这景色宜人的西湖边上,诗人杨万里要送别自己的好友林子方,同学们,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猜测一下,诗人杨万里会说些什么呢?

猜想一:

“你还是别走吧!

”“你一定要回来呀!

”“你看这儿的景色多美呀!

原来诗人是想借这满湖的荷花来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啊!

3.同学们说得真好!

可是这些话杨万里说出口了吗?

总结:

古人写诗往往借景抒情,言在此而意在彼。

西湖的这片美景映在了诗人的眼中,而与林子方的这份深情,诗人把它悄悄地藏在了心里。

来,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感情。

4.带着感情去读。

四、拓展积累送别诗

送别是古诗中一种常见的题材,因为古人交通和通讯不发达,一旦别离,再见面就很困难,有时甚至成为永别,于是,诗人就把这种离别的情感化成了诗文。

在诗中,诗人常常会借助一些具体的事物或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一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法。

这正是:

眼中有景心中有情笔下有神。

五、课后作业

1.拿起画笔,把这首诗描绘的美景画下来。

2.把这首诗变成一篇写景的文章。

写景诗送别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二课时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1.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

——杜甫。

2.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齐读课题]

3.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

这一首诗是一首几言绝句?

(七言绝句)

二、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

2.复习生字。

在这首诗里有7个生字,我们一齐来复习一下。

指名读生字。

3.指名读诗:

同学们会读这首诗吗?

老师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谁愿意?

(请两组学生朗读)

三、再读诗句品味语言

1.学习第一句

(1)同学们可以边读边想象,第一句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我们仿佛走近了诗人,也来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周围的景色真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出示图画)(语言引导学生看图入情境)

(3)读第一句诗。

让我们一齐用欢快的语调,读一读第一句诗,注意七言绝句的(2、-2、-3)的节奏。

(4)说句意。

第一句诗的意思同学们理解吗,谁能说说。

(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的鸣叫着。

2.学习第二句诗

(1)指名读第二句诗。

(2)理解“一行”“青天”。

那是一只白鹭吗?

(不是)诗中哪个词告诉你的?

(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

(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

(蔚蓝的天空)这里的青是碧蓝、瓦蓝的意思。

(3)说句意。

那么两句诗的意思同学们会说吗?

(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蔚蓝的天空)

3.体会诗境

(1)作者的前两句如同画卷,充满艳丽的色彩,你找到了诗中描写色彩的字吗?

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着重号点出来。

(黄、白、青、蓝)

(2)诗人用黄绿相映,青白对照,用色彩鲜明的字写出春天景物的独特鲜艳的色彩特征。

我们在读这两句诗时就觉得仿佛有这样一幅早春美景图展现于我们眼前。

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试着用自己美好语言描绘画面。

(3)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一、二两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

4.学习第三句

(1)指名读第三句,指名评价。

(2)你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中“含”的意思吗?

同学们觉得这句诗中的“含”字用得好吗?

这样我们不妨用其他的字来换换,可以用哪些字来换?

(有、里、内、前)我们选两个字换上读读看,比较比较,体会体会。

“窗有西岭千秋雪”,你们觉得怎么样?

(太一般了)“窗嵌西岭千秋雪”(嵌字写出西岭雪山像一幅画镶嵌于窗框之中,只是静态的画。

),可是,我们一般说人才含着什么,这儿用了“含”字还好像把窗框写活了,写出画面的动态之美,更有了动感,诗中动静结合,充满生机。

这个“含”字用得真妙,让我们一齐读第三句诗,突出“含”字。

(3)说诗句大意。

(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景色像衔在窗框里一样)

5.学习第四句诗

(1)你会解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吗?

(从遥远的东吴航行来的船只)那“万里”在这里是指什么?

(路途遥远)现在同学们能解释这句诗的大意吗?

(门前的岸边停靠着千里迢迢航行而来的船只)船只能沿岷江,穿三峡,一路畅行无阻的情形只有在和平环境里才会出现,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情会是怎样的?

