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题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5271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题库.docx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题库.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题库.docx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题库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题库

[填空题]1、

中风中经络和中脏腑的鉴别。

∙参考答案:

1.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为轻病。

2.中脏腑,常有神志不清,为病重。

[填空题]2、

少商、听宫主治。

∙参考答案:

少商主治:

①咽喉肿痛、鼻衄等肺系实热证。

②高热,昏迷,癫狂。

③指肿,麻木。

听官主治:

①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

②齿痛。

[填空题]3、

请回答针灸治疗牙痛的主穴,叙述并演示其毫针操作。

∙参考答案:

1.主穴合谷、颊车、下关。

2.操作用泻法并正确演示。

[填空题]4、

照海(KI6)八脉交会穴(通于阴跷脉)

∙参考答案:

【定位】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

【主治】①失眠、癫痫等精神、神志疾患;②咽喉干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疾患;③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病证;④小便频数,癃闭。

【操作】直刺0.5~0.8寸。

[填空题]5、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有哪些?

∙参考答案: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有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诱导学说,遗传学说及免疫学说,但尚无一种可以解释全部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各学说可以相互补充。

[填空题]6、

试述胁痛肝郁气滞证的症状、治法与代表方剂

∙参考答案:

(1)症状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

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

舌苔薄白,脉弦。

(2)治法疏肝理气。

(3)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填空题]7、

孔最、大陵主治。

∙参考答案:

孔最主治:

①咯血、鼻衄、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②肘臂挛痛。

③痔血。

大陵主治:

①心痛,心悸,胸胁满痛。

②胃痛、呕吐、口臭等胃腑病证。

③喜笑悲恐、癫狂痫等神志病证。

④臂、手挛痛。

[填空题]8、

请回答十宣、合谷的定位、归经及操作。

∙参考答案:

一、十宣  1.定位在手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穴。

  2.归经属奇穴。

  3.操作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二、合谷  1.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2.归经属手阳明大肠经。

  3.操作直刺0.5~1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

孕妇不宜针

[填空题]9、

桡骨下端骨折

∙参考答案:

桡骨下端(包括桡骨远侧端3cm以内)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老人、青壮年、儿童均可发生。

桡骨远端的关节面向掌侧倾斜为10°~15°,向尺侧倾斜20°~25°。

这些关系在骨折时常被破坏,在整复时应尽可能恢复正常解剖。

【诊断要点】1.多为间接暴力所致,跌倒时,躯干向下的重力与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交集于桡骨下端而发生骨折。

直接暴办造成的骨折为粉碎型。

在20岁以前,桡骨下端骨骺尚未融合,可发生骺离骨折。

伤后局部肿胀、疼痛、手腕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

2.根据受伤姿势和骨折移位的不同,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两种:

(1)伸直型骨折:

跌倒时,腕关节呈背伸位,手掌先着地,骨折远段向背侧和桡侧移位,桡骨远段关节面改向背侧倾斜,向尺侧倾斜减少或完全消失,甚至形成相反的倾斜。

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时,可见"餐叉样"畸形;向桡侧移位时,呈"枪上刺刀状"畸形;缩短移位时,可触及上移的桡骨茎突;如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下桡尺关节的三角纤维软骨盘随骨折片移向桡侧背侧;如尺骨茎突完整,骨折远端移位明显时,三角纤维软骨盘附着点必然破裂,掌侧屈肌腱及背侧伸肌腱亦发生相应的扭转和移位。

(2)屈曲型骨折:

跌倒时,腕关节呈掌屈位,手背先着地,骨折远段向桡侧和掌侧移位,此类骨折较少见。

3.腕关节正侧位X线照片,可明确骨折类型和移位方向。

【类证鉴别】无移位或不完全骨折时,肿胀多不明显,仅觉得局部疼痛和压痛,可有环状压痛和纵轴压痛,腕和指运动不便,握力减弱,须注意与腕部软组织扭伤鉴别。

【辨证论治】无移位的骨折不需要整复,仅用掌、背两侧夹板固定2~3周即可,有移位的骨折则必须整复。

1.整复方法

(1)患者坐位,老年人则平卧为佳,肘部屈曲90°,前臂中立位。

(2)伸直型骨折:

