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物理考试说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16776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6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物理考试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物理考试说明.docx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物理考试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物理考试说明.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物理考试说明.docx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物理考试说明

2019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

物理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江苏卷)的命题,将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开”的原则组织实施,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命题将以能力测试仪为主导,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的物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联系,关注物理知识在现代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养的要求,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标要求,对考试内容及要求具体说明如下:

(一)能力要求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考查知识及其应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要求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式,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性的似是而非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于条件,并能应用于简单的实际物理问题。

2.推理能力

能够从有关物理概念和规律出发,在给定的简化情况下导出物理学中的定理或公式。

能根据具体问题中已知的事实和条件,结合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结论和正确判断,并能够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因素及条件,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

能够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在具体问题中找出物理量之间的数学的关系,根据数学的特点、规律进行推导、求解和合理外推,并根据结果作出物理判断、进行物理解释或得出物理结论。

根据物理问题的实际情况和所给条件,恰当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等形式和方法进行分析、表达。

能够通过分析所给图像明确其所表示的物理意义,用于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

5.实验与探究能力

能够独立完成表3中“实验、探究”的内容,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

会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评价。

能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能制定实验方案,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所给的实验仪器去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以上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

同时,在应用于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时往往离不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二)内容和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部分。

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和我省2017届高毕业学生的教学实际,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选考内容两类,必考内容有4个模块,选考内容有3个模块,考生须从3个选考模块中任选2个模块作答。

具体模块及内容明确目标表1,考试的内容范围及要求见表2,单位制及实验、探究见表3。

对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2中用I、II标出,I、II的含义如下:

I.基本要求:

对所列知识要了解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II.较高要求:

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表1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模块

必考内容

选考内容

物理1

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物理2

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选修3-1

电场电路磁场

选修3-2

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传感器

选修3-5

碰撞与动量守恒

原子结构

原子核

波粒二象性

选修3-3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

固体、液体与气体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选修3-4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相对论

表2考试内容范围及要求

物理1

内容

要求

说明

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I

2.路程和位移速度和速率加速度

II

3.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

II

4.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

I

5.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动摩擦因数

I

6.力的合成和分解

II

力的合成和分解计算,只限于用作图法或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

7.共点力的平衡

I

只要求在一个平面内的共点力平衡问题

8.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II

加速度大小不的连接体问题的计算仅限于两个物体的情况

物理2

内容

要求

说明

9.功和功率

II

10.动能动能定理

II

11.重力势能

II

12.弹性势能

I

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不作要求

13.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II

14.能量守恒

I

15.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II

16.抛体运动

II

斜抛运动的计算不作要求

17.圆周运动的描述

I

18.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II

19.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I

计算不作要求

20.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II

地球表面附近,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1.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

I

计算只限于第一宇宙速度

选修3-1

内容

要求

说明

22.静电现象

I

23.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I

24.点电荷库仑定律

I

25.静电场电场线电势能电势等势面

I

26.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电势差

II

电场强度的计算最多考虑两个电场的叠加

27.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I

28.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II

计算限于带电粒子进入电场时速度平行或垂直于场强的情况

29.电容电容器

I

30.电阻定律

I

31.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I

32.电流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I

33.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I

34.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

I

35.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磁通量

I

36.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I

37.安培力

II

计算限于直导线跟匀强磁场平行或垂直两种情况

38.洛仑兹力

II

39.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II

计算限于带电粒子的速度与磁感应强度平行或垂直两种情况

40.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I

选修3-2

内容

要求

说明

41.电磁感应现象

I

42.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II

限于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运动方向垂直的情况

4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I

44.自感涡流

I

45.交变电流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和图象

I

46.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

I

47.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I

48.理想变圧器

II

限于单个副线圈的理想变压器

49.远距离输电

I

50.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I

选修3-5

内容

要求

说明

51.动量动量定理

I

52.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53.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I

