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1357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

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小学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传统文化

 

授课人:

赵学艳

学校:

第一小学学科:

传统文化年级:

四年级授课人:

赵学艳序号:

1

课题

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课时

1

课前准备

教参

学习

目标

一起学习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重点

难点

了解剩下的内容。

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选择。

在“经典驿站”里,感悟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在“人物长廊”里,会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曾经活得多么大气,多么自尊,多么圣洁!

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

在“名声追踪”里,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唐诗、宋词、元曲,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四、教学进度。

每周一节课,大部分学生达到初步理解、会背诵的目的。

五、教学活动。

本学期将举行国学朗诵比赛,将以组为单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很多古文经典是永恒的真理,为了能让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重焕生机,我还要进行不断的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水平,将中华文化最好的经典教给孩子,逐步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给民族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

第一周:

17、古诗两首

第二周:

18、古诗两首

第三周:

19、古诗两首

第四周:

20、古诗两首

第五周:

21、古诗两首

第六周:

22、古诗两首

第七周:

23、丝绸之路

第八周:

24、玄奘取经

第九周:

25、鉴真东渡

第十周:

26、郑和下西洋

第十一周:

27、玉器

第十二周:

28、青铜器

第十三周:

29、漆器

第十四周:

30、文房四宝

第十五周:

31、彩陶与黑陶

第十六周:

32、唐三彩

第十七周:

33、瓷器

第十八周:

34、紫砂壶

作业

板书

设计

传统文化

备课时间

领导签字

签字时间

教学反思

2017-2-10

徐莉红

2017-2-10

在传统文化教学中,要把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上课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上课时间

2017-2-10

2017-2-10

2017-2-10

学校:

第一小学学科:

传统文化年级:

四年级授课人:

赵学艳序号:

2

课题

18 古诗两首

课时

1

课前准备

课件

学习

目标

1、认识《重别周尚书》和《送友人》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重点

难点

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设计

 

一、经典回放:

二、简介作者:

庾信,字子山,河南南阳人,是南朝梁简文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知识链接:

了解《重别周尚书》和《送友人》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离别之情。

作业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

设计

《重别周尚书》  《送友人》

备课时间

领导签字

签字时间

教学反思

2017-2-10

徐莉红

2017-2-10

今天和学生一起认识了《重别周尚书》和《送友人》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上课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上课时间

2017-2-15

2017-2-14

2017-2-13

学校:

第一小学学科:

传统文化年级:

四年级授课人:

赵学艳序号:

3

课题

19 古诗两首

课时

1

课前准备

课件

学习

目标

1、认识《送别》和《淮上与友人别》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重点

难点

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设计

 

一、经典回放:

二、简介王之涣王之涣,山西人,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他的诗歌在当时就很有名气,多被乐工制曲歌唱。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知识链接:

了解《送别》和《淮上与友人别》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离别之情。

七、拓展活动:

做一做

唐代诗人中,有着许多情谊深厚常常被相提并论的挚友,如李白与杜甫,韩愈与柳宗元,白居易与元稹等,搜集他们之间互写的赠答诗,读一读,把这些诗歌做在贺卡上,赠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作业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板书

设计

19 古诗两首

备课时间

领导签字

签字时间

教学反思

2017-2-16

徐莉红

2017-2-17

认识《送别》和《淮上与友人别》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上课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上课时间

2017-2-22

2017-2-23

2017-2-23

学校:

第一小学学科:

传统文化年级:

四年级授课人:

赵学艳序号:

4

课题

20 古诗两首

课时

1

课前准备

课件

学习

目标

1、认识《塞下曲》(节选)和《秋望》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重点

难点

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设计

 

一、经典回放: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知识链接:

解《塞下曲》(节选)和《秋望》的写作背景。

六、拓展活动:

读一读

塞下曲(明)谢榛暝色满西山,将军猎骑还。

隔河见烽火,骄虏夜临关。

作业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板书

设计

20、古诗两首

《塞下曲》  《秋望》

备课时间

领导签字

签字时间

教学反思

2017-2-23

徐莉红

2017-2-24

今天认识了《塞下曲》(节选)和《秋望》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上课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上课时间

2017-2-27

2017-2-28

2017-2-28

学校:

第一小学学科:

传统文化年级:

四年级授课人:

赵学艳序号:

5

课题

21 古诗两首

课时

1

课前准备

课件

学习

目标

1、认识《从军行七首》(其五)和《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重点

难点

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设计

 

一、经典回放: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故事链接:

