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云霄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7399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云霄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云霄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省云霄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省云霄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省云霄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云霄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docx

《福建省云霄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云霄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云霄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docx

福建省云霄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

云霄二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注意:

1.答卷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书写要规范、工整,并保持答题卡卷面整洁。

3.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诗歌阅读(12分)

1.下列对《雨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丁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代表美丽、忧愁。

B.“雨巷”象征着诗人寻觅、追求的理想。

C.“姑娘”象征着诗人心中可遇而不可求的理想。

D.在诗中诗人让“丁香”和“姑娘”合而为一,构成一幅凄美的意象。

2.下面对徐志摩《再别康桥》的一节诗歌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A.那/河畔的/金柳B.是/夕阳中的/新娘

C.波光里的/艳影D.在我的/心头/荡漾

3、阅读《沁园春长沙》上片,回答后面问题。

(5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从这片词中选出四个动词,标出这片词写景抒情的思路走向: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中的“击”“翔”两字用得精妙,试加以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3分)

野花

[香港]梦如

一朵寂寞

一种芬芳

花瓶与你无缘

尘埃蒙盖着眼睑

唯有大地将你

别在胸前

有人说诗歌最后一句中的“别”字用得好,说说这样写对传情达意的作用。

(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10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5.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且贰于楚(从属二主)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

B.晋军函陵(驻扎)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C.行李之往来(使者)供其乏困(通“供”,供给)

D.秦伯说(说,道)又欲肆其西封(扩张)

6.下面“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的一项:

()(2分)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夫晋,何厌之有?

C.君之所知也。

D.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C.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8.下列下列有关文史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B.《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描述,反映了先秦春秋时期的大量历史史实,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C.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相传由孔子编定,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西汉刘向编定的《战国策》。

 

D.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最大的编年体史书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辩论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对秦却严加防范。

烛之武对这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

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注意:

加点的字词一定要翻译出来)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11分)

忆王孙  春词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高楼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王孙】王孙:

本指贵族公子,此处指主人公的丈夫。

 

(1)、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

(5分)

                                                                       

                                                                        

 

(2)、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与李重元词一样,都写到了“断魂”,它们所抒发的感情是否相同?

试做简要的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戴望舒《雨巷》)

(3)揉碎在浮藻间,  。

(徐志摩《再别康桥》)

(4)红军不怕远征难,。

(毛泽东《七律·长征》)

(5)天若有情天亦老,   。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6),风物长宜放眼量。

(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7)岁寒,。

(《论语》)

(8)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

(9),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

(10),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

乙  选做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19分)

亚父之死

房占民

月上弦,围几粒星子,明明灭灭。

项王大帐里,酒香流溢。

亚父范增与项王对饮。

亚父分析着当前的战情,项王不置可否,

脸沉似水,亚父心里有疑,便不再多言。

蚊虫舞,不时有巡营的兵士从帐前走过。

大王,您有心事?

项王无语,脸色愈加阴沉。

您累了,咱们改日再议吧。

亚父起身作揖。

等--等--项王把手一挥,战袍一甩,身子兀自不动。

烛火在风里摇摇晃晃。

你,年事已高,我看--项王的话没有说下去,可亚父明白,项王是想把自己赶走。

瞬间,亚父感觉苍老了许多。

他踉踉跄跄地离了大帐。

夜深了,灯火里,一片静寂。

亚父,谋于人臣,多次献奇策,楚军因之战无不胜。

项王愈喜之、愈忧之。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赶走亚父的是吕马童。

吕马童,项王的乡人,幼年的玩伴,战场上曾替项王挡过一箭,项王视之为亲信。

彭城一战后,项王带兵围汉于荥阳,项王派吕马童入汉,陈平用反间计。

吕马童回项王:

亚父已生二心,不可用。

亚父走了,走时,他眼望项王那如山的背影,心如刀割,老泪纵横。

月挂中天,如盘,兵急走。

垓下,项王心力交瘁。

鼾声时而疾如奔矢,时而缓如清溪。

不知觉中来到一处所在,高崖危耸,松涛震耳,有阴森的凄号声从渊里传来。

那云雾缭绕之处,一独舟无所凭依般从渊里渡来,渐近渐明,那摆渡人,神似了亚父范增,正琢磨该如何对话之际,崖壁忽然向斜刺里倒去。

项王一惊,口喊,亚父救我----睁眼一看,帐中灯火还明。

虞姬卧在身边,温柔地望着他,轻轻地说:

大王,亚父已经死了。

项王知道,亚父在去往彭城的路上,已经死了。

项王眼里有泪,未滴下,心里痛。

月下弦,围几粒星子,明明灭灭。

项王兵少食尽。

汉军及各路诸侯将项王围得水泄不通。

楚歌声起。

闻者垂泣,项王看了一眼自己心爱的虞姬,悲饮酒,歌数阕。

虞姬散乱的发在血液里铺开,裙裾掩去了她梅雪般的芬芳。

项王泪如雨注。

最后破喉之泣定格了项王这一生爱的记忆。

项王上马,八百人突围,疾走至乌江畔,只余二十骑。

此时,从江心渡过一船,定睛一看,是项王的故人乌江亭长。

远远地便招呼项王上船渡江。

项王仰望微明的天空上的那一淡白月痕,又看了一眼远处追来的汉军,慨然长叹:

我少年离乡,有八千兵士相随,而今,二十人,二十人啊!

