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60843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二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二年级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二年级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二年级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docx

《二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docx

二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找规律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5—1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

难点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

给每对同桌学生提供3组图片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引入:

1、观察(出示教科书第115页墙面图、地面图)

师:

小明家的房间装饰得真漂亮,你能发现瓷砖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如果学生只看到斜行的规律,则教师酌情启发学生注意横行、竖行的规律,要是还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启发)

a、每行有几种瓷砖?

b、这几种瓷砖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

C、有哪几中图形,图形有什么变化?

(1)学生交流

(2)揭示课题:

找规律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的图形排列规律,并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规律,帮助总结:

(1)从看的方向不同来寻找规律(横竖)

(2)从图形的不同来寻找规律

(3)从图形的排列来寻找规律

(4)课件演示图形的规律变化过程

2、把同学们发现的规律进行分析,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地排列,我们叫这种排列为循环排列规律。

3、每个同学在学习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或别人好的想法说一说。

4、想不想进入规律王国去看一看呢?

那里有规律的图片可多了。

但必须得闯过五关才能去看。

三、学生闯关:

1、第一关。

摆一摆

◇◆□■◆□■◇□■◇◆

摆水果图片

2、第二关让学生按要求去思考,下面的图形应当怎样去画。

☆★○●●☆★○○●☆★______

3、第三关让学生按要求猜一猜下一个可能是什么。

喜羊羊和懒羊羊等看谁在第一个?

猜一猜

1、第四关让学生按要求接着画一画如何来画?

(旋转和钟表)

2、第五关小小设计师

“5月10日母亲节就要到了,设计一张精美的贺卡送给自己的妈妈吧!

用纸作为贺卡来画。

四、进入规律王国大门开始欣赏图片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掌握了什么规律?

六、作业布置,提高练习:

出示小黑板:

1、我爱数学、学我爱数、数学我爱、。

2、1234、4123、3412、。

3、上下、下右、右左、左右、上左、下上、。

4、练习二十三的第2题。

 

教学反思:

《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找规律》一课的延伸,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图形排列规律复杂一些,呈现出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

教学目标设计为: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能力;3.使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美,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分为“感受规律→认识规律→创编规律→自主总结”四大环节。

其中,认识规律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和重点。

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比较合适,要注意的是合作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首先,小组内交流规律,交流过程中使思维快的学生初步总结、表达规律,思维慢的学生受到启发,体会规律。

第二,让学生到前台表演规律,使“静的规律”变成“动的画面”,使复杂的规律变的形象、生动,学生喜闻乐见,而形象思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这个环节有效的突破了关键和重点。

整节课以“主题情境”活动为主线,以“合作探究”活动为主导,以“培养能力”为目标,让孩子们在轻松自如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美。

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索与合作交流的。

教学中,我通过组织学生“观察与交流”,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参与学习,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从而培养了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又通过组织学生“拼摆与画画”,渗透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大部分学生从开始摆出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到接受新知识一步步在交流中学会一种又一种图形移动的规律;少数程度好的学生在其他学生学习他们创造出来的机会的同时又尝试在前面的基础上迁移性地创造出更多新的规律。

尊重了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第二课时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独立完成

(1)14710

(2)46810

(3)△▲△▲

请三位学生上台来做。

今天我们来学习“图形的变化规律”(揭示课题)

2、请大家看书第117页,用已掌握的知识把第2题最后一个图的时针和分针画在书上,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画?

(课件出示)

3、动物园在开运动会,小熊、兔子、猴子、青蛙都来参加了

出示小黑板:

第一行贴图片:

小熊、兔子、猴子、青蛙

第二行贴图片:

兔子、猴子、青蛙、小熊

第三行贴图片:

猴子、青蛙、小熊、兔子

第四行怎样贴呢?

由学生来贴,说出为什么要这样贴?

3、问:

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1、画一画

◇◆□■、◆□■◇、□■◇◆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认真审题,明确解题要求

2、请同学们尝试,动手画一画

3、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4、请学生汇报一下这幅图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1)它们全是四种图形组成的

(2)从右边起,每组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在下一组中变成第四个图形,第二

个图形变成第一个图形……如此循环排列。

(3)看成动态的就是图在向前一格一格地移动。

5、完成第116页例1下面的“做一做”,同组同学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6、请几个同学来说一说,应该怎样画?

为什么要这样画?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三中第1题

2、猜一猜:

小调皮及聪明屋。

(课件出示)

3、自由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它的规律是什么?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掌握了哪些规律?

