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成套设备例行确认检验标准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56358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2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压成套设备例行确认检验标准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低压成套设备例行确认检验标准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低压成套设备例行确认检验标准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低压成套设备例行确认检验标准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低压成套设备例行确认检验标准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压成套设备例行确认检验标准表.docx

《低压成套设备例行确认检验标准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压成套设备例行确认检验标准表.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低压成套设备例行确认检验标准表.docx

低压成套设备例行确认检验标准表

1选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例行、确认检验。

2引用标准

GB7251.1-201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

总则》;

GB7251.12-201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

成套电力开关和控制设备》;

GB7251.3-2006《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

对非专业人员可进入场地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配电板的特殊要求》;

GB/T15576-2008《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JB/T9663-1999《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

CNCA-01C-010:

2013《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低压电器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3检验

3.1例行检验

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包装之前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的100%检验。

例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进行维修(或换部件),直至检验合格为止。

3.2例行检验见表1、表3、表5、表7

3.3确认检验

确认检验是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进行的抽样检验,每年必须对每种型号规格的产品至少一台,进行一次确认检验。

3.4确认检验见表2、表4、表6、表8

动力配电柜例行检验

试验项目

认证标准要求

测试结果

判定

备注

成套设备的防护等级

目测检查应符合IP30要求

电气距离和爬电距离

a)目测电气间隙应符合产品描述应≥10mm

b)目测爬电距离应符合产品描述应≥12.5mm

电击防护和保护电路完整性

目测有绝缘材料的导体无损伤,挡板和外壳完好,移动挡板时保护导体不应断开,螺钉和螺栓的连接有正确的松紧度。

目测不同外露可导电部分有效的连接到进线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上,用≥10A交流或直流电流的电阻测量仪测量进线保护导体和相关的裸导电部件之间的电阻应≤100mΩ

开关器件和元件的组合

a)内装元器件符合相关标准,安装和标志应符合GB/T4205规定和按照制造商说明书安装,元器件的相关参数应符合该产品相关电路的参数。

b)接线端子(不包括保护导体端子)安装离成套基础面上方至少200mm并易于连接。

c)指示灯和按钮颜色符合GB/T4025(IEC60073)规定

d)各类连接,接触(螺钉)符合要求。

内部电路和连接

a)检查导线、电器的布置、安装是否正确,

b)检查螺钉和螺栓连接在任意的基座上有正确的松紧度,

c)成套设备与技术数据、标志、电路图、资料是否相符。

外接导线端子

端子的类型及标识符合设计要求。

机械操作

机械操作部件,连锁和锁,包括可移式部件有关部件的有效性符合要求.操作次数5次

a)所有外壳或隔板包括门的闭锁装置和铰链,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承受正常使用的应力;

b)检查机械操作部件、联锁和锁的有效性,机械操作良好,规定的防护等级工作状态时未受损伤。

操作次数5次

介电性能

电路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每条电路对地标称电压的绝缘电阻≥1000?

/V

a)主电路的所有带电部分(包括连接到主电路上的控制电路和辅助电路)连接在一起与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

此时,所有开关器件的主触头应处于闭合状态,或由一个合适的低阻导体短接。

b)主电路不同电位的每个带电部分和不同电位其

他带电部分与连接在一起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

此时,所有开关器件的主触头应处于闭合状态,或

由一个合适的低阻导体短接。

施加2500V并保持1s。

试验过程中,过流继电器不应动作且不应有击穿放电。

c)通常:

不连接主电路的每条控制电路和辅助电路与

-主电路;

-其他电路;

-外露可导电部分。

施加2500V并保持1s。

试验过程中,过流继电器不应动作且不应有击穿放电。

d)用金属箔包裹的由绝缘材料制作或包覆的整个手柄与带

电部分之间,施加3750V并保持1s。

试验过程中,过流继电器不应动作且不应有击穿放电。

e)用绝缘材料制造的外壳,在外壳的表面包覆能覆盖所有

开孔和接缝的金属箔与成套设备内靠近开孔和接缝的相互连

接的带电部分以及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施加3750V并保持1s。

试验过程中,过流继电器不应动作且不应有击穿放电。

布线,操作性能

和功能

成套设备的铭牌参数,标识符合标准要求,检查布线符合设计资料要求,通电操作试验符合设计原理要求(需要时)。

动力配电柜确认检验

试验项目

认证标准要求

测试结果

判定

备注

成套设备的防护等级

目测检查应符合IP30要求

电气距离和爬电距离

c)目测电气间隙应符合产品描述应≥10mm

d)目测爬电距离应符合产品描述应≥12.5mm

电击防护和保护电路完整性

目测有绝缘材料的导体无损伤,挡板和外壳完好,移动挡板时保护导体不应断开,螺钉和螺栓的连接有正确的松紧度。

目测不同外露可导电部分有效的连接到进线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上,用≥10A交流或直流电流的电阻测量仪测量进线保护导体和相关的裸导电部件之间的电阻应≤100mΩ

