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管理安人之道篇7以人为本的管理要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5400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9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道管理安人之道篇7以人为本的管理要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道管理安人之道篇7以人为本的管理要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道管理安人之道篇7以人为本的管理要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道管理安人之道篇7以人为本的管理要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道管理安人之道篇7以人为本的管理要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道管理安人之道篇7以人为本的管理要领.docx

《中道管理安人之道篇7以人为本的管理要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道管理安人之道篇7以人为本的管理要领.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道管理安人之道篇7以人为本的管理要领.docx

中道管理安人之道篇7以人为本的管理要领

★讲师简介

 

曾仕强

☆中国式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式管理之父,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成功》杂志首席顾问,中国统一促进会理事长,被业界誉为:

中国式管理大师、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之一、被《民生报》调查为交大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之一,生产力中心调查为最受企业界欢迎的十大名嘴之一。

 

★课程对象

——谁需要学习本课程

 

★企业总裁、总经理

★企业其他各级管理者

★政府各级领导

★有志于管理工作者

★中国式管理的研究者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实现以下转变

 

1.领会安人之道的内涵

2.了解安人之道在中道管理体系中的位置

3.了解安人之道在管理中的作用

4.学会应当安何人以及如何安人

5.学会如何实践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

★课程提纲

——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

  

第一讲管理和伦理合一(上)

1.M理论的实际运用

2.何谓安人之道

3.管理和伦理合一

4.管理不可偏离伦理

第二讲管理和伦理合一(下)

1.管理不可偏离伦理(续)

2.伦理首重良心道德

3.伦理是不合理的公平

4.亲疏有别,长幼有序

5.安不可能没有区隔

6.依层次按顺序求安

第三讲安顾客第一优先(上)

1.顾客是衣食父母

2.顾客最冷酷无情

3.要搞好人际关系

4.跟客户保持定期的接触

5.发掘再推销的机会

第四讲安顾客第一优先(下)/安员工以厂为家(上)

1.消减顾客的不安

2.安心首先安家

3.各阶层都患不安

第五讲安员工以厂为家(中)

1.各阶层都患不安(续)

2.员工常见的不安

3.用患不安来测试

4.使员工身安心乐

第六讲安员工以厂为家(下)

1.有效的安人之道

2.塑造愉快的工作环境

3.建立合理的保障制度

4.视员工有如家人

第七讲安股东持续发展(上)

1.股东是企业的投资者

2.国营事业政府是股东

3.给予投资安全保障

4.如期按时地发放股息

第八讲安股东持续发展(下)/安社会形象良好(上)

1.如期按时地发放股息(续)

2.分享是一种美德

3.善尽责任带来良好印象

第九讲安社会形象良好(下)

1.共同为国家创造财富

2.为社会增加就业的机会

3.让家长放心子弟来就业

4.替社区塑造良好的风气

5.成为民众欢迎的企业

第十讲安人之道五要领(上)

1.安人之道三阶段

2.建立共识

第十一讲安人之道五要领(下)

1.探究不安

2.消除化解不安

3.随时讲求方法

4.过程与结果要并重

 

 

★课程意义

——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

(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

 

☆为什么西方的管理模式在中国的本土化如此缓慢?

中国企业的管理突围之路究竟在哪里?

中国人、中国的企业具有自己的特殊之处,中国式管理无疑是管理者们需要探究的方向,但是其核心究竟是什么?

☆中道管理是中国式管理最核心的思想体系,不掌握中道管理,无以掌握中国式管理的精髓和全貌。

中道管理系列课程由四部分构成,高屋建瓴、重点剖析,全面展示了中国式管理的智慧所在。

☆安人之道篇阐释了中国式管理以安人为管理目标的理念,全面讲授了管理中应当安何人以及如何安人的策略,从而真正实践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是中国式管理的核心理念之一。

 

第一讲管理和伦理合一(上)

管理不可偏离伦理

伦理首重良心道德

伦理是合理不公平

亲疏有别长幼有序

安不可能没有区隔

依层次按顺序求安

安人之道以安顾客、安员工、安股东、安社会为主要策略,这四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不可偏废。

