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862946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9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docx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docx

人体寄生虫学试验指导

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实验指导

主编卢致民

副主编赵建玲张秀昌

主审张维真

编者卢致民刘向东张秀昌

赵建玲唐宏炜

 

前言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是以卫生部规划本科教材为基础、为满足广大医学生实验教学而编写,专科各专业可根据学时数选取实验内容。

本书结合理论授课实际按实验课时安排实验内容,编写体例为预习重点、目的要求、实验内容、作业与思考题及中英文名词对照五个部分。

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预习重点中对所学寄生虫基本理论知识简要介绍。

实验内容中对实验标本的介绍力求准确、详尽,书中用图多为彩色照片,以缩小课本中模式图与镜下标本的差距。

实验内容还包括常用的寄生虫学实验技术和病原学诊断方法,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本书另附有10套模拟试题,并对所有思考题及试题做了详尽解答,以供学生自测使用。

本书也可作为教师、科研人员及从事相关工作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中彩色图片及模拟试题均参考有关资料,在此谨致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师生提出批评和指正。

编者

2001年10月

 

目录

实验一实验总则¨¨¨¨¨¨¨¨¨¨¨¨¨¨¨¨¨¨¨¨¨¨¨1

实验二溶组织内阿米巴¨¨¨¨¨¨¨¨¨¨¨¨¨¨¨¨¨¨¨¨5

结肠内阿米巴及其它阿米巴

实验三杜氏利什曼原虫¨¨¨¨¨¨¨¨¨¨¨¨¨¨¨¨¨¨¨¨8

阴道毛滴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

实验四疟原虫¨¨¨¨¨¨¨¨¨¨¨¨¨¨¨¨¨¨¨¨¨¨¨¨12

结肠小袋纤毛虫

实验五弓形虫¨¨¨¨¨¨¨¨¨¨¨¨¨¨¨¨¨¨¨¨¨¨¨¨16

卡氏肺孢子虫

隐孢子虫

实验六华支睾吸虫¨¨¨¨¨¨¨¨¨¨¨¨¨¨¨¨¨¨¨¨¨¨19

布氏姜片吸虫

实验七日本血吸虫¨¨¨¨¨¨¨¨¨¨¨¨¨¨¨¨¨¨¨¨¨¨22

卫氏并殖吸虫

实验八链状带绦虫¨¨¨¨¨¨¨¨¨¨¨¨¨¨¨¨¨¨¨¨¨¨27

肥胖带吻绦虫

实验九细粒棘球绦虫¨¨¨¨¨¨¨¨¨¨¨¨¨¨¨¨¨¨¨¨¨30

微小膜壳绦虫

实验十似蚓蛔线虫¨¨¨¨¨¨¨¨¨¨¨¨¨¨¨¨¨¨¨¨¨¨33

毛首鞭形线虫

实验十一十二指肠钩口线虫¨¨¨¨¨¨¨¨¨¨¨¨¨¨¨¨¨¨36

美洲板口线虫

蠕形住肠线虫

实验十二丝虫¨¨¨¨¨¨¨¨¨¨¨¨¨¨¨¨¨¨¨¨¨¨¨¨40

旋毛形线虫

实验十三人体肠道寄生虫检查¨¨¨¨¨¨¨¨¨¨¨¨¨¨¨¨¨43

实验十四蜱¨¨¨¨¨¨¨¨¨¨¨¨¨¨¨¨¨¨¨¨¨¨¨¨¨46

实验十五蚊¨¨¨¨¨¨¨¨¨¨¨¨¨¨¨¨¨¨¨¨¨¨¨¨¨49

实验十六白蛉¨¨¨¨¨¨¨¨¨¨¨¨¨¨¨¨¨¨¨¨¨¨¨¨53

虱、蚤、臭虫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一¨¨¨¨¨¨¨¨¨¨¨¨¨¨¨¨¨¨¨¨56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二¨¨¨¨¨¨¨¨¨¨¨¨¨¨¨¨¨¨¨¨59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三¨¨¨¨¨¨¨¨¨¨¨¨¨¨¨¨¨¨¨¨62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四¨¨¨¨¨¨¨¨¨¨¨¨¨¨¨¨¨¨¨¨65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五¨¨¨¨¨¨¨¨¨¨¨¨¨¨¨¨¨¨¨¨68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六¨¨¨¨¨¨¨¨¨¨¨¨¨¨¨¨¨¨¨¨71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七¨¨¨¨¨¨¨¨¨¨¨¨¨¨¨¨¨¨¨¨74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八¨¨¨¨¨¨¨¨¨¨¨¨¨¨¨¨¨¨¨¨77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九¨¨¨¨¨¨¨¨¨¨¨¨¨¨¨¨¨¨¨¨80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十¨¨¨¨¨¨¨¨¨¨¨¨¨¨¨¨¨¨¨¨83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题答案¨¨¨¨¨¨¨¨¨¨¨¨¨¨¨¨¨¨¨86