了解火焰山名字的来历。

六、拓展活动:

读一读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作业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板书

设计

21、古诗两首

备课时间

领导签字

签字时间

教学反思

2017-3-3

徐莉红

2017-3-3

今天认识了《从军行七首》(其五)和《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学生了解了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上课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上课时间

2017-3-7

2017-3-8

2017-3-10

学校:

第一小学学科:

传统文化年级:

四年级授课人:

赵学艳序号:

6

课题

22 古诗两首

课时

1

课前准备

课件

学习

目标

1、认识《塞上听吹箫》和《征人怨》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

2、分别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重点

难点

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设计

 

一、经典回放:

二、简介高适

高适,河北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唐代另一位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并称“高岑”。

他的诗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两首古诗。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故事:

了解王昭君远嫁匈奴的故事。

七、拓展活动:

说一说

唐代流传下来的边塞诗歌非常多,查找资料,说一说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及其代表作。

作业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板书

设计

22  古诗两首

塞上听吹笛     征人怨

备课时间

领导签字

签字时间

教学反思

2017-3-10

徐莉红

2017-3-10

学生今天认识了《塞上听吹箫》和《征人怨》两首古诗中生僻的字,了解两首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上课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上课时间

2017-3-15

2017-3-16

2017-3-17

学校:

第一小学学科:

传统文化年级:

四年级授课人:

赵学艳序号:

7

课题

23 丝绸之路

课时

1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

目标

(1)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汉朝疆域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等,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2)能够正确认识张骞在西汉民族交往中的作用和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初步培养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

难点

通过设计丝绸之路导游词的设置,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学生表演提示:

1.你扮演哪方的商人?

2.选择好你的货物。

3.准备和对方商人交换什么货物?

学生表演(繁荣背景,如何交易,筹备干粮,水等)学者的论说充分说明敦煌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而这种重要性则是丝绸之路带给它的。

二、丝绸之路的交流作用【问题】丝绸之路的开辟在古代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请同学们自学课文,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并找出史实来印证这句话。

同学们能不能结合书本和你已有的知识,举出实例来印证这句话

(幻灯)总结:

丝绸之路的开辟丰富了东西方人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增强了东西方人民的友谊。

所以说,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道,也是一条友谊之道。

三、丝绸之路的补充广义上的丝绸之路是指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

除了张骞开通的官方通道“西北绿洲丝绸之路”外,你们还知道其他的丝绸之路吗?

(学生回答)

(幻灯)总结:

中国的丝绸之路早在公元前就已经分为海陆两路了,此外,还有长城以北充满血腥和暴力的“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四川云南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和风平浪静的“海上丝绸之路”由于主要以丝绸和香料贸易为主,又称“海上香丝之路”。

但是随着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一条新兴的丝绸之路重新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那就是亚欧大陆桥。

(幻灯,亚欧大陆桥的简介,线路图)

四、亚欧大陆桥的简介: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江苏连云港、山东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至荷兰鹿特丹、比利时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是横跨亚欧两大洲,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实现海—陆—海统一运输的洲际铁路,经过了30多个国家。

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代替了昔日缓缓西行在茫茫戈壁上的骆驼队,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

作业

进一步了解丝绸之路。

板书

设计

23  丝绸之路

繁荣背景,如何交易,筹备干粮,水

备课时间

领导签字

签字时间

教学反思

2017-3-17

徐莉红

2017-3-20

今天和学生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汉朝疆域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等,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上课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上课时间

2017-3-21

2017-3-21

2017-3-20

学校:

第一小学学科:

传统文化年级:

四年级授课人:

赵学艳序号:

8

课题

24  玄奘取经

课时

1

课前准备

课件

学习

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奘、缉、僧;”积累“缉拿、束手无策、百折不挠、传奇、家喻户晓。

重点

难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在民间流传着许多的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明朝小说家吴承恩以唐三藏西行取经为原型创作了家喻户晓的《西游记》这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展示作者空前绝后想象力的作品。

其实历史上的玄奘西行求法的真实事迹和小说中的描述相差极大。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高僧、学者、翻译家、旅行家的事迹。

二、默读课文,了解各个自然段的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理清脉络1)取经原因,取经经过,取经影响

2)了解重点段层次

三、默读(2-10)自然段,思考玄奘西行取经,途经哪些地方?

四、研读课文,重点理解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大家共同思考:

玄奘西行取经的原因是什么?

从中你能悟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僧人?

2、读了课文第一部分,你有什么问题?