我,我还有何面目去见江东父老!

说罢,早已盈眶的泪再也止不住,风中传来了乌骓马的嘶鸣。

项王双膝一软,跪在了江岸。

老伯,项羽无能,向江东父老谢罪了。

说着,项王的头如鸡啄,片刻,额上血肉模糊。

兵士们望着浩渺的江面,皆泣不成声。

项王大喝,快渡江,善待乌骓!

声音在江面上飘荡。

小舟越行越远,渐消失在了清晨的江雾里。

项王对敌汉军,疲力挣扎,可手中剑依然若梨花雪舞,在空中上下翻飞,近之者死,触之即亡。

再加之项王雷霆般的怒吼,一时之间,汉军竟无一人近前,尤恐避之不及。

项王视敌军中有一熟悉面孔。

竟是乡人吕马童!

项王一怔,左肩就中了一剑。

项王定睛细看,没错,是吕马童。

吕马童,我待你不薄,你何至于此?

吕马童不答,口里只是不停地喊着,杀项羽,封侯王!

项王怒从中来,二目灼灼,望着吕马童,大有恨不能撕之而后快之意。

他虚做手势招他近前,吕马童不进反退,口里仍喊着:

杀项羽,封侯王!

项王再不等待,一跃而起,剑在吕马童面门前一晃,顿时血花四溅,吕马童的半张脸就开了花,吕马童颓然倒地。

项王瞧着呻吟的吕马童,把剑往颈上一放,对着天空大喊:

亚父,我来了。

忽停,又喊,天亡我也!

三声过后,自刎而死。

吕马童得项王一躯体,汉王封他为中水侯。

项王哪里知道,汉王用反间计,厚赂吕马童,为防项王再度起用亚父,吕马童暗暗使人尾随范增,在一僻静之所,暗箭射亚父,谎报称亚父死于恶疾。

史云:

疽发背而死。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重点叙写项羽之死,却以“亚父之死”为题,意在说明“亚父之死”是项羽兵败而亡的原因之一。

B.为厚赂所惑,吕马童背楚附汉,又以暗箭射杀范增,追杀项羽,其奸滑不忠反衬了亚父的赤胆忠心。

C.文章写虞姬之死,不仅映衬出项羽的侠骨柔肠和英雄末路时的悲凉无奈,也给故事带来几分凄美。

D.项羽乌江自刎前大喊三声“天亡我也”,把失败归罪于上天,可以看出他至死未能认识自身的错误。

E.文章运用插叙和倒叙的手法,既对主要情节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也使得故事曲折有致,引人人胜。

(2)画横线的两处景物描写,在内容上有何作用?

请简要说明。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文本,探析叙写项羽梦境的用意。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9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19分)

艾青评传(节选)

杨匡汉

年迈古稀的艾青,在回顾自己五十年的创作生涯时,常常不无感慨地对人说:

“想想我这一辈子,也只是写了几首人们还记得的诗:

人民是最公平的。

一个人写了点东西,人民总会记得他的。

我也是想也不敢想到有今天……”

是的,人民会记得艾青的贡献,承认艾青的成就。

他是我国新诗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具有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大诗人之一。

艾青的诗,较多地将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时代的悲欢里,反映着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着现实的生活和斗争,并由此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

在早年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诗人以真挚虔诚的赤子之心,赞美养育了自己的保姆,为她受尽黑暗年代人世间凌辱的凄苦命运抒发着悲愤、哀恸与不平。

它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广大农民的遭际的同情与关切。

诗人在另一首名篇《我爱这土地》中发出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倾诉,更是把个人的情感、命运都赋予时代、人民、祖国和土地的明证。

在中国广大读者心目中,艾青诗作中的深沉感情,突出表现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讴歌。

太阳、火把、春天、黎明、生命、火焰,不但出现于他许多作品,更是他不少篇章集中讴歌的主题,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的新意竞放异彩。

在《太阳》、《春》、《黎明》、《煤的对话》等早期作品中,诗人“在东方深黑的夜里”,朦胧又强烈地发出了对光明、对春天、对火焰的热切呼唤。

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后,诗人从浴血奋战的人民中找到光明之所在,创作了充满热情、乐观和希望的长诗《向太阳》及其姊妹篇《火把》。

