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3497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教学设计.docx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教学设计.docx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5页,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

◆教学提示

本课时在上一节学生已有观察经验的基础上,安排了三个教学活动:

观察饼干盒、观察长方体、观察正方体和球。

虽然上一课时中学生已经知道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但本课中从生活中的物品到几何体,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要从直观的实际观察入手,通过操作、想象、交流等方式,让学生逐步地体验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辨认从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立体实物所看到的平面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数学活动,感受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能准确辨认从上面、侧面、正面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

难点

能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判断观察的方位,建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同样的饼干盒两个,长方体、正方体和球的模型各一个。

学生准备:

学生四人一组坐好,每组准备一个长方体盒子、正方体盒子和一个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

(将两个饼干盒不同图案的一面并排正对着学生,使学生看到不同的两个面)同学们看一看,这两个盒子是相同的吗?

生:

不同的……

2.师:

(将这两个盒子相同图案的一面并排正对着学生,使学生看到相同的两个面)大家再看一看,这两个盒子相同吗?

生:

(略微迟疑)相同……

3.师:

为什么都是这两个盒子,有时看起来相同,有时看起来不同呢?

生1:

因为我们看到的是盒子不同的面……

生2:

因为盒子的各个面是不同的……

4.师:

(拿起一个饼干盒,将其中一个面正对着学生。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饼干盒的这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上面有什么图案呢?

生:

这个面是长方形的,上面有“饼干”两个大字,还有几块饼干的图案……

5.师:

(将饼干盒的其它各面分别对着学生)请同学们再观察这个面,你能用几句话描述这个面的特征吗?

生1:

这个面是个黄色的正方形,上面有两块饼干的图案……

生2:

这个面是个黄色的长方形,上面有一个小姑娘竖着大拇指,似乎在夸这个饼干很好吃……

6.师:

同学们真是了不起,不但看得仔细,而且说得很清楚。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再来一起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各种立体图形,看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学生会主动将发现的问题和以前的认知联系起来,形成对新知识的探索过程,心中有了疑问,才能激起学习的欲望。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观察饼干盒。

师:

(课件出示“观察饼干盒”情境图)图中的三个小朋友正在观察饼干盒,你看,丫丫正从哪个方向观察?

生:

从上面……

师:

亮亮呢?

他又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

生:

从盒子的前面……

师:

盒子的前面也就是它的正面。

再看一看,红红是从哪个面观察的?

生:

从侧面……

师: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盒子,在小组内分别从上面、正面、侧面观察盒子,并说一说自己看到的这个面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分组活动)

师: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从盒子的哪个方向观察的,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和图案?

生1:

我是从盒子的上面观察的,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上面有一个卡通小熊的图案……

生2:

我是从盒子的正面观察的,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上面有许多圆环……

师:

(继续出示主题情境图中观察到的三个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这三个面分别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

(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说一说。

2.观察长方体。

师:

(出示长方体模型)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

长方体……

师:

下面老师要请三位同学从上面、正面和侧面观察这个长方体,哪位同学自告奋勇到前面来?

(老师指名学生到相应的位置。

师:

(课件出示长方体三个面的平面图)请你们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图形,和屏幕上的哪幅图是相同的?

生1(在正面):

我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和第一幅图相同。

生2(在上面):

我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和第二幅图相同。

生3(在侧面):

我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和第三幅图相同。

师: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长方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是什么形状的,你能猜一猜和它们相对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通过讨论,说出相对的两个面形状相同。

3.观察正方体和球。

师:

(出示正方体模型)同学们先仔细观察一下这个正方体,然后想象一下:

从它的前面、上面和侧面分别可以观察到什么样的图形?

生:

正方形……

师: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的正方体盒子,实际观察一下,看与我们的想象是否相同?

(学生小组内观察,并交流。

师:

为什么不管从正方体的哪个方向去看,都会看到同样的正方形呢?

生:

因为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师:

(出示球模型)这个球圆圆的,如果从它的正面、上面和侧面去观察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大家想象一下,说一说吧!

生:

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应该看到相同的圆形……

师:

请同学们拿出每组准备的球,实际观察验证一下吧!

