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邹家华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5151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91邹家华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991邹家华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991邹家华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991邹家华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991邹家华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91邹家华报告.docx

《1991邹家华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91邹家华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991邹家华报告.docx

1991邹家华报告

1991年政府工作报告

关于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1991年3月26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邹家华

  各位代表:

  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建议》精神,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草案的同时,进一步研究和拟订了一九九一年计划草案。

现在,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大会报告一九九○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与一九九一年计划的安排意见,请予审议。

  一、1990年计划的执行情况

  一九九○年是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一年。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国务院采取了坚持总量控制、适时调整紧缩力度和积极调整结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治理整顿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个经济形势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物价上涨幅度明显回落,农业获得全面丰收,工业生产逐步回升,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有新的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在治理整顿中,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全年国民生产总值一万七千四百亿元,比上年增长5%;国民收入一万四千三百亿元,增长4.8%。

总的看,一九九○年计划的执行情况是好的,基本上实现了计划规定的各项任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生产全面丰收,主要农产品大幅度增产。

  由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农业的领导,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部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积极推广农业先进科技成果,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上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使农业获得多年来少有的好收成。

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四千三百五十亿公斤,比上年增加二百七十五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棉花总产量达到四百四十七万吨,比上年增长18.1%。

油料总产量一千六百一十五万吨。

增长24.7%。

糖料总产量七千一百八十万吨,增长33.7%。

肉类、水产品产量也持续增长。

主要农产品产量都超额完成了计划。

整个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农业总产值达到七千三百八十二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超过计划增长4%的要求。

  

(二)工业生产速度逐步回升,基础工业产品稳定增长。

  一九九○年工业生产逐步摆脱了上年三季度以后增长速度回落过猛的局面,逐月回升。

包括村及村以下工业,全国工业总产值完成二万三千八百五十一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超过计划增长6%的要求。

能源和主要原材料生产稳定增长,一般加工工业的生产得到控制,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原煤产量达到十亿八千万吨,比上年增长2.5%;发电量六千一百八十亿千瓦小时,增长5.7%;原油一亿三千八百万吨,与上年持平;钢六千六百零四万吨,增长7.2%。

化肥、农药等支农产品持续增长。

这些产品产量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了计划指标。

由于有计划地控制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一般加工工业的长线产品产量有较大回落,特别是家用电冰箱、家用洗衣机和金属切削机床等比上年下降20—34%。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稳步发展,运输紧张状况趋于缓和,运输秩序有所好转。

能源节约取得较好成绩,全国节约能源总量完成一千万吨标准煤。

  (三)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增加,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四千四百五十一亿元,比上年增长4.5%。

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完成一千六百四十二亿元,比上年增长9.8%;技术改造投资完成八百二十八亿元,增长5.8%。

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农林水利投资比重由上年的3.3%上升到4.1%,能源工业投资比重由28.8%上升到32%,运输邮电业投资比重由10.7%上升到15.9%;生产性投资比重由上年的68.6%上升到72.2%,非生产性投资比重相应由31.4%下降为27.8%。

楼堂馆所及其他非生产性建设得到有效控制。

重点建设加快,一批项目建成投产。

全国建成投产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九十五个,大中型项目内的单项工程七十一个;限额以上更新改造项目九十二个。

能源、交通的新增能力都有增加。

煤炭开采能力新增二千零十六万吨,石油开采能力新增一千三百三十二万吨,发电装机容量新增九百一十二万千瓦;铁路交付运营里程一百二十七公里、复线里程新增三百四十九公里、电气化里程新增五百五十一公里,公路新增通车里程一万四千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新增二千二百五十六万吨,城市市内电话新增一百五十七万门。

  (四)零售物价基本稳定,人民生活继续有所改善。

  为了逐步改变价格体系扭曲的状况,一九八九年四季度以来,中央和地方陆续出台了多项调价措施,但由于社会供需总量平衡状况明显改善,农业丰收后集市贸易价格下降,全国零售物价上涨幅度回落较大。

全年零售物价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1%,大大低于上年的上涨幅度。

但随着国家提高邮政电信收费标准,特别是不少地区相继调整城市交通、煤气、自来水等的价格,服务项目价格水平上涨较多,全国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比上年上涨3.1%,其中大中城市涨幅还要大些。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全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达到二千九百六十亿元,比上年增长13%;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二千一百五十元,扣除生活费用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7%。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六百三十元,比上年增长4.7%,扣除商品性支出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8%。

当然,全国各地情况有所不同,增长水平有高有低。

城乡居民在收入增加、生活改善的情况下,储蓄继续大幅度增加。

一九九○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七千零三十四亿元,比上年末增加一千八百八十七亿元。

  (五)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进一步扩展,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

