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EBITA在企业管理会计中的实际应用1014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5353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EBITA在企业管理会计中的实际应用1014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EBITA在企业管理会计中的实际应用1014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EBITA在企业管理会计中的实际应用1014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EBITA在企业管理会计中的实际应用1014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EBITA在企业管理会计中的实际应用1014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EBITA在企业管理会计中的实际应用1014改.docx

《浅谈EBITA在企业管理会计中的实际应用1014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EBITA在企业管理会计中的实际应用1014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EBITA在企业管理会计中的实际应用1014改.docx

浅谈EBITA在企业管理会计中的实际应用1014改

浅谈EBITDA在管理会计活动中的实际应用

●许永源

学号:

2014220134

摘要:

近年来,关于EBITDA一直是企业绩效评价和管理会计学科研讨的热点。

EBITDA是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杠杆收购的浪潮,第一次被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们提出并广泛使用的。

EBITDA是利润衡量指标,主要用于衡量企业主营业务产生现金流的能力,该指标在计算利润时剔除所得税、利息、摊销和折旧这些因素,从管理会计的视角,让投资者知道这家公司究竟是否有足够运营利润支付贷款利息等相关财务费用。

因此,它非常适合用来评价一些重资产企业或高投入且投资回收期较长的行业,比如钢铁、核电、酒店业、仓储业等。

本文首先介绍了EBITDA在企业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及如何弥补传统绩效评价指标的缺陷,并通过工业企业和商贸企业不同指标分析,说明这两种指标的在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实际价值,以及如何在实际衡量企业业绩过程中相互结合应用。

本文最后对EBITDA的管理会计实践应用提出一些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

EBITDA建议措施

前言

企业业绩评价一直以来都是管理会计工作的主要职能。

科学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能够公平准确地将经营成果反馈给董事会和股东;能够将战略、战术和运营计划与外部需求相结合;能够与董事会和股东有效地沟通业绩和价值;能够将董事会和股东的期望和关注传递给企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

传统的绩效评价指标如会计利润、投资报酬率、资产收益率等,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它们在计算企业盈利水平的时候并没有把所有的资本成本考虑进去,财务核算工作形成的企业会计利润已经无法真实反应企业现有的盈利能力和举债能力。

因此,在物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代,管理者和投资者无法仅依靠传统财务核算口径得到的业绩评价指标做出相应投资和经营决策。

于是,企业管理者更加注重结合系统和流程的信息化以及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决策信息;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迫切需要转变传统的管家的角色,为管理者提供更加科学的业绩评价指标,用以支持运营分析和经营决策。

本文阐述的EBITDA,在诸多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当中,尤为备受企业管理者和学界的亲睐。

国外的一些大公司如可口可乐、通用、西门子等在80年代后期便引入了EBITDA,国内的大型企业和国有股份银行亦广泛引入其管理理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单一地使用EBITDA来衡量公司业绩指标和现金流未免会误导投资者和经营决策者。

如果缺乏其他衡量标准地配合使用,EBITDA呈现出的公司财务状况有可能背离企业经营状况,甚至造成投资或经营决策失败。

本文针对EBITDA的优势与不足展开论述,并通过实际案例提出一些建议及预防措施。

第1章EBITDA的含义

EBITDA是英文EarningsBeforeInterest,Taxes,DepreciationandAmortization的缩写。

即在利息、税、折旧(贬值)、摊销之前的盈利收入。

EBITDA=净利润+所得税+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EBITDA=EBIT+折旧费用+摊销=EBITDA

EBITDA是一种利润衡量指标。

目前国内的会计准则和上市公司财报披露指引虽然没有强制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披露EBITDA值,但根据公司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和信息,投资者和分析员可以很容易计算出公司的EBITDA值。

第2章EBITDA业绩评价指标的优势

2.1EBITDA利润率成为业务盈利能力的新指标

EBITDA利润率=

EBITDA(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

X100%

销售收入净额

EBITDA利润率可以理解为,企业运营期间创造的价值。

直接计算可以是运营期间销售收入减去期间成本支出和日常销售管理费用;或者间接计算可以是企业净利润加上财务费用、税费、折旧和摊销费用。

假设不存在流动性资产产生的内部关联货币变动,EBITDA应大于或等于经营性净现金,因此该指标又被称为“现金利润率”。

案例分析如图:

表1:

某化工集团公司开工率不同情况下的利润率比较分析

项目

单位

产量=销量

100,000

80,000

60,000

销售收入

万元

9,175

7,740

6,105

单位成本

元/吨

617

667

717

单位毛利

元/吨

300

300

300

销售支出

万元

6,175

5,340

4,305

销售毛利

万元

3,000

2,400

1,800

管理费用

万元

1,573

1,573

1,573

营业费用

万元

574

459

344

财务费用

万元

850

680

510

营业利润

万元

3

-312

-628

税费

万元

35

29

23

折旧

万元

1,386

1,386

1,386

摊销

万元

200

200

200

EBITDA

万元

2,474

1,983

1,492

EBITDA利润率

%

26.96%

25.62%

24.43%

如上所示,企业如果按照传统运营指标来看,即使产量达到10万吨规模,也只是保本而已,企业生产没有价值;然而按照EBITDA和EBITDA利润率指标来看,产量越高,创造的经营价值越高,生产盈利能力越强。

