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9487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教案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教案教学设计.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教案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二)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

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

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

7的乘法口诀、8的

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

算。

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2、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学

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

单元课时安排:

大约13课时

7

的乘法口诀⋯⋯⋯⋯⋯⋯⋯⋯⋯⋯⋯⋯⋯⋯⋯⋯⋯⋯⋯⋯⋯

5课时左右

8

的乘法口诀⋯⋯⋯⋯⋯⋯⋯⋯⋯⋯⋯⋯⋯⋯⋯⋯⋯⋯⋯⋯

3课时左右

9

的乘法口诀⋯⋯⋯⋯⋯⋯⋯⋯⋯⋯⋯⋯⋯⋯⋯⋯⋯⋯⋯⋯⋯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看一看摆一摆⋯⋯⋯⋯⋯⋯⋯⋯⋯⋯⋯⋯⋯⋯⋯⋯⋯⋯⋯⋯

1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七的乘法口决

 

教学内容:

课本第7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3、使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得的较大的发展。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熟记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准备:

每小组准备7套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

我们知道一个星期有7天,那么要算出2个星期有多少天?

3个星期有多少天?

5个星期有⋯⋯要算出几个星期有多少天?

怎样算最简便呢?

如果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你就

能很快地回答出来。

(板书课题:

7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

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猜测一下7的乘法口诀会有几句?

7的乘法又有

什么特点?

(学习之间相互交流)

 

2、请同学们试着自己动手一组七巧板拼成一个图案,然后再与同桌交流,也可以在小

组内进行交流。

 

3、请每小组挑选最满意、最美的图案,上台讲讲拼得像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

用实物投影展出7个拼好的图案。

师:

同学们利用自己的智慧拼摆了这么多优美的图案,那么你们能根据这七个图案写出

相应的乘法算式,并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

试试看能编几句就几句。

4、小组分工,合作探究,如有的说乘法算式,有的写乘法算式,有的编乘法口诀等。

5、最后整理出7的乘法口诀。

师生交流:

 

1、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根据七巧板的图案,写出了哪些乘法算式?

编出了几句口诀?

2、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内容。

乘法算式乘法口诀

 

7×1=7

7×1=7

一七得七

2×7=

7×2=

二七(

3×7=

7×3=

三七(

4×7=

7×4=

四七(

5×7=

7×5=

五七(

6×7=

7×6=

六七(

7×7=

七七(

 

3、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老师指着一个图案问:

拼一个图案用了7块七巧板,是几个7?

乘法口诀怎样编?

摆两个图案要几块七巧板?

是几个7?

对应的乘法算式和口诀是什么?

 

4、说一说哪算式可以表示拼4个图案所用的七巧板的块数?

所用的乘法口诀是哪一

句?

5、拼6个图案需几个七巧板?

可以用哪一个算式来表示?

所用乘法口诀是哪一句?

 

6、“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它表示摆几个图案所需七巧板的块数?

应该对应哪个算式?

对应哪句乘法口诀?

 

7、哪句口诀能很快算出摆7个图案所需七巧板的块数?

应该对应哪一个算式?

8、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7的乘法口诀每相邻两句的积都相差7呢?

学生活动:

 

1、拍手读7的乘法口诀。

2、你最喜欢哪一句口诀?

不知道四七多少,怎么办?

谁能想个办法?

3、熟记口诀。

同桌拍手背四人小组背开火车背集体拍手背

 

三、巩固练习,实际应用

1、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抢答游戏。

2、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看图写算式。

3、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和第4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你有什么感受?

请同学们下课调查一下,我们生活中有哪能用到7的口诀的具体事例?

 

五、随堂练习

 

六、拓展性学习

 

□+◎+□

□+◎=35

◎+○=45

=45

□=()

◎=()

○=()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7的乘法口诀练习

(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73~75页,练习十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流利地背出1—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生活的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1—7的乘法的计算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巩固

7的乘法口诀计算。

教学准备:

口算卡及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口算卡,开火车计算。

7×5=

7×3=

7×6=

6×4=

5×2=

7×2=

7×4=

7×7=

6×3=

6×5=

7×1=

7×0=

 

【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白练习的目标。

 

二、合作探索

 

1、完成第5、7、8、12题,以多种方式巩固乘法口诀的练习,变换多种方式,提高学

生记忆看见的兴趣,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口诀、记忆口诀,熟悉口诀之间、口诀与计算之间的联系,为后面的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2、完成口诀。

二七()三七()六七()

 

四七()()七三十五()七四十九

3、第4、9、10、14、15题都是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

除15题外,每

道题目都是以情景引出问题,让学生解答。

第15题是让学生自己分析情景提出问题。

让学

 

生体会学习乘法的用处,培养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让学生自己寻找条件与问题,提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看谁算得快。

7×2=

5×7=

6×7=

7×5=

4×7=

7×7=

7×4=

6×4=

7×3=

2×7=

6×6=

5×6=

6×5=

7×6=

3×7=

5×5=

5、接龙背口诀。

1—7的乘法口诀。

6、指导第15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

 

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己回答。

四、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倍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3、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的学习习惯,

发展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会解决简单的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

若干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教学例2。

1、摆小棒游戏。

1)请大家用自己的小棒在桌面上摆一个正方形,数一数要多少小棒?

