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新导纲训练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1097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我所欲也新导纲训练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鱼我所欲也新导纲训练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鱼我所欲也新导纲训练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鱼我所欲也新导纲训练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鱼我所欲也新导纲训练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新导纲训练题及答案.docx

《鱼我所欲也新导纲训练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我所欲也新导纲训练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鱼我所欲也新导纲训练题及答案.docx

鱼我所欲也新导纲训练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导学提纲

提示性资料: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

车,古文;舆,今字。

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

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学说的中欧中心是“仁”这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总导纲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等文学常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注意重要字音和一些长句的朗读节奏。

3.翻译课文,找出重要字词和翻译文句重点练习。

(1)找出重要字词,学习把重要词语归类整理(通假字、古今字词、词类活用字词、多义字词、其他重点字词)并练习。

(2)找出重要翻译文句重点练习。

4、小组探讨下面这些问题,梳理文章写作思路: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怎样提出来的?

为什么不直接提出?

(2)文章开头部分拿“鱼”比喻“生”,拿“熊掌”比喻“义”,这是论证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3)文中所指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

比死亡更可贵的东西是:

(4)文章第一段运用了哪些的论证方法?

论证了什么道理?

(5)第二段主要运用了论证方法,举了某人面对有着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一箪食,一豆羹,却弗受、不屑,证明此人过去能做到_______

(6)第三段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证,举第二段中的那个人过去面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这一重要作用的一箪食,一豆羹时宁愿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接受了只是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万钟,从而说明了,这个人失去了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本文,你想到了我国历史上哪些舍生取义的人物?

结合现实生活为本文补充两个事实论据。

 

5、背诵课文重点文段或背诵课文重点文句

课时分解导纲

课时

任务

对应强化训练题

第一课时

总导纲1、2、3、(翻译第一段)

师编一、二、

第二课时

总导纲3(翻译第2-3段)

师编三

第三课时

总导纲4、5

师编四、

第四课时

强化训练题五

学生设疑:

 

问题一

 

问题二

(附)课文写作思路图

 

强化训练:

师编

一、文学常识填空

孟子,时期人,中国古代著名、,战国时期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家宗师,有“”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孟子学说的中心是“”这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二、朗读课文注音或划分句子朗读节奏

1、注音

恶()箪()羹()屑()蹴()乡()苟()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熟读课文,注意下列长句子的节奏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翻译课文

1、解释下面词语的含义。

欲()苟得()辟()如使()是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非独()是()丧()豆()

尔()蹴()不屑()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则()辩()何加()穷乏()得我()得()

与()乡()已()本心()

3、翻译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3)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6)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7)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9)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10)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14)此之谓失其本心

四,背默课文,用原文语句填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本文能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3)孟子认为人所以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

(4)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一致的句子是

 

五、阅读分析

 

(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2)蹴尔而与之       蹴:

          

(3)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2.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妇拍而呜之(《口技》)

B. 此之谓失其本心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C.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D.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 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两组是(      )    (      )

A. 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B. 故不为苟得也    为宫室之美为之

C. 得之则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 乡为身死而不受    便扶向路

E. 宫室之美    吾妻之美我者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翻译: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

                                                  

5. 文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

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

                                             

     

(二)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

“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

‘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

’必不为何故?

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

‘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必不为何故?

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

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

【注释】

①予:

给,送②子:

你,代词③履:

鞋子④一言:

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3)今谓人曰( ) (3)何故(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8.【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 这个比喻来阐述 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 的中心论点

9. 【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

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

为什么?

 

 (三)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晏子谏景公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

“怪哉!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

“天不寒乎?

”公笑晏子曰:

“婴(晏子自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④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公曰:

“善,寡人闻命⑤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

①景公:

齐景公②霁:

雨雪停止,天放晴③堂侧陛:

堂,朝堂陛,台阶④逸:

安乐,安闲⑤闻命:

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3)公被狐白之裘被:

 (4)乃令出裘发粟 裘:

11.翻译下列句子

  

(1)此之谓失其本心

  

(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12.文段(甲)中画线句子强调的是:

13.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四)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

公孙仪1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

“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对曰:

“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2受鱼,必有下人3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

1公孙仪:

春秋时鲁穆公的相2即:

假如3下人:

迁就他人

  14.解释加点的词语 

  

(1)蹴尔而与之(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

  (4)其弟子谏曰( )

  15、翻译句子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16.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

17.乙文中哪句话表达了公孙仪的观点?