开关器件和元件的组合

a)内装元器件符合相关标准,安装和标志应符合GB/T4205规定和按照制造商说明书安装,元器件的相关参数应符合该产品相关电路的参数。

b)接线端子(不包括保护导体端子)安装离成套基础面上方至少200mm并易于连接。

c)指示灯和按钮颜色符合GB/T4025(IEC60073)规定

d)各类连接,接触(螺钉)符合要求。

内部电路和连接

a)检查导线、电器的布置、安装是否正确,

b)检查螺钉和螺栓连接在任意的基座上有正确的松紧度,

c)成套设备与技术数据、标志、电路图、资料是否相符。

外接导线端子

端子的类型及标识符合设计要求。

机械操作

机械操作部件,连锁和锁,包括可移式部件有关部件的有效性符合要求.操作次数50次

a)所有外壳或隔板包括门的闭锁装置和铰链,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承受正常使用的应力;

b)检查机械操作部件、联锁和锁的有效性,机械操作良好,规定的防护等级工作状态时未受损伤。

操作次数50次

介电性能

电路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每条电路对地标称电压的绝缘电阻≥1000?

/V

a)主电路的所有带电部分(包括连接到主电路上的控制电路和辅助电路)连接在一起与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

此时,所有开关器件的主触头应处于闭合状态,或由一个合适的低阻导体短接。

b)主电路不同电位的每个带电部分和不同电位其

他带电部分与连接在一起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

此时,所有开关器件的主触头应处于闭合状态,或

由一个合适的低阻导体短接。

施加2500V并保持5s。

试验过程中,过流继电器不应动作且不应有击穿放电。

c)通常:

不连接主电路的每条控制电路和辅助电路与

-主电路;

-其他电路;

-外露可导电部分。

施加2500V并保持5s。

试验过程中,过流继电器不应动作且不应有击穿放电。

d)用金属箔包裹的由绝缘材料制作或包覆的整个手柄与带

电部分之间,施加3750V并保持5s。

试验过程中,过流继电器不应动作且不应有击穿放电。

e)用绝缘材料制造的外壳,在外壳的表面包覆能覆盖所有

开孔和接缝的金属箔与成套设备内靠近开孔和接缝的相互连

接的带电部分以及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施加3750V并保持5s。

试验过程中,过流继电器不应动作且不应有击穿放电。

布线,操作性能

和功能

成套设备的铭牌参数,标识符合标准要求,检查布线符合设计资料要求,通电操作试验符合设计原理要求(需要时)。

配电板例行检验

试验项目

认证标准要求

测试结果

判定

备注

成套设备的防护等级

目测检查应符合IP30要求

电气距离和爬电距离

e)目测电气间隙应符合产品描述应≥5.5mm

f)目测爬电距离应符合产品描述应≥8mm

电击防护和保护电路完整性

目测有绝缘材料的导体无损伤,有防止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防护措施,有专用保护接地措施,螺钉连接接触良好。

目测不同外露可导电部分有效的连接到进线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上,用≥10A交流或直流电流的电阻测量仪测量进线保护导体和相关的裸导电部件之间的电阻应≤100mΩ测试部位如下(对不同的产品测试部位作相应的调整):

a)主接地对门板之间;

b)主接地对外壳之间;

c)主接地对安装支架之间;

d)主接地对门锁之间;

开关器件和元件的组合

a)产品结构件、元件型号、规格安装位置均符合图样及一致性要求。

b)接线端子联接紧固无松动现象。

c)标志完整,内容正确清晰

d)导线、电缆的颜色及布置正确。

内部电路和连接

a)检查导线、电器的布置、安装是否正确,

b)检查螺钉和螺栓连接在任意的基座上有正确的松紧度,

外接导线端子

端子的类型及标识符合设计要求。

机械操作

装置内所装电器应进行手动操作试验,操作应灵活可靠,无卡死或滑扣现象

a)通电操作试验:

接线无误后,在辅助电路分别通以额定电压条件下,操作5次元器件动作灵活符合相应要求

介电性能

电路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每条电路对地标称电压的绝缘电阻≥1000?

