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竞赛标准教材第十一章圆锥曲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59446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竞赛标准教材第十一章圆锥曲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数学竞赛标准教材第十一章圆锥曲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数学竞赛标准教材第十一章圆锥曲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数学竞赛标准教材第十一章圆锥曲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数学竞赛标准教材第十一章圆锥曲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竞赛标准教材第十一章圆锥曲线.docx

《高中数学竞赛标准教材第十一章圆锥曲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竞赛标准教材第十一章圆锥曲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数学竞赛标准教材第十一章圆锥曲线.docx

高中数学竞赛标准教材第十一章圆锥曲线

高中数学竞赛标准教材(第十一章圆锥曲线)

第十一圆锥曲线

一、基础知识

1.椭圆的定义,第一定义:

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大于两个定点之间的距离)的点的轨迹,即|PF1|+|PF2|=2a(2a>|F1F2|=2)

第二定义:

平面上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同一个常数e(0<e<1)的点的轨迹(其中定点不在定直线上),即

(0<e<1)

第三定义: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给定两圆1:

x2+2=a2,2:

x2+2=b2,a,b∈R+且a≠b。

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交圆1于P,交圆2于Q,过P引轴的平行线,过Q引x轴的平行线,两条线的交点的轨迹即为椭圆。

2.椭圆的方程,如果以椭圆的中心为原点,焦点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由定义可求得它的标准方程,若焦点在x轴上,列标准方程为

(a>b>0),

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若焦点在轴上,列标准方程为

(a>b>0)。

3.椭圆中的相关概念,对于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

a称半长轴长,b称半短轴长,称为半焦距,长轴端点、短轴端点、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为(±a,0),(0,±b),(±,0);与左焦点对应的准线(即第二定义中的定直线)为,与右焦点对应的准线为;定义中的比e称为离心率,且,由2+b2=a2知0<e<1

椭圆有两条对称轴,分别是长轴、短轴。

4.椭圆的焦半径公式:

对于椭圆1(a>b>0),F1(-,0),F2(,0)是它的两焦点。

若P(x,)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则|PF1|=a+ex,|PF2|=a-ex

.几个常用结论:

1)过椭圆上一点P(x0,0)的切线方程为

2)斜率为的切线方程为;

3)过焦点F2(,0)倾斜角为θ的弦的长为

6.双曲线的定义,第一定义:

满足||PF1|-|PF2||=2a(2a<2=|F1F2|,a>0)的点P的轨迹;

第二定义:

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距离之比为常数e(>1)的点的轨迹。

7.双曲线的方程: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方程为

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焦点在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8.双曲线的相关概念,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

(a,b>0),

a称半实轴长,b称为半虚轴长,为半焦距,实轴的两个端点为(-a,0),(a,0)左、右焦点为F1(-,0),F2(,0),对应的左、右准线方程分别为离心率,由a2+b2=2知e>1。

两条渐近线方程为,双曲线与有相同的渐近线,它们的四个焦点在同一个圆上。

若a=b,则称为等轴双曲线。

9.双曲线的常用结论,1)焦半径公式,对于双曲线,F1(-,0),F2(,0)是它的两个焦点。

设P(x,)是双曲线上的任一点,若P在右支上,则|PF1|=ex+a,|PF2|=ex-a;若P(x,)在左支上,则|PF1|=-ex-a,|PF2|=-ex+a

2)过焦点的倾斜角为θ的弦长是。

10.抛物线:

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焦点,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若取经过焦点F且垂直于准线l的直线为x轴,x轴与l相交于,以线段F的垂直平分线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F|=p,则焦点F坐标为,准线方程为,标准方程为2=2px(p>0),离心率e=1

11.抛物线常用结论:

若P(x0,0)为抛物线上任一点,

1)焦半径|PF|=;

2)过点P的切线方程为0=p(x+x0);

3)过焦点倾斜角为θ的弦长为。

12.极坐标系,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为极点记为,从出发的射线为极轴记为x轴,这样就建立了极坐标系,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记|P|=ρ,∠xP=θ,则由(ρ,θ)唯一确定点P的位置,(ρ,θ)称为极坐标。

13.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为常数e的点P,若0<e<1,则点P的轨迹为椭圆;若e>1,则点P的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若e=1,则点P的轨迹为抛物线。

