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复习材料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2437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复习材料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生理学复习材料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生理学复习材料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生理学复习材料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生理学复习材料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学复习材料教案.docx

《生理学复习材料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复习材料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理学复习材料教案.docx

生理学复习材料教案

生理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1、体液:

机体内的液体的总称.占体重的60%:

(1)细胞内液(40%);

(2)细胞外液(20%):

组织液(15%),血浆(5%),少量的淋巴和脑脊液

2、内环境:

细胞所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成为机体的内环境.

3、稳态:

是指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第三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1、神经调节:

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基本方式:

反射

特点:

迅速、短暂、精确

2、体液调节:

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特点:

缓慢、广泛、持久

3、自身调节:

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特点:

作用小,局限

例:

肾动脉灌注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基本保持稳定。

二、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1、负反馈: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

负反馈是机体常见的形式。

作用:

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正反馈: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如:

排尿、便反射,分娩,血液凝固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一、物质的跨膜转运:

(一)单纯扩散:

脂溶性物质或少量水溶性物质由细胞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

转运物质:

O2、CO2、NH3、N2、水、乙醇、乙醚、尿素、甘油等。

特点:

(1)不需要膜蛋白质的帮助;

(2)顺浓度差转运(细胞本身不消耗能量)—被动转运

(二)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

转运物质:

大部分水溶性溶质分子和所有离子

根据是否消耗能量可分为两类:

被动转运(N)和主动转运(Y)

(1)通道介导的跨膜转运(经通道易化扩散)

转运物质:

离子

特点:

1)需要膜蛋白的帮助——通道;2)顺着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3)具有选择性;

4)有门控特性;

(2)载体介导的扩膜转运(经载体易化扩散)

转运物质:

aa、G

特点:

1)有膜蛋白的帮助;2)顺着浓度差转运;3)高度的结构特异性;

4)具有饱和性;5)竞争性抑制

(3)主动转运:

某种物质在膜蛋白质的帮助下逆着浓度差或电位差的方向进行物质转运的过程,并且有ATP直接供能。

离子泵:

钠泵,即Na+-K+泵,Na+、K+依赖式ATP酶、生电性钠泵

化学本质:

蛋白质

生理作用:

分解一个ATP将细胞内的3个Na+泵出,细胞外的2个K+泵入。

生理功能:

(1)维持细胞内高K+的状态;

(2)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

(3)建立Na+的跨膜浓度梯度;(4)钠泵的形成是细胞产生生物电的前提条件;(5)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生电性钠泵)

(4)继发性主动转运

转运物质:

G、aa

他点:

ATP间接供能

(三)出胞和入胞:

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进出细胞的过程。

出胞:

神经递质或激素的释放

第二节细胞的信号转导

根据膜受体的结构和功能特性,跨膜信号转导的路径大致可分为三类:

即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G蛋白耦连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1、离子通道:

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

2、G蛋白耦连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的信号蛋白:

G蛋白耦联受体本身、G蛋白、G蛋白效应器、第二信使和蛋白激酶

3、G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

4、第二信使:

环-磷酸腺苷(cAMP)、三磷酸肌醇(IP3)、二酰甘油(DG)、环-磷酸鸟苷(cGMP)和Ca2+等

第三节细胞的电活动

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静息电位(RP):

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骨骼肌细胞的RP约为-90mv,神经细胞约-70mv

2、静息电位的形成的条件:

(1)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

①细胞外Na+浓度高于细胞内;

②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

(2)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3、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1)安静时,膜对K+有通透性;

(2)浓度差使K+外流;

(3)电位差会阻止K+外流;

(4)当电化学驱动力=0,K+净移动=0;

(5)静息电位主要是K+的平衡电位。

4、影响静息电位水平的因素:

(1)与细胞内外K+浓度有关;

(2)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影响静息电位;

(3)与钠泵的活动状态有关。

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动作电位(AP):

细胞受到刺激时,在RP的基础上,产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2、阈值:

能引起组织细胞产生AP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的阈值。

3、AP的产生条件:

(1)电化学驱动力;

(2)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

4、AP的特点:

(1)具有“全或无”的现象(AP要么不产生,一旦产生其幅度与刺激强度有关);

(2)可传播性(不衰减性传导)(AP的幅度与传导距离);

