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
《中心小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小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心小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
宣化镇中心小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
(2015年9月——2018年8月)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高台县教育体育局关于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校园文化,深化学校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快学校内涵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以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丰富学校内涵,彰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发展“软实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文化品位和社会影响,促使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行为品牌化、特色化、系统化,特制订本规划。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基础分析
一、学校概况
宣化镇中心小学现有完全制小学一所,教学点6个,附设幼儿园6个。
中心校是2013年10月改建的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学校以“校风优良、质量一流、环境优美、特色彰显”为办学目标,秉承“让每一个学生在发展中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坚持“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努力形成“经典诵读、书蕴飘香、体艺并进、个性发展”的办学特色,优化组合、综合培养,实施涵盖师德建设、专业发展、形象宣传方面的“名师塑形”工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队伍日益壮大。
至此,学校形成了一校多区的新格局。
近年来,学校办学成效显著,先后被授予“张掖市标准化学校”、“高台县扫盲工作先进集体”、“工会工作先进集体”等十几项荣誉或称号,被命名为“张掖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高台县文明单位”;2014年9月,被中共张掖市委、张掖市人民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尤其是宣化镇中心小学多次代表县市接受国家“两基”“省教育办学水平督导”“国家教育部办学水平督导”“国家教育均衡发展”督导和验收工作,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誉。
学校现有6名教师成长为市县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有30多名教师在省市县教学竞赛中获奖,有7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开拓奋进,用汗水和智慧实现教育理想。
二、内涵发展的有利因素
1.学校的硬件条件不断改善。
2.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稳定中提高,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较高。
3.学校行政结构合理,富有创新和奉献精神。
教师爱岗敬业,团结和谐,质量意识强,始终关注学校发展。
4.制度管理、精致管理的思想正逐步渗透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中。
(二)内涵发展的不利因素
1.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
学校没有专人音体美教师,学科兼职较多,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缺失,使学校与家庭沟通存在 一定的困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难以达到均衡。
3.中心校资金匮乏。
由于中心校区是寄宿制小学,学生人数人,公用经费有限,学校修建早,水电暖等设施老化严重,时常需要维护和改造,公用经费无法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
第二部分学校发展理念目标
一、校训:
立德博学尚美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立”为“树立、建立”之意,引申为学会、通过学习而掌握。
“德”,既指个人的品德、美德和德行(即有道德的行为)。
又指人们共同生活必须遵守的社会公德、道德准则;“立德”,即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有德之人。
这是我校一贯坚持的育人原则。
博学:
“博”即广博,博采众长;“学”指学识、学问(即“宽厚的基础理论、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娴熟的基本技能”)也可理解为学习、接受、扬弃。
“博学”既指广博的学识,又指博采百科知识,兼容文理基础,这是我校始终不渝的育才宗旨。
尚美:
“尚”,即尊崇、注重、追求之意。
“美”即好、善,既指艺术之美,也包含心灵之美、道德之美和情操之美。
“尚美”就是指对艺术之美以及心灵、道德、情操之美的崇尚与追求,也正是古人所说的“见贤思齐,见智思学,见美思从”。
这既是我校确立的美育的出发点,又是我校美育的终极目标。
因此,立德、博学、尚美的校训是我校积极践行教育改革中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和专业人生追求。
二、办学理念:
让每一个学生在发展中获得成功。
每一个学生都有思想、有个性、有发展潜力,他们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人格智慧等诸方面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存在着差异。
我们要尊重、关心、激励、唤醒他们,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潜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获得成功。
三、办学目标:
校风优良、质量一流、环境优美、特色彰显
优良的学校风气,一流的教学质量,优美的育人环境,鲜明的办学特色,倒灶农村寄宿制品牌学校,是我们学校长期办学目标。
四、学生培养目标:
培育“心有爱,品有格,行有度,学有趣,习有法,成有长”的“六有”优秀学生。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既让学生“成人”,又让学生“成才”,这是办学最基本的要求。
让学生“成人”,就要培养学生心有爱,品有格,行有度,具有诚实守信,温和善良,心胸宽广的品质;
让学生“成才”,就要让学生学有趣,习有法,成有长,成为学识渊博,见识深远的学生。
五、学校三风:
校风:
以生为本,育人为先
教风:
敬业、爱生、高效
学风:
勤学、善思、求真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项目策略
一、构建课程体系
(一)目标
以“笃厚诚实,见识深远”为核心,遵循课程的基础性、发展性、多样性原则,构建课程体系,实现“六有”育人目标,促进学生在发展中获得成功。