实验思考题答案¨¨¨¨¨¨¨¨¨¨¨¨¨¨¨¨¨¨¨¨¨¨¨¨98

 

实验一实验总则

〔实验目的〕

实验课是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在于通过标本观察和技术操作,加深和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进一步理解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诊断、流行和防治,熟悉和掌握一些常用的寄生虫学诊断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寄生虫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实验室规则〕

1.实验课前必须预习实验指导,了解实验内容和要求,复习教科书相关内容,以便有计划地进行实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实验要求。

2.进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衣,带实验指导、实验报告纸、绘图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具。

3.实验课过程中,保持室内安静。

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按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和标本观察,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切实达到实验目的。

4.爱护显微镜、标本,节约使用试剂及其它物品。

实验前要检查显微镜各部件,按操作规程使用,用后将显微镜擦拭干净,送回显微镜室。

实验标本在实验前后要认真清点,按组使用,如有损坏,及时报告老师,按学校规章制度处理。

5.观察示教标本时,不得随意移动标本及说明,观察镜下标本如不清晰,可轻轻上下调节细调螺旋,不得动推进尺,如仍观察不清楚,可请老师帮助解决。

6.实验过程中用过的玻片、玻棒、玻皿等实验用具,用完后放入消毒缸内,盛粪便的纸盒、竹签等放入污物桶内,以便统一处理。

7.实验课结束后,认真做好清洁卫生,桌面、地面打扫干净,桌椅排列整齐,关好门、窗、水、电后离开实验室。

〔显微镜的使用和维护〕

一.显微镜的使用

1.调光:

将实验台上的光源打开,调节显微镜粗调螺旋,使载物台下降或镜筒上升,旋转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头对准通光孔,打开光阑,使聚光器上升到适宜位置,一边观察,一边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中光线均匀,亮度适中。

视野中光线的强弱应根据标本的颜色深浅和物镜的放大倍数进行调节,一般来说,未经染色的标本或用低倍镜观察时应把视野中光线调暗,用高倍或油镜观察时应把光线调强。

光线的强、弱可通过聚光器(上升变强,下降变弱)、光阑(开大变亮,关小变弱)和反光镜调节。

2.低倍镜与高倍镜的使用:

调节好光源后,将标本置于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观察。

找到所要观察的物体后,如需要用高倍镜观察,应将待观察的物体移至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头观察(注意转换物镜前应先将载物台下降或镜筒上升,以免损坏镜头和玻片)。

3.油镜的使用:

将低倍或高倍镜下找到的物体移至视野中央,调节光线至较强的亮度,在要观察的标本上滴加一滴香柏油,然后上升镜筒或下降载物台,转换油镜镜头,在显微镜侧面注视,慢慢下调镜头或上提载物台,使油镜镜头浸入油滴中(注意切勿与标本接触,以免压坏标本或镜头),用左眼注视目镜,慢慢转动粗调螺旋,至视野中出现物象时,改用细调螺旋略加调节,至物象清晰为止。

若将镜头上调到离开镜油,而视野中尚未出现物象,应按上述步骤,将镜头浸入油滴中,重新调节。

观察完毕,应将镜头和载玻片上的香柏油擦拭干净。

镜头的擦拭方法是提高镜筒或下降载物台,把油镜镜头转向外侧,用擦镜纸蘸取少许二甲苯轻轻顺抹镜头。

标本的擦拭方法是取一、两张擦镜纸,平放在标本上,滴加二甲苯1至2滴,轻轻拖拉镜纸,直至无油迹。

禁止用擦镜纸或擦镜布用力擦拭,以免损坏标本(特别是未加盖片的标本)。

二.显微镜的维护

1.从镜柜中取出或放入显微镜时,应轻拿轻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持镜臂,保持显微镜平衡,以防显微镜或其部件滑落损坏。

