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活动记录表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59407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讲堂活动记录表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道德讲堂活动记录表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道德讲堂活动记录表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道德讲堂活动记录表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道德讲堂活动记录表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德讲堂活动记录表2.docx

《道德讲堂活动记录表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讲堂活动记录表2.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德讲堂活动记录表2.docx

道德讲堂活动记录表2

道德讲堂活动记录表

单位名称:

呈贡区可乐小学

活动

负责人

罗水萍

活动

时间

2012.11.14

参加人员范围

及数量

一年级学生

85人

道德讲堂活动内容

唱歌曲

歌曲名称:

礼貌歌主题:

文明礼貌伴我行

学模范

也许会看到一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旁若无人地坐在公交车的老弱病残席上;也许会听到两个高谈阔论的时髦姑娘,如何兴高采烈地发出“他妈的”之声;也许会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招呼便扬长而去的情况。

每当你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这与我们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多么不相称!

但是,当前社会上仍然有些人对于这些不文明礼貌的行为不以为耻不以为怪,并且为之辩护说: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难道这真的是区区小事吗?

我们要向有这种思想的人大喝一声:

“你们错了!

如果任其这样发展下去,那么文明何在?

礼貌又何在呢?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道德讲堂”第一讲----文明礼貌。

本次课程,我们将会包括六个部分:

1.唱一首歌曲2.看一部短片3.将一个故事4.颂一段经典5送一份心意

那么我们就开始今天的道德之旅吧

一.唱歌曲”

宣讲人:

一起来学唱《文明在那里》请全体起立,有请我们的音乐老师为大家授课。

场景:

全体人员起立唱《文明在那里》

教学用具:

《文明在那里》伴奏带

二、看短片

宣讲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学识都重要。

我们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文明礼貌地处事待人。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由福建师大经济学院提供的从学生中拍的一部文明礼仪活动短片。

场景:

全体观众观看短片

宣讲人:

看完了短片,我认为大家都有所感触,相信对于文明礼仪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及了解。

试着去常识改变下自己的文明礼仪,那么你将会发现原来改变了自己那么一点点,就能为社会多做那么多的贡献。

如同短片中说的,文明离我们很近很近,近的触手可及,有时候文明就是一个弯腰的动作,有时候只是一个举手的瞬间。

我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体现文明礼貌。

感谢福建师大经济学院的学生拍了一部那么有意义的短片。

教具:

福建师大经济学院文明礼仪活动短片。

三、讲故事

在我们身边,相信也有很多个文明礼仪的模范人员。

今天我们真的很高兴,请到了郑旭同学为我们来讲讲平时的文明礼仪的故事。

宣讲人:

今天我们宣讲员提到的几位积极的同学,也都在我们的现场,让他们为我们大家来说两句。

四、诵经典

宣讲人:

我们伟大祖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十分注重文明礼貌。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礼待人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们广泛传诵,“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毛泽东是上个世纪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从小养成了对长辈有礼貌的美德,后来当了国家主席,仍然能以礼待人。

一九五九年,毛主席回韶山,曾专门邀请亲友的老人吃饭,毛主席给老人敬酒,老人们说:

“主席敬酒,岂敢岂敢!

”毛主席回答:

“敬老尊贤,应当应当!

”由此可见,文明礼貌是多么重要。

今天我们来诵读两句诗。

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场景:

大家跟着宣讲人齐声诵读两句诗。

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宣讲人:

场景:

大家一起诵读诗句,并背诵诗句

教具:

经典名句ppt

五、  发善心

1.学礼仪

宣讲人:

我们是一座拥有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城市,日常工作中,我们一些习以为常的行为,其实都有一定的礼仪要求。

今天我们通过一个小品,来看看故事中人物的行为举止是否合理。

故事梗概:

某办公室的小李,听到电话铃响起,拿起电话机“喂”了一声,然后询问对方来电的意图。

电话交流过程中,小李一边看文件,一边听电话,对方在讲述意图之时,小李一直没有作声,到对方意图表示完毕后,小李作了答复,电话内容讲完后,说了一声再见就先挂下了。

场景:

主持人与现场听讲者互动,听讲者指出场景中需要纠正的地方。

主持人:

对于我工作人员来讲,懂电话接待礼仪很重要,那么在接听对方电话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礼仪呢?

