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文本10六国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18803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 文本10六国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专题三 文本10六国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专题三 文本10六国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专题三 文本10六国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专题三 文本10六国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三 文本10六国论.docx

《专题三 文本10六国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三 文本10六国论.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三 文本10六国论.docx

专题三文本10六国论

文本10 六国论

文本导学

学习重点

 1.积累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重点掌握“暴、理、势”等实词的含义及“祖父、智力、故事、至于”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2.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并举例论证论点的方法。

3.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领悟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同“餍”,满足

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同“倘”,如果

(2)一词多义

①暴

②理

③势

(3)虚词归纳

(4)古今异义

①思厥先祖父

古义:

祖辈与父辈

今义:

父亲的父亲

②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

智谋和力量

今义:

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③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

旧事,成例

今义:

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④至于颠覆

古义:

以致,以至于

今义:

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2.词类活用

(1)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名词作状语,一月月地

(2)以地事秦:

名词作动词,侍奉

(3)义不赂秦:

名词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名词作动词,礼遇

(5)不能独完:

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7)始速祸焉:

形容词作动词,招致

3.语句翻译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洎牧以谗诛。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赵尝五战于秦。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其势弱于秦。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苟以天下之大。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2)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

(3)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

(4)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敌国)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啊!

(5)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

(6)它们的势力比秦国弱。

(7)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

(8)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

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展开论证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然后运用例证法和对比论证等手法,以史实为根据,采用分类举例比较的方法,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先从正面加以论证。

具体地说,文章第三段就“赂秦”的一些国家韩、魏、楚加以论证,“赂秦”者换取的仅仅是“一夕安寝”,因此“赂秦”的结果只能是“火上浇油”——助长了秦人的威势,削弱了自身的国力。

从而有力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文章第四段则以齐、燕、赵三国为例,指出齐国破灭原因在于“与嬴而不助五国”,燕、赵两国灭亡的具体原因是其本身的错误,即燕“以荆卿为计”,赵“牧以谗诛”,“用武而不终”,但根本原因都是失去了外援的燕、赵等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这样就有力地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接着从反面加以论证,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灭亡,从而发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呐喊。

最后一段,由论古转入讽今,通过两组对比,鲜明地指出不以六国为戒,必是一条亡国之路。

1.本文第三段的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

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第三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

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

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做好了铺垫。

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

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

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暴秦“侵之愈急”,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而后下一肯定判断:

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

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

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2.第四段的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

与中心论点的论证又有什么关系?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第四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

共分两层论证。

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为不知满足的暴秦所歼灭。

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

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

不仅如此,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还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

作者层层推进,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

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三、四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3.作为史论,本文除运用了对比、类比、比喻论证方法外,语言文采方面还有哪些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除了运用对比、类比、比喻论证的方法以外,还使用形象描述的方法。

如写先人创业的艰难过程,用“暴霜露,斩荆棘”,写成效得来的不易;“以有尺寸之地”,运用了夸张手法,极言其所得甚微。

对于“割城”、“赂地”的具体方式,“今日”、“明日”,夸张地说明了“赂秦”的频繁,“五城”、“十城”,用层递的方式揭示赂秦的数量越来越大。

换来的只是“一夕安寝”,其实是损失巨大,收效甚微。

作者很注意语言的锤炼。

如写六国“并力西向”,秦人势必陷于困境,用了“食之不得下咽”,表现秦人极端紧张的心态,含蓄生动,带点幽默味道。

再如“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是对偶,又是“互文”。

本文是“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两边各举一例而省文,封则举“谋臣”,礼则举“奇才”,使得文章简练。

作者说: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苏洵的这一推论能否成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苏洵的这一推论是欠妥的。

燕国在六国中是第五个灭亡的,但这不能完全说是“用兵之效”,而是由于秦昭王采纳了范雎的远交近攻的建议,以后的孝文王、庄襄王、秦始皇都执行了这一策略。

秦不可能越过赵、魏去灭燕的。

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令人难以信服。

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

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

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

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

本文虽有不足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学后自评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赂秦(lù) 弥繁(mí) 暴霜露(bào) 胜负之数(shù)

B.与嬴(yǔ)颠覆(diān)厥祖父(quē)日削月割(xuē)

C.殆尽(dài)要挟(xié)率赂秦(shuài)牧以谗诛(chán)

D.荆棘(jí)下咽(yàn)为国者(wéi)理固宜然(yì)

答案 C

解析 A项“暴”读pù。

B项“厥”读jué。

D项“宜”读yí。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破灭之道(途径,道路,名词)

②六国互丧(交互,彼此,副词)

③不能独完(完成,形容词)

④理固宜然(这样,代词)

⑤义不赂秦(坚持大义,名词用作动词)

⑥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胜,取胜,形容词)

⑦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如,连词)

⑧苟以天下之大(如果,假如,连词)

⑨暴秦之欲无厌(“厌”同“餍”,满足)

⑩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待,名词用作动词)

A.①②③④⑦⑧⑨B.②③④⑤⑧⑨⑩

C.①③④⑥⑦⑨⑩D.①②④⑤⑧⑨⑩

答案 D

解析 ③“完”,保全,形容词用作动词。

⑥“终”,坚持到底,形容词用作动词。

3.下列各句中“亡”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亡”字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B.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C.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D.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答案 D

解析 D项与例句都是“损失”的意思。

A项灭亡。

B项逃亡的人。

C项逃走。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B.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C.虽又槁暴,不复挺者