3、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感悟人物品质。

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取经过程中,玄奘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对待的,从中你感到他拥有一种怎样的品质?

4、结合课外资料,了解玄奘的历史贡献。

1)学习小组合作读最后一部分,结合资料思考,回国后玄奘潜心做了哪些事情?

2)师生合作交流资料阅读了课文,交流了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你觉得玄奘只是一个普通的僧人吗?

角度:

1、从学者的角度,他敢于对前人的译作提出批判,严谨治学,敢于探求真理。

2、作为一个高僧,他历经艰险,百折不挠,远赴无竺,学习真经,弘扬佛法,发展佛教,功德无量,是中国佛教史上继往开来的人物。

3、作为一个翻译家,教育家,他翻译方面的贡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4、他又是一个文化交流的使者,玄奘西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四、总结全文,提炼升华

1、浏览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玄奘西行给你印象最深的场景或细节。

2、出示季羡林先生引鲁迅的一段话作为总结:

鲁迅说: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拿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季羡林:

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在内,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这样精神的玄奘的确算得上是“中国的脊梁。

作业

读一读《西游记》。

板书

设计

24  玄奘取经

取经原因,取经经过,取经影响

备课时间

领导签字

签字时间

教学反思

2017-3-24

徐莉红

2017-3-28

今天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奘、缉、僧;”积累“缉拿、束手无策、百折不挠、传奇、家喻户晓。

上课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上课时间

2017-3-30

2017-3-30

2017-3-31

学校:

第一小学学科:

传统文化年级:

四年级授课人:

赵学艳序号:

9

课题

25 鉴真东渡

课时

1

课前准备

课件

学习

目标

1、初步理解鉴真及其六次东渡日本的经历和交流的内容。

2、通过对鉴真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所起作用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通过鉴真不畏艰险,六次东渡到达日本等史实的学习,使学生从心里崇敬这位用于奋斗、贡献巨大的伟人。

重点

难点

通过了解鉴真的事迹,认识鉴真东渡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及影响,产生对这位勇于奋斗、贡献巨大的伟人的崇敬。

教学设计

 

一、对外友好往来

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讲解从哪些城市出发,经过哪些路线,到达哪些国家:

由此可见,唐朝对外交往相当频繁,与唐朝有贸易往来的包括亚非欧七十多个国家。

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云集世界各国人士,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

二、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的情况。

1.播放《鉴真东渡》的录像。

鉴真的六次东渡,可以说是历尽磨难。

第五次东渡时,鉴真刚出海就遇上了风暴,鉴真一行在海上漂流了14天,抵达海南岛。

在这次东渡中,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牺牲,而鉴真本人也因病双目失明。

鉴真仍支持不懈,终于在753年,东渡成功。

鉴真的六次东渡,传为中日交往的一段美谈。

郭沫若称赞鉴真东渡: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2.学生解释郭沫若赞美鉴真的诗句,并用事例说明。

舍己为人传道艺:

鉴真把唐朝的建筑、医药等道艺传到了日本。

在鉴真主持设计建造的日本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在唐招提寺内保存的鉴真坐像也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3.日本政府为什么要把鉴真坐像定为国宝?

表明这坐像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鉴真坐像是唐朝与日本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日本政府把它定为国宝,表示对鉴真的尊崇和对中日友谊的珍视。

三、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学生列举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出示日本平城京和唐长安城的对比图)两幅图有什么相似之处?

说明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四、总结:

唐朝时,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日本与唐朝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积极地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

作业

进一步了解鉴真东渡的影响。

板书

设计

25 鉴真东渡

出发  路线   到达国家

备课时间

领导签字

签字时间

教学反思

2017-3-28

徐莉红

2017-3-28

今天通过学习,知道了鉴真的不畏艰险,六次东渡到达日本等史实的学习,使学生从心里崇敬这位用于奋斗、贡献巨大的伟人。

上课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上课时间

2017-4-7

2017-4-6

2017-4-6

学校:

第一小学学科:

传统文化年级:

四年级授课人:

赵学艳序号:

10

课题

26 郑和下西洋

课时

1

课前准备

课件

学习

目标

1、初步了解郑和下西洋的盛况及下西洋的意义。

2、通过课前搜集郑和下西洋资料,培养学生检索资料的能力。

3、感悟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

重点

难点

利用好学生掌握的资料,理解郑和下西洋的辉煌。

教学设计

 

一、设疑激趣导入

教师陈述:

美国《国家地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