(二)措施
1.加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研究
开齐开足国家课程,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科,根据学校育人目标,将“魅力高台”理念渗透在教育教学中,并转化为教师的教育主张和教育行为,充分体现课程价值。
从目标、内容和途径等方面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系列实践研究。
2.开发研究校本课程
根据学校实际和师生发展需要,挖掘和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和研究多元的“宣化”校本课程,深化学校课程文化建设内涵,使学生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1)必修校本课程
①德育课程:
A:
小学生礼仪教育课程:
礼仪是一个人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礼仪教育,是育人的关键,所以,学校要重视和加强学生礼仪教育,开发小学生礼仪教育课程。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各年级明确礼仪教育的目标,确定礼仪教育的重点内容,研究礼仪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体现礼仪教育课程的针对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B:
小学生诚信教育课程:
“诚”主要是讲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信”主要讲取信于人,信任他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分低、中、高三个年段,开设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系列研究课程,培养学生言行一致,勇于担当责任的未来公民。
②经典诵读课程: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精选100首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从小阅读经典,走进经典,感受经典,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塑人格。
③乡土人文课程:
以美丽高台作为背景,搜寻和挖掘蕴高台县古今有意义和价值的民俗、文化、人物等乡土资源,让学生了解高台的历史,知晓高台的名人轶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
④学法指导课程:
教师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法,研究不同类型学生的学法,在教学中有意识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
(2)选修校本课程
充分发挥教师特长,聘请校外教育资源,精心设计和策划学校社团活动课程,逐步完善社团活动的制度和体系,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个性,激励学生的志趣,升华学生的情感,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①科技探究课程:
主要包括科技制作等内容。
通过科普展览、科技讲座、科技板报等以科技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科学的魅力,体验创造的乐趣,促进个性发展,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②艺术欣赏课程:
主要包括合唱、舞蹈、乐器、演讲等内容。
从小进行美的熏陶,陶冶学生性情,涵养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③活动健体课程:
主要包括足球、跳绳、健美操、乒乓球等内容。
增强学生体质,感受运动快乐,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等体育精神。
④学科拓展课程:
延伸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学内容,适度增加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难度,培养学生对学科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科的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
(三)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15年9月—2016年8月)
1.组建学校校本课程研发中心,具体负责课程研发工作,加强教师培训。
2.制订《宣化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3.组建学校、年级、班级活动,制订活动计划。
4.编写《小学生礼仪教育课程》。
5.编写《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第二阶段(2016年9月—2017年8月)
编写宣化镇中心小学各类艺术特色《校本课程》,包括乒乓球、跳绳、空竹、绘画、剪纸、书法等。
第三阶段(2016年9月—2017年8月)
1.总结校本课程研究的实践经验。
2.校本课程成果展示。
二、探索高效课堂
(一)目标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学习情绪,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法指导,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追求以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来获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努力实现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协调发展。
(二)措施
1.开展主题研讨活动
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如何进行学法指导”两个主题进行专题研讨,提炼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能将之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使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无缝链接,实现真实、高效的课堂。
2.制订高效课堂教学基本范式
学校成立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研修小组,分析和梳理学校原有课堂教学的优势和问题,制订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研究提炼高效课堂具有的基本要素和特征,逐步将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
3.修订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针对新课程理念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对原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修改,科学设计评价方法和手段,制订出具有导向性、可操作性强的、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三)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15年9月—2016年8月)