首先,安人之道要安顾客。

顾客不安,做什么都没有用。

顾客像云一样,是最不忠诚的,说翻脸就翻脸,长期的顾客可能突然就变心。

顾客安了,才能证明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态度、销售管道都不错。

第二,安人之道要安员工。

员工会流动,有的是正常流动,有的是被别的企业挖走。

对前者谁都不会有异议,而后者的问题就大了。

只要公司做得好,就会有人想要挖走公司的干部和员工,只要干部和员工不安,就有可能被别人挖走。

被挖走的人会带走企业的机密,特别是有的核心人员走后,会克隆企业所有的东西,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第三,安人之道要安股东。

股东是投资的人,他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增值,如果他感到将钱放在企业不放心,就会把钱抽走,企业形象和根基就会受到影响。

第四,安人之道要安社会。

企业要用良好的形象获取公众的信任,这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董事会经常改组,社会就会怀疑企业存在问题,会对企业产品不信任。

管理不可偏离伦理

伦理思想为我国所固有,儒、道、墨、名、法诸家,都以伦理学说为主。

一般人常以“良心”、“道德”来代表伦理。

伦理和法律不同,伦理可以补法律的不足。

中国人常讲:

“凭他那德性也想管我!

”这种说法就是把管理和德性结合在一起。

中国人要求,一个人如果要管别人,先要把自己管好,否则就不能管好别人,被管的人也不服气。

外国人则不同,他们把管理与德性两者分开来看,认为私人生活是个人生活,品德修养是个人品德修养,跟管理一点关系都没有。

员工不能因为上司的德性不好就不服从管理,企业也不能因为某人的德性不好就不与之合作。

1.管理和伦理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企业伦理就是企业良心,也就是凭良心来经营管理。

管理是外在的伦理,由内在的良心道德演绎发展为合乎伦理的管理。

伦理是内在的管理,管理者的良心道德,足以左右管理的安或不安。

如果把内在的伦理变成外在的虚伪的表面的礼貌,这非常糟糕;但如果把内在的伦理化为外在的管理,则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案例】

对于伦理和管理关系的看法,人们的意见并不一致。

有人认为把自己管好就叫伦理,把别人管好,就叫管理,两者是不一样的。

也有人认为管理就是管自己,理别人,对别人要理不能管,对自己要管不能理。

管就是给人压力,约束他、要求他,凡是对别人用管的态度都没有好的效果,管,只能管自己。

对别人要理,要看得起他,如果看不起对方,什么管理办法都没有用。

2.中国人的感觉

中国人不大相信别人的话,而是相信自己的感觉,只要感觉到某人很可靠,就会相信他,把他当朋友,可以为他做任何事情,为朋友两肋插刀是中国人最好的写照。

但如果一个人再三保证自己很可靠,他往往得不到人们的信任,因为人们觉得强调自己很可靠的人恰恰最不可靠。

所以口才好的中国人,人际关系并不好,人们并不信任他。

3.心的玄妙

中华民族是重视心的民族,一切都跟心产生密切的关系。

外国人最关心下属能干不能干,有没有能力,有没有责任感,能不能把事情做好。

中国人则对下属的其他方面都不太计较,觉得只要下属的心里有我,就可以为我做任何事情;如果心中无我,下属越是彬彬有礼,上司越是害怕,担心下属动机不纯,有什么坏心眼。

这是西方人怎么也不可能理解的事情。

西方人的宣誓、保证对中国人没有用,因为中国人这一套不可能说出来,也无法用文字表达。

伦理首重良心道德(上)

1.中国人的良心观

伦理是中华民族的特色,对中国人来说,伦理是家常便饭。

诸子百家都以伦理学术为主,没有例外。

普通人不使用伦理这个词,而是用良心道德来代替伦理。

“良心”一词,几乎是到处可闻的口头禅。

良心是先天的,道德可以经由后天的学习而获得。

良心就是要讲道理,讲良心就是按道理去做事,如果别人认为企业做事不讲良心,就不会与企业真诚合作。

西方人觉得良心看不见摸不着,并不可靠,但是中国人知道什么叫良心。

良心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中国人特有的感觉,这种感觉外国人没有,也体会不出来。

良心不断地告诉人们要怎么做事,怎么说话,不断修正人们的行为。

【案例】

如果一个中国人跟别人讲:

“良心在哪里?

良心值多少钱?