/V测试部位如下:

a)带电部件与地(框架)之间;

b)主电路相与相之间。

1)经受交流50Hz,2500V,1s工频耐压试验,无击穿和闪络试验电压施加在:

a)主电路带电部件与(框架)之间;

b)主电路各极之间;

2)绝缘材料制造的外壳和手柄上要盖金属薄箔,在金属薄箔部件以及裸导部件之间施加3750V历时1S,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布线,操作性能

和功能

成套设备的铭牌参数,标识符合标准要求,检查布线符合设计资料要求,通电操作试验符合设计原理要求(需要时)。

配电板确认检验

试验项目

认证标准要求

测试结果

判定

备注

成套设备的防护等级

目测检查应符合IP30要求

电气距离和爬电距离

g)目测电气间隙应符合产品描述应≥5.5mm

h)目测爬电距离应符合产品描述应≥8mm

电击防护和保护电路完整性

目测有绝缘材料的导体无损伤,有防止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防护措施,有专用保护接地措施,螺钉连接接触良好。

目测不同外露可导电部分有效的连接到进线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上,用≥10A交流或直流电流的电阻测量仪测量进线保护导体和相关的裸导电部件之间的电阻应≤100mΩ测试部位如下(对不同的产品测试部位作相应的调整):

a)主接地对门板之间;

b)主接地对外壳之间;

c)主接地对安装支架之间;

d)主接地对门锁之间;

开关器件和元件的组合

a)产品结构件、元件型号、规格安装位置均符合图样及一致性要求。

b)接线端子联接紧固无松动现象。

c)标志完整,内容正确清晰

d)导线、电缆的颜色及布置正确。

内部电路和连接

a)检查导线、电器的布置、安装是否正确,

b)检查螺钉和螺栓连接在任意的基座上有正确的松紧度,

外接导线端子

端子的类型及标识符合设计要求。

机械操作

装置内所装电器应进行手动操作试验,操作应灵活可靠,无卡死或滑扣现象

a)通电操作试验:

接线无误后,在辅助电路分别通以额定电压条件下,操作5次元器件动作灵活符合相应要求

介电性能

电路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每条电路对地标称电压的绝缘电阻≥1000?

/V测试部位如下:

a)带电部件与地(框架)之间;

b)主电路相与相之间。

1)经受交流50Hz,2500V,5s工频耐压试验,无击穿和闪络试验电压施加在:

a)主电路带电部件与(框架)之间;

b)主电路各极之间;

2)绝缘材料制造的外壳和手柄上要盖金属薄箔,在金属薄箔部件以及裸导部件之间施加3750V历时5S,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布线,操作性能

和功能

成套设备的铭牌参数,标识符合标准要求,检查布线符合设计资料要求,通电操作试验符合设计原理要求(需要时)。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例行检验

试验项目

认证标准要求

测试结果

判定

备注

成套设备的防护等级

目测检查应符合IP30要求

电气距离和爬电距离

i)目测电气间隙应符合产品描述应≥8mm

j)目测爬电距离应符合产品描述应≥10mm

电击防护和保护电路完整性

目测有绝缘材料的导体无损伤,挡板和外壳完好,移动挡板时保护导体不应断开,螺钉和螺栓的连接有正确的松紧度。

目测不同外露可导电部分有效的连接到进线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上,用≥10A交流或直流电流的电阻测量仪测量进线保护导体和相关的裸导电部件之间的电阻应≤100mΩ测试部位如下(对不同的产品测试部位作相应的调整):

a)仪表门与主接地点之间;

b)门锁与主接地点之间;

c)电器元件安装支架对主接地点之间;

d)框架与主接地点之间;

e)柜门手柄与主接地点之间。

开关器件和元件的组合

a)内装元器件符合相关标准,电器元件选用正确,安装牢固,螺栓连接牢固、接触良好。

b)导线电缆布置正确合理和接线图一致。

c)标牌完整,内容正确清晰

d)母排与母线连接处螺栓一定要拧紧。

内部电路和连接

a)检查导线、电器的布置、安装是否正确,

b)检查螺钉和螺栓连接在任意的基座上有正确的松紧度,

c)成套设备与技术数据、标志、电路图、资料是否相符。

外接导线端子

端子的类型及标识符合设计要求。

机械操作

手动操作试验:

装置中所有手动操作部分:

如主开关的操作手柄,抽出式功能单元等都应操作5次而无异常现象出现。

通电操作试验:

接线无误后,在辅助电路分别通以额定电压条件下,各操作5次元器件动作灵活符合相应要求。

介电性能

电路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每条电路对地标称电压的绝缘电阻≥1000?