2)在教师的引导下摆出第二个正方形,数一数两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

3)在教师的引导下摆出第三个正方形,数一数三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动手操作,从

 

1个

 

4到

 

2个4,再到

 

3个4

 

的等,逐步

 

明确几个几的问题,便于理解“倍”的概念。

 

2、揭示“倍”的概念。

刚才大家在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时候,

每个正方形都用去

4根小棒,摆

2个正方形就用去

 

2个

4根,摆

3个正方形就用去

3个

4根⋯⋯这里的

3个4,我们还可以来表达——那就是

 

4的

3倍。

 

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描述

2个

4的情况,以及

5个

4、6个

4等情况。

2个

4我们可

 

以怎样说呢?

5个

4、6个

4呢?

 

二、教学例3,强化概念,巩固认识

1、出示例3引导明确题意。

请大家认真观察图示,谁来说一说这副图的意思?

2、引导分析,正确解答。

1)小精灵提出了求“第二行摆了多少个?

的问题,请大家想一想:

第二行摆的圆片数

 

和谁有关系?

请找出题目中相关的语句。

2)引导学生继续摆圆片。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摆的?

4)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4个2是多少?

你能够列出一个相应的算式吗?

 

【设计意图】:

尝试解答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题目,继续巩固和强化对相关概念的

 

理解,进一步明确求该类问题所用的方法。

 

三、学习效果测评

1、指导尝试练习。

2、完成教材76页《做一做》

3、说出你是怎样列式的?

说出你的想法。

 

【设计图意】:

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和孕伏。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77页例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倍”的含义的理解。

 

2、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

3、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的联系,学会看线图。

 

教学重点:

1、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

2、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学会看线段图。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中关于两个数量之间倍数关系的语句。

 

教学准备:

教材中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算练习。

6×7

5

×6

7

×4

3

×5

4×6

5

×5

6

×3

2

×6

7×2

3

×7

7

×7

2

×4

6×6

4

×4

5

×2

3

×6

2、回答。

4个6

可以说成

6的(

)倍。

3个5

可以说成

5的(

)倍。

5个4

可以说成(

)的(

)倍。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巩固倍的概念,为新知做好铺垫。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学例4。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和同桌进行交流。

3)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根据教师指向的问题,先独立解决。

 

【设计意图】:

尝试着让学生自行解决,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独立的

 

学习习惯。

 

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解答方法。

 

全班进行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教师画出线段图。

 

【设计意图】:

用直观的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三、学习效果测评

引导完成教材78页1~3。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7的乘法口诀练习

(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78页练习十七第4—9题。

 

教学目标:

1、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要求学生记住7的乘法口诀。

3、带着练习用口诀计算和巩固两步式题的练习题。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7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7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复习7的乘法口诀。

1、同桌对口令。

 

2、师生互补口令。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让形式达到熟记口诀。

 

二、指导练习第4—9题。

1、第4题是对“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多少”数量关系的抽象认识,要使学生真正明白

7

的6倍就是6个7,5的4倍就是4个5。

2、计算。

5=□

5=

2=□

4=

7

×4=□

6

×3=□

7=□

7=

6=□

6=

7×6+7

7

×4-4

7

×2+7

7×7-7

7

+6+7

5

×7+5

3、指导练习第7—8题。

 

三、练习作业。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8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80页例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3、通过乘法口诀的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教学难点:

编制8的乘法口诀并记忆。

教学准备:

教材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口算练习。

4×7

7

×2

3

×6

5

×6

6×4

3

×3

5

×2

7

×3

7×4+7

5

×7+5

6

×6+6

3

×5-3

7×4-4

6

×3+6

4

×4+4

5

×6-6

2、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1)7的5倍是多少?

2)4的3倍是多少?

3)6个4相加得多少?

4)7和5相加的多少?

 

【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白练习的目标。

 

二、自主探究8的乘法口诀

1、出示出示图,引导学生观察,每排站了多少人?

有几个这样的一排?