(欢快、愉悦、舒畅)

(2)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语气读第四句诗。

6.齐诵全诗。

四、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齐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弄清楚每句诗的意思,还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

全诗描写了草堂附近的明媚春光,表达了诗人愉悦,欢快的心情。

课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并抄写一遍。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

201年月日

教学课题

15古诗二首

学案编写者

教学课时

2

学案使用者

第周星期用

教学

目标

课(章节)教学

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8个生字。

2.借助插图,联系生活,激活想象感受诗意,领悟诗情,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所描述的情景。

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背诵表达出来。

3.初步领悟诗歌中比喻、夸张的表达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诗意,领悟诗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感受诗意,领悟诗情。

教学准备与手段

板书设计

集体备课时间

年级科第周星期

集体备课

共性意见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随着提示语“我会认”,学生自愿认读自己会认的生字,并说说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曾见过这个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的。

在交流中老师要注意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3.个人情感体验识字。

让学生在会认、会写的字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说说为什么喜欢。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熟悉的字组词说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如:

4.写字指导。

(二)朗读感悟

读杜甫的《绝句》,感悟到春天的色彩明丽,景色迷人。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组成的春景图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注意不要要求太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

(三)积累运用

1.读下面两首古诗,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

2.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

(四)实践活动

课外选一首古诗,自己读读背背。

在班里开一次“古诗朗诵会”,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外学到的古诗。

第一课时^Ol&l#m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杨万里这位诗人大家一定很熟悉,还记得我们学过他的哪些诗吗?

你能来背一背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杨万里的一首诗,是关于荷花的,你们看过荷花吗?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美丽的荷花荷叶图。

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

荷花、荷叶、最后定格。

3、你能用几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你所看到的美景吗?

能具体些吗?

(指导:

你可以说它的形状、颜色,或者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

北方的学生从未见过荷花,这对于学习这首古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课前,让学生花一部分时间让学生欣赏西湖美丽风光,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产生一种阅读期待。

古诗的教学步骤一般分为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四部分,而这首诗的作者杨万里,在本册教材第一单元,刚刚学过他另一首清新活泼的诗作《宿新市徐公店》,学生对于他是熟悉的,所以从诗人直接入手,自然导入课堂。

接下来再次让学生欣赏定格的荷花莲叶图,用词语形容所看到的美景,必能让学生从整体上、宏观上认识荷花,初步感受荷花之美,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杨万里看到这样的美景,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传诵至今,它就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诗题,强调“晓”“慈”的读音。

)解诗题:

从诗题,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指导:

从诗题中找出时间、地点、人物。

带着这样的理解你再读一读诗题。

2.我们来看这首诗。

出示全诗。

初读全诗:

(1)想要学好诗,首先我们就要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下面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一读这首诗,如果有拿不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读不通顺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师巡视,了解读书情况。

(3)指读,正音。

3、诗,我们已经会读了,你还读懂了些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自己的理解。

教师不作更多的评价。

(你怎么知道的?

课前查阅工具书可是一个好习惯。

语言的理解很多时候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设计意图]:

诗题较长,首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其意思,如果学生理解遇到困难,则通过找时间、地点的方式,降低难度,引导学生自主把握题意,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读出正确的停顿,读出对诗题的理解。

在理解诗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地、自由的读诗句,要求做到正确、通顺,这是学习古诗的最低要求。

通过指读后的评价,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树立学习古诗的信心。

这一部分的教学着重关注学困生。

但初读不能仅仅满足于此,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说出“你读懂了什么?

”这一开放性的问题,旨在了解学生已理解哪些词句的意思,学生已经理解的就无须再做琐碎的理解。

这首诗的词句理解起来并不复杂,让学生在自主交流的过程中,对诗意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品读诗句,感悟诗情

1、同学们,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

可诗中着重写的是荷花和荷叶,(板书)诗中描绘了怎样迷人的风光呢?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一组荷花莲叶图。

2、学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示)

(1)谁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荷花、荷叶的颜色。

()的荷叶()的荷花

(2)荷叶是嫩绿的,碧绿的、鲜绿的,荷花是红艳艳的,红彤彤的,那么诗中又是怎样来写这种绿、这种红的?

(3)板书:

无穷碧别样红

指导朗读:

读出荷花之红,莲叶之绿。

3、探究原因,深入诗情:

荷叶为什么是无穷碧,荷花又是别样红的呢?

带着问题去诗中寻找原因吧。

(出示全诗。

☆荷叶之多---“接天”:

(1)接天,你的感觉是?

你能用几个词说一说荷叶的多吗?