骨折线未进入关节、骨折段完整的骨折,一助手把住上臂,术者两拇指并列置于远端背侧,其他四指置于其腕部,扣紧大小鱼际肌,先顺势拔伸2~3分钟,待重叠移位完全纠正后,将远段旋前,并利用牵引力,骤然猛抖,同时迅速尺偏掌屈,使之复位;若仍未完全复位,则由两助手维持牵引,术者用两拇指迫使骨折远段尺偏掌屈,即可达到解剖对位;整复骨折线进入关节或骨折块粉碎的伸直型骨折时,则在助手和术者拔伸牵引纠正重叠移位后,术者双手拇指在背侧按压骨折远端,双手余指置于近端的掌侧端提近端向背侧,以矫正掌背侧移位,同时使腕掌屈、尺偏,以纠正侧方移位。

(2)屈曲型骨折:

由两助手拔伸牵引,术者可用两手拇指由掌侧将远段骨折片向背侧推挤,同时用食、中、环三指将近段由背侧向掌侧挤压,然后术者捏住骨折部,牵引手指的助手徐徐将腕关节背伸,使屈肌腱紧张,防止复位的骨折片移位。

2.固定方法

(1)伸直型骨折:

先在骨折远端背侧和近端掌侧分别放置一平垫,然后放上夹板,夹板上端达前臂中、上1/3,桡、背侧夹板下端应超过腕关节,限制手腕的桡偏和背伸活动。

(2)屈曲型骨折:

在远端的掌侧和近端的背侧各放一平垫,桡、掌侧夹板下端应超过腕关节,限制桡偏和掌屈活动。

(3)扎上三条布带固定后,将前臂悬挂胸前,保持固定4~5周。

3.药物治疗

(1)儿童骨折早期治则是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中后期内服药可减免。

(2)中年骨折按三期辨证用药。

(3)老人骨折中后期着重养气血、壮筋骨、补肝肾。

(4)解除固定后,均应用中药熏洗以舒筋活络、通利关节。

4.练功活动

(1)固定期间积极作指间关节、指掌关节屈伸锻炼及肩肘部活动。

(2)解除固定后,作腕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锻炼。

【预防与调护】

(1)复位固定后应观察手部血液循环,随时调整夹板松紧度。

(2)注意将患肢保持在旋后15°或中立位,纠正骨折再移位倾向。

(3)伸直型骨折固定期间应避免腕关节向桡偏与背伸活动。

[填空题]10、

演示闪罐法。

∙参考答案:

①选取适宜体位,充分暴露待拔腧穴。

②选用大小适宜的罐具。

③用镊子夹紧95%的酒精棉球一个,点燃,使棉球在罐内壁中绕1~3圈或短暂停留后迅速退出,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再立即将罐起下。

④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

⑤拔至施术部位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

[填空题]11、

病例摘要:

纪某,男,4岁。

患儿身热3天,起病前有水痘接触史,现头角发际皆有高粱米大小之水痘,胸背部较多,大者如黄豆,小如粟米,四肢散在,微现,咳嗽,食少,肢倦无力。

舌尖微红,苔薄黄,脉滑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

请与脓疱疹相鉴别。

∙参考答案:

主诉:

身热、身现水痘3天。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患儿身热3天,起病前有水痘接触史,颜面、躯干发现水痘,符合水痘诊断。

水痘时邪从口鼻而入,蕴育于肺卫,肺卫为邪所伤,宣降失常,故见咳嗽;内蕴湿热,兼感时邪,郁闭肌表,时邪夹湿透发于肌表,致水痘布露。

正盛邪轻,则水痘胸背较多,四肢散在,微现,全身症状不重。

结合舌脉症,辨证为邪伤肺卫证。

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

水痘与脓疱疮的鉴别:

二者都可以见到疱疹。

区别在于,脓疱疮多发生于炎热夏季,以头面部及肢体暴露部位多见,初起为疱疹,很快成为脓疱,疱液浑浊,疱液可培养出细菌。

水痘是感受水痘时邪(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皮肤黏膜分批出现、同时存在瘙痒性斑丘疹、疱疹及结痂为特征,疱疹内液清亮如水,疹形椭圆如豆。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

水痘中医证候诊断:

邪伤肺卫证中医治法:

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方剂:

银翘散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填空题]12、

拔罐水泡处理方式。

∙参考答案:

①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

②如水泡较大,对局部皮肤严格消毒后,可用消毒的三棱针或粗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无菌的一次性注射器针抽出水液,再涂以烫伤油等,并以纱布包敷,每日更换药膏1次,直至结痂。

注意不要擦破泡皮。

[填空题]13、

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

∙参考答案:

急骤起病,寒战,高热,数小时内体温可达39℃以上,下午或傍晚达高峰,或呈稽留热,约持续1周,伴颜面潮红,口干,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疲乏。

胸痛,咳嗽、咳痰(铁锈色痰为特征性表现),呼吸困难。

其他可见胃纳锐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填空题]14、

神经系统检查

∙参考答案:

一、运动功能检查

(一)随意运动随意运动是受意识支配的动作,是大脑皮质通过锥体束由骨骼肌来完成,用肌力来衡量。

肌力是指肢体随意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力量。

1.检查法以关节为中心检查肌群的伸、屈、内收、外展、旋前、旋后等。

医师从相反方向测试患者对阻力的克服力量。

肌力分为0~5级。

0级:

无肢体活动,也无肌肉收缩,为完全性瘫痪。

1级:

可见肌肉收缩,但无肢体活动。

2级:

肢体能在床面上做水平移动,但不能抬起。

3级:

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

能做抵抗阻力的动作,但较正常差。

5级:

正常肌力。

2.临床意义由运动神经元和周围神经病变造成的骨骼肌随意运动的障碍称为瘫痪。

中枢性瘫痪病变在上运动神经元,周围性瘫痪病灶在下运动神经元。

二者鉴别见下表:

(二)被动运动被动运动是检查肌张力强弱的方法。

肌张力是指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

1.检查法持患者完全放松的肢体以不同的速度和幅度对各个关节做被动运动,医师所感到的阻力的大小就是肌张力的强度。

2.临床意义正常时肌肉有一定的张力。

(1)张力过低或缺失见于周围神经、脊髓灰质前角及小脑病变。

(2)张力过高折刀样肌张力过高见于锥体束损害,铅管样肌张力过高见于锥体外系损害。

(三)不随意运动不随意运动是随意肌不自主收缩所产生的一些无目的的异常动作,多数为锥体外系的损害。

1.震颤静止性震颤见于帕金森病;动作性震颤见于小脑病变;扑翼样震颤主要见于肝性脑病。

也可见于尿毒症和肺性脑病。

2.舞蹈症是肢体及头面部的一种快速、不规则、无目的、粗大、不对称、不能随意控制的动作。

多见于儿童脑风湿病变。

3.手足搐搦发作时手足肌肉呈紧张性痉挛,上肢表现为屈腕,掌指关节屈曲,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对掌。

在下肢表现为跖趾关节跖屈,似芭蕾舞样足。

见于低钙血症和碱中毒。

(四)共济运动共济运动是指机体完成任一动作时所依赖的某组肌群协调一致的运动,这种协调主要靠小脑的功能,前庭神经、视神经、深感觉及锥体外系均参与作用。

1.检查法有指鼻试验、对指试验、轮替动作、跟一膝一胫试验等。

2.临床意义正常人动作协调、稳准,如动作笨拙和不协调时,称为共济失调。

按病损部位分为小脑性、感觉性及前庭性共济失调(如梅尼埃病)。

二、神经反射检查神经反射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及效直器五部分,并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正常人可引出的反射称为生理反射,而正常人不能引出仅在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时出现的反射称为病理反射。

(一)浅反射浅反射是刺激皮肤或黏膜引起的反射,健康人存在,属生理反射。

1.角膜反射

(1)检查法嘱患者眼睛注视内上方,医师用细棉絮轻触患者角膜外缘,正常时该侧眼睑迅速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对侧眼睑也同时闭合称为间接角膜反射。

(2)临床意义①如直接角膜反射存在,间接角膜反射消失,为受刺激对侧的面神经瘫痪。

②如直接角膜反射消失,间接角膜反射存在,为受刺激侧的面神经瘫痪。

③若直接、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为受刺激侧三叉神经病变,深昏迷患者角膜反射也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