”就等于告诉别人自己没良心,大家就会对他避而远之,这是非常危险的。

2.法律与伦理在中国社会中互补

伦理与法律在中国社会中互相补充。

法律对西方人非常管用,人们会自觉执行。

但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却很模糊,中国是礼仪之邦,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中,只有刑法是法,法是惩罚坏人的,好人不需要守法。

如果一个中国人的行为底线只是合法,那么这个人一定没有良心。

他会钻法律的空子,干不道德的事情。

法律不是严密的铁桶,不可能将整个社会罩起来,它只是一张有漏洞的网。

网上的漏洞就需要用伦理来弥补,用良心道德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法律的局限性

法律是严格的和硬性的规定不能经常改,朝令夕改会使社会陷入混乱。

任何事情都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大家不能完全依赖制度,相信合同。

【案例】

某企业在与一个经销商订立合同时,由于双方长期合作,有互信的基础,合同只是个形式,订得就比较粗糙,免得大家面子上不好看。

过了一段时间,企业发生了人事变更,新的负责人与经销商毫无接触,因此觉得合同漏洞百出。

文字的陷阱

有经验的人知道,文字非常不可靠,想用文字来绑住中国人是一种幻想—同一个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

文字对西方人的约束力很强,因为西方人对文字的理解很少发生分歧。

所以中国人执行合同归根结底要靠伦理约束,那才是最有效的。

第三讲安顾客第一优先(上)

 

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顾客最冷酷无情

要搞好人际关系

保持定期的接触

发掘再推销机会

减消顾客的不安

 

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顾客第一,让顾客满意,是管理的真正秘诀。

安顾客,是第一优先要件。

 

1.顾客是企业生存的保障

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获得顾客的支持。

顾客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是企业收入的来源。

没有顾客,企业商品就会积压,就会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甚至停业、倒闭的现象。

 

2.顾客与散客的差异

顾客是指长期订约形成买卖关系的客户,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一个机构或者团体。

按照销量的大小可以把顾客分成大顾客和小顾客两类,大顾客往往是一个团体或者机构,小的顾客多数是个人。

企业主要依靠这些老主顾或订约户来维持。

散客则是那些偶尔和企业打一次交道、不会给企业带来稳定收入的客户。

企业不靠散客生存。

如果企业光凭散客生存就十分危险,因为散客既靠不住,也不可依靠。

所以有些企业对散客不重视,服务态度不好,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案例】

旅馆要靠长期的顾客来维持,而不是靠散客生存,所以对顾客和散客有不同的接待标准。

散客订旅馆很贵,一般按原价或者较高的折扣订房。

旅行社订房就便宜得多。

机票也是一样,航空公司会给顾客而不是散客提供更优惠的票价。

 

3.顾客间的亲疏

企业是靠老顾客生存的,只有顾客能安,企业的经营管理才有靠山。

顾客如果不安,不再消费企业的产品,企业就更不安。

因此,顾客也亲疏有别。

企业对老顾客一定要更好一些,所有优惠都应首先考虑老顾客,而不是新顾客,否则老顾客会不高兴。

 

【案例】

企业常用的会员卡、打折卡策略,就是为了分出顾客的亲疏。

顾客在企业的消费增多,就会获得更多的优惠。

受到这样的鼓励,很多散客会成为顾客,新顾客会成为老顾客。

 

顾客最冷酷无情

 

顾客最冷酷无情,他们只认利益,当感到利益没有得到保障时,他们心里就会不安,然后拂袖而去,再也不来。

所以企业必须要了解顾客的需求,满足他们的需要。

一般来说,顾客的需要主要有四种:

 

1.货真价实

顾客害怕的是吃亏上当。

顾客在跟企业打交道时,如果发现自己吃亏上当了,就会认为货不真价不实,今后就不会再跟你打交道了。

失去顾客的信任是商家的大忌,它会使商家的路越走越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

 

2.供应不断

顾客希望自己喜欢的商品能够供应不断。

如果自己喜欢并且习惯的商品突然中断了供应,顾客就会很不高兴,甚至从此转向其他商家。

因此,商家要善于发现和培养顾客的习惯,抓住顾客的习惯,这样的经营者才是最会经营的人。

现在强调的差异性事实上就是顾客的不同喜好。

成功的企业要培养出顾客的喜好,让顾客只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