你来读一读,读出荷叶之多。

(2)教师语言描述:

满湖的荷叶,挨挨挤挤的,一眼望不到边,仿佛与天相连。

远远望去,绿得让人心旷神怡,绿得让人陶醉。

(3)指导朗读:

读出莲叶之多,之绿、之美。

☆阳光映照---“映日”:

(1)早晨什么样的太阳?

在明媚的阳光下,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

(2)指导朗读:

读出灿烂阳光普照下荷花之红艳。

☆特殊时节---“六月”:

(1)展开想像:

出示:

是啊,六月的西湖是一年中景色最美的时节,这时荷叶长得,荷花开得,六月早晨的阳光,映照在荷花上,荷花就显得更了,也许早晨的荷叶上还有,荷花上还有----,

充分展开你想像的翅膀,让这美丽的画面出现你的眼前。

谁说一说。

(2)指导朗读:

读出西湖六月美不胜收的风情。

☆作者心情---体会赞美、喜爱、愉快之情。

(1)诗中哪个词,表达出诗人对六月西湖景色的情有独钟?

想一想“毕竟”这个词体现了作者那些感情?

(赞美、喜爱,愉快)

(2)指导朗读:

读出心情的愉快与对美景的赞美之情。

☆写作背景--为友人升迁而高兴

(1)这是送别诗,送别应该是伤感的、依依不舍的,为什么诗人那么的喜悦?

这是还有一个特殊的背景,那就是杨万里和林子方是多年的好友,他们情投意合,交情甚佳。

就是六月中的一天,林子方连升两级,将离开杭州去上任,林子方高升了,作为好朋友杨万里能不高兴吗?

(2)同学们,如果若干年后,你的好朋友考上大学,你去送他,这时,你的心情如何?

你的好朋友考上了博士,你的心情又如何?

现在我们更能理解作者的心情了吧。

正是在这种愉快的心情下,他看到的莲叶,他看到的荷花。

4、回归整体,读中悟情。

(1)指导朗读:

读出美景,读出愉悦之情。

(2)朗读评价,让诗情融入学生的朗读。

[设计意图]: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现代人去学习古人的精华诗篇,尤其需要扎扎实实做好朗读指导。

同时朗读的指导又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在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做到读正确,在学生逐步理解诗情的基础上,我又给与了层层深入,步步为营的朗读指导。

在揭示出关键词“无穷”“别样”后,我让学生读好后两句,体会不一样的红,特别的绿。

接着通过原因的探究,又有两个词语跳了出来,引导学生突出“接天”和“映日”,读出荷花的面积之大。

“一切景语皆情语”,当悟出诗人愉悦的心情后,再在“面积广”“特别绿”“别样红”的基础上,再融入诗人的心情,读出诗境,品出诗情。

这样的朗读,不只是形式上的多样化,而达到每一步朗读都有确定的目标,每一次朗读都是学生认识的一种提高,真正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中的语言极其简练但却很传神,如何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情境?

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去感受诗的美,诗的纯粹,诗的境界。

在教学中,我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展开想像的翅膀,让这美丽的画面出现在眼前。

用填空的形式可以降低说话的难度,在看幻灯说之后,其实也可以让好的学生不看前面幻灯讲,以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

四、入情入境,读写结合。

1、古人常以诗明志,以诗寄情。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一首别具特色的送别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

谁来吟诵这首诗,重现千年前的这场送别。

(配乐)

2、编写故事:

“时光仿佛回到一千多年前,我,就是杨万里……(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来到西子湖畔……”(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美景。

[设计意图]:

学生在朗读中情感得到一种升华,这时,引导学生吟诵诗句,必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让学生分别担任杨万里,林子方的角色来领悟诗情,必能使课堂达到新的高潮。

而故事的编写,则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的情境,真正做到了读写结合,有效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五、课外拓展,丰富积累

1、没有完成故事编写的同学下课后继续完成。

2、收集《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等送别诗,感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与这类诗的不同。

[设计意图]: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别具风格的送别诗,让学生充分感知这一点的同时,要让学生了解送别诗的共性。

教材只是一种范例,在这个环节,努力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引导学生去读诗,去品诗,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复习

 

二、初读感知,读通诗歌

 

三、品读诗句,感悟吟诵。

 

四、质疑问难,书写生字

一、复习

指名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说诗意。

二、初读感知,读通诗歌

1.解题:

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

每句五个字叫“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绝”。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3.自由吟读,用笔圈出生字读一读,读准字音。

自己读完以后再读给同桌同学听。

特别关注“岭”与“吴”的读音。

4.指名读诗歌,倾听时关注字音与朗读节奏,标出朗读节奏。

5.生自由读。

三、品读诗句,感悟吟诵。

1.读了诗歌,你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景物?

