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14435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

1.下列工艺制品的制造过程无需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玻璃花瓶B.

   青铜鼎

C.

  青花瓷器D.

汉白玉雕塑

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B.实施雨污分流,构建海绵城市

C.大量施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D.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利用资源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B.

    测定溶液pH

C.

   稀释浓硫酸D.

    过滤

4.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

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酸是由乙酸分子构成

B.乙酸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C.乙酸中共含有8个原子

D.乙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5.在点燃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B.该反应中,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与B的分子数比为1:

1

6.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硫元素的化合价:

C.溶液pH:

D.溶解时放出的热量:

7.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

B.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

C.在40s到50s某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在温度达到最高值前,溶液中只有

两种离子

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CO和

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落溶解度曲线,说法错误的是(  )

A.

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B.升高温度可使饱和的c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

D.将

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后,析出晶体最多的物质是a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0.按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比较红磷、白磷着火点

B.

测定锌和稀硫酸反应速率

C.

除去废气中的CO,并收集

D.

验证CaO和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1.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锅碗瓢盆”和“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2)家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食用米饭和面食,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______。

(4)洗涤剂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功能。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2.某生铁样品中含有碳、铁两种物质,现将5.8g该生铁样品投入到160g硫酸铜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过滤后所得干燥的固体6.6g。

(1)生铁属于______(选填合成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

(2)求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0分)

13.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列仪器进行制取气体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D______,H______。

(2)利用图中仪器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填字母,按字母顺序排列),所用药品是______。

(3)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_ (填仪器名称),再利用高锰酸钾以及图中仪器还可以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若用装置I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端导管进入(填“左”或“右”)。

14.以菱锌矿(主要成分是ZnCO3,杂质为Fe2O3、FeO、CuO)为原料制备七水硫酸锌(ZnSO4•7H2O),同时得到铁红副产品,其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堆浸”前将菱锌矿粉粹成细颗粒,其目的是______;

(2)若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配制200g25%的硫酸,需要98%的硫酸质量为______g(列出算式即可),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和______,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物质X是______,除铜时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氧化”中加入H2O2的目的是在硫酸的作用下将溶液中的FeSO4转化成Fe2(SO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5)流程中获得七水硫酸锌前省略的操作是______、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

(6)除铁过程中,反应温度、溶液pH对除铁效果均有影响,为探究除铁的最佳效果,某同学做了以下的实验并记录了相关数据,请回答问题:

编号

反应温度/℃

溶液pH

除铁率/%

a

30

2

91.5

b

30

2.5

93.3

c

40

2.5

95.1

d

40

3.1

Y

e

50

3.1

99.5

①实验______和实验______对比,得到的结论为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温度增大,除铁率提高;

②实验a和实验b对比,得到结论是______;

③表中Y的值可能为______(填编号)

A.93.4    B.94.1     C.97.8     D.99.6

④最佳的除铁条件为反应温度______℃,溶液pH______。

15.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铝和硝酸汞证明金属能与盐溶液反应。

【实验一】将铝箔表面打磨后,滴加硝酸汞溶液于铝箔上,发现铝表面附着银白色物质。

(1)实验前将铝箔打磨的目的是______。

(2)写出铝表面附着银白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实验二】用滤纸将表面的剩余硝酸汞溶液吸去,发现铝箔上很快长出长长的“白毛”。

(3)铝箔表面的“白毛”是什么,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决定通过实验探究它的成分。

【提出问题】铝箔表面的“白毛”是什么?