这三种圆锥曲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为。

二、方法与例题

1.与定义有关的问题。

例1已知定点A(2,1),F是椭圆的左焦点,点P为椭圆上的动点,当3|PA|+|PF|取最小值时,求点P的坐标。

[解]见图11-1,由题设a=,b=4,==3,椭圆左准线的方程为,又因为,所以点A在椭圆内部,又点F坐标为(-3,0),过P作PQ垂直于左准线,垂足为Q。

由定义知,则|PF|=|PQ|。

所以3|PA|+|PF|=3(|PA|+|PF|)=3(|PA|+|PQ|)≥3|A|(A左准线于)。

所以当且仅当P为A与椭圆的交点时,3|PA|+|PF|取最小值,把=1代入椭圆方程得,又x<0,所以点P坐标为

例2已知P,为双曲线:

右支上两点,延长线交右准线于,PF1延长线交双曲线于Q,(F1为右焦点)。

求证:

∠F1=∠F1Q

[证明]记右准线为l,作PDl于D,于E,因为//PD,则,又由定义,所以,由三角形外角平分线定理知,F1为∠PF1P的外角平分线,所以∠=∠F1Q。

2.求轨迹问题。

例3已知一椭圆及焦点F,点A为椭圆上一动点,求线段FA中点P的轨迹方程。

[解法一]利用定义,以椭圆的中心为原点,焦点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椭圆方程:

=1(a>b>0)F坐标为(-,0)设另一焦点为。

连结,P,则。

所以|FP|+|P|=(|FA|+|A|)=a

所以点P的轨迹是以F,为两焦点的椭圆(因为a>|F|=),将此椭圆按向量=(,0)平移,得到中心在原点的椭圆:

由平移公式知,所求椭圆的方程为[解法二]相关点法。

设点P(x,),A(x1,1),则,即x1=2x+,1=2又因为点A在椭圆上,所以代入得关于点P的方程为。

它表示中心为,焦点分别为F和的椭圆。

例4长为a,b的线段AB,D分别在x轴,轴上滑动,且A,B,,D四点共圆,求此动圆圆心P的轨迹。

[解]设P(x,)为轨迹上任意一点,A,B,,D的坐标分别为A(x-,0),B(x+,0),(0,-),D(0,+),记为原点,由圆幂定理知|A|•|B|=||•|D|,用坐标表示为,即

当a=b时,轨迹为两条直线=x与=-x;

当a>b时,轨迹为焦点在x轴上的两条等轴双曲线;

当a<b时,轨迹为焦点在轴上的两条等轴双曲线。

例在坐标平面内,∠AB=,AB边在直线l:

x=3上移动,求三角形AB的外心的轨迹方程。

[解]设∠xB=θ,并且B在A的上方,则点A,B坐标分别为B(3,3tanθ),A(3,3tan(θ-)),设外心为P(x,),由中点公式知B中点为。

由外心性质知再由得

×tanθ=-1。

结合上式有

•tanθ=①

又tanθ+=②

所以tanθ-=两边平方,再将①,②代入得。

即为所求。

3.定值问题。

例6过双曲线(a>0,b>0)的右焦点F作B1B2轴,交双曲线于B1,B2两点,B2与左焦点F1连线交双曲线于B点,连结B1B交x轴于H点。

求证:

H的横坐标为定值。

[证明]设点B,H,F的坐标分别为(aseα,btanα),(x0,0),(,0),则F1,B1,B2的坐标分别为(-,0),(,),(,),因为F1,H分别是直线B2F,BB1与x轴的交点,所以

所以。

由①得

代入上式得

即(定值)。

注:

本例也可借助梅涅劳斯定理证明,读者不妨一试。

例7设抛物线2=2px(p>0)的焦点为F,经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点在准线上,且B//x轴。

证明:

直线A经过定点。

[证明]设,则,焦点为,所以,,,。

由于,所以•2-1=0,即=0。

因为,所以。

所以,即。

所以,即直线A经过原点。

例8椭圆上有两点A,B,满足AB,为原点,求证:

为定值。

[证明]设|A|=r1,|B|=r2,且∠xA=θ,∠xB=,则点A,B的坐标分别为A(r1sθ,r1sinθ),B(-r2sinθ,r2sθ)。

由A,B在椭圆上有即①

①+②得(定值)。

4.最值问题。

例9设A,B是椭圆x2+32=1上的两个动点,且AB(为原点),求|AB|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解]由题设a=1,b=,记|A|=r1,|B|=r2,,参考例8可得=4。

设=|AB|2=,

因为,且a2>b2,所以,所以b≤r1≤a,同理b≤r2≤a所以。

又函数f(x)=x+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当t=1即|A|=|B|时,|AB|取最小值1;当或时,|AB|取最大值。

例10设一椭圆中心为原点,长轴在x轴上,离心率为,若圆:

1上点与这椭圆上点的最大距离为,试求这个椭圆的方程。

[解]设A,B分别为圆和椭圆上动点。

由题设圆心坐标为,半径|A|=1,因为|AB|≤|B|+|A|=|B|+1,所以当且仅当A,B,共线,且|B|取最大值时,|AB|取最大值,所以|B|最大值为

因为;所以可设椭圆半长轴、半焦距、半短轴长分别为2t,,t,椭圆方程为,并设点B坐标为B(2tsθ,tsinθ),则|B|2=(2tsθ)2+=3t2sin2θ-3tsinθ++4t2=-3(tsinθ+)2+3+4t2

若,则当sinθ=-1时,|B|2取最大值t2+3t+,与题设不符。

若t>,则当sinθ=时,|B|2取最大值3+4t2,由3+4t2=7得t=1

所以椭圆方程为。

.直线与二次曲线。

例11若抛物线=ax2-1上存在关于直线x+=0成轴对称的两点,试求a的取值范围。

[解]抛物线=ax2-1的顶点为(0,-1),对称轴为轴,存在关于直线x+=0对称两点的条是存在一对点P(x1,1),(-1,-x1),满足1=a且-x1=a(-1)2-1,相减得x1+1=a(),因为P不在直线x+=0上,所以x1+1≠0,所以1=a(x1-1),即x1=1+

所以此方程有不等实根,所以,求得,即为所求。

例12若直线=2x+b与椭圆相交,

(1)求b的范围;

(2)当截得弦长最大时,求b的值。

[解]二方程联立得17x2+16bx+4(b2-1)=0由Δ>0,得<b<;设两交点为P(x1,1),Q(x2,2),由韦达定理得|PQ|=。

所以当b=0时,|PQ|最大。

三、基础训练题

1.A为半径是R的定圆⊙上一定点,B为⊙上任一点,点P是A关于B的对称点,则点P的轨迹是________

2.一动点到两相交直线的距离的平方和为定值2(>0),则动点的轨迹是________

3.椭圆上有一点P,它到左准线的距离是10,它到右焦点的距离是________

4.双曲线方程,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椭圆,焦点为F1,F2,椭圆上的点P满足∠F1PF2=600,则ΔF1PF2的面积是________

6.直线l被双曲线所截的线段N恰被点A(3,-1)平分,则l的方程为________

7.ΔAB的三个顶点都在抛物线2=32x上,点A(2,8),且ΔAB的重心与这条抛物线的焦点重合,则直线B的斜率为________

8.已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方程为3x-4-2=0和3x+4-10=0,一条准线方程为+4=0,则双曲线方程为________

9.已知曲线2=ax,与其关于点(1,1)对称的曲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如果过这两个交点的直线的倾斜角为40,那么a=________

10P为等轴双曲线x2-2=a2上一点,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1.已知椭圆与双曲线有公共的焦点F1,F2,设P是它们的一个焦点,求∠F1PF2和ΔPF1F2的面积。

12.已知(i)半圆的直径AB长为2r;(ii)半圆外的直线l与BA的延长线垂直,垂足为T,设|AT|=2a(2a<);(iii)半圆上有相异两点,N,它们与直线l的距离|P|,|NQ|满足求证:

|A|+|AN|=|AB|。

13.给定双曲线过点A(2,1)的直线l与所给的双曲线交于点P1和P2,求线段P1P2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四、高考水平测试题

1.双曲线与椭圆x2+42=64共焦点,它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0,则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_

2.过抛物线焦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若A,B在抛物线准线上的射影分别是A1,B1,则∠A1FB1=_________

3.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F1,顶点为A1,A2,P是双曲线上任一点,以|PF1|为直径的圆与以|A1A2|为直径的圆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

4.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离心率,一条准线方程为x=11,椭圆上有一点横坐标为-1,到此准线异侧的焦点F1的距离为_________

.4a2+b2=1是直线=2x+1与椭圆恰有一个公共点的_________条

6.若参数方程(t为参数)表示的抛物线焦点总在一条定直线上,这条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_

7.如果直线=x+1与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总有公共点,则的范围是_________

8.过双曲线的左焦点,且被双曲线截得线段长为6的直线有_________条

9.过坐标原点的直线l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若以AB为直径的圆恰好通过椭圆的右焦点F,则直线l的倾斜角为_________

10.以椭圆x2+a22=a2(a>1)的一个顶点(0,1)为直角顶点作此椭圆的内接等腰直角三角形AB,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作_________个

11.求椭圆上任一点的两条焦半径夹角θ的正弦的最大值。

12.设F,分别为椭圆的左焦点和中心,对于过点F的椭圆的任意弦AB,点都在以AB为直径的圆内,求椭圆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13.已知双曲线1:

(a>0),抛物线2的顶点在原点,2的焦点是1的左焦点F1。

(1)求证:

1,2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问:

是否存在过2的焦点F1的弦AB,使ΔAB的面积有最大值或最小值?