(学生观察、交流。

【设计意图:

由直观的实际观察到抽象的思维想象推理,逐步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巩固拓展,实践新知

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2题。

2.在下面的长方体的正面画上“”,侧面画上“”,上面画上“”

 

3.坐在小亮的位置,可以看到什么样的图形,用“√”标出来。

A.()B.()C.()

4.连一连。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观察、想象、操作,巩固拓展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答案:

2.

 

3.B(√)

4.

 

(四)达标反馈

1.下面的平面图是哪个立体图形的正面看到的,请连一连。

 

2.给下面的长方形展开图相对的两个面涂上相同的颜色。

 

3.填空。

(1)观察长方体时,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或()。

(2)不管从哪个方向观察球,看到的图形都是()。

(3)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

答案:

1.

 

3.

(1)长方形正方形

(2)圆形(3)正方形

(五)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我们观察了长方体、正方体和球,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谁能说一说?

生1:

我可以辨别从立体图形的上面、侧面和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是什么样子的……

生2:

我了解到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所以不管从上面、侧面还是正面观察,看到的都是一样的正方形……

生3:

不管从哪个位置观察球,都是圆形……

生4:

我还可以从平面图形去判断观察位置或物体……

(六)、布置作业

1.标出下列平面图形都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

()面()面()面

2.下面图形中,从正面观察到的形状相同的是()

 

①②③

A.①②B.①③C.②③

3.让学生回家后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答案:

1.正面上面侧面2.A

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

 

长方体正方体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为以后学习立体图形打下基础。

本节课主要从学生的直观思维入手,在学生已经了解同一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可能会相同,也可能不相同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不仅要让学生能够区别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平面图形,还要通过想象、操作等途径,让学生能够辨认平面图形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到的,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为了突破难点,我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层次分明,先从学生常见的长方体饼干盒入手开始观察,让学生亲身体会,观察探索,说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结果,然后才过渡到立体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和球,让学生经历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为突破重难点埋下伏笔。

2.主要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

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让所有的学生都经历观察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由实物抽象出实物图形,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一种有效途径。

教学时先出示实物,让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看一看它的形状,感知到站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资源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1)猜猜看。

①师:

(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小朋友们请看,这是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它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它可能是什么图形?

②学生在组内讨论、猜测,然后交流。

生1:

是正方体,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生2:

是长方体,长方体有的面也可以是正方形……

(2)观察实践。

①师:

(课件在那个正方形的基础上,展现一个正方体)小朋友们猜的很对,你看,这是一个什么图形?

生:

正方体……

师:

(再展现一个长方体)再看,还有可能是什么图形?

生:

长方体……

师:

根据刚才我们的猜测和观察,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单凭一个面能不能确定这是什么物体?

生:

不能……

师:

为什么不能呢?

生:

因为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面可能是不同的,而不同物体也可能有相同的面……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内容,用“猜一猜”的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探索和应用知识,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二、教育资源

立体图形观察小知识

长方体: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相同,最多可以看到物体的三个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

正方体:

六个面都完全相同,不管从哪个方向观察,看到的都是同样的正方形,最多可以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球:

从不同方向观察,都看到同样的圆形。

三、资料链接

蜜蜂与数学家

人们把蜂房誉为自然界的奇异的建筑。

华罗庚对蜂房作过十分形象的描绘:

“如果把蜜峰放大为人体的大小,蜂箱就成为一个二十公顷的密集市镇。

当一道微弱的光线从这个市镇的一边射来时,人们可以看到是一排排五十层高的建筑物。

在每一排建筑物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簿墙围成的成千上万个正六角形的蜂房。

大约在公元300年左右,古希腊数学家帕波斯在其编写的《数学汇编》一书中对蜂房的结构,作过精彩的描写:

“蜂房是由许许多多的正六棱柱,一个挨着一个,紧密地排列,蹭没有一点空隙……蜜蜂凭着自己本能的智慧选择了正六边形,因为使用同样多的原材料,正六边形具有最大的面积,从而可贮藏更多的蜂蜜。

”进一步的观察发现,每个正六角形的蜂房的底部,都是由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的。

用初等数学可以证明,蜂房那样的尖顶六棱柱是在相同容积下,最省原材料的结构。

这样构成的整体,“刚性”较好。

这恰说明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统一性。

蜜蜂是怎样会造出这样的角度来的呢?

帕波斯认为是出于一种“几何的深谋远虑”,其实这只是动物的一种本能。

对于蜜蜂的数学才华,不由得我们不发出由衷的赞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