请我们共同来学习相关礼仪知识。

(1)        电话铃一响,拿起电话机首先自报家门,然后再询问对方来电的意图等。

(2)    电话交流要认真理解对方意图,并对对方的谈话作必要的重复和附和,以示对对方和积极反馈。

(3)  应备有电话记录本,重要的电话应做记录。

(4)    电话内空讲完,应等对方结束谈话再以“再见”为结束语。

对方放下话筒之后,自己再轻轻放下,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教具:

有关接听电话的PPT

六、送吉祥

宣讲人:

今天现场会,旨在将心中对道德社会、和谐家园的追求用口号的形式发自内心地抒发出来,请大家齐声跟我念:

存好心,做好事。

当好人,有好报。

建厚德之城,做道德之人!

场景:

大家齐声诵读:

存好心,做好事。

当好人,有好报。

建厚德之城,做道德之人!

六、学礼仪

宣讲人: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可以大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

故事概要:

小龙没有按照正常交通规则,过马路的事情,还翻阅栏杆

场景:

主持人与现场人员互动,提问如何正常过马路,应该要遵守的规则。

宣讲人:

学习一下社会礼仪中的行人如何过马路。

七.做点评

宣讲人:

今天的讲的讲堂学习的文明礼貌。

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对别人、对社会是有益还是有害,要有一个衡量的准则,我们通常把这种衡量和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叫做道德。

而礼貌与道德是互为表里的。

礼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礼貌的内涵,因此,我们要认清哪些是我们应该做的,哪些是我们不应该做的,以此来规范我们的行为。

其次,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培养习惯。

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在放置着“不准践踏草地”、“请您足下留情”告示牌的公园里、绿化带中,照样有人践踏青草。

光靠布置告示来提醒,对有些人看来是无效了,他们对这些告示倒不一定是故意违反,因此,在没有养成好的习惯的时候,采取一些强制手段也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进一步提倡文明礼貌,为学校和谐,团结邻里,为社会做贡献!

 

诵经典

内容:

文明礼仪小故事

发善心

承诺内容:

努力做到孝敬长辈、邻里团结、友善互助、明礼守信。

作点评

文明礼貌从自身做起、为学校和谐,团结邻里,为社会做贡献!

 

文明礼仪小故事1

一天晚上,我正在房间里做作业,突然听到轻轻的“笃笃笃”的敲门声。

是谁?

爸爸?

他还没回家呢!

妈妈?

她正在做家务呢!

对了,一定是楼上或楼下的人家的敲门声吧,我便继续做我的作业。

刚动笔,又是一阵轻轻的敲门声,随即传来:

“宝贝,妈妈可以进来吗?

”啊,原来是妈妈!

我赶紧喊道:

“妈妈,快进来吧!

”妈妈微笑着进了门。

我不解地问:

“你想进来就进来好了,干吗还敲门呢?

”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

“你正在专心地做作业,我突然推门而入,会吓你一跳的!

”“嘿,妈妈,我是小男子汉,我可不会被吓着的!

”“看你急的,最主要的是我这样做那是对你的尊重,也是文明的表现呀!

你说是不是?

”妈妈笑眯眯地看着我。

听了妈妈的话,我觉得妈妈比平时更美了。

联想到平时我进出爸爸妈妈的房间都是长驱直入,我的脸红了:

妈妈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教育我,为我做榜样啊!

“好了,不打扰你了,做作业吧!

”妈妈出了我的房间,又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做完作业,呀,已经八点多了:

“去看看妈妈吧!

”走到门前,刚想推门而入,猛地想起了刚才妈妈的表现,立刻收住脚,定了一下神,举起手,敲了三下。

凝神一听:

“请进!

”我赶忙打开了门,冲向妈妈的怀抱。

“哎哟,吃不消,吃不消!

”妈妈捧起我的脸,亲了一下说:

“好儿子,也知道敲门了?

”我难为情地笑了。

“真是妈妈的好儿子!

记住,文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

”母子俩笑成了一团。

原来,一个小小的文明的举动,会给人带来这么多的快乐呀!

如果人人都讲文明,我们的社会该会多么和谐、快乐呀!

文明礼仪小故事2

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

“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程门立雪杨时(1053?

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

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

1085)、程颐(1033?

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

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

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

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

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

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

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张良拜师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

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

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

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

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

“孩子!

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

”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

那老人竟又命令说:

“把鞋子给我穿上!

”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

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

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

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

“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

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

”张良跪下来说:

“是。

”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

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

“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

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

”说完就离去了。

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

“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

过了五天再早点来!

”说完又走了。

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

“这样才好。

”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

“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

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

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

?

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

”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

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

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

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

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

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

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千里送鹅毛“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

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

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

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

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

随从们劝他说:

“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

”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

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

诗曰:

“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

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

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

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

唐太宗连声说:

“难能可贵!

难能可贵!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

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