【假设与猜想】①可能是金属铝;   ②可能是金属汞;   ③可能是氧化铝

【查阅资料】①常温下铝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温度升高,接触面积增大,氧气浓度增加会加快反应速率

②铝能“溶解”在汞中

【实验及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白毛”刮下装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

Ⅰ.______

Ⅱ.______

排除猜想①②,猜想③是正确的

【实验解释】铝箔表面很快产生“白毛”的原因______。

16.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性质时,将一段去除氧化膜的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试管中有灰白色沉淀。

写出产生气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①小华认为灰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小华的猜想,理由是______。

②小宇认为由于反应后氯化镁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

③小彤认为灰白色沉淀为______。

【实验探究1】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①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镁固体

氯化镁固体______(选填“溶解”或“不溶解”)

小宇猜想错误

 ②取适量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中

没有气泡冒出

小彤猜想错误

基于以上探究与分析,原有猜想均遭到了否定。

【查阅资料】

HCl+AgNO3=HNO3+AgCl↓,AgCl是一种白色沉淀。

氯化氢是酸性气体,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进行分析:

【实验探究2】

他们又另取灰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加热,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内,玻璃棒上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证明产生了______气体。

如何检验这种气体______(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同学们请教老师后得知,足量的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溶液会经历从酸性到碱性且碱性逐步增强的过程,从而生成了碱式氯化镁沉淀。

据文献介绍,碱式氯化镁存在多种组成结构,化学通式可表示为Mgx(OH)yClz•mH2O(其中2x-y-z=0,0≤m≤6)。

【反思拓展】

(1)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为了不让试管中出现灰白色沉淀,镁条的用量______。

(2)铁片和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的现象也不相同,据此推测出铁的活动性比铜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

A、玻璃花瓶制造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青铜鼎制造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青花瓷器是烧制而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汉白玉雕塑制造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C

解析:

A、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能净化空气,故A利于保护环境;

B、实施雨污分流,构建海绵城市,可以减少水的污染,故B利于保护环境;

C、大量施用化肥,会污染水体,故C不利于保护环境;

D、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利用资源,能防止环境污染,故D利于保护环境。

故选:

C。

有利于环境保护要知道对环境无污染,不能污染空气,不能污染水体,不能造成白色污染等方面

本题知道了哪些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要知道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不要乱扔垃圾,要进行集中处理,要考虑废物的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

3.【答案】B

解析:

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不能用内焰加热,应该用外焰加热,故A错;

B、测pH值时将pH试纸放在点滴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再滴到pH试纸上,故B正确;

C、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故C错;

D、过滤时必须用玻璃棒引流,漏斗尖嘴处要紧贴烧杯内壁,故D错。

故选:

B。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从操作要领上来分析。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4.【答案】A

解析:

A.乙酸是由乙酸分子构成,故正确;

B.乙酸是由乙酸分子构成,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C.乙酸是由乙酸分子构成,每个乙酸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故错误;

D.乙酸是由乙酸分子构成得,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故选:

A。

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分子结构与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有机物的特征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答案】D

解析:

将图对应成微粒相等如图:

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2N2+6H2O

A、由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故A正确;

B、由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中,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

故B正确;

C、在该反应中,由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故C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与B的分子数比为4:

3.故D错误。

故选:

D。

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本题综合性较强,但由于问题较多,容易被弄糊涂了,因此要从概念的科学定义出发,逐一解答.对于方程式书写的解答要注意配平,不能光看图示,否则容易出错.

6.【答案】B

解析:

A、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

氧、硅、铝、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B、SO2、S、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0、-2,故选项说法正确。

C、汽水显酸性,HCl<7;糖水显中性,pH=7;肥皂水显碱性,pH>7,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时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基本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A、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结合各化学式进行判断.