  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货物总额达一千一百五十四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

其中出口总额六百二十一亿美元,增长18.1%;进口总额五百三十四亿美元,下降9.8%。

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改善。

工业制成品,特别是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显著上升,高档消费品进口继续得到控制。

全年利用国外资金继续保持适当规模,国际旅游业逐步回升。

由于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支都呈现顺差,外汇收支平衡状况明显改善,国家现汇结存增加到一百一十亿美元,对外支付能力有所增强。

  (六)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国家科技计划的完成情况较好。

农业新品种和增产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工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特别是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又有新的进展。

重点科技攻关取得许多重要成果,亚洲一号通讯卫星和长征二号捆绑火箭发射成功、五兆瓦低温核供热试验堆建成并投入正常运行、大秦线万吨级组合列车运行试验成功,这些标志着我国又有一批科学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高技术的研究也取得重要成果。

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并通过了国家验收。

  各级各类教育继续发展。

普通高等院校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一些院校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学科专业进一步调整。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有了新的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盲工作进一步推进。

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和卫生、体育等事业也取得新的成绩。

社会福利事业得到巩固和发展。

特别是第十一届亚运会在我国成功举行,获得了丰硕成果,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九九○年我们国家在内有困难、外有压力的情况下,整个经济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

这是全国广大干部和群众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团结一致、克服困难、积极进取、辛勤劳动的结果。

我们一定要努力巩固和发展治理整顿已经取得的成果。

  在充分估计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有待进一步解决,整个经济形势也还存在严峻的一面。

一是工业生产回升不平衡。

在工业生产逐步回升过程中,全民所有制工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由于困难多、负担重,生产回升慢。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

二是经济循环不畅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去年在工业生产逐步回升过程中,部分产品销售不畅,产品积压有所增加,影响了整个经济的正常循环。

三是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经济效益普遍较差。

全年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比上年下降18.5%。

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由上年的一百零九天延长到一百二十七天;可比产品成本上升7%,企业亏损额增加一倍多。

四是国家财政困难加剧。

由于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支出增长较多,全年财政收支差额比计划有所扩大。

以上这些矛盾和困难,大多是治理通货膨胀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暂时现象,是多年形成的结构偏畸、体制存在缺陷的反映。

从我们的工作来说,在治理整顿过程中,对调整结构、开拓市场、提高效益,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具体组织、检查、落实还不够有力。

我们要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正视困难和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搞好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在治理整顿中求发展。

  二、1991年计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九九一年是第八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

努力做好这一年的工作,使新的五年计划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促进政治、经济和社会进一步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党的第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一九九一年计划安排总的指导思想是:

贯彻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继续推进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进一步改善经济秩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在保持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坚持和改进总量平衡,着力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积极开拓市场,促进经济正常循环和适度增长,使国民经济逐步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一九九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在改善经济结构、增进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5%,工业总产值增长6%;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5%。

在保持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大体协调的前提下,执行中争取超过这一指标。

  ——发展经济,广辟财源,增收节支,改善财政困难状况,合理安排信贷规模,控制货币发行和物价总水平。

  ——按照国力的可能,保持投资规模和消费需求适度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五千亿元;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继续有所提高。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努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继续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的发展,积极开展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间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

  ——努力推进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的各项改革,进一步扩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一九九一年计划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加强农业,保持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已经连续两年丰收,今年按平年考虑。

计划安排粮食总产量四千二百五十亿公斤,略高于前两年的平均水平;棉花产量四百五十万吨,油料产量一千六百三十万吨,糖料产量七千二百万吨,肉类总产量二千八百四十万吨,水产品总产量一千二百四十万吨,都略高于上年水平。

  在去年农业全面丰收的基础上,今年要实现上述指标,任务是相当艰巨的。

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在农业形势较好的情况下,对农业生产决不能有丝毫放松,否则就容易发生经济波动。

因此,必须从政策、投入、科技等方面继续加强农业,争取今年再获得一个好收成。

首先,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和集体经营的优越性结合起来,逐步健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其次,要落实主要农产品的种植面积。

粮食面积力求稳定在十七亿亩左右,棉花面积力争扩大到八千五百万亩。

第三,要继续大搞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增加灌溉面积,改善灌溉条件。

努力改造中低产田,增加稳产高产的粮田、棉田面积,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第四,要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中央的农业投资比去年增加十亿元,各地方也要拿出一定的财力、物力用于加强农业,并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增加投入。

中央和地方都要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搞活流通,认真解决一些地方的农产品“卖难”问题。

第五,要安排好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

国内化肥生产安排九千万至九千二百万吨,加上进口和利用库存,使化肥供应量达到一亿一千五百万吨,并注意改善化肥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