/V

a)带电部件与地(框架)之间;

b)主电路相与相之间。

1)施以交流50Hz,2500V,历时1s工频耐压试验,施加部位:

a)所有带电部件和裸露导电部件之间;

b)主电路每个极和其它极之间;

c)辅助电路与地(框架)之间;应无击穿和闪络;

2)施以交流50Hz,3750V,历时1s工频耐压试验,施加部位:

带电部件与金属箔课缠绝缘操作手柄之间;

布线,操作性能

和功能

成套设备的铭牌参数,标识符合标准要求,检查布线符合设计资料要求,通电操作试验符合设计原理要求(需要时)。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确认检验

试验项目

认证标准要求

测试结果

判定

备注

成套设备的防护等级

目测检查应符合IP30要求

电气距离和爬电距离

k)目测电气间隙应符合产品描述应≥8mm

l)目测爬电距离应符合产品描述应≥10mm

电击防护和保护电路完整性

目测有绝缘材料的导体无损伤,挡板和外壳完好,移动挡板时保护导体不应断开,螺钉和螺栓的连接有正确的松紧度。

目测不同外露可导电部分有效的连接到进线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上,用≥10A交流或直流电流的电阻测量仪测量进线保护导体和相关的裸导电部件之间的电阻应≤100mΩ测试部位如下(对不同的产品测试部位作相应的调整):

a)仪表门与主接地点之间;

b)门锁与主接地点之间;

c)电器元件安装支架对主接地点之间;

d)框架与主接地点之间;

e)柜门手柄与主接地点之间。

开关器件和元件的组合

a)内装元器件符合相关标准,电器元件选用正确,安装牢固,螺栓连接牢固、接触良好。

b)导线电缆布置正确合理和接线图一致。

c)标牌完整,内容正确清晰

d)母排与母线连接处螺栓一定要拧紧。

内部电路和连接

a)检查导线、电器的布置、安装是否正确,

b)检查螺钉和螺栓连接在任意的基座上有正确的松紧度,

c)成套设备与技术数据、标志、电路图、资料是否相符。

外接导线端子

端子的类型及标识符合设计要求。

机械操作

手动操作试验:

装置中所有手动操作部分:

如主开关的操作手柄,抽出式功能单元等都应操作50次而无异常现象出现。

通电操作试验:

接线无误后,在辅助电路分别通以额定电压条件下,各操作5次元器件动作灵活符合相应要求。

介电性能

电路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每条电路对地标称电压的绝缘电阻≥1000?

/V

a)带电部件与地(框架)之间;

b)主电路相与相之间。

1)施以交流50Hz,2500V,历时5s工频耐压试验,施加部位:

a)所有带电部件和裸露导电部件之间;

b)主电路每个极和其它极之间;

c)辅助电路与地(框架)之间;应无击穿和闪络;

2)施以交流50Hz,3750V,历时5s工频耐压试验,施加部位:

带电部件与金属箔课缠绝缘操作手柄之间;

布线,操作性能

和功能

成套设备的铭牌参数,标识符合标准要求,检查布线符合设计资料要求,通电操作试验符合设计原理要求(需要时)。

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例行检验

试验项目

认证标准要求

测试结果

判定

备注

成套设备的防护等级

目测检查应符合IP30要求

电气距离和爬电距离

m)目测电气间隙应符合产品描述应≥10mm

n)目测爬电距离应符合产品描述应≥14mm

电击防护和保护电路完整性

目测有绝缘材料的导体无损伤,有防止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防护措施,有专用保护接地措施,螺钉连接接触良好。