2、引导学生完成数轴图,填出数轴上所缺少的数。

 

8

16

24

32

40

48

⋯⋯

3、引导学生写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在书上写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和口诀,

并和同桌交流。

二八(

三八(

四八(

五八(

六八(

七八(

八八(

 

【设计意图】:

用加法算出相应的结果,为编制口诀做准备,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乘法

 

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4、指导学生齐读8的乘法口诀。

 

5、指导学生齐背8的乘法口诀。

6、组织学生对口令。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81页1~4题。

 

2、独立完成81页5题。

3、背诵8的乘法口诀。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学会了什么?

 

五、拓展性学习:

 

1、请你试一试,填出适当的数。

3×8=246×6=36

 

36=□×□24=□×□×□

 

教学反思:

 

24=□×□

 

36=□×□×□

 

第七课时8的乘法口诀练习

(一)

教学内容:

课本82页练习十八6~10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8的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

2、发展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巩固8的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

2、发展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根据主题图的含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正确到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材中相应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练习巩固。

 

1、完成82页第6题,集体订正。

2、完成第七题。

1)先在书上练线,找出每个乘法算式的答案。

2)根据所选的算式说出相应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

强化8的乘法口诀,加深对口诀的了解和记忆。

 

3、引导完成8~9题。

1)了解题目的意思。

 

2)填写出乘法算式的结果。

3)观察图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根据图意说出的想法,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5)学生自行独立解答。

6)引导学生说出解答的根据。

(强调有几个几?

4、解答第10题。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后自行解答。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数法。

 

【设计意图】:

巩固用乘法解决问题,进一步乘法的意义,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学习。

1、在□里填出合适的数。

39=□×□+□61=□×□+□

39=□×□-□61=□×□-□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7×8-16=8×□5×7+21=7×□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8的乘法口诀练习

(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83页11—15题。

 

教学目标:

1、用不同方式巩固8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熟练背诵8的乘法口诀。

2、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

一、复习

1、开火车,对口了令。

2、背一背。

【设计意图】:

巩固8的乘法口诀,达到熟练运用。

3、填一填。

(出示小黑板)

8×2=□7

×3=□

8

×6=□2

×8=□

6×7=□4

×6=□

5

×7=□4

×7=□

5×8=□8

×3□

8

×8=□8

×5=□

5×6=□7

×8=□

6

×8=□6

×4=□

4、第13题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先让学生集体讨论,

 

然后同桌或小组交流订正。

5、第14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现实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去找联系解决问题。

应先

 

引导学生明白题意,再画示意图,帮助解答。

二、拓展练习

 

(补充相应的练习)

1、每辆车限坐乘客

8人,现在有

26位乘客,

3辆车能坐得下吗?

 

2、商场里有一种袜子每双

3元钱,妈妈有

20元,想买

6双这样的袜子,她带的钱够吗?

 

3、

24=□╳□

=□╳□

16=

□╳□

=□╳□

 

4、

6+☆+☆+☆=30

☆=(

 

三、课堂随练。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9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课本P84及练习十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能根据乘法的意义正确推导出9的乘法口诀。

2、能初步记住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熟练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此行黑板、图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引导学生背诵1~8的乘法口诀。

2、引导学生复习旧知。

1)、出示相应的题目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明确一句口诀可以写两个乘法算式。

2)、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完成。

将口诀补充完整:

()六二十四

二(

)十四

 

七(

)五十六

()八四十

 

⋯⋯

 

[设计意图]:

强化乘法口诀的记忆和有关表内乘法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9的乘法口诀。

1、谈话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

2、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师:

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1)、有几条船参加比赛?

(2)、每条船上有几人?

(3)、2条船上有几人?

(4)、一共有多少人?

⋯⋯

3、

(1)选择问题让学生思考、同桌交流举手反馈。

(2)板书反馈结果观察用那种方法简便

(1)用乘法简便。

(2)小组合作编乘法口诀。

(3)反馈交流、并展示。

 

4、小黑板出示袋鼠跳格图:

指名学生填写并随时提问。

5、口诀记忆

齐读口诀,师生对口令

6、出示85页3题:

独立圈出9的倍数,小组交流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9的倍数的积的特点,帮助学生进行简要的归纳。

 

[设计意图]:

明确主题图的意义,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为学习9的乘法口诀打基础。

给学

 

生提供充分的探究9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和记忆。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口述:

五九()⋯⋯指名填、抢答等。

2、练习十九2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订正。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的表现怎样?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第十课时9的乘法口诀练习

(一)

教学内容:

课本P86~8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强化口诀的记忆,进一步巩固表内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掌握。

2、引导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收集、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巩固表内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掌握。

2、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收集、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9的乘法口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