用笔圈出表示这些景物的词语。

(“黄鹂”“白鹭”“千秋雪”“万里船”)。

2.要是让你画出这些景物,你会如何画?

读读说说。

(有机落实理解诗意。

扣住描写“色彩”与“数量”的词,体会景物的美。

3.引导学生从景物的动静来体会景物的美。

一、二句为动,三、四句为静

4.找对子,体会语言的工整。

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西岭对东吴千秋对万里

5.自由诵读全诗,说说诗意。

四、质疑问难,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窗”和‘柳“。

五、拓展延伸

学生课外找找李白、杜甫的诗歌诵读。

指名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说说诗意

解题:

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

每句五个字叫“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绝”。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自由吟读,用笔圈出生字读一读,读准字音。

自己读完以后再读给同桌同学听。

特别关注“岭”与“吴”的读音。

指名读诗歌,倾听时关注字音与朗读节奏,标出朗读节奏。

5.生自由读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利用导学案进行上课,孩子们开始敢于表现自己,认可自己,大胆发言了,课堂出现了议论纷纷的喜人场面,面对这一切,教师们兴奋之余也不得不思考,怎样让这种热情继续保持下去?

目前使用的评价机制需不需要细化或者有所推陈出新?

总是同一模式,孩子会不会天长日久而出现审美疲劳?

小学语文教学夯实学生的文字基础,读悟结合,读写结合怎样在新模式中一样完美实现?

带着重重思考,进入了古诗二首的教学。

传统对于古诗的教学,我们采用解诗题,知诗人,明字义,连诗意,读诗句,悟诗情的方法,屡试不爽,孩子们学的轻松,记得牢靠。

其中少不了老师的喋喋不休,编制导学案的时候,同年级教师认为,这两首诗诗句意思一目了然,直接设置探究点两个即可,均从此诗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入手。

集体备课时,大家没有太多意异议,真的一节课走下来,再次碰头的时候,无不后悔不已,很怀念传统上法的轻松、清晰和踏实。

产生如此挫败感,细究其因:

1.我们将探究点定位过高,在没有学生对于诗意流畅的理解基础上就要体悟作者的写诗意图,有些空中建楼阁——设计者沾沾自喜,建筑工人愁眉不展。

2.传统教学一节课一首诗,而现在一节课两首诗,还要把表述角度完全不一样,说明道理几乎相同的两首诗同时解读。

孩子大有思绪混乱,不知所晕的感觉。

3.具体操作中,关于两个探究点的学习,教师在同一时间内让学生自学,对学,群学。

产生思绪混乱,影响对每首诗清晰的认知。

课后,后悔不已。

高效课堂的初衷是节省时间让孩子们在书的海洋里自由徜徉,而我呢,却不得不再用一节课帮他们把混乱的思绪理顺。

痛定思痛,不禁产生种种假想:

如果在学案的设计中,讲第一个探究点设定为:

你认为这两首诗各讲了什么?

(利用已经习得的学习古诗的方法,不理解的字词可以通过工具书,同伴,老师解决),给一定的自学时间,然后对学,汇报,这样,好同学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后进同学也能在小不步子中走的踏实。

当这一步成功后,设置第二个探究点:

这两首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可以重点探究一首。

)教师为学生减轻量上的要求就是减轻了心理压力,如果真的自能深入的理解了一首的道理,在交流中第二首也能知晓。

岂不发挥了获取知识的多种途径:

可视听,可思考!

如果在具体操作中,我对学案的操作细节做稍稍的调整:

如,学完一首,同样的方法学第二首,是不是可以保证学生思路的清晰?

总之,我告诉自己。

无论怎样课改,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让孩子学的轻松学有所获,那么教师完全可以将传统的好方法和现在的好模式进行一个柔和,将课堂教学法嫁接在传统优秀教学方法上,那样结出果实的时间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