这两首喷射着激情火花和理想光芒的名篇曾鼓舞过不少青年走上革命之路。

艾青曾写道:

“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那诗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那诗的美学的胜利。

——而后者,竟常被理论家们所忽略。

”在他的诗歌中,尽管不乏有某些或过于切近时事或过于凌虚的篇什,但作为代表他主要成就的诗篇,往往不拘泥于直接地如实地反映生活,那种饱满的进取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总是伴之新奇的联想、想象、意想、象征而来。

造成鲜明的形象并给读者一定的暗示与启迪。

他在抗战前夜作的《太阳》一诗中写太阳:

“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融进了深刻感受的想象和意象,使形象充满血肉,更深刻地显示着光明来自黑暗,需通过流血死亡的代价去换取的生活真谛。

……此外,艾青还善于从绘画、雕塑、音乐等多种艺术样式以及中外诸多艺术流派中吸取有益的养料,转化为自己诗篇中的艺术细胞。

艾青的诗歌,艾青的名字,在中国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中扎了根,也在全世界赢得了声誉。

美国的学者把艾青和希克梅特、聂鲁达并列为现代世界三位最伟大的人民诗人。

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他对中国新诗艺术的贡献在于:

以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和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加强了新诗的时代感和现实性;以来自生活又经提炼而成的丰富、变化、新鲜的语言,增强了新诗的表现力;以在一定规律里奔放的、具有“散文美”的内在韵律的自由诗形式的创造,和众多的新诗人们一起,巩固了自由诗在我国现代诗歌中的地位。

艾青还是在艺术上沟通中外诗歌的桥梁之一,他的诗能面对世界发言,被一些外国学者认为在诗歌难于翻译的情况下最易译介的中国现代诗人。

艾青说:

“我的一生都在探索。

”在漫长的道路上坚持探索,吹号行进的诗人与作品,尽管常常会几经斫丧,终将显示其旺盛的活力——因为对于艾青来说,太阳、火把、诗和他同在!

1986年2月

(1)下列对评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艾青在回顾自己五十年的创作生涯时,因为自己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的一点成绩,能够被人民认可,感到由衷的荣幸;人民能够公平公正地对他加以评价,自己深为感动。

B.《我爱这土地》一诗诗人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唱者经历了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C.《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诗人赞美养育了自己的保姆,为她受尽黑暗年代人世间凌辱的凄苦命运抒发着悲愤之情,对自己没能尽孝深表懊悔,并表明来世一定要报答保姆的愿望。

D.“我的一生都在探索”表达了艾青在诗歌领域的执著追求,表现了艾青积极进取的精神,号召人们像他一样去追求。

E.诗人将对大堰河的称代,由“她”而改换为“你”,这种称代上的变化,既表明了诗人对大堰河感情的深厚,又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有利于直接抒情。

(2)请结合文本从两个方面简要概括艾青诗歌的思想成就。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这篇评传的最后写道“对于艾青来说,太阳、火把、诗和他同在”,请对这句话进行简要赏析。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各有千秋。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企图将其改名为“帕纳塔格礁”,中国外交部就此阐明了严正立场。

B.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

C.他对文化出版业具有深入的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他认为,一本畅销书不仅仅是一件精雕细琢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更是流通的商品。

D.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1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癌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

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

在遥远的①山谷里,有一处高数千尺的断崖,崖上有一株小小的百合,小百合②和野草长得一模一样,但它知道自己并不是野草。

它心里有一个内在的③念头:

“我是百合,不是野草。

唯一④能证明这一点的,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百合深深地扎根,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终于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很高兴,周围的⑤杂草却很不屑,七嘴八舌地嘲讽道:

“你别费力气了,即使你真的能开花,在这偏僻的⑥荒郊野外,不也是没人欣赏吗?

百合说:

“我会开花,。

”有一天,百合终于开花了,那洁白成为新崖上最美的颜色。

(1)请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要求:

①既能回应野草的讽刺,又能表现百合坚定地信念;②不少于20字,不多于25字。

(3分)

(2)文章①②③④⑤⑥处,有三处多余,这三处是。

(3分)

19..仿照下面加横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

要求:

句式一致,语意相关。

(5分)

一个人要有梦想,梦想是让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梦想给了我们划破天穹的翅膀,让我们在广袤的长空中尽情翱翔; ,      ;,      。

当然也让我们的心情更加灿烂。

六、写作(60分)(两题任选一题)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家乡,是一个人行走天地间扯不断的根。

生命中总有些东西,让我们难以从容地忘记。

提起家乡,一个身影,一缕炊烟,一声莺啼,一抹青黛,一句乡音……这些家乡的印记都会引起心底的种种心绪,泛起熟悉而特有的乡味。

你心中家乡的印记是什么,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有人说:

最温暖的阳光,不在春天、夏天、秋天,而在冬天,冬阳最暖人。

为什么呢?

请以“冬阳最暖人”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