目测不同外露可导电部分有效的连接到进线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上,用≥10A交流或直流电流的电阻测量仪测量进线保护导体和相关的裸导电部件之间的电阻应≤100mΩ;测试部位如下(对不同的产品测试部位作相应的调整):

a)仪表门与主接地点之间;

b)门锁与主接地点之间;

c)电器元件安装支架对主接地点之间;

d)框架与主接地点之间;

e)柜门手柄与主接地点之间。

开关器件和元件的组合

a)外观质量良好,金属件涂复层均匀、牢固,塑件表面光滑,无汽泡裂纹。

b)装置母线、导线的布线及指示灯、按钮和导线的颜色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c)电器元件选用正确,安装牢固,螺栓连接牢固、接触良好

d)标牌完整,内容正确清晰。

内部电路和连接

a)检查导线、电器的布置、安装是否正确,

b)检查螺钉和螺栓连接在任意的基座上有正确的松紧度,

c)成套设备与技术数据、标志、电路图、资料是否相符。

外接导线端子

端子的类型及标识符合设计要求。

机械操作

对安装在装置内的开关电器及所有手动操作部件,如主开关操作手柄,均操作5次,其机构动作应可靠、正常,联锁机构符合要求;

检查装置的内部接线正确无误后,在辅助电路分别通以额定电压的85%、110%,各操作5次,电器元件的动作显示均应符合相应要求,且各个电器元件动作灵活;

介电性能

电路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每条电路对地标称电压的绝缘电阻≥1000?

/V测试部位如下:

a)带电部件与地(框架)之间;

b)主电路相与相之间。

1)施以交流50Hz,2500V,历时1S工频耐压试验,施加部位:

a)所有带电部件和裸露导电部件之间;

b)主电路每个极和其它极之间;

c)辅助电路与地(框架)之间;应无击穿和闪络;

2)施以交流50Hz,3750V,历时1S工频耐压试验,施加部位:

带电部件与金属箔课缠绝缘操作手柄之间;

3)工频过电压保护试验:

将电容器拆除,给装置接上电源,并将电容器投切开关闭合,调整电源电压至少在1.1~1.2倍额定电压时,电压保护设施应在1min内将电容器支路与电源断开

4)缺相保护:

将电容器全部投入运行,将主电路缺相或支路任何一相断开,装置应将全部或缺相支路电容器切除。

布线,操作性能

和功能

成套设备的铭牌参数,标识符合标准要求,检查布线符合设计资料要求,通电操作试验符合设计原理要求(需要时)。

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确认检验

试验项目

认证标准要求

测试结果

判定

备注

成套设备的防护等级

目测检查应符合IP30要求

电气距离和爬电距离

o)目测电气间隙应符合产品描述应≥10mm

p)目测爬电距离应符合产品描述应≥14mm

电击防护和保护电路完整性

目测有绝缘材料的导体无损伤,有防止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防护措施,有专用保护接地措施,螺钉连接接触良好。

目测不同外露可导电部分有效的连接到进线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上,用≥10A交流或直流电流的电阻测量仪测量进线保护导体和相关的裸导电部件之间的电阻应≤100mΩ;测试部位如下(对不同的产品测试部位作相应的调整):

a)仪表门与主接地点之间;

b)门锁与主接地点之间;

c)电器元件安装支架对主接地点之间;

d)框架与主接地点之间;

e)柜门手柄与主接地点之间。

开关器件和元件的组合

a)外观质量良好,金属件涂复层均匀、牢固,塑件表面光滑,无汽泡裂纹。

b)装置母线、导线的布线及指示灯、按钮和导线的颜色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c)电器元件选用正确,安装牢固,螺栓连接牢固、接触良好

d)标牌完整,内容正确清晰。

内部电路和连接

a)检查导线、电器的布置、安装是否正确,

b)检查螺钉和螺栓连接在任意的基座上有正确的松紧度,

c)成套设备与技术数据、标志、电路图、资料是否相符。

外接导线端子

端子的类型及标识符合设计要求。

机械操作

对安装在装置内的开关电器及所有手动操作部件,如主开关操作手柄,均操作50次,其机构动作应可靠、正常,联锁机构符合要求;

检查装置的内部接线正确无误后,在辅助电路分别通以额定电压的85%、110%,各操作5次,电器元件的动作显示均应符合相应要求,且各个电器元件动作灵活;

介电性能

电路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每条电路对地标称电压的绝缘电阻≥1000?

/V测试部位如下:

a)带电部件与地(框架)之间;

b)主电路相与相之间。

1)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