若存在,求直线AB的方程与SΔAB的最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五、联赛一试水平训练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方程(x2+2+2+1)=(x-2+3)2表示的曲线为椭圆,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2.设为抛物线的顶点,F为焦点,且PQ为过F的弦,已知|F|=a,|PQ|=b,ΔPQ面积为_________

3.给定椭圆,如果存在过左焦点F的直线交椭圆于P,Q两点,且PQ,则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4.设F1,F2分别是双曲线(a>b>0)的左、右焦点,P为双曲线上的动点,过F1作∠F1PF2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则的轨迹为_________

.ΔAB一边的两顶点坐标为B(0,)和(0,),另两边斜率的乘积为,若点T坐标为(t,0)(t∈R+),则|AT|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6.长为l(l<1)的线段AB的两端点在抛物线=x2上滑动,则线段AB的中点到x轴的最短距离等于_________

7.已知抛物线2=2px及定点A(a,b),B(-a,0),ab≠0,b2≠2pa,是抛物线上的点,设直线A,B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分别为1,2,当变动时,直线12恒过一个定点,此定点坐标为_________

8.已知点P(1,2)既在椭圆内部(含边界),又在圆x2+2=外部(含边界),若a,b∈R+,则a+b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9.已知椭圆的内接ΔAB的边AB,A分别过左、右焦点F1,F2,椭圆的左、右顶点分别为D,E,直线DB与直线E交于点P,当点A在椭圆上变动时,试求点P的轨迹。

10.设曲线1:

(a为正常数)与2:

2=2(x+)在x轴上方有一个公共点P。

(1)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用a表示);

(2)为原点,若1与x轴的负半轴交于点A,当0<a<时,试求ΔAP面积的最大值(用a表示)。

11.已知直线l过原点,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正半轴上,若点A(-1,0)和B(0,8)关于l的对称点都在上,求直线l和抛物线的方程。

六、联赛二试水平训练题

1.在四边形ABD中,对角线A平分∠BAD,在D上取一点E,BE与A相交于F,延长DF交B于G,求证:

∠GA=∠EA。

2.求证:

在坐标平面上不存在一条具有奇数个顶点,每段长都为1的闭折线,它的每个顶点坐标都是有理数。

3.以B0和B1为焦点的椭圆与ΔAB0B1的边ABi交于i(i=0,1),在AB0的延长线上任取点P0,以B0为圆心,B0P0为半径作圆弧交1B0的延长线于Q0;以1为圆心,1Q0为半径作圆弧Q0P1交B1A的延长线于P1;B1为圆心,B1P1为半径作圆弧P1Q1交B10的延长线于Q1;以0为圆心,0Q1为半径作圆弧Q1,交AB0的延长线于。

求证:

(1)点与点P0重合,且圆弧P0Q0与P0Q1相内切于P0;

(2)P0,Q0,P1,Q1共圆。

4.在坐标平面内,从原点出发以同一初速度v0和不同发射角(即发射方向与x轴正向之间的夹角)α(α∈[0,π],α≠)射出的质点,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轨迹是抛物线,所有这些抛物线组成一个抛物线族,若两条抛物线在同一个交点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则称这个交点为正交点。

证明:

此抛物线族的所有正交点的集合是一段椭圆弧,并求此椭圆弧的方程(确定变量取值范围)。

.直角ΔAB斜边为AB,内切圆切B,A,AB分别于D,E,F点,AD交内切圆于P点。

若PBP,求证:

PD=AE+AP。

6.已知BD,点A为BD中点,点Q在B上,A=Q,又在BQ上找一点R,使BR=2RQ,Q上找一点S,使QS=RQ,求证:

∠ASB=2∠DR。

答案:

基础训练题

1.圆。

设A交圆于另一点是A关于的对称点。

则因为AB,所以P在以为直径的圆上。

2.圆或椭圆。

设给定直线为=±x(>0),P(x,)为轨迹上任一点,则。

化简为22x2+22=2(1+2)

当≠1时,表示椭圆;当=1时,表示圆。

3.12.由题设a=10,b=6,=8,从而P到左焦点距离为10e=10×=8,所以P到右焦点的距离为20-8=12。

4.-2<<2或<由(||-2)(-)<0解得>或-2<<2

设两条焦半径分别为,n,则因为|F1F2|=12,+n=20由余弦定理得122=2+n2-2ns600,即(+n)2-3n=144所以,

6.3x+4-=0设(x1,1),N(x2,2),则两式相减得-(1+2)(1-2)=0由,得。

故方程+1=(x-3)