2.不得擅自拆卸显微镜各部件,发现部件松动及时报告老师,以便维修。

3.目镜或物镜上若有灰尘,可用擦镜纸或绸布轻擦,禁止用口吹或用手擦拭,以防损坏或沾染镜头。

  4.勿用暴力旋转粗、细螺旋,并保持螺旋齿轮清洁。

5.显微镜使用完毕后,将物镜转换器稍微旋转,使物镜与镜筒不在一条直线上,已使用的油镜,用少量的二甲苯擦拭干净,送回显微镜室,放在镜柜中。

〔解剖显微镜的使用〕

解剖显微镜又名实体显微镜。

用双眼观察,可以得到有立体感的正像。

放大倍数较小,视野较广,便于在镜下操作,如解剖虫体或观察虫体体表细微构造等。

只有粗调螺旋。

〔手持放大镜的使用〕

单片手持放大镜的倍数一般为3~5倍。

焦距较短。

观察标本时,一手拿放大镜,一手拿标本,将放大镜对准标本,置于左或右眼前,再移动标本或放大镜,直到看清楚。

〔显微镜测微尺的使用〕

显微镜测微尺是用来测量镜下标本大小的仪器,由目镜测微尺与物镜测微尺两部分组成。

1.物镜测微尺:

又称校正尺。

为一片中央具有刻度的标尺,全长1mm,分为10个大格,每大格又分为10小格,每小格的刻度为0.01mm,即10um。

2.目镜测微尺:

又称目尺。

为一直径约2cm的圆形玻片,其上刻有0~50或0~100的刻度,使用时将玻片放在目镜的光阑上。

3.确定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长度值:

将物镜测微尺置于镜台上,目镜测微尺装入显微镜的目镜光阑上,调节焦距(视野中光线应调暗一些),使清楚地看到物镜测微尺与目镜测微尺的分格线,先使两测微尺的左边某一刻度相重叠,再观察右边两尺分格线的重叠部位,记录两尺在重叠范围区内各有多少小格数,然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长度值。

物尺格数

目尺格数

目镜测微尺每小格长度值=×0.01mm

4.测量标本

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长度已求出,将物镜测微尺取下,放上欲测的标本,按一般观察方法找到物体,移动目镜测微尺和推进尺,以测量标本的长、宽是多少小格数,按已知目镜测微尺每小格代表的实际长度值计算标本的大小。

〔寄生虫标本的类别与观察方法〕

寄生虫标本一般分为玻片标本、大体标本(浸制标本)和针插标本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标本采用不同的观察方法。

一.玻片标本:

为体积较小的寄生虫成虫或幼虫、蠕虫虫卵、原虫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制作而成。

1.寄生虫成虫或幼虫玻片标本:

将体积较小的寄生虫成虫或幼虫经过固定、染色、脱水、透明后封装于载玻片中而成。

一般一张片子中只有一个或几个虫体。

用显微镜观察时,多用低倍镜观察,低倍镜下找到所要观察的虫体后,如需要用高倍镜观察,先把要观察的虫体移至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观察。

2.湿片标本:

将固定于福尔马林液中的蠕虫虫卵、原虫包囊或含有活虫卵、原虫的检材如粪便、阴道分泌物、尿液滴于或涂于载玻片上,并覆以盖玻片制作而成。

此类标本一般未经染色,颜色比较淡,显微镜下观察时:

(1)应把视野中光线调暗,以增强对比度。

(2)显微镜镜臂倾斜度不要太大,以免玻片中的水份流出,污染镜头或载物台。

(3)对含有活病原体的标本要妥善处理,防止感染。

3.粪便、血液、体液涂片标本:

将含有病原体的粪便、血液、体液涂于载玻片上,经固定、染色、脱水后制作而成。

此类标本病原体一般较小,且散布于所涂玻片中,不像组织学或病理学标本容易在镜下发现,因此,观察此类标本时,要特别细心,先按一定的顺序在低倍镜或高倍镜下浏览标本,找到可疑者,再转换高倍或油镜观察。

二.大体标本:

将体积较大的寄生虫成虫或幼虫、中间宿主、引起病变的组织器官浸泡于福尔马林液中固定而成。

此类标本多用肉眼观察,少数用放大镜观察。

观察时首先要确认寄生虫的种类与发育阶段,然后再仔细观察其外部形态、大小、颜色、结构特点等,如为病理标本,应联系致病机制,掌握其病理改变的特征。

三.针插标本:

一般昆虫成虫多制作成此类标本。

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

观察时应注意其外部形态、颜色、大小、结构特征等。

〔生物学绘图原则〕

绘制寄生虫标本图是为了帮助同学们加强记忆和准确细致地了解寄生虫的形态结构,是寄生虫学实验课基本技能训练内容之一。

要求同学们必须在认真观察多个标本的基础上,对标本的结构有一定的概念,综合其形态特征进行描绘,力求真实、准确。

同时,在绘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绘制出的图形必须清楚明了、整齐有序,图的位置、大小比例(特别是同类标本之间,如蠕虫卵之间、原虫包囊之间等)要恰当。

2.标本图形的长、宽比例,内部结构的位置和比例以及外形整体安排应与实物相当。

3.绘图用的铅笔一般用较尖的硬铅笔,部分标本(如原虫)可用彩色铅笔。

应先在实验报告纸上勾一轮廓,然后再描绘,以求准确。

绘图过程中,不得使用直尺、圆规等器具。

4.绘出的图形线条要光滑,无重叠现象,图中颜色的深浅和明暗对比程度要用圆点的疏、密表示,一般不在图中涂抹黑影。

绘制圆点时,用铅笔垂直轻击纸面即可,不要把圆点绘成“,”状。

5.图形绘制完成后,要标注结构名称。

标注时,从要标注的部位引出直线,将其名称注于线的末端,所画直线应与绘图纸的上下边缘平行,字须横列。

6.最后,在图的下方注明标本名称、放大倍数、染色方法、绘图日期等。

〔思考题〕

1.人体寄生虫学有哪几部分组成?

2.寄生虫的致病作用有哪些?

3.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和流行因素是什么?

4.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是否都出现临床症状,为什么?

5.我国常称的“五大寄生虫病”是哪几种?

中英文名词对照

humanparasitology人体寄生虫学

medicalprotozoology医学原虫学

medicalhelminthology医学蠕虫学

medicalarthropodology医学节肢动物学

symbiosis共生

parasitism寄生

parasite寄生虫

host宿主

lifecycle生活史

intermediatehost中间宿主

definitivehost终宿主

reservoirhost保虫宿主

paratenichost转续宿主

premunition带虫免疫

concomitantimmunity伴随免疫

carrier带虫者

larvamigrans幼虫移行症

ectopicparasitism异位寄生

(卢致民)

实验二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histolytica)

结肠内阿米巴(Entamoebacoli)及其他阿米巴

〔预习重点〕

溶组织内阿米巴为阿米巴痢疾的病原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结肠,生活史中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时期。

其基本生活史过程为包囊→小滋养体→包囊,在肠腔内小滋养体以二分裂增殖,条件不适宜时形成包囊,在一定条件下可侵入肠壁形成大滋养体,大滋养体可随血流侵入肝脏、肺、脑等器官,引起阿米巴性肝脓肿、肺脓肿、脑脓肿。

本虫感染时期为四核包囊,多随被污染的食物或水经口感染。

对急性阿米巴痢疾或阿米巴肠炎患者,取脓血便或稀便,作生理盐水涂片查大滋养体,对慢性感染者,取成型粪便作碘液染色查包囊。

〔目的要求〕

1.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的形态特征。

2.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史特点。

3.掌握肠道原虫的检查方法。

4.了解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的运动方式。

5.了解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的培养方法。

6.了解结肠内阿米巴及其他阿米巴滋养体及包囊的形态特点。

〔实验内容〕

一.形态观察

1.示教标本:

溶组织内阿米巴

(1).大滋养体(活体及铁苏木素染色标本)

(2).包囊(铁苏木素及碘液染色标本)

结肠内阿米巴

(1).滋养体(铁苏木素染色标本)

(2).包囊(铁苏木素及碘液染色标本)

微小内蜒阿米巴

(1).滋养体(铁苏木素染色标本)

(2).包囊(铁苏木素染色标本)

布氏嗜碘阿米巴

(1).滋养体(铁苏木素染色标本)

(2).包囊(铁苏木素染色标本)

2.自学标本:

溶组织内阿米巴

(1).大滋养体(铁苏木素染色标本)

(2).包囊(铁苏木素及碘液染色标本)

3.标本介绍:

(1).溶组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活体)溶组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多采自病人的脓血便或体外培养物。

高倍镜下为稍大于白细胞的折光性活动小体,形状不定,由外质伸出伪足,内质随即流入,从而做定向的阿米巴运动。

虫体内外质分明,外质透明,内质呈颗粒状,其内常有被吞噬的带浅黄色的红细胞,细胞核一个,常不清晰。

(2).溶组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铁苏木素染色)虫体蓝黑色,形状不规则,大小约为20~60um,外质透明,不着色,约占虫体的1/3,内质颗粒状,着色较深,内外质界限清晰。

伪足宽大,呈舌状或指状。

内质中可见吞噬的红细胞,呈蓝黑色,其大小和数目不定。

细胞核圆形,泡状,核膜内缘有大小均匀、排列整齐的染色质粒,核仁较小,多位于正中,核仁与核膜之间有网状的核纤维(图2-1)。

(3).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碘液染色)高倍镜下找到黄色小点后,换油镜观察或直接用油镜观察。

包囊染成淡黄色,圆球形,囊壁不着色,细胞核1~4个。

在1或2个核的包囊内可见糖原泡和拟染色体,糖原泡被染成棕黄色,拟染色体不着色。

(4).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铁苏木素染色)呈圆球形,蓝黑色,直径10~20um。

外有囊壁,较薄,内有细胞核1~4个,核的形状与滋养体细胞核相同,但较小,拟染色体着色深,棍棒状或卵圆形。

糖原泡被溶解为空泡。

拟染色体和糖原泡在未成熟包囊中较常见。

  (5).结肠内阿米巴滋养体(铁苏木素染色)通常略大于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内外质分界不明显,内质食物泡多个,内含细菌、酵母菌及淀粉粒等碎屑,不含红细胞。

细胞核一个,圆形,核仁较大,多偏位,核膜内缘染色质粒大小不一,排列不整齐。

(6).结肠内阿米巴包囊(碘染色)染成黄色,圆球形,较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大,囊壁厚,囊内有核1~8个,不着色,发亮,未成熟包囊内常有较大的糖原泡,染成棕褐色,边缘不清晰。

(7).结肠内阿米巴包囊(铁苏木素染色)类圆形,蓝黑色,直径10~30um。

囊壁较厚,囊内有核1~8个,核周染色质粒粗细不均,排列不整齐,核仁较大,常偏位,拟染色体常不清晰,呈碎片状或草束状。

未成熟包囊中常有较大的糖原泡,染色过程中被溶解为空泡(图2-2)。

(8).微小内蜒阿米巴滋养体(铁苏木素染色)虫体较小,直径约3~12um。

伪足舌状,可同时有多个,大小不一,染色淡。

内质染色较深,食物泡内含细菌、碎屑等。

细胞核一个,圆形,核膜着色较浅,无核周染粒,核仁与核膜之间有核纤维,核仁较大,呈地图形。

(9).微小内蜒阿米巴包囊(铁苏木素染色)圆球形或卵圆形,大小为7~9ⅹ5~7um,核1~4个,其结构同滋养体,拟染色体呈小棒或小点状。

(10).布氏嗜碘阿米巴滋养体(铁苏木素染色)较微小内蜒阿米巴滋养体略大,9~14um。

内外质界限不清晰,伪足较为宽大,内质食物泡中含有细菌及其它有机物,核一个,核仁粗大,常被一层染色较浅的球状体包绕,核膜内缘染色质粒少或缺如。

(11).布氏嗜碘阿米巴包囊(铁苏木素染色)椭圆形,大小为8~10um。

核一个,结构与滋养体细胞核相似,糖原泡大,常将细胞核挤向一端(图2-3)。

二.技术操作

1.生理盐水涂片碘液染色法查包囊

操作步骤见实验十三。

2.粪便碘液直接涂片法查包囊。

操作步骤见实验十三。

3.包囊悬液(保存液)滴片碘液染色法。

首先将包囊悬液摇均,加1滴于载玻片中央,然后再加1滴碘液,覆以盖玻片,放在高倍镜下镜检,找到包囊后转换油镜镜头观察。

〔作业与思考题〕

一.作业:

1.绘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铁苏木素染色)图(油镜下结构).

2.绘溶组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铁苏木素染色)图(油镜下结构).

二.思考题:

1.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时期为哪一期?

主要危害哪些脏器?