只限于一维

54.氢原子光谱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

I

55.原子核的组成

I

56.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

I

57.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的应用与保护

I

58.核力与结合能质量亏损

I

59.核反应方程

I

60.裂变反应聚变反应链式反应

I

61.普朗克能量子假说黑体和黑体辐射

I

62.光电效应

I

62.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

I

选修3-3

内容

要求

说明

64.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I

65.布朗运动

I

66.分子热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

I

67.温度和内能

I

68.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I

69.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微观结构

I

70.液晶

I

71.液体的表面张力

I

对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毛细现象的解释不作要求

72.气体实验定律

I

73.理想气体

I

74.热力学第一定律

I

75.饱和汽未饱和汽饱和气压相对湿度

I

76.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I

选修3-4

内容

要求

说明

77.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和图象

I

78.受迫振动和共振

I

79.机械波横波和纵波横波的图象

I

80.波长、波速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I

仅限于单一方向传播的问题

81.波的干涉和衍射

I

82.多普勒效应

I

83.电磁波谱电磁波及其应用

I

84.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

I

85.光的全反射光导纤维

I

86.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I

87.激光的特性及应用

I

88.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狭义相对论时空观与经典时空观的区别

I

89.同时的相对性长度的相对性质能关系

I

计算不作要求

表3单位制及实验、探究

主题

内容

说明

单位制

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包括小时、分、升、电子伏特(eV)等。

选修3-3包括摄氏度(°C)、标准大气压、毫米汞柱。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实验一:

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测力计、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等。

选修3-3包括温度计。

2.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

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实验二: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三:

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实验四:

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五: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六:

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实验七: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八:

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九: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十: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选修3-5)

实验十一:

用油膜法估测分的大小(选修3-3)

实验十二:

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选修3-4)

实验十三: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选修3-4)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20分。

(二)试题类型

试卷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

选择题中,包含四选一的选择题和四选多的选择题,并明确区分;简答题用于考查实验和选考内容(选考内容只出现在简答题中)。

(三)内容比例

必考模块约90%

选考模块约100%

实验(包含在以上各部分内容中)约15%

(四)试卷难易比例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三个选考模块内容不出现难题,难易程度力求相当。

四、典型题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静电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我国早在西汉末年已有对静电现象的记载,《春秋纬▪考异邮》中有“玳瑁吸

”之说,但下列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

B.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两者相互吸引

C.小线圈接近通电线圈过程中,小线圈中产生电流

D.从干燥的地毯上走过,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解析】本题考查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与理解。

属容易题。

静电现象在生活中比较常见。

A选项是日常中最常见的摩擦起电吸引轻小物体的事实;B选项是初、高中物理教学中常做的静电感应演示实验;D选项是生活中,尤其在干燥天气情况下,因静电带来的令人不舒服的电击感觉。

上述A、B、D三个选项属于静电现象。

C选项是典型的电磁感应演示实验,看到的电磁感应现象,它不属于静电现象,只有该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题干选自西汉末年《春秋纬▪考异邮》中有关静电现象的记载,体现了我国古代的科技文明。

同时,选项的设置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教学实际,意在引导教学重视实验演示、贴近生活实际。

【答案】C

2.某弹射管每次弹出的小球速度相等.在沿光滑竖直轨道自由下落过程中,该弹射管保持水平,先后弹出两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

(A)时刻相同,地点相同(B)时刻相同,地点不同

(C)时刻不同,地点相同(D)时刻不同,地点不同

【解析】

【答案】B

3.如图所示,演员正在进行杂技表演,由图可估算出他将一只鸡蛋抛出的过程中对鸡蛋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0.3J

B.3J

C.30J

D.300J

【解析】本题考查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抛体运动等知识的理解,属中等难度题。

本题从杂技表演情景设计问题,要求考生根据生活经验估计鸡蛋质量,并依据所给图片估计鸡蛋被抛出的高度,直接应用动能定理估算所做的功的大小。

【答案】A

4.如图所示,水平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带电油滴处于静止状态.现将B板右端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两金属板表面仍均为等势面,则该油滴

(A)仍然保持静止

(B)竖直向下运动

(C)向左下方运动

(D)向右下方运动

【解析】

【答案】D

5.一自耦变压器如图所示,环形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将其接在a、b间作为原线圈。