7-4设B(x1,1),(x2,2),则=0,所以1+2=-8,故直线B的斜率为

8.=1。

由渐近线交点为双曲线中心,解方程组得中心为(2,1),又准线为,知其实轴平行于轴,设其方程为=1。

其渐近线方程为=0。

所以-1=(x-1)由题设,将双曲线沿向量=(-2,-1)平移后中心在原点,其标准方程为=1。

由平移公式平移后准线为,再结合,解得a2=9,b2=16,故双曲线为=1。

9.2.曲线2=ax关于点(1,1)的对称曲线为(2-)2=a(2-x),

由得2-2+2-a=0,故1+2=2,从而=

=1,所以a=2

10.(2,]。

设P(x1,1)及,由|PF1|=ex1+a

|PF2|=ex1-a,|PF1|+|PF2|=2ex1,所以,即。

因,所以,所以即2<t≤2

11解:

由对称性,不妨设点P在第一象限,由题设|F1F2|2=4=42,又根据椭圆与双曲线定义

解得|PF1|=a1+a2,|PF2|=a1-a2

在ΔF1PF2中,由余弦定理从而

又sin∠F1PF2=

所以

12.解:

以直线AB为x轴,AT的中垂线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由定义知,N两点既在抛物线2=4ax上,又在圆[x-(a+r)]2+2=r2上,两方程联立得x2+(2a-2r)x+2ra+a2=0,设点,N坐标分别为(x1,1),(x2,2),则x1+x2=2r-2a又|A|=|P|=x1+a,|AN|=|NP|=x2+a|AB|=2r,所以

|A|+|AN|=x1+x2+2a=2r=|AB|

得证。

13.解:

若直线l垂直于x轴,因其过点A(2,1),根据对称性,P1P2的中点为(2,0)。

若l不垂直于x轴,设l的方程为-1=(x-2),即

=x+1-2①

将①代入双曲线方程消元得

(2-2)x2+2(2-1)x-(42-4+3)=0②

这里且Δ=[2(2-1)]2+4(2-)2(42-4+3)=8(32-4+3)>0,

设x1,x2是方程②的两根,由韦达定理

由①,③得1+2=x1+(1-2)+x2+(1-2)

=(x1+x2)+2(1-2)=④

设P1P2的中点P坐标(x,),由中点公式及③,④得消去得点(2,0)满足此方程,故这就是点P的轨迹方程。

高考水平测试题

1.由椭圆方程得焦点为,设双曲线方程,渐近线为由题设,所以a2=3b2,又,2=a2+b2所以b2=12,a2=36

2900。

见图1,由定义得|FA|=|AA1|,|FB|=|BB1|,有∠1=∠BFB1,∠2=∠AFA1,又∠1=∠3,∠2=∠4,所以∠3+∠4=∠BFB1+∠AFA1=900。

3.相切,若P(x,)在左支上,设F1为左焦点,F2为右焦点,为PF1中点,则||=|PF2|=(a-ex),又|PF1|=-a-ex,所以两圆半径之和(-a-ex)+a=(a-ex)=||,所以两圆外切。

当P(x,)在右支上时,同理得两圆内切。

4.与F1对应的另一条准线为x=-11,因|F1|与到直线x=-11距离d1之比为e,且d1=|x+11|=10所以,所以|F1|=

.充要。

将=2x+1代入椭圆方程得(b2+4a2)x2+4a2x+a2(1-b2)=0①

若Δ=(4a2)2-4(b2+4a2)a2(1-b2)=0,则直线与椭圆仅有一个公共点,即b2+4a2=1;反之,4a2+b2=1,直线与椭圆有一个公共点。

6.=2(x-1)。

消去参数得(-2)2=4(x-),焦点为它在直线=2(x-1)上。

7.1≤<。

直线过定点(0,1),所以0≤1又因为焦点在x轴上,所以>,所以1≤<。

8.3.双曲线实轴长为6,通径为4,故线段端点在异支上一条,在同支上有二条,一共有三条。

9.或。

设直线l:

=x与椭圆交于A(x1,1),B(x2,2),把=x代入椭圆方程得(1+32)x2-6x+3=0,由韦达定理得

因F(1,0),AFBF,所以(x1-1)(x2-1)+12=0,即

x1x2-(x1+x2)+1+2x1x2=0③

把①,②代入③得,所以倾斜角为或

10.3.首先这样的三角形一定存在,不妨设A,B分别位于轴左、右两侧,设A斜率为(>0),A的直线方程为=x+1,代入椭圆方程为(a22+1)x2+2a2x=0,得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