(3)脉冲式

5、AP的产生机制:

Nf和骨骼肌细胞产生AP→上升支(Na+内流),下降支(K+外流),后电位(Na-K泵)

6、钠通道阻断剂:

河豚毒;钾通道阻断剂:

四乙铵

7、钠通道至少存在三种功能状态:

关闭、激活和失活状态。

其中在关闭和失活两种状态下的钠通道都是不开放的,只有在激活状态下通道才开放。

8、AP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

有髓Nf——跳跃式传导(传导速度较快)。

三、局部电流

1、概念:

阈下刺激,使细胞膜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的电位变化。

2、产生原因:

少量Na+内流

3、特点;

(1)不具有全或无的现象;

(2)点紧张方式扩布;(3)具有总和效应:

时间性和空间性

4、阈电位:

能够使某种离子的通透性突然增强到临界膜电位。

四、可兴奋细胞及其兴奋性

1、可兴奋细胞:

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细胞。

其共同特征是:

产生AP。

2、兴奋性:

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AP的能力称为细胞的兴奋性。

3、阈强度(阈值):

能够引起组织或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

一一般可作为衡量兴奋性的指标,兴奋性与阈值成反比。

4、兴奋性周期性变化:

分期

兴奋性

原因

特点

绝对不应期

0

钠通道处于失活

任何强大的刺激都不产生AP

相对不应期

<正常

少数钠通道复活

阈上刺激才产生AP

超常期

>正常

多数钠通道复活

阈下刺激可产生AP

低常期

<正常

超极化

阈上刺激能产生AP

第四节肌细胞的收缩

一、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

1、特点:

(1)是电-化学-电的过程;

(2)具有一对一的过程;

(3)单向传递;

(4)时间延搁的特点;

(5)易受环境因素和药物的影响。

2、电-化学-电传递过程:

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膜Ca2+通道开放,Ca2+内流→闹跑释放Ach→Ach与N2受体结合→终板膜对Na+、K+通透性↑→Na+内流→终板膜去极化→终板电位(局部电位)→终板电位电紧张性扩布至肌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爆发肌细胞产生AP

二、横纹肌的肌肉收缩的机制

1、机制(滑行学说):

肌肉收缩时是由于细肌丝向粗肌丝方向滑行,因此肌丝长度不变,肌节长度缩短。

2、过程:

肌浆中Ca2+浓度↑→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原肌球蛋白构型发生改变→肌动蛋白结合位点暴露→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牵动细肌丝向粗肌丝方向滑行→肌肉收缩

3、收缩蛋白:

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调节蛋白:

肌钙蛋白和原肌凝蛋白

4、横桥周期:

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扭动,复位的过程。

5、横桥的生理作用:

(1)具有ATP酶的活性;

(2)可以与细肌丝上的肌动蛋白可逆结合,牵动细肌丝向粗肌丝方向滑动

三、兴奋-收缩耦联

1、概念:

将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间机制。

2、步骤:

(1)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

(2)三联管信息传递;

(3)肌浆网对Ca2+的贮存、释放、再聚集。

3、兴奋-收缩耦联因子:

Ca2+

4、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1)前负荷:

肌肉在收缩前所遇到的阻力。

(2)后负荷:

肌肉在收缩时所遇到的阻力。

(3)肌肉收缩能力:

是指与负荷无关的决定肌肉收缩效能的肌肉本身的内在特性。

(4)收缩的总和:

单收缩:

给肌肉一次刺激,肌肉出现一次收缩。

复合收缩:

肌肉受到连续刺激,前一次收缩和舒张尚未结束,新的收缩在此基础上出现的过程。

分为①不完全强直收缩②完全强直收缩

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一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1、心动周期:

心房或心室收缩和舒张一次所经历的时间。

2、心率: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60~100次/min

3、心动周期是心率的倒数。

4、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都相应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程度更大。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1、心室收缩期

(1)等容收缩期:

室内压↑>房内压,房室瓣关闭;室内压<主动脉压,半月瓣(动脉瓣)关闭;持续0.5s

(2)射血期:

1)快速射血期:

室内压↑>主动脉压,动脉瓣开放;室内压>房内压,房室瓣关闭;持续0.1s

特点:

(1)期末时,室内压达到高峰;