 

18.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

 

 19、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

  

 

《鱼我所欲也》新导纲答案

4、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第一句话以鱼和熊掌为设喻,得到结论“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第二句话由第一句话的设喻引发出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和熊掌使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论点,是抽象的道理具体、明白、形象、易懂。

(2)以“鱼”和“熊掌”设喻,使说理形象,通俗易懂;生动引出论点:

舍生取义,作为道理论证,证明观点。

浅显的揭示生和义的轻重关系。

(3)义不义

(4)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论证了舍生取义的道理

(5)举例论证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舍生取义

(6)举例与对比论证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本心舍义取生

(7)岳飞精忠报国;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闻一多拍案而起,怒目对待国民党反动派的手枪;文天祥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

《鱼我所欲也》强化训练题答案

四、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5、(略)

7、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例略)

8、先用鱼和熊掌设喻引出观点,再正反对比论述,最后用事例进一步论述观点。

11、只要符合“舍生取义”这一论点的古今事例都可以。

12、善良、宽容、自尊、有骨气、爱国等

13、结合“舍生取义”这一论点谈启示。

14、

(1)因为他们有羞恶之心,以食“嗟来之食”为耻,有“义”的观念。

(2)言之有理即可,观点要鲜明。

15、观点要鲜明,言之有理即可。

五、

(一)

1.患—祸患,灾难  蹴—用脚踢  乡—通“向”,从前  已—停止

2.C(C项均译为代词“……的人”;A项分别为转折关系连词、并列关系连词;B项分别译为“他的”、“恐怕”;D项分别译为“却”、“就”)

3.B    D

4、

(1)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什么不可以用呢?

(“甚于生”1分,“得生者”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2)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每个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非独”1分,“是心”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5.人在“生”与“义”不能兼顾时,应该舍生取义(1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答到任意2点即可,2分)。

(二)

墨子说:

“天下万事最足宝贵的是‘义’。

现在有人说:

‘我可以给你衣服鞋子,但是我要砍下你的手足为我所用(或者束缚你的手足来为我办事),你能答应吗?

’这肯定没有人同意的。

为什么呢?

衣服鞋子没有手足宝贵啊。

又有人说:

”我可以给你整个天下,但条件是你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你会作吗?

’你肯定不会做。

为什么呢?

天下没有自己的生命宝贵啊。

为了一言之争而导致相乎攻伐,是把‘义”看的比自身更宝贵。

所以说:

天下万事没有比‘义’更宝贵的了。

6、患:

祸患,灾难 是:

这、这样 谓:

对……说 故:

缘故、原因

7、

(1)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

(2)、送给你天下,却要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

8.舍鱼而 取熊掌 舍生取义 天下不如生命珍贵万事莫贵于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

9.“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1分,答到“正义、大义”均可得1分)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

(三)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下雪下了几天不放晴。

景公披着用狐狸腿下白色的皮毛缝制的皮衣,坐在朝堂一旁台阶上。

晏子进去朝见,站立了一会儿,景公说:

“奇怪啊!

雪下了几天,但是天气不冷。

”晏子回答说:

“天气不冷吗?

”景公笑了。

晏子说:

“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温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

现在君王不知道了。

”景公说:

“说的好!

我明白你的教育了。

”于是命人发放皮衣、发放粮食,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

10.何加:

有什么好处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被:

同“披”,披着,穿着裘:

皮衣,御寒的衣物

11.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天良及羞恶之心

  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想到别人的饥饿

12.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这就是失去本心“义”的表现

13.作为君王要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的疾苦,不可高高在上,那样就会失去民心

(四)

春秋时公孙仪任鲁国宰相。

平日喜爱吃鱼,全国人民争着买鱼送他,公孙仪不肯接受,他的弟子劝他说:

「你喜欢吃鱼,又不肯接受别人的馈赠,为什么?

」公孙仪说:

「正因为喜爱吃鱼才不肯接受。

如果接受别人的鱼,对人难免就得低声下气,可能会违法;违法就会免除相位;相位一免,虽然想吃鱼,谁还会给?

不接受别人送的鱼,而不致被免除相位,又能长久自给自足。

」公孙仪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靠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

14.

(1)用脚踢 

(2)通“辨”,分辨 (3)特别喜欢(很爱好)4)他,指公孙仪

15.

(1)一碗饭,一碗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得饿死

  

(2)先生喜欢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给的)鱼,为什么呢?

  16.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或: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如用自己的话答出这个意思也可)

  17.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18.公孙仪是个注重防微杜渐(清醒自律),清正廉明的人

  19.两个语段都是写在利与义面前如何抉择的问题

附:

课文结构思路图

舍生取义的名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