1.制订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
2.修订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第二阶段(2016年9月—2017年8月)
1.分学科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邀请专家论证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3.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第三阶段(2017年9月—2018年8月)
1.汇编语文、数学、英语课堂教学案例。
2.编印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3.开展县级课堂教学研讨展示活动。
三、培育宣化教师团队
(一)目标
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石。
培育一支深研笃学、宁静致远的教师队伍,力求让教师萌生发展的自觉,点燃教师的教育激情,激活教师的潜在教育智慧,促使其不断审视教育理想和教育使命,完善自我,突破自我,更新自我,提升自身价值,提升教师成就感。
(二)措施
1.提炼教师形象
通过师生座谈和学生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组织教师进行教师形象大讨论,提炼教师形象”,大力弘扬“师德标兵”和“爱生模范”的先进事迹,培育有思想、有责任、有追求、有品位的教师团队。
2.厚实教师底蕴
制订《宣化镇中心小学教师读书计划》和《“宣化镇书香教师”评选细则》,将中华传统经典国学列入教师读书内容之一,采取有效机制和方式激发教师学习热情,丰厚教师教育教学底蕴,以教师读书行为熏陶学生,引领学生形成良好读书习惯,促进学生发展,推进学校“书香校园”建设。
3.建设教师梯队
根据教师不同年龄段不同发展要求,按照初级教师、骨干教师、名教师三个层次,制订个人三年成长发展档案。
以备课组、教研组、课题组建设为桥梁,利用团队力量,搭建专家骨干引领平台、青年教师锻造平台、全体教师提高平台,孕育、提升教师智慧,形成教师发展梯队。
4.培育名师团队
通过凝炼名师精神、积淀名师文化、发展名师策略等方法,促进名教师的成长、成熟和成就,影响并带动一批教师快速成长。
成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草根化研究作用。
制订《宣化镇中心小学名师团队链式培养方案》,并有效落实。
三年内,争取培养市级骨干教师2—3名,新增县级骨干名师3—4名。
5.完善教师发展机制
完善教师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等,通过评价与奖惩、评价与任用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教师发展机制,激活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三)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15年9月—2016年8月)
1.举行“教师形象”大讨论,提炼“教师形象”。
2.制订以“浸润书香,提升内涵,促进发展”为主题的《宣化镇中心小学读书计划》。
3.制订《宣化镇中心小学“书香教师”评选细则》。
4.制订教师个性化三年发展成长档案。
5.完善《宣化镇中心小学小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6.完善《宣化镇中心小学岗位设置等级评定考核细则》。
第二阶段(2016年9月—2017年8月)
1.制订《宣化镇中心小学名师团队链式培养方案》。
2.举行青年教师“我的教育梦”的班主任和学科教学评比展示活动。
第三阶段(2017年9月—2018年8月)
举行名师成果展示活动。
第四部分学校发展的保障措施
学校发展的保障措施是学校内涵建设不可或缺的支撑,良性运行机制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保障。
实现内涵发展三年规划,必须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围绕并服务于学校愿景的全面实现。
1.实行人本管理。
管理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人本管理和科学管理相结合。
一是强调管理过程的民主化,以教师、学生参与制度的制订,参与管理的过程;二是强调管理过程的自主性,努力给教师、学生创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契机,以达到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的目的;三是强调管理过程的合作性,注意调动师生在管理中的积极性,通过合作让管理目标实现。
2.加强内外监督。
一是学校党支部的监督。
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条件下学校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有关成员,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确保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学校行政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学校教代会的监督。
学校要建立灵活的管理机制,健全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学校教代会对重大事情的决策审议制度,保障教职工代表大会对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参与决策权和行使对学校决策的审议通过权,体现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的原则,倾听师生呼声,关注师生关心的问题。
三是鼓励并自觉接受家委会、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学校通过家长接待日、热线电话、家委会、家长学校,及时了解家长与社会人士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学校管理工作。
3.强化安全机制。
加强领导,建立学校安全主体责任以及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工作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机构建设,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监管体系,加强学校日常安全督查,建立学校安全工作日常督查队伍,实行不间断、综合性的安全督查,能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整合社会力量,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
深入开展法制教育、生命教育,积极化解矛盾,维护校园稳定。
4.完善联动机制。
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和家长学校建设,积极承担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提升理念、改进方法、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横向联系,提高学校在社区群众中的形象,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共同关心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