通过滑动触头取该线圈的一部分,接在c、d间作为副线圈,在a、b间输入电压为的交变电流时,c、d间的输出电压为,在将滑动触头从M点顺时针旋转到N点的过程中

A.U2>U1,U2降低

B.U2>U1,U2升高

C.U2

D.U2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感、理想变压器的理解和推理,属于中等难度题。

根据题意,a、b间整个绕组线圈为原线圈,c、d间是通过滑动头提取出的部分绕组,是副线圈。

在将滑动并没有从M点顺时针旋转到N点的过程中,副线圈匝数低于原线圈匝数,且副线圈匝数在减少,所以输出电压U2始终低于输入电压U1,且U2值逐渐降低,故选项C正确,选项A和B错用了理想变压器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选项D对滑动触头转动方向与副线圈匝数变化的关系理解错误。

本题情景源于生产生活实际,所涉及的自耦变压器情景新颖,与课标教材中介绍的变压器很不相同。

考生需要正确理解变压器的原理,发现与教材所介绍的理想变压器有何不同,有何相同似,从基本原理出发,利用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比就是原、副线圈匝数比的规律,对自耦式变压器的工作情形作出判断。

【答案】C

6.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

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m/s2由静止加速到2m/s,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A.关卡2

B.关卡3

C.关卡4

D.关卡5

【解析】本题通过创设“闯关游戏”情境,考查考生对匀速运动和匀变直线运动等知识的理解,对应用数学知识建模的能力和推理能力要求较高。

以属中等难度题。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计算出从静止开始达到匀速运动的时间和位移,同时比较两个时间序列:

(1)闯关者运动时间;

(2)关卡放行和关闭的时间。

具体地说,闯关者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a=2m/s2由静止加速到v=2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at和s=

at2求得时间t1=1s,位移s1=1m;距关卡2还有s2=7m,此后做匀速运动。

利用匀速直线运动公式s=vt求得需用时间t2=3.5s,处在关卡2放行的时间段,因此可以通过。

闯关者从关卡2到关卡3的距离s3=8m,需用时t3=4s。

处在关卡3放行的时间段,因此可以通过。

闯关者从关卡3到关卡4,前t4=2.5s关卡处于开放,走了s4=5m。

接着,关卡4关闭,剩下的s5=3m需用时t5=1.5s,到达关卡4时,关卡4伋处于关闭时段,不能通行。

故C选项正确。

本题从新的视角考查考生熟悉的内容,对高中物理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注意挖掘新的素材以增加教学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着较好的引导作用。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7.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的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

A.t=2s时最大

B.t=2s时最小

C.t=8.5s时最大

D.t=8.5s时最小

【解析】本题考查了加速度、牛顿运动定律、超重、失重、牛顿第三定律等内容,要求考生会读物理图像,正确理解a–t图像的含义,利用图像信息结合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判断推理。

属于容易题。

调人在电梯中受到地板的支持力N和重力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为正时,N–mg=ma,a越大,N也越大;加速度为负值时,G–N=ma,a越大,N越小。

因此,在2s和8.5s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分别为最大和最小。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D选项正确。

虽然a–t图像不是考生常用的描述运动的图像,但是能从图像中获取信息是基本的物理素养,属于基本能力。

试题将物理过程用图像的形式呈现,简洁明了,体现了物理图像在物理科学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AD

8.火车以60m/s的速率转过一段弯道,某乘客发现放在桌面上的指南针在10s内匀速转过了约10°.在此10s时间内,火车

(A)运动路程为600m(B)加速度为零

(C)角速度约为1rad/s(D)转弯半径约为3.4km

【解析】

【答案】AD

9.电吉他中电拾音器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磁体附近的金属弦被磁化,因此弦振动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流经电路放大后传送到音箱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选用铜制弦,电吉他仍能正常工作

B.取走磁体,电吉他将不能正常工作

C.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D.弦振动过程中,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不断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对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知识的理解和推理,考查学生信息提取和判断能力。

