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拍卖租赁和典当等中小金融组织发展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5138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拍卖租赁和典当等中小金融组织发展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甘肃拍卖租赁和典当等中小金融组织发展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甘肃拍卖租赁和典当等中小金融组织发展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甘肃拍卖租赁和典当等中小金融组织发展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甘肃拍卖租赁和典当等中小金融组织发展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拍卖租赁和典当等中小金融组织发展报告.docx

《甘肃拍卖租赁和典当等中小金融组织发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拍卖租赁和典当等中小金融组织发展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拍卖租赁和典当等中小金融组织发展报告.docx

甘肃拍卖租赁和典当等中小金融组织发展报告

  

 

  

甘肃拍卖、租赁和典当等中小金融组织发展报告

 

  

 

 

 

 

 

 

 

   

 

 

 

 

 

近年来,在政府引导、政策鼓励、民营资本积极参与下,归口于商务系统进行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的拍卖公司、融资性租赁公司、典当行等中小金融组织已发展成为地方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促进甘肃中小企业成长、扩大就业、增加地方税收、扶持“三农”、服务民众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优化金融结构、推动金融创新、激活民间投资等方面也显示出重要优势。

[1]

一甘肃中小金融组织发展现状

早在1984年,甘肃临夏就诞生了全国首家私人银行。

1984年6月,临夏马占良挂起了“便民银行”的招牌,同年9月,临夏喇依礼信贷部挂牌,这两家民间金融机构虽然没能持续存在,但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甘肃乃至全国最早的民间金融机构。

[2]近年来,拍卖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等中小金融组织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成为甘肃商务系统管理下中小金融组织的主要形式。

(一)甘肃拍卖行业发展状况

1994年,甘肃省颁发了《甘肃拍卖条例》,将拍卖行业纳入政府管理序列。

1995年,组建了兰州国际拍卖中心,标志着兰州市成为西北区域性拍卖市场。

2003年,发起了成立甘肃省拍卖行业协会,进行行业统一管理。

2012年,成立了甘肃省公共资源拍卖中心。

甘肃省商务厅按照《拍卖法》《拍卖管理办法》制定了《甘肃省拍卖监管制度》《甘肃省拍卖行业培训计划》《甘肃省拍卖企业设立及变更申报程序》等法规、管理文件,结合年度审查,进行行业评级管理、规范管理、风险管控管理。

1.拍卖企业逐步增加,品牌企业成长迅速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省注册经营的拍卖企业共有71户,分布在除定西市、甘南州外的12个市州内。

依甘肃省商务厅统计和发布的资料,2014年全省共举办拍卖场次577场,成交额98.48亿元,实现佣金1.19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了34.40%、34.20%、104.50%。

[3]目前,发展运营状况较好的拍卖企业有3户:

兰州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甘肃省发起最早的拍卖企业之一,取得中国拍卖行业最高的AAA级拍卖企业资质,截至2014年底,累计组织拍卖场次700多场,总成交额超过110亿元;未来四方集团拍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也取得中国拍卖行业最高的AAA级拍卖企业资质,中国拍卖行业百强企业,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达标示范企业,甘肃省著名商标,现已成为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累计组织拍卖场次1000多场,成交额200亿元;甘肃陇盛拍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取得中国拍卖行业A级拍卖企业资质,累计举办拍卖场次260场,成交额约15亿元。

2.拍卖范围日益扩大,行业管理日渐增强

除司法部门和政府委托外,拍卖物已经延伸到文物艺术品、土地、房地产、机动车、农产品、机械设备等大宗商品,以及股权、债权、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等,促进了交易规模扩大。

兰州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业务范围涉及艺术品拍卖、抵押物拍卖、房地产拍卖、机动车拍卖、无形资产拍卖、产权拍卖、债权拍卖、土地使用权拍卖、矿山探矿权拍卖、典当行绝当物品拍卖、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拍挂等,业务领域广及北京、上海、天津、广东、陕西、河南、四川、云南、青海等十多个省市,并在省内金昌、武威、天水、定西、张掖、庆阳等地设立了办事处。