C、根据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物质溶于水时吸放热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7.【答案】C

解析:

A、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图,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40s到50s某时刻,温度最高,在40s到50s某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温度达到最高值前,稀盐酸有剩余,溶液中除了Na+和Cl-两种离子,还含有氢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A、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图,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在40s到50s某时刻,温度最高,进行分析判断。

D、在温度达到最高值前,稀盐酸有剩余,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例如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是中和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D、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是盐,水溶液显碱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C。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燃性,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可燃性;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碱溶液显碱性,有些盐溶液显碱性,例如碳酸钠溶液、碳酸钾溶液等。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答案】D

解析:

A、t2℃时,a、c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故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正确;

B、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正确;

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正确;

D、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由于不知道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不能析出晶体最多的物质是哪种,错误;

故选:

D。

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0.【答案】AC

解析:

A、白磷正下方是酒精灯,导致白磷和红磷的温度不一样,不能得到着火点高低,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根据收集一定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可以测定锌和稀硫酸反应速率,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一氧化碳不能与石灰水反应,不能除去废气中的CO,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反应后,红墨水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可除去废气中的CO,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AC。

A、根据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不能与石灰水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墨水液面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1.【答案】C D CH4+2O2

CO2+2H2O 糖类 乳化

解析:

(1)A、紫砂锅是紫砂陶土烧制而成的紫砂陶茶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陶瓷碗是土烧制而成的瓷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不锈钢水瓢是用铁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

D、塑料盆是用塑料制成的,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2)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

(3)米饭和面食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4)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故答案为:

(1)C;D;

(2)CH4+2O2

CO2+2H2O;(3)糖类;(4)乳化。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

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结合材料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2)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3)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金属材料

解析:

(1)生铁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设生铁中铁的质量为x

Fe+CuSO4═FeSO4+Cu   增量

56                       64     64-56=8

x                                 6.6g-5.8g=0.8g

  解得:

x=5.6g

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

≈96.6%

故答为:

(1)金属材料;

(2)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96.6%。

(1)根据生铁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分析;

(2)根据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反应的差量关系,计算出铁的质量再计算出铁的质量分数。

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利用方程式的意义找出差量关系,利用差量关系计算可以减少计算的量。

13.【答案】酒精灯 长颈漏斗 ABGH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试管 2KMnO4

K2MnO4+MnO2+O2↑ 右

解析:

(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

酒精灯;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此选择的仪器是:

ABGH;故答案为:

ABGH;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填化学式不给分);

(3)若补充一种仪器试管,再利用高锰酸钾以及图中仪器还可以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

试管;2KMnO4

K2MnO4+MnO2+O2↑;

(4)若用装置I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右端导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故答案为:

右;

(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4)若用装置I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右端导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仪器的选择等,综合性比较强。

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4.【答案】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速率 51 量筒 搅拌,加速热量的扩散,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暴沸或液滴飞溅 锌或Zn 置换 2FeSO4+H2SO4+H2O2=Fe2(SO4)3+2H2O 蒸发浓缩 b c pH增大,除铁率提高 C 50 3.1

解析:

(1)“堆浸”前将菱锌矿粉粹成细颗粒,其目的是: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速率;

(2)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所以需要98%的硫酸质量为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和量筒,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热量的扩散,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暴沸或液滴飞溅;

(3)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所以物质X是锌,除铜时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4)硫酸亚铁、硫酸和过氧化氢在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FeSO4+H2SO4+H2O2═Fe2(SO4)3+2H2O;

(5)获得七水硫酸锌前省略的操作是: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

(6)①实验b和实验c对比,得到的结论为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温度增大,除铁率提高;

②实验a和实验b对比,得到结论是pH增大,除铁率提高;

③表中Y的值应该大于95.1,小于99.5,故选:

C;

④最佳的除铁条件为反应温度50℃,溶液pH3.1,除铁率最高。

故答案为:

(1)增大反应接触面积,让反应速率更快,反应更充分;

(2)

或51;量筒;搅拌,加速热量的扩散,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暴沸或液滴飞溅;

(3)锌或Zn,置换;

(4)2FeSO4+H2SO4+H2O2═Fe2(SO4)3+2H2O;

(5)蒸发浓缩;

(6)①bc;

②pH增大,除铁率提高;

③C;

④50,3.1。

(1)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以及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需要的仪器进行分析;

(3)根据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进行分析;

(4)根据硫酸亚铁、硫酸和过氧化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