2.试比较溶组织内阿米巴与结肠内阿米巴包囊的形态结构特征.

3.叙述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史.

4.如何用病原学检查诊断肠阿米巴病人?

5.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是该病的传染源吗?

为什么?

中英文名词对照

Entamoebahistolytica溶组织内阿米巴

Entamoebacoli结肠内阿米巴

Iodamoebabutschlii布氏嗜碘阿米巴

Endolimaxnana微小内蜒阿米巴

trophozoite滋养体

cyst包囊

ironhematoxylinstain铁苏木素染色

iodinestain碘液染色

ectoplasm外质

endoplasm内质

starchgranule淀粉颗粒

chromatoidbody拟染色体

glycogenvacuole糖原泡

pseudopodium伪足

karyosome核仁

nucleus细胞核

perinuclearchromatin核周染粒

vacuole空泡

(卢致民)

 

实验三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donovani)

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vaginalis)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lamblia)

〔预习重点〕

1.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过程中有无鞭毛体(利杜体)及前鞭毛体两个阶段,白蛉是其传播媒介。

利杜体寄生于人巨噬细胞中,雌性白蛉叮咬病人时,无鞭毛体进入白蛉体内,发育为前鞭毛体,感染性白蛉再次吸血时可使人感染。

利杜体可破坏大量巨噬细胞并刺激巨噬细胞大量增生,病人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

少数病人可出现皮肤型黑热病,皮肤损害多呈结节。

本病诊断方法有:

穿刺检查、培养法、皮肤活组织检查、免疫诊断。

2.阴道毛滴虫主要寄生于女性的阴道及尿道、男性的尿道及前列腺。

其生活史过程中仅有滋养体期,以二分裂法繁殖。

滋养体为感染阶段,以直接或间接接触方式传播,可引起滴虫性阴道炎、尿道炎。

其诊断方法有:

生理盐水涂片法、涂片染色法、培养法。

3.蓝氏贾第鞭毛虫生活史中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阶段,滋养体寄生于小肠上段、胆囊,其落入肠腔后随肠内容物下行至回肠下段及结肠时形成包囊,随宿主粪便排出,污染食物及水源。

四核包囊为感染阶段,人摄入含有四核包囊的食物和饮水而感染,可引起腹泻及胆囊炎。

其诊断方法有:

粪便检查、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肠检胶囊法。

〔目的要求〕

1.掌握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阴道毛滴虫滋养体、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的形态特征

2.熟悉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的形态特征

3.了解白蛉的形态特征

〔实验内容〕

一.形态观察

1.示教标本:

杜氏利什曼原虫

(1).无鞭毛体(瑞氏或姬氏染色)

(2).前鞭毛体(瑞氏或姬氏染色)

(3).前鞭毛体(活体标本)

阴道毛滴虫

(1).滋养体(瑞氏或姬氏染色)

(2).滋养体(活体标本)

蓝氏贾第鞭毛虫

(1).滋养体(铁苏木素染色)

(2).包囊(铁苏木素染色、碘染色)

2.自学标本:

杜氏利什曼原虫

(1).无鞭毛体(瑞氏或姬氏染色)

阴道毛滴虫

(2).滋养体(瑞氏或姬氏染色)

蓝氏贾第鞭毛虫(3).包囊(铁苏木素染色)

3.标本介绍:

(1).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瑞氏或姬氏染色)虫体寄生于巨噬细胞内,巨噬细胞胞核常被挤向一侧,有时巨噬细胞破裂,巨噬细胞核周围可见到散落出的大量虫体。

虫体较小,约2.8×4.4um。

姬氏或瑞氏染色标本,胞浆淡兰色,核紫红色,大而圆,常靠近细胞表膜。

动基体小杆状,前侧有一点状基体并向前发出鞭毛根,它们均染成紫红色(图3-1)。

(2).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瑞氏或姬氏染色)标本来自体外培养,经瑞氏或姬氏染色制作而成,高倍或油镜观察。

虫体狭长,前端较宽,后端较窄,细胞核圆形,紫红色,位于体中部。

动基体位于体前部,基体在动基体之前,由基体发出一根前鞭毛,着色均为紫红色。

胞浆染成淡蓝色(图3-2)。

(3).前鞭毛体(活体标本)来自体外培养,培养基为三N培养基,培养基内有时可见多个前鞭毛体聚集在一起,呈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