未来四方集团拍卖有限公司业务涉及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土地、房地产、矿产品、交通工具、广告、无形资产、文物、艺术品等。

3.专业人才和从业队伍日益壮大,小规模经营状态尚未改变

2010~2014年,全省拍卖专业从业人员从340人增至452人,增长32.9%。

其中,持有“拍卖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的从275人增至356人,增长29.45%,国家注册拍卖师从65人增至125人,增长92.31%。

越来越多的拍卖专业高素质人才加入到甘肃省拍卖行业,全省拍卖专业人才队伍得到不断壮大。

2014年底,全省注册资金1000万~2000万元拍卖企业共9家,占12.68%;注册资金500万~800万元拍卖企业2家,占2.82%;注册资金100万~300万元拍卖企业60家,占84.50%,小规模经营占总比重较高。

4.拍卖业务主要以公物拍卖、司法强制拍卖为主,土地和房产占比趋高

2010~2014年,来自政府、法院、金融委托业务成交合计分别占当年成交总额的95.13%、91.26%、95.78%、92.80%和94.87%;破产清算委托、其他机构委托、个人委托业务合计分别占当年成交总额的5.04%、8.73%、4.21%、7.22%和5.14%。

全省土地使用权拍卖成交额分别占当年成交总额的62.78%、73.63%、89.88%、79.31%和65.38%;全省房地产拍卖成交额分别占当年成交总额的20.72%、22.10%、11.24%、17.47%和31.81%。

(二)甘肃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状况

融资租赁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集金融、贸易、服务、技术更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金融工具,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链接金融资本、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重要纽带,并成为西方现代金融体系中五大支柱之一。

2004年,国家银监会颁布了《融资租赁管理办法》,国家商务部开始试点融资租赁,开放外商独资融资租赁业务,将中国融资租赁行业推向快速发展轨道。

截至2013年底,全国内资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约660户,外资融资租赁企业540户,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18000亿元。

[4]中国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已经从2006年的0.073%增长至2014年的4.71%,与发达国家融资租赁的市场渗透率15%以上相比,差距显而易见。

中国融资租赁尚处于发展初期,并没有与国家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相适应,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大型融资租赁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南部经济较发达城市,中西部融资租赁企业不多,业务单一,融资租赁合同余额小。

1.融资租赁行业门槛过高,发展极其缓慢

20世纪80年代末期,甘肃融资租赁业务开始起步。

1988年设立的西部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近年来基本退出市场。

2012年,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合作,发起设立了甘肃信达融资租赁公司,但据了解,其在甘肃仅限于与酒钢公司、白银公司、海航等大型企业开展相关业务,并没有拓展到中小企业领域。

国家商务部于2013年印发的《融资租赁企业管理办法》对设立融资租赁企业及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设定了严苛的条件,致使经济欠发达地区融资租赁行业发展陷入停顿状态。

一是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7000万元;二是必须具备从事与融资租赁相关联业务两年以上经历;三是企业申办材料须由市级商务系统、国税系统初审,省级商务系统、国税系统复审,再报商务部核准;四是单一业务租赁总额不能超过注册资金30%。

以上这些限制性条件,严重背离了融资租赁行业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初衷,也同时抑制了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步伐和发展空间。

甘肃融资租赁行业只有4户企业,均以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下资产管理公司为主导,经营规模都很小。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经省商务厅批准成立并进行行业管理的融资租赁公司。

2.融资租赁业务发展空间大,行业发展再次迎来新的契机

作为连接实体经济最紧密的直接融资渠道之一,融资租赁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供给、环境治理、教育医疗领域、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等方面,均可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日益突出之时,融资租赁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融资租赁行业再次站上了发展的风口。

2014年甘肃省政府出台《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积极争取在兰州创设民间资本控股的金融租赁公司。

