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论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2252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论文.docx

《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论文.docx

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论文

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

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

 

专业: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目 录

[摘要]2

[关键词]2

一、空调技术的简介2

(一)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2

(二)汽车空调的特点3

(三)汽车空调的性能评价指标3

二、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其原理4

(一)汽车空调的组成4

(二)汽车空调的分类5

(三)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6

(四)制冷系统的主要部件介绍6

(五)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7

三、汽车空调的检修7

(一)汽车空调检修的基本工具7

(二)汽车空调常用的检漏方法8

(三)汽车空调常用故障诊断方法8

(四)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压力检测的基本操作9

(五)空调系统常见故障9

四、汽车空调的发展趋势11

致谢12

参考文献:

12

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

学生:

陈国林

指导老师:

张坤

安信院机电工程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摘要]自本世纪20年代汽车空调诞生以来,伴随汽车空调系统的普及与发展,空调的控制方法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在使用与维护汽车空调时,应该了解一些注意事项和常识,能应用常用的诊断方法分析故障。

[关键词]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加注制冷剂;故障检修;日常维护

一、空调技术的简介

(一)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空调技术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五个历程。

第一阶段:

单一取暖。

1952年首先在美国出现利用汽车冷却液通过加热取暖的方法,到1927年发展到具有加热器、鼓风机和空气滤清器等比较完整的供热系统。

目前在我国一些微型低配轿车上仍然使用单一供暖系统。

第二阶段:

单一制冷。

193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先在轿车上安装了机械制冷降温的空调器,成为汽车空调的先驱。

目前,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汽车空调仍然使用单一制冷系统。

第三阶段:

冷暖一体化。

195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先在纳什牌轿车上安装了冷暖一体化的空调器,汽车空调才基本上具有了调节车内温度、湿度的功能。

随着汽车空调技术的改进,目前的冷暖一体化空调基本上具有降温、除湿、通风、过滤、除霜等功能。

目前这种方式是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形式。

第四阶段:

自动控制空调。

冷暖一体化汽车空调需要人工操作,这显然增加了驾驶员的工作量,同时控制量也不太理想。

196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将自动控制的汽车空调安装在凯迪拉克轿车上,紧接着福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竞相在各自的高级轿车上安装。

日本和欧洲直到1972年才在高级轿车上安装自动控制空调。

驾驶员只需要设置温度,空调系统就会自动地控制系统部件工作,达到设置好的温度。

第五阶段:

微机控制空调。

197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一起联合研发了由电脑控制的汽车空调系统,1977年同时安装到各自汽车上。

此举将汽车空调技术推广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种微机控制的空调系统实现了控制显示数字化;冷、暖、通风三位一体化;故障诊断智能化。

目前,高档车全自动空调已经与车身计算机系统组成局域网络,系统根据车内外的环境条件自动控制空调系统工作,实现了空调运行与汽车运行的相匹配,极大地提高了空调调节效果,节省了燃料,从而提高了汽车的整体性能和舒适性。

(二)汽车空调的特点

1.汽车空调安装在行驶的车辆上,承受着剧烈频繁的振动和冲击,因此,各部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抗振能力,接头应牢固并防漏。

不然将会造成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泄露,结果破坏了整个空调系统的工作条件,严重的会损坏制冷系统的压缩机等部件。

使用中要经常检查系统内制冷剂的多少,据统计,由于制冷剂的泄露而引起的空调故障约占全部故障的80%。

2.汽车空调所需的动力均来自发动机。

其中轿车、轻型汽车、中小型客车及工程机械,空调所需的动力和驱动汽车的动力均来自一台发动机。

这空调称非独立空调系统。

大型客车和豪华型大、中客车,由于所需制冷量和暖气量大,一般采用专用发动机驱动制冷压缩机和设立独立的取暖设备,故称之为独立式空调系统。

虽然非独立空调系统会影响汽车的动了性,但它相对于独立空调,在设备成本、运行成本上都较经济。

据测试,汽车安装了非独立式空调后,耗油量会增加10%到20%(与车速有关)。

发动机输出功率减少10%到12%。

(三)汽车空调的性能评价指标

1.温度指标

温度指标是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人感到最舒服的温度是20℃到28℃,超过28℃,人就会觉得燥热。