(2)中期或稍后期时,室内压<主动脉压;(3)射血量占总射血量的2/3

2)减慢射血期:

室内压↓<主动脉压,动脉瓣关闭;室内压>房室压,房室瓣关闭;持续0.15s

2、心室舒张期

(1)等容舒张期:

室内压↓<主动脉瓣,动脉瓣关闭;室内压>房室压,房室瓣关闭;持续0.08s

(2)心室充盈期:

1)快速充盈期:

室内压↓<房内压,房室瓣打开;持续0.11s

进入心室的血液量约为总充盈量的2/3

2)减慢充盈期:

持续0.22s

小结:

心室肌的收缩和舒张(根本原因)→室内压变化→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主动脉之间产生压力梯度;

压力梯度(主要动力)→推动血液在心房、心室以及主动脉之间流动

泵血过程的特点:

(1)动力:

压力梯度;

(2)瓣膜起重要作用:

房室瓣、动脉瓣(半月瓣);

(3)左心室内压力变化大,右心室内压力变化小;

(4)左、右心室播出量相等;

(5)快速射血期末的心室压最大;

(6)快速泵血期的中期主动脉压已高于心室内压力;

(7)减慢射血期末的心室容积最小,舒张期的心室容积最大;

(8)心室2/3血液充盈在快速充盈期完成

三、心音的产生

1、第一心音:

产生于心室收缩期,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

听诊部位:

心尖部

特点:

音调较低,持续时间较长

原因:

房室瓣突然关闭

2、第二心音:

产生于心室舒张期,标志着心室舒张期的开始。

听诊部位: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听诊区

特点:

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短

原因: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

四、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1、每搏输出量(博出量):

一侧心室在一次心搏中射出的血液量。

正常人安静状态下博出量为70ml

2、射血分数:

博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射血分数=博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00%

3、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

心输出量=心率*博出量

4、心指数:

以单位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

5、在正常情况下,左、右心室的输出量基本相等,但肺动脉平均压仅为主动脉平均压的1/6左右,故右心室做功量也只有左心室的1/6左右。

五、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心输出量受哪些因素的调节?

1、前负荷:

主要决定于心室舒张末期充盈的血液量

影响心室末期充盈量:

①静脉回心血量:

1)心室充盈的持续时间;2)静脉回流速度;3)心包内压4)心室顺应性

②心室射血后剩余血量

2、后负荷:

动脉血压↑→等容收缩期延长和射血期缩短→博出量↓→心室内剩余血量↑→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博出量↑

3、心肌收缩力:

心肌的前负荷、后负荷不变,而能改变其力学活动的内在特性。

影响因素:

(1)活化的横桥在全部横桥中所占的比例

决定于①兴奋时胞质内Ca2+的浓度②肌钙蛋白对Ca2+的亲和力

(2)ATP酶的激活程度

4、心率:

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心率为每分钟60~100次,平均约75次。

(1)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可使心输出量增加;

(2)当心率超过每分钟160~180次时,心率加快,但心输出量减少;

(3)当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心率减慢,心输出量也减少。

六、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

1、心泵功能储备(心力储备):

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2、心泵功能储备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博出量和心率能够提高的因素,因而心泵功能储备包括博出量储备和心率储备两部分。

3、收缩期储备要比舒张期储备大得很。

第二节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和生理特性

快反应细胞:

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和浦肯野细胞等;

慢反应细胞:

窦房结P细胞和房室结细胞等。

一、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1、静息电位:

心室肌细胞的RP为-90mv

其形成机制:

(1)安静时,膜对K+有通透性,K+外流

(2)少量Na+内流

(3)具有生电型钠泵的作用

2、动作电位:

分期

电位变化

机制

0期

-90mv~+20mv

去极化过程

Na+内流

1期(快速复极初期)

+20mv~0mv

复极化过程

K+外流

2期(平台期)

维持在0mv左右

Ca2+内流,少量Na+内流,K+外流

3期(快速复极末期)

0mv~-90mv

K+外流

4期(静息期)

维持在-90mv

钠钾泵,Na+-Ca2+交换,钙泵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区别于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

平台期

自律细胞产生自律性的原因:

4期膜电位不稳定,自动缓慢去极化。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是电生理特性;收缩性是机械特性。

1、兴奋性:

心肌属于可兴奋组织,在受到适当刺激时可产生AP,即具有兴奋性。

衡量心肌兴奋性的高低可用刺激阈值为指标,阈值高则表示兴奋性低,阈值低则表示兴奋性高。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分期

时间

兴奋性

特点

原因

有效不应期

0期→复极-60mv(3期)

绝对不应期

0期→复极-55mv(3期)

0

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产生去极化

钠通道全部失活

局部不应期

-55mv→-60mv

极低

足够强度的刺激都可产生局部去极化,不产生AP

钠通道仅少量复活

相对不应期

3期复极-60mv→-80mv

阈上刺激可产生AP

已有相当数量的钠通道复活至可被激活的关闭状态

超常期

3期复极-80mv→-90mv

阈下刺激可产生AP

钠通道已复活至初始状态

特点:

有效不应期长,相当于心肌的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

意义:

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2、自动节律性:

简称自律性,是指心肌组织能在没有外来刺激情况下具有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或特性。

正常起搏点:

窦房结

潜在起搏点:

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以外的致密组织。

(房室束、房室交界、蒲肯野纤维)

异位起搏点:

病理情况下,由潜在起搏点来控制心脏活动,这一部位称为~。

窦性心律:

窦房结控制的心跳节律。

异位心律:

异位起搏点控制的心跳节律。

3、传导性:

↗(通过心房肌)左右心房兴奋

心脏内兴奋传导的途径:

窦房结

↘优势传导通道→房室交界→房室束→左右束支→蒲肯野纤维→心室肌兴奋

特点:

(1)房室交界处传导速度慢——房室延搁(0.02s)

生理意义:

心房收缩完毕之后,心室才开始收缩。

4、收缩性:

特点:

(1)实现同步收缩(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心肌的收缩也称“全或无”的收缩。

(2)不发生强直收缩——有效不应期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期。

(3)对细胞外液Ca2+依赖性大

三、体表心电图

名称

生理意义

时间(S)

P波

左、右两心房去极化过程

0.08~0.11

QRS波群

左、右两心室去极化过程

0.06~0.10

T波

左、右两心室复极化过程

0.05~0.25

P-R间期(P波起点→QRS起点)

兴奋由心房传到心室的过程

0.12~0.20

P-R间期延长——房室传导阻滞

Q-T间期(QRS起点→T波终点)

心室去极化到复极化的过程

S-T段(QRS终点→T波起点)

整个心室都处于兴奋状态

S-T段压低或抬高——心肌缺血或损伤

第三节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分类:

1、弹性储器血管:

主A,肺A及大A

2、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小A和微A

3、交换血管:

真毛细血管

4、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

微V

5、容量血管:

V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1、血流量:

指单位时间内流经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

2、血流速度与血流量成正比,与血管的截面积成反比,单位时间内液体的流量Q与管道半径r的四次方成正比。

3、血压:

流动着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1、动脉血压的形成:

(1)血管内一定有血液充盈(前提条件);

(2)心室射血(能量来源);

(3)外周阻力;

(4)主A和大A的弹性储器;

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1)收缩压:

心室收缩时,A血压增高所达到的最高值。

100~120mmHg

(2)舒张期:

心室舒张时,A血压降低所达到的最低值。

60~80mmHg

(3)脉压(脉压差)=收缩压-舒张压

(4)平均A压=舒张压+1/3脉压=1/3收缩压+2/3舒张压

3、生理变异:

(1)血压随着的年龄↑而↑,收缩压的升高>舒张压的升高

(2)活动>安静

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心脏博出量:

BP↑→收缩压明显↑,舒张压升高幅度较小,脉压↑(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心脏博出量的多少)

(2)心率:

心率↑→舒张压明显↑,收缩压升高幅度较小,脉压↑

(3)外周阻力:

(小A、微A)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4)主A和大A的弹性储器作用:

收缩压↑舒张压↓脉压↑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心脏的神经支配

(1)心交感神经:

起源:

脊髓胸段1~5节

支配范围:

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心室肌

释放的激素:

去甲肾上腺素

受体:

β1受体

生理作用:

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心率↑,心肌收缩力↑,传导性↑)

生理过程:

心交感N(+)→节后f→NA+β1受体→对Ca+通透性↑→cAMP↑→

1窦房结:

If↑(Na+内流)Ca2+内流↑→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传导性↑→心率↑

2房室交界:

Ca2+内流↑→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传导性↑

3心房肌和心室肌:

Ca2+内流↑→心肌收缩力↑

→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

(2)心迷走N

起源:

延髓的迷走N背核和疑核

支配范围:

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

释放激素:

Ach

受体:

M受体

生理作用:

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心率↓\心肌收缩力↓\传导性↓)

生理过程:

心迷走N(+)→节后f→Ach+M受体→对K+通透性↑→cAMP↓→

1窦房结:

If↓K+外流↑Na+内流↓Ca2+内流↓→4期自动化速度↓→自律性↓→心率↓

2房室交界:

Ca2+内流↓,K+外流↑→平台期缩短→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传导性↓

3心房肌:

Ca2+内流↓,K+外流↑→平台期缩短→心肌收缩力↓

→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

二、血管的神经调节

机体内绝大多数血管只受交感缩血管N支配.

缩血管N(交感缩血管N)

(1)释放NA(去甲肾上腺素)

(2)受体:

α受体(+)→血管收缩→外周阻力↑

β受体(+)→血管舒张→外周阻力↓

三、心血管中枢:

1、延髓是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

2、压力感受性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减压反射

3、感受器: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神经末梢

4、传入神经:

窦N→舌咽N,主动脉N→迷走N(兔子)

5、减压反射过程

四、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来源:

肾上腺髓质

生理作用:

激素

受体

作用

肾上腺素(Adr)

α受体

血管收缩→BP↑

β1受体

心肌收缩力增强→BP↑

β2受体

血管舒张→BP↓

去甲肾上腺素(NA)

α受体

血管收缩→BP↑

β1受体

心肌收缩力→

β2受体(作用小)

血管舒张

第五节器官循环

1、冠状循环特点:

血流量受心肌收缩的影响显著。

(左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

2、影响:

(1)等容收缩期,冠状血流量特别少,会发生逆流;

(2)减慢射血期:

冠状血流量又复减少;

(3)舒张期开始时,冠脉血流量达到高峰;

(4)动脉舒张压的高低及心舒期的长短是影响冠脉血流量的重要因素。

3、心肌代谢增强,引起冠脉舒张的原因是代谢产物的增多。

第三章血液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一、1、血浆中的电解质的含量与组织液的基本相同。

2、组织液中的血浆蛋白比血液中血浆蛋白少。

3、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4、血量:

是指全身血液的总量。

二、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和生理作用

分类

概念

正常值

成分

作用

晶体渗透压

由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5790mmHg

NaCl

细胞外液中的晶体物质不易透过细胞膜,而且细胞外液的晶体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保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的正常体积

胶体渗透压

由蛋白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25mmHg

白蛋白

血浆蛋白不易通过毛细血管----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和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

三、红细胞的生理特征:

(1)可塑变形性:

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的能力。

红细胞的这种特性称为~。

(2)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的这一特性称为~。

(3)红细胞沉降率:

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

(4)渗透脆性:

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称为~。

(5)选择渗透性

四、1、红细胞的功能:

(1)运输O2和CO2;

(2)缓冲酸碱度

2、缺铁性贫血——Fe的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和维生素B12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

3、红细胞生成主要受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调节。

EPO由肾脏合成和释放。

功能:

促进晚期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并向原细胞分化。

组织缺氧是促进EPO分泌的生理性刺激因素。

4、正常人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

五、白细胞生理:

中性粒细胞——细菌;嗜酸性粒细胞——寄生虫感染;嗜碱性粒细胞——过敏

六、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1)黏附: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黏着。

(2)释放:

血小板受刺激后将储存在致密体、α-颗粒或溶酶体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

(3)聚集:

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黏着。

(4)收缩:

血小板具有收缩能力。

(5)吸附:

血小板表面可吸附血浆中多种凝血因子。

七、生理性止血

1、概念: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止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的现象。

2、过程:

1、血管收缩;2、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3、血液凝固。

3、血液凝固:

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4、凝血因子: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固的物质。

八、血型:

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凝集原:

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其抗原决定簇,这些抗原在凝集反应中被称为~。

凝集素:

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抗体。

为γ-球蛋白,存在于血浆中。

小结:

(1)O型红细胞虽然不含A、B抗原,但有H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