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整数教案.docx
《分数乘整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乘整数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数乘整数教案
第一课时:
分数乘整数
一、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复习题。
(1)计算下面各题?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2)计算:
2/15+2/15+2/15=
3/17+3/17+3/17=
2、引出课题。
3/17+3/17+3/17=?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新知探究
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2、出示自学题纲,让学生自学课本。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什么?
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2)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课件出示例1
教师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学生根据线段图列出不同的算式,并解答。
(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2/11”,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
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就是求3个是多少?
2/11+2/11+2/11=
2/11×3=
(3)、分数乘以整数的法则。
A、导出计算方法。
你会计算吗?
看哪些同学不用老师讲解就能依据转化思想把分数乘以整数这个新知识转为已经学过的旧知识来进行计算。
(可以互相说互相看。
)
B、归纳法则。
通过以上计算,想一想分数乘以整数怎样计算呢?
师:
比一比,看哪个组的同学总结的语言准确又简练。
小组讨论,总结出法则:
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板书)
C、应用法则计算。
讨论,这两种方法哪种简单?
为什么?
强调:
能约分,要先约分;结果是假分数一定要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4、教学例2
(1)出示3/8×6,学生独立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
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
应该怎么办?
(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
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三、当堂测评()
1、看图写算式
2、先说算式意义,再填空。
3、看算式,约分计算。
(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四、学生课堂自评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每个学生给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分数乘以整数
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法则:
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11×3
=2×3/11
=6/11
《分数乘整数》说课材料
一、教材分析
《分数与整数相乘》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与计算方法的教学。
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解决分数乘法的简单实际问题,分数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这部分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把计算学习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
2、重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二、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有的学生并不陌生,有的可能已经会计算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式。
但是,这节课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多余。
因为很多学生可能凭借经验只知道怎么算,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
尤其是对于分数和整数相乘时,为什么直接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而分母不变,学生不一定明确。
因此,这节课不能仅仅满足学生会算,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三、教学目标定位
基于教材特点与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使学生了解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学会正确的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确立
教学重点:
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理。
五、教法、学法选择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现状,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进而总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感受由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学习模式,学会独立思考,积极交流,实现学习者自觉、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知。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整个学习活动。
六、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上述思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的整体结构如下:
1.以旧引新,唤醒认知。
2.情境设疑,探索新知。
3.分层练习,深化认知。
下面再具体说一下教学环节的设计:
(一)以旧引新,唤醒认知
首先出示如:
2/15+2/15+2/15=
3/17+3/17+3/17=
让学生先计算,然后思考:
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还可以用怎样的形式表示?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是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分数加法的计算等。
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可能对于上述知识点有些遗忘。
通过复习热身,试想唤醒学生对乘法的意义以及分数加法计算的认知,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后面的例题教学作好相应的准备。
(二)情境设疑,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
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2/11 ,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首先,请学生根据条件把袋鼠跳一下用一条线段图表示出来,然后把整条线段平均分成11分,其中的两份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最后根据所求问题列出算式。
估计学生可能会列出加法算式,也可能列出乘法算式。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注意用加法列式的同学,交流时,指名其先说,并计算出得数。
而后再请用乘法算式列式的同学回答。
首先追问学生怎么想到用乘法计算?
让学生明确相同的分数连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
通过这第一次的追问,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而后再请所有的学生一起思考:
2/11×2的得数怎么求。
估计学生中一定会出现直接会用2/11的分子3与整数3相乘作分子,用11作分母的计算方法。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再一次追问,为什么能这样进行计算?
有的学生可能借助图说明算理,有的可能根据乘法和加法的联系来阐述原因。
但不管哪一种原因,最后教师都要归纳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角度,即2/11×3就是2/11+2/11+2/11,等于2+2+2/11,就是2*3/11。
通过这两次追问,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设计说明:
在计算教学中,往往有很多教师只关注教会学生如何算,对为什么可以这样算缺乏足够的重视。
因此,造成由于算理不清而导致的只会机械算,不会灵活运用的状况。
因此,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通过连续追问,让学生深入理解算理,让学生明白分数乘整数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作分子的道理。
这样做能够很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自主练习:
幼儿园有2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吃1/3块月饼,一共吃了多少块月饼?
这是安排在学生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乘整数的算理之后练习,一方面为了及时帮助学生巩固上面学习的新知,另一方面是为了教学先约分再计算。
这样将计算方法中涉及到的几个知识点逐一分解,便于学生掌握。
3.出示:
3/8×6 让学生自己解决。
这个设计,主要是起到巩固新知,同时又因为每个学生所提问题的不同,可以积累更多的素材,以便学生总结概括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4.总结归纳:
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
先同桌商量,再全班交流。
设计说明:
在新授过程中,我分成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解决意义以及理解算理,第二个环节是解决具体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再计算的简便方法,第三个环节是巩固算理算法,第四个环节是总结归纳计算方法。
通过这四个环节的教学,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为他们理解并掌握重难点铺设了很好的认知阶梯。
(三)分层练习,强化认知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巩固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
主要是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中的相关题目。
2.巩固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和算法。
通过同步练习中计算题的实际练习,强化对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3.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同步练习中的解决问题是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实际应用题,通过练习让学生把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以此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分数乘整数》说课材料及教案
授课教师:
李国林
授课班级:
六(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