超过40℃,即为有害温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低于14℃人就会觉得冷。

当温度下降到0℃时,会造成冻伤。

因此,空调应用控制车内温度夏天在25℃,冬天在18℃,以保证驾驶员正常操作,防止发生事故,保证乘员在舒适的状况下旅行。

2.湿度指标

湿度的指标用相对湿度来表示。

因为人觉得最舒适的相对湿度在50%--70%,所以汽车空调的湿度参数要控制在此范围内。

3.空气的清新度

由于空间小,乘员密度大,在密闭的空间内极易产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汽车发动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和道路上的粉尖,野外有毒的花粉都容易进入车厢内,造成车内空气浑浊,影响驾驶人员身体健康。

这样汽车空调必须具有对车内空气过滤的功能,以保证车内空气清新度。

4.除霜功能

由于有时汽车内外温度相差很大,会在玻璃上出现雾式霜,影响司机的视线,所以汽车空调必须有除霜功能。

5.操作简单、容易、稳定

汽车空调必须作到不增加驾驶员的劳动强度,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的正常驾驶。

二、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其原理

(一)汽车空调的组成

汽车空调系统主要由制冷装置、暖风装置、通风装置、加湿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和控制装置等部分组成。

1.制冷装置

汽车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

制冷装置使得热交换器首先冷却,再将经鼓风机送入的内部空气或新鲜空气进行冷却。

当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分时,经蒸发器之后水分将被冷凝,达到除湿的目的。

调节好的空气最终通过空调器中的翻版动作按照人的需求从相应的出风口吹出,起到对驾驶室内空气制冷和除湿的功效。

制冷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消耗发动机的功率,因此车辆在开启空调的过程中,发动机的动力性将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必是低排量小功率的发动机表现更加明显,车辆的油耗也会伴随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2.暖风装置

主要用来取暖和除霜,大多数轿车采用发动机冷却液的余热作为取暖的热源,即通过冷却液加热暖水箱,再加热由鼓风机送入的车内空气或车外的新鲜空气,使得出风口的温度上升达到取暖的目的。

3.通风装置

将外部新鲜空气吸进车内,起到通风和换气的作用,同时,通风对防止风窗起雾也起到良好的作用。

4.加湿装置

在空气湿度较低的时候,对车内空气进行加湿,以提高车内空气的相对湿度。

5.空气净化装置

除去车内空气的尘埃、臭味。

烟气以及有毒气体,使车内空气变得清洁。

6.控制装置

对制冷装置和暖风装置的温度、压力进行控制,同时对车内空气的温度、风量、流向进行控制,保证了空调系统的正常工作。

(二)汽车空调的分类

1.按汽车驱动的动力源分为独立空调和非独立空调

独立式空调——空调制冷压缩机有专门的动力源驱动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

一般只用于于长途货运和大中型巴士等车型上。

非独立式空调系统——空调制冷压缩机直接利用汽车的形势动力来运转的空调系统。

这种空调系统消耗发动机功率,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

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轿车、面包车、小巴都使用这种空调。

2.按照功能分为单一式和组合式两种

单一式——冷风、暖风各自独立,自成系统,一般用于大中型客车上。

组合式——冷暖风合用一台鼓风机、一套操纵机构。

这种结构又可分为冷、暖风分别工作和冷、暖风同时工作两种方式,多用于轿车上。

3.按照温度可调节区域可分为单区、双区和四区空调

单区空调系统——通过温度调节使整个车内保持一个合适温度。

双区空调系统——通过两个温度翻版单独控制驾驶员侧和副驾驶员的温度。

四区空调系统——在一些高级轿车上加装,可以对车内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四个区域进行单独的温度调节。

一般只有自动空调可以进行分区温度调节。

四区空调系统——在一些高级轿车上加装,可以对车内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四个区域进行单独的温度调节。

一般只有自动空调可以进行分区温度调节。

(三)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

各种车辆的空调结构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就是用人为的方式在车厢内造成一个对人体适宜的气候环境。