教学反思:

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

在图形中寻找规律。

图形中的规律是抽象的,用来描述图形中规律的式子是由一些数学符号组成的,它是枯燥的。

我们要想让学生理解这些符号的意义,并学会应用这些规律,就必须要借助具体的模型,并且一定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是这样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

首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让学生回忆学过哪些图形,并组织学生用一根小棒代表三角形的一条边摆出两个三角形。

在学生回忆时质疑:

图形中是否隐含着规律。

在学生动手操作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谈发现。

学生深刻感受到独立排列摆出的两个三角形与连接排列摆出的两个三角形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变化”的操作中直观展示“公共边”,以此来为学生提供学习本课新知的认识停靠点。

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处于一种对知识渴求的状态,这时是教学新知,引导探究规律的最佳时机。

在这里为本课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接着,在用正方形连接排列的图形中寻找规律,这个活动中学生会迁移在连接排列的三角形中找规律的方法和经验,轻松地与老师共同完成列表,进行分析找到规律,其实这个环节也是对刚刚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的应用和巩固。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在五边形和六边形连接排列的图形中还有没有这样的规律。

这里是对已有经验的再次迁移,是数学思考方法的再次运用,是对图形中规律的拓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考虑到本节课图形中规律的形成过程和小学生认识规律,注重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观察、比较,切实经历知识的形成过成,用多种思考方法探究规律,并在分析中表述抽象的规律。

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第三课时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例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准备:

情境挂图、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找规律。

第1题,接着再画出5个珠子。

第2题,按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图形。

第3题,在横线里填数。

471013

200180160120

2、游戏:

接规律画几个图形,让你的同桌接着画下去。

3、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a、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出示例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

拿出学具试一试。

(1)让学生边摆边算,找出规律。

(2)小组合作交流想法。

c、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d、括号里应填几?

再往后你会摆吗?

应摆几个?

为什么?

(1)括号里应填16,再摆16个正方形

(2)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

1+1=2,2+2=4,4+3=7,7+4=11,11+()=(),肯定是11+5=16

学生汇报后,师进行小结。

重点说明:

例2数列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2、你可以仿照例2的规律自己创造出一些拥有这些规律的图形吗?

3、展示你创造出来的规律,并汇报你的规律是什么?

三、深入探究,应用规律:

1、四人小组讨论,你能找到其中隐藏着的秘密规律吗?

出示课件:

请你接着往下画一组。

2、你找到规律了吗?

请告诉大家应该填几?

为什么?

(出示课件)巩固练习题

(1)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

1、1、2、3、5、8、13、21、()、55

(2)96、()、24、12、6、3

四、教学效果测评:

1、独立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你找到了什么规律?

2、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17——p118页(完成练习二十三)3—7题

第3题,先让学生说一说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4题,让学生先观察数轴上的数排列有什么规律,然后指名交流,再在书上填写。

第5、6、7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并同时渗透数轴的知识和数位的知识。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不但找出了图形的变化规律,还找出了数字的变化规律。

每组图形的个数是怎么变化的,就有了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

六、拓展提高(出示课件)

按规律填数:

(1)1248()()()

(2)134711()()()

(3)149()()()

(4)你能判断出动画挡住几个圆吗?

教学反思:

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直观形象、动静结合、既节省教学时间,又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生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对突破重、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如课堂开始用了三题情境图,分别引导孩子从颜色、形状、数量、去观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吸引学生。

接下来P.116页一个正方形、两个正方形、4个正方形,7个正方形、11个正方形-------引导学生自己“找”规律,学生很快根据图形这些规律,接着我马上引导还有数字规律,其它规律找等等。

从中得出结论。

我还能能让学生从观察规律、发现规律,引导“联系生活”。

这样思维的训练,有层次性、递进性。

在情境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得到发展。

总之,整节课对学生有提示性、启发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教的常规与学生学的常规都严谨有序。

学生参与的面要广,从教学形式到教学内容都吸引着学生津津有味地参与学习。

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作者:

王娟娟时间:

2012-08-2619:

19:

36

二年级下册《找规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的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规律,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一些,我们来看一看。

1.出示课件:

展示一年级所学的规律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

2.揭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找规律。

(板书:

找规律)

(二)新知探索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有一个叫琳琳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小动物,家里不只有动物玩具,连墙上的壁纸都有动物图案,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1.学习例1

(1)出示图片让学生依次大声地读出来,边读边比较,找找规律。

第一行贴图片:

小狗、熊猫、小兔、小猫

第二行贴图片:

熊猫、小兔、小猫、小狗

第三行贴图片:

小兔、小猫、小狗、熊猫

第四行贴图片:

小猫、小狗、熊猫、小兔

(2)指名说说你发现的规律。

(你是怎样发现的?

)如发现有困难,教师适当引导。

(3)课件演示移动规律。

(4)提问学生是否还能从其它不同的方向来观察,并得出规律?

2.试一试:

课件出示星星、月亮图。

(先要求学生找出规律,再回答第四行图形是怎么排列的。

3.展开想像:

横着看,第五行是怎样排列的?

有什么发现?

第六行呢?

第九行呢?

竖着看,第五列又是怎样排列的?

第六列呢?

这里你又发现了什么?

如果叫你画第七、第八列,你会吗?

(课件同步展示)整体感知规律。

(三)巩固提高

1.练一练: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适当指导

(1)将方阵图改成横着排列,规律没有改变

(2)将图形改成字母,移动方向相反

ABCDDABCCDAB________

(3)换成汉字在田字格中移动,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2.校对反馈:

全班共同探讨规律,比较与新授例题的异同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里你有什么收获?

说一说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2.生活中的规律非常多,有待大家去仔细观察、思考。

(五)拓展延伸

1.欣赏刚才的星星月亮图:

这么美的图案,如果让叔叔阿姨织成布,做成衣服漂亮吗?

桌布啊、壁纸啊都可以。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2.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规律,课件展示。

3.创作练习:

用今天我们学过的规律自己创作手帕(贴一贴、画一画),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