D.功亦足以暴于天下

E.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答案 AD

解析 A、D两项均为暴露、显露。

B项残暴。

C项晒。

E项突然。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B.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C.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答案 A

解析 A项武器。

B、C、D三项均为军队。

6.对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②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③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④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⑤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⑥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⑦披坚执锐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⑨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⑩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A.①②⑤⑥/③④⑦/⑧⑨⑩

B.①⑤⑥⑩/②⑧⑨/③/④⑦

C.①②⑤⑥/③/④⑦/⑧⑨⑩

D.①⑤⑥/③/④⑦/②⑧⑨⑩

答案 B

解析 ①⑤⑥⑩名词作状语,②⑧⑨名词活用为动词,③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④⑦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六国论

苏 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窃怪天下之诸侯      怪:

怪罪

B.则韩、魏之附秦故也附:

归附

C.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摈:

抵制

D.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背:

背弃

答案 A

解析 怪: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奇怪。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C项均为“的”。

A项前者为“凭借”,后者为“来”。

B项前者为“却”,后者为“而且”。

D项前者为“对”,后者为“认为”。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可以用来阐述“六国灭亡原因”的一组是(  )

①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②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 ③不知天下之势也 ④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⑤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⑥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A.①③⑥B.②④⑤

C.③⑤⑥D.②③⑤

答案 D

解析 ①是作者的看法,④是不灭亡的办法之一,⑥是结果。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和苏洵的《六国论》都是史论文,本意都不在悲叹六国的灭亡,而是借古讽今,讽谏当朝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

B.对秦国来说,韩、魏之所以重要,在于这两个国家是秦国进攻各国的交通要道。

C.在作者看来,六国如能团结一致,共同抗秦,就能得以共存了。

D.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增强了文章论辩的力量。

答案 B

解析 对秦国来说,韩、魏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这两个国家是秦国进攻各国的交通要道,还在于如果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韩、魏从背后乘机攻打,就非常危险了。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舍弃小小的韩、魏,让它们去抵挡如狼似虎的强大的秦国,它们怎么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国的怀抱呢?

(2)秦国军队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燕、赵四国,那么,齐、楚、燕、赵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

参考译文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亡。

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可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

因此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那班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粗略,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势。

秦王与诸侯争夺天下的地区,并不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诸侯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地区,也不是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

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之患。

韩、魏两国阻塞着秦国的往来要冲,掩护着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所以天下最重要的地区,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从前范雎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就建议收抚韩国;商鞅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又建议收抚魏国。

秦昭王没有得到韩、魏的归顺,就出兵攻打齐国的刚、寿地区,范雎把这看作是值得担忧的事情。

那么秦国所顾忌的是什么,就可以看得清楚了。

秦国对燕、赵两国用兵,对它来说是危险的事。

因为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前面将遇到燕、赵两国的抗击,而韩国和魏国就会乘机攻打它的后方,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啊。

然而秦国攻打燕、赵两国时,不曾担心韩、魏会从后面袭击,这是韩、魏都已归附了秦国的缘故。

韩国、魏国是各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国军队能够往来其间,这难道是明了天下的形势吗?

舍弃小小的韩、魏,让它们去抵挡如狼似虎的强大的秦国,它们怎么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国的怀抱呢?

韩、魏两国既已屈服而归附了秦国,然后秦国的军队就能够无所阻挡地向东方各诸侯国用兵,从而使各国遍受它的祸害了。

韩国和魏国不能独自抵挡秦国,然而天下的诸侯却又要凭借韩、魏来掩护自己不受西方秦国的侵略,因此,不如加强和韩、魏的团结,从而抵制秦国。

秦国军队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燕、赵四国,那么,齐、楚、燕、赵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

由四个没有战争的国家,来支持面对强敌的韩、魏,使韩、魏没有东顾之忧,而为天下的诸侯挺身而出,抵御秦兵;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像这样就可以用来应付一切,那么秦国还能做什么呢?

不知道出此策略,却贪图边界上的微小利益,背弃、破坏盟约,以至于自相残杀;秦国的大军尚未出动,而天下的诸侯已经把自己搞得困顿不堪了。

致使秦人得以钻他们的空子,攻取他们的国家,这难道不令人感到可悲吗?

三、语言表达

12.“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三字经》)苏洵,号老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

请你仿照《三字经》的格式,写出下句,以勉励年轻学子及早发愤读书。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

13.仿照下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另选一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苏 轼

苏轼是一座宝藏,时光是刀,世事如剑,在刀光剑影之中,腾挪飞跃的他练就了一身的才艺!

历沧桑,逐逝水,那绝代的才华越是熠熠生辉,灼灼其华!

横绝了千古难越的高度。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

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

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

然而,他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

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

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所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

“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

”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

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

四、微型写作

14.本文在论证“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时,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分论点正反对比进行论证。

请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以“面对挫折”为话题写一段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在面对挫折时,我们应该勇敢地、微笑着迎接它。

如果你鼓足勇气,去面对挫折,尽自己的努力去战胜挫折,最终你定会发现挫折的阴云被驱散后,头上的天空是多么的美丽。

反之,如果你面对挫折时,只知道叹息,并且失掉了前行的勇气,那么你终究会为困顿所束缚,为天空中逐渐浓密的阴云所吞没。

其实人生的挫折越多,人们露出的微笑也应该越多,愿每个人生命中都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个美丽的黄昏!

让我们一起微笑着面对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个挫折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