该政策出台后,市场至今没有任何响应。

2014年,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7759.60亿元,如按全国平均4.71%渗透率计算,甘肃省融资租赁市场需求规模可达365.48亿元,相当于当年全省银行贷款余额11075.78亿元的3.29%。

2015年下半年以来,随着银行信贷逾期增加和不良率上升,甘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力度加大,银行信贷普遍收紧,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再一次陷入“贷款难”、“贷款贵”、企业经营资金紧张的发展困境中。

融资租赁因其自身具有资信要求不高、租赁周期长、分摊成本时间长、企业还款压力小等特点,有望成为中小企业突破融资困境的有效方式。

(三)甘肃典当行发展状况

典当业作为现代金融业的鼻祖,在我国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自1987年重新恢复以来,因其具有门槛低、起点低、取费低,简便灵活,配套服务全等特点,因而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了,并且发挥了拾遗补阙、救急解难等重要作用,成为我国银行体系外不可或缺的融资渠道,为缓解中小企业及个体私营业主融资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典当行业呈快速发展态势,监管制度日益完善

截至2014年底,甘肃省14个市州共有典当企业191户,与2010年83户比,增加了108户,增长了1.30倍。

注册资本22亿元,与2010年4.20亿元比,增加了17.80亿元,增长了4.24倍。

实现典当总额22.40亿元,与2010年7.60亿元比,增加了14.80亿元,增长了1.95倍。

实现利润5514.60万元,与2010年比,增加了4583.40万元,增长了4.92倍。

近年来,甘肃省商务厅协调甘肃省典当协会,一是不断加强行业监管制度建设和行业自律制度建设,行业整体素质日渐得到加强和提升。

甘肃省商务厅以《典当管理办法》《典当行业监管规定》为指导,建立起了行业准入、变更、退出制度,统计信息报送制度,现场和非现场监管制度,股东、法人代表定期约谈制度,加强了典当行业规范运营、健康发展趋势,有效降低了行业经营风险。

二是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了行业整体经营素质。

三是于2014年成立了甘肃省典当行业协会,发挥桥梁作用,协助商务部门对行业实施自律管理,开展信息交流以及塑造典当行业形象。

2.典当行在各市州均有所发展,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部

甘肃省典当行业协会的161户会员单位,全省14个市州均有所发展,其中兰州市入会典当企业65户,庆阳市入会典当企业30户,白银市入会典当企业17户,平凉市入会典当企业10户,张掖市入会典当企业8户,武威市入会典当企业7户,天水市和酒泉市入会典当企业均为5户,金昌市入会典当企业4户,定西市典入会当企业3户,嘉峪关市、临夏州、陇南市入会典当企业均为2户,甘南州入会典当企业1户。

位于中部的兰州市、白银市典当行入会总数为82户,占全省入会典当行总数的50.93%;位于东部的庆阳市、平凉市典当行入会总数为40户,占全省典当行总数的24.84%;其他10个市州典当行数量仅占全省的24.23%。

典当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老工业基地及东部新型能源基地区域内,全省还有54个贫困和边远县区没有典当企业,部分市州典当行企业数量与当地经济发展实力并不匹配,[5]如典当行业较为集中的兰州市和庆阳市,其经济总量分别占全省的比重为27.99%和9.79%,典当企业户数在全省的占比分别为40.37%和18.63%,相当于其经济总量占比的两倍;而天水市和酒泉市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7.27%和9.07%,典当企业户数在全省的占比均为3.11%,相当于其经济总量占比的25%~30%。

3.典当行经营范围日渐得到拓展,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初现

典当行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当铺”发展成为现代化的专业融资服务企业,具有金融许可资质。

传统的典当行主要为家庭或个人服务,现在的典当行服务对象主要是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中小民营企业,典当品种以房地产、原材料、库存产品、闲置厂房、设备、金银饰品、机动车、有价证券、无形资产等为主,其中,房地产抵押典当业务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成为主导业务,2013年房地产抵押典当业务笔数占比达到了53.50%。

[6]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