此外,根据如图分析,EBITDA利润率指标越高,说明企业销售收入的盈利能力以及回收折旧和摊销的能力就越强;该指标越低,说明企业销售收入的盈利能力以及回收折旧和摊销的能力就越弱。

综上所述,EBITDA利润率对于准确评估重资产和融资成本较高的企业的盈利能力起到实际作用。

例如,一些基础设施企业,例如,钢铁、化工、仓储、通信、路桥、港口、机场或大型高新技术等企业,其财务费用、折旧或摊销费用非常巨大,通过计算EBITDA利润率,可以很好地揭示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从而为投资者和管理者提供准确的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对企业管理会计实践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2.2EBITDA开创了资本运营效率分析的新法则

最初运用EBITDA,主要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来修正EBIT指标,并细化评价各项资本运营所带来的经营利润。

管理者将固定资产投入及递延费用都作为沉没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及递延费用(无形资产)摊销在计算EBIT利润时予以剔除,将EBITDA营业利润根据企业各项运营资本所创造的部分进行逐一分解,得出利润权重与资产权重的配比,分析得出各项资本投入的运营效率。

如图:

某化工集团公司2012年资本投入与EBITDA分析图

序号

运营项目

资本投入

权重

EBITDA

权重

运营效率

1

A产品生产线

8,683.70

91%

1,038.85

91%

100.26%

2

B产品生产线

340.71

4%

30.81

3%

75.78%

3

C产品生产线

17.55

0%

1.51

0%

72.32%

4

D产品生产线

72.22

1%

7.41

1%

86.01%

5

仓储库

92.54

1%

11.22

1%

101.60%

6

运输车队

58.90

1%

9.06

1%

128.86%

7

装卸车队

293.18

3%

41.73

4%

119.29%

8=1+2+…+7

合计

9,558.79

100%

1,140.59

1.00

100.00%

通过运营效率分析,可以发现各项资本项目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运营效率是否正常合理,从中找到各项资产提高运营效率的改进方向。

2.3EBITDA可用于评价同一时期内企业各项资本运营状况

相同资本结构下,企业历年EBITDA利润与各项资本结构比较,将检查各项资本运营是否让整体资产处于增减值的状态。

如图:

某化工集团公司2011年与2012年资本项目运营效率比较分析

序号

运营项目

2011年

2012年

增减变动

运营效率

运营效率

1

A产品生产线

99.15%

100.26%

1%

2

B产品生产线

131.12%

75.78%

-55%

3

C产品生产线

112.38%

72.32%

-40%

4

D产品生产线

95.65%

86.01%

-10%

5

仓储库

96.92%

101.60%

5%

6

运输车队

115.75%

128.86%

13%

7

装卸车队

98.12%

119.29%

21%

8=1+2+…+7

合计

100.00%

100.00%

0%

如上所示,该企业1、5、6、7项资本项目运营效率提升,2、3、4项资产项目运营效率较低。

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BCD产品处于市场过剩,价格竞争激烈,产品销售毛利偏低的时期,所以导致整体运营效率下降;而A产品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单位成本较低,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库存周转率较高,整体资产运营良好;此外,A产品销售情况良好,带动了5、6、7项资产的运营效率有所提高。

因此,通过2011年和2012年各项资产项目运营效率的比较,我们找到了整体资本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经营决策思路。

2.4EBITDA使得不同时期企业整体资本盈利能力分析更为准确

应用企业历年EBITDA利润计算的资本报酬率,充分展现了不同年度企业盈利水平以及未来盈利空间。

如图:

某化工集团公司2011年与2012年整体资本回报率分析

运营项目

2011年

2012年

增减变动

资本投入

EBITDA

资本回报率

资本投入

EBITDA

资本回报率

整体资产

8,705.61

968.47

11.12%

9,558.79

1,140.59

11.93%

1%

如上所示,该企业2012年整体资本运营效率略高于2011年1%。

结合《2011年与2012年资本项目运营效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A产品生产线是企业未来盈利水平有所提高的重要资产投入,从而对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了更为深入地了解,并对该企业整体资产状况有了综合评判结论。

第3章EBITDA业绩评价指标存在的不足

3.1EBITDA在业绩指标计算中存在一定缺陷

3.1.1EBITDA业绩指标在计算过程中调整了税费项目。

从运营角度上看,企业营业税金及其附加是与企业经营收入关联紧密,属于销售费用支出。

EBITDA将这该项剔除了,不符合EBITDA业绩评价用于披露公司实际盈利水平的本意。

3.1.2EBITDA业绩指标在计算过程中调整了利息项目。

从筹资角度上看,企业融资利息支出的确挤占了企业实际经营利润,可以纳入盈利水平调整项目,但是对于再投资者而言,剔除了已有融资利息支出,会粉饰现有实际利润,因此盈利水平不变的情况下,EBITDA夸大了企业盈利能力。

这一点,也不符合EBITDA业绩评价用于披露公司实际盈利水平的本意。

3.1.3EBITDA业绩指标作为实际盈利能力衡量指标,本意是通过调整项目,将本期所有属于计提或摊销的非现金支出项目都计入实际利润,从而还原企业本期实际的盈利能力和资金状况。

然而,EBITDA并没有把所有非现金支出项目都进行还原,只是整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而其他非现金项目例如:

坏账准备、计提存货减值、股票期权成本以及根据权责发生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