对夏天而言,就是用制冷方式,使车厢内降温。

一般热量总是从高温流向低温,而空调的目的要将具有较低温度的车内空气中的热量移到具有较高温度的大气中去,使车内空气一直保持较低温度。

这是一种热流的逆循环,需要供助于制冷机构来完成。

制冷的方式很多,汽车上的制冷主要采用压缩式制冷剂。

它是利用液态制冷剂汽车吸热而产生的效应。

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大总成构成,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剂通过高压软管进入冷凝器。

由于车外温度低于进入冷凝器的制冷剂温度,借助于冷凝风扇的作用。

在冷凝器中的制冷剂的大量热量被车外空气带走,从而高温、高压气体被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体。

这种高温、高压液体流过节流膨胀阀时,由于节流作用,体积突然变大而降压,变成低温、低压的雾状物(液体)进入蒸发器,在定压下汽化。

由于制冷剂在管内汽化时的温度低于蒸发器管外的车内循环风,故它能自动吸收管外空气中热量,从而使流经蒸发器的空气温度降低,产生了制冷降温的效果,汽化了的制冷剂被压缩机抽吸压缩,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又通过高压软管送向冷凝器,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制冷系统的统的热力循环。

(四)制冷系统的主要部件介绍

1.压缩机压缩机是制冷回路的心脏,起到输送和压缩气态制冷剂,保证制冷循环正常工作的作用。

工作时吸气阀吸入制冷剂,压缩后从排气阀排出。

其原理与普通空气压缩机相似,只是密封程度的要求比空压机的要高。

压缩机的形式有:

曲轴活塞压缩机(并列双缸、V形双缸)、斜盘活塞压缩机、翘板活塞压缩机、旋转叶片压缩机等。

2.电磁离合器电磁离合器的作用是切断或接通压缩机的工作。

汽车空调压缩机所用的电磁离合器有旋转线圈式和固定线圈式两种。

3.冷凝器冷凝器是由管道、散热片、框架组成

4.蒸发器蒸发器也是一种换热装置,外形近似冷凝器,但比冷凝器窄、小、厚,其目的是为了在鼓风机的风力通过它时,能输送更多的冷气.

5.膨胀阀膨胀阀安装在蒸发器入口管路上,它是一种感压和感温自动阀(小型空调只起感温作用),用以调整和控制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量。

常用的有内平衡热力膨胀阀、外平衡热力膨胀阀、H形膨胀阀和膨胀管。

6.储液干燥器

储液干燥器器的作用是储存制冷剂,除去制冷剂中的水分,过滤制冷剂中的杂质。

7.管路管路把制冷系统各元件连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五)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制冷系统的密封回路中,制冷剂以不同的状态在制冷系统内循环流动,每个循环有四个基本过程,以膨胀阀式制冷系统为例:

(1)压缩过程

压缩机工作时将蒸发器出口处的低温低压(3Bar,5℃)的气态制冷剂吸入气缸内,把它压缩成高温高压(20Bar,110℃)的气体排出,泵入冷凝器。

注意,对于压缩机来说,吸入气态的制冷剂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液态制冷剂不可压缩可能破坏系统。

(2)放热过程

冷凝器将高温高压(20Bar,110℃)气态过热制冷器的大部分热量通过冷凝器风扇向外散发,变成高温高压(19Bar,60℃)的液态,然后流入储液干燥器。

(3)节流过程

温度和压力较高的液态制冷剂(19Bar,60℃)通过膨胀阀装置后体积变大,压力和温度急剧下降,以低温低压(4Bar,16℃)的雾状排出膨胀装置,进入蒸发器。

(4)吸热过程

雾状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后,沸腾汽化变为低温低压(3Bar,3℃)气体。

在汽化过程中吸收周围大量的热量,达到制冷目的。

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又被压缩机吸走,开始下一循环。

三、汽车空调的检修

(一)汽车空调检修的基本工具

1.修理空调器的常用工具

(1)活扳手

(2)开口扳手(3)套筒扳手(4)内六角扳手(5)钢丝钳(6)尖嘴钳(7)十字螺丝刀(8)一字螺丝刀(9)锉刀:

圆(10)手工钢锯(11)手枪钻(12)钻头(13)冲击钻(14)刀子(15)剪刀(16)锤子:

铁锤、木锤、橡皮锤各1把(17)卡钳(18)小镜子(19)钢卷尺(20)酒精灯(21)温度计(22)电烙铁(23)万用表(24)低压测电笔

2.维修用大设备

(1)真空泵:

一般选用排气量为2L/s,真空度达到5×10-4mmHg的真空泵;

(2)气焊设备:

氧气瓶、乙炔瓶、减压阀、乙炔单向阀及配套输气管及焊具共1套;(3)电焊设备:

电焊机、输入和输出电缆线、焊把及2.5mm、3.5mm焊条共1套;(4)制冷器钢瓶:

用来存放制冷剂,一般选用3kg~40kg不等,按实定;(5)定量加液器:

可以准确地比空调器充注制冷剂1套;(6)台秤:

以确保小钢瓶的充灌制冷剂不超过额定量,避免意外发生1台;(7)氮气瓶:

存放氮气,可对空调器进行试压、检漏,以及对制冷系统进行冲洗1套及配套;(8)卤素检漏灯或电子卤素检漏仪:

对制冷系统进行检漏1套;(9)兆欧表:

测导线绝缘程度500V直流的1套;(10)数字温度表:

1套测量空调器的进、出风温度;(11)功率表:

测量空调器的输入功率1套;(12)可移动配电盘:

供维修接临时电源用;

3.维修专用工具

(1)胀管器和扩口器:

1套

(2)割管刀:

切割铜管1套(3)弯管器:

滚轮式弯管器和弹簧管式弯管器各1套(4)修理阀:

三通修理阀或复式修理阀1套(常用)(5)封口钳:

将压缩机充气管封死,然后才可以焊封充气管1套(6)力矩扳手:

空调配管之间的连接螺母一定要用相应的力矩扳手来坚固(7)电动空心钻:

用以打墙孔(小孔径可用冲击钻)、钻头选用70mm、80mm两种规格

(二)汽车空调常用的检漏方法

(1)外观检漏法。

泄露部位往往会泄露冷冻机油,如果发现某处有油污,可用干净的白抹布擦净,如果仍然有油污渗出,说明此处泄漏。

(2)用检漏设备。

用卤素检漏灯或电子检漏仪检漏。

(3)真空检查泄露。

用真空泵抽真空,使系统压力达到0.1MPa,24h后真空度没有明显减小就可以认为没有泄露。

(4)压力检漏。

向制冷系统充入氮气,然后用肥皂水检漏,如果有泄漏,泄漏处会出现肥皂泡。

采用压力检漏时不能使用压缩机,因为压缩空气里面有水分,水分滞留在制冷管路里会造成膨胀阀冰堵。

工业氮气没有腐蚀性、没有水分,价格便宜,所以可以用氮气检漏,但瓶装高压氮气一定要用减压表。

(三)汽车空调常用故障诊断方法

一看:

用眼睛观察空调系统各个零件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观察储液干燥过滤器的观察窗,看制冷剂是否适量。

启动空调,让空调系统处于最大制冷状态,观察储液干燥过滤器的观察窗。

如果可以观察到连续不断的气泡出现,说明制冷剂严重不足,如果每隔1~2s就会有气泡出现,表示制冷剂不足。

如果观察窗几乎透明,发动机转速变化时可能会出现气泡,说明制冷剂适量。

看各接头处是否有油污,沾有灰尘。

如果有油污和灰尘,则可能泄漏。

观察冷凝器表面脏不脏,散热片是否倒伏变形。

二听:

听电磁离合器有无刺耳噪声。

如果有噪声则可能是电磁线圈老化,吸力不足,通电后由于打滑而产生噪声,也可能是离合器片磨损造成间隙过大使离合器打滑。

听压缩机是否有液击声。

如果有液击声,可能是制冷机过多或膨胀阀开度过大,应释放制冷剂或调整膨胀阀。

三摸:

高压回路比较热,如果某处特别热或进出口有明显温差,说明这个地方堵了。

用手感觉压缩机的进气管和排气管之间应该有明显的温度差,前者发凉、后者发烫。

用手感觉比较冷凝器进入管和排出管的温度,正常情况下,前者热一些,冷凝器上部温度比下部温度要高。

用手摸储液干燥过滤器前后温度应一致。

冷凝器输出管到膨胀阀输入管之间是制冷剂高压、高温区,温度应该均匀一致。

低压回路比较凉,用手摸膨胀阀前后要有明显的温差,即前热后凉。

膨胀阀出口到压缩机之间的软管应该凉而不结霜,正常情况应为结霜后即化,用肉眼看到的只是化霜后结成的水珠。

用手感觉车内出风口有凉的感觉,车内外保持7℃~8℃的温差。

如果高压回路、低压回路没有明显温差,说明制冷系统不工作或系统泄漏,制冷剂严重不足。

四测:

(1)用检漏计用检漏计检查各接头是否有泄漏。

(2)用歧管压力表用歧管压力表检查制冷系统的压力。

运转压缩机,发动机转速2000r/min,观察歧管压力表并调节到标准压力。

(3)用万用表检查空调电路故障。

(4)用温度计

(1)蒸发器:

不结霜的前提下,蒸发器表面温度越低越好。

②冷凝器:

正常工作时,冷凝器入口温度为70℃,冷凝器出口温度为50℃左右。

③储液干燥过滤器:

正常情况下应为50℃。

如果上下温度不一致,说明储液干燥过滤器堵塞。

(四)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压力检测的基本操作

(1)将歧管压力计正确连接到制冷系统相应的检修阀上,如果手动阀,应使阀处于中位。

(2)关闭歧管压力计上的两个手动阀。

(3)用手拧紧歧管压力计上的高低压注入软管的联接螺母,让系统内侧的制冷剂将高低压注入软管内的空气排出,然后再将联接螺母拧紧。

(4)起动发动机并使发动机转速保持在1000~1500r/min,然后打开空调A/C开关和鼓风机开关,设置到空调最大制冷状态,鼓风机高速运转,温度调节在最冷。

(5)关闭车门、车窗和舱盖,发动机预热。

(6)把温度计插进中间出风口并观察空气温度,在外界温度为27℃时,运行5min后出风口温度应接近7℃.(7)观察高低压侧压力,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应为207pa~24kpa,排气压力应为1103~1633kpa。

应注意,外界高温高湿将造成高温高压的条件。

如果离合器工作,在离合器分离之前记录下数值。

(五)空调系统常见故障

1.制冷系统中有湿气

现象:

断续制冷,然后不能制冷制冷系统中见到的现象可能的原因诊断措施运行时,低压端压力时而真空,时而正常进入制冷系统的湿气在膨胀阀节流孔处冻结,使循环过程暂时停止。

待冰溶化后一段时间,循环过程又恢复正常

原因:

(1)干燥器处于过饱和状态

(2)制冷系统中的湿气在膨胀阀节流孔处冻结,阻止制冷剂循环

措施:

(1)更换储液罐/干燥器

(2)反复排出空气,以排出循环中的湿气(3)充人适量的新制冷剂

2.制冷剂不足

现象:

(1)低端和高压端压力均偏低

(2)在观察窗可连续见到气泡(3)制冷不足制冷系统漏气

原因:

(1)制冷系统中制冷剂不足

(2)制冷剂泄漏

措施:

(1)用测漏器检查是否漏气,根据需要予以修理

(2)充人适量的制冷剂(3)连接压力表后,如压力示值接近0,可在漏气部位检修完毕后将制冷系统抽成真空

3.制冷剂循环不良

现象:

制冷不足制冷系统中见到的现象

(1)低压端和高压端压力均偏低

(2)储液罐至制冷装置之间的管线结霜

原因:

储液罐中的灰尘阻碍制冷剂流动储液罐堵塞

措施:

更换储液罐

4.制冷剂不循环

现象:

(1)低压端出现真空示值,高压端出现很低的压力示值

(2)储液罐/干燥器或膨胀阀的前后管路上结霜或见到露珠

原因:

(1)制冷系统中的湿气或灰尘阻碍制冷剂流动

(2)膨胀阀热敏管漏气阻碍制冷制冷剂不循环

措施:

(1)检查热敏管、膨胀阀和EPR(蒸发器压力调节器)

(2)用压缩空气清除膨胀阀内的污垢。

如不能清除污垢,则应更换膨胀阀(3)更换储液罐(4)抽出空气,然后充入适量的制冷剂。

如热敏管漏气,则更换膨胀阀

5.制冷剂充加过量,或冷凝器制冷不足

现象:

(1)低压端和高压端压力过高

(2)即使降低发动机转速,在观察窗也见不到气泡

原因:

(1)制冷系统中制冷剂过量,不能充分制冷

(2)冷凝器制冷不足

(2)冷凝器制冷不足冷凝器散热片堵塞,或风扇电机故障

措施:

(1)清洁冷凝器

(2)检查风扇电机的工作(3)如

(1)、

(2)项均正常,则应检查制冷剂量。

充入适量的制冷剂

6.制冷系统中有空气

现象:

(1)低压端和高压端压力过高

(2)低压管热得烫手(3)观察窗处可见到气泡空气进入制冷系统

原因:

(1)制冷系统中有空气

(2)真空排气不够措施:

(1)检查压缩机润滑油是否肮脏或不足

(2)排出空气,充入新的制冷剂

7.蒸发器结霜:

现象:

高压正常,低压偏低,蒸发器鼓风机风量变小。

原因:

蒸发器表面结灰尘、翅片碰伤;风量开关、变速电阻器、温控器是否损坏。

排除:

清洗及整理蒸发器表面,检查风量开关、变速电阻器、温控器等。

8.膨胀阀安装不当/热敏管有故障(打开太宽)

现象:

(1)低压端和高压端压力均过高

(2)低压端管路上出现大量露珠或结霜膨胀阀发生故障,或热敏管安装不当

原因:

(1)低压管路中制冷剂过量

(2)膨胀阀打开太宽

措施:

(1)检查热敏管的安装情况

(2)如

(1)项正常,则检查膨胀阀。

如有故障,则予以更换

四、汽车空调的发展趋势

汽车空调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外部变排量压缩机

压缩机一直运转,无接合冲击,提高了舒适性;出风口的温度、湿度恒定调节;由于排量可以降低到近零,省去了电磁离合器使质量减轻;压缩机的能耗下降。

2.新型储冷汽车空调系统

这种系统是在原有的制冷系统的基础上,加装一套“释冷循环系统”,其内充注“载冷剂”(水或乙二醇溶液)。

在汽车正常行驶时,能够按额定工况、额定容量向车室内供冷。

3.汽车排气余热作动力的空调系统

该空调系统是利用在不同温度下金属氢化物释放或吸收氢气的特性而实现制冷的。

4.发动机冷却水余热作动力的空调系统

此空调系统是利用两种沸点不同的物质所组成溶液的气液平衡特性来完成制冷作用的。

5..空调风道的优化

从风道的结构入手,直接改变左、右送风口的截面面积或在风道内加导流板,从而改变进入车室内的送风速度,进而改变室内气流分布。

6.新结构皮带轮

采用这种橡胶元件,可以避免皮带轮的损坏。

7.努力开发效率高、重量轻、体积小的蒸发器

蒸发器的重量轻、体积小可以减轻车体的重量,效率高可以提到制冷剂的利用率。

8.未来空调系统将朝着网络化和功能集体化方向发展

未来的汽车空调系统将实现与互联网相连的网络化和集各种功能与一体,根据人们的需求和汽车的状况,从各方面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达到既满足人们的舒适性而又将耗能降到最低。

致谢

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我非常感谢张坤老师。

对该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在学习中,张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侮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老师们的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

这三年中还得到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

1杨贵田张华《汽车空调》大连理工出版社第2版2010年7月

2李春明《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3冯玉琪《实用空调制冷设备维修大全》电子工业出版社1994年

4刘占峰宋力赵丹平《汽车空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5肖鸿光《汽车空调》[Z]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1月

6夏云铧《汽车空调应用与维修:

从入门到精通》[Z]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2版2010年2月1日

7《汽车空调》作者:

王若平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8《汽车空调使用700问》作者:

宋森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