属中等难度题。

本题的解决重在理解题干所述的电吉他工作原理:

电拾音器中的磁体会将附近的一小段金属弦磁化,当吉他弦被拨动后开始振动,这段被磁化的金属弦可以看成一个来回运动的磁体,导致了电拾音器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改变,从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据此可以判断出,由于铜不能被磁化所以选项A错误。

如果没有拾音器中磁体,金属弦就无法磁化,未磁化的金属弦不会导致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故选项B正确。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当闭合电路是多匝线构成时,整个线圈中的总电动势是每匝线圈中的电动势之和。

因此其他条件不变时,线圈匝数越多,感应电动势力越大,故选项C正确。

由于吉他弦振动时,那一小段磁化的弦进行的的是往复运动,相当于一个小磁体在线靠近和离开的往复运动,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磁体离开和靠近时在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是相反的,故选项D正确。

本题情景源于生活,清新、亲切、自然。

将常见的物理模型置于新颖的问题情景,体现了江苏高考卷“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有利于引导教学跳出题海,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BCD

10.如图所示,三个小球A、B、C的质量均为m,A与B、C间通过铰链用轻杆连接,杆长为L,B、C置于水平地面上,用一轻质弹簧连接,弹簧处于原长。

现A由静止释放下降到最低点,两轻杆间夹角α由60°变为120°,A、B、C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忽略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则此下降过程中()

(A)A的动能达到最大前,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小于

mg

(B)A的动能最大时,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等于

mg

(C)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A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D)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

mgL

【解析】

【答案】AB

三、简答题

11.一同学测量某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题10–1图所示是该同学正准备接入最后一根导线(图中虚线所示)时的实验电路.请指出图中在器材操作上存在的两个不妥之处.

(题10–1图)

(2)实验测得的电阻箱阻值R和电流表示数I,以及计算的

数据见下表:

R/Ω

8.0

7.0

6.0

5.0

4.0

I/A

0.15

0.17

0.19

0.22

0.26

/A–1

6.7

6.0

5.3

4.5

3.8

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的方格纸上作出

关系图象.

由图象可计算出该干电池的电动势为V;内阻为Ω.

(3)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测量结果,在测出上述数据后,该同学将一只量程为100mV的电压表并联在电流表的两端.调节电阻箱,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3A时,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题10-2图所示,则该干电池的电动势应为V;内阻应为Ω.

【解析】

【参考答案】

(1)①开关未断开②电阻箱阻值为零

(2)(见下图)1.4(1.30~1.44都算对)1.2(1.0~1.4都算对)

(3)1.4(结果与

(2)问第一个空格一致)1.0(结果比

(2)问第二个空格小0.2)

1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重力加速度g.细绳跨过固定在铁架台上的轻质滑轮,两端各悬挂一只质量为M的重锤.实验操作如下:

①用米尺量出重锤1底端距地面的高度H;

②在重锤1上加上质量为m的小钩码;

③左手将重锤2压在地面上,保持系统静止.释放重锤2,同时右手开启秒表,在重锤1落地时停止计时,记录下落时间;

④重复测量3次下落时间,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值t.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④可以减小对下落时间t测量的(选填“偶然”或“系统”)误差.

(2)实验要求小钩码的质量m要比重锤的质量M小很多,主要是为了.

(A)使H测得更准确

(B)使重锤1下落的时间长一些

(C)使系统的总质量近似等于2M

(D)使细绳的拉力与小钩码的重力近似相等

(3)滑轮的摩擦阻力会引起实验误差.现提供一些橡皮泥用于减小该误差,可以怎么做?

(4)使用橡皮泥改进实验后,重新进行实验测量,并测出所用橡皮泥的质量为m0.用实验中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g,得g=.

【解析】

【参考答案】

(1)偶然

(2)B

(3)在重锤1上粘上橡皮泥,调整橡皮泥质量直至轻拉重锤1能观察到其匀速下落

(4)

13[选修3-5]

(1)已知A和B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T和2T,则相同质量的A和B经过2T后,剩有的A和B质量之比为.

(A)1:

4(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