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12166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教师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教师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教师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教师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考试大纲.docx

《教师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考试大纲.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考试大纲.docx

教师考试大纲

2011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考试范围与内容

考试范围主要涵盖时事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心理学四大模块。

(一)时事政治模块

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2.2010年5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期间国内外重大时事

 

(二)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模块

1.教育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本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5)《教师资格条例》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

(8)《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教师职业道德

(1)教师职业道德及其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

(3)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4)《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

 

(三)教育学模块

1.教育学及其发展

答:

1、概念: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3、发展:

(1)、萌芽阶段特点:

未成为独立学科,理论不成熟

《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文献)、《论语》

《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理想国》

(2)、独立形态阶段特点:

独立学科、理论完善、著作大量出现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夸美纽斯(捷克):

《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赫尔巴特(德国):

《普通教育学》(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传统教育三中心(教材、教师、课堂);洛克(英国):

《教育漫话》;卢梭(法国):

《爱弥尔》;裴斯塔洛齐(瑞士):

《林哈德与葛笃德》;杜威(美国):

《民主主义与教育》

(3)、近代教育: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建立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马卡连科《教育诗》;凯洛夫:

《教育学》第一部社会主义教育学;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

2.教育及其发展

答:

1、狭义:

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道德、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活动(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2、广义:

凡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的影响(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

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区别联系(概念、选择、判断)

教育的分类:

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划分,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三个阶段。

按生产关系(社会形态)划分,可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五个阶段(比较各个阶段教育的特点)

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1、教育具有社会性和无产阶级性(平等性)

2、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模仿学习。

(二)古代社会教育

1、教育具有社会性和无产阶级性(平等性)

2、教育具有道统性

3、教育具有专制性

4、教育方法上曾出现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刻板性)

5、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形式。

(象征性)

(三)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掀起反封建文化,创造资产阶级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以人性反对神性,以科学反对蒙昧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平等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世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幸福和享乐,反对禁欲主义。

(四)近代社会的教育

1、教育与生产劳动由分离走向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教育的世俗化)

2、学校教育的普及性。

(初等教育的普遍实施)

3、制度日趋完善(公立教育的崛起)

4、创立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重视教育立法)

5、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内容逐渐科学化

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的终身化20世纪50年代欧洲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答:

三要素论: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四要素论: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每个要素的作用:

1、教育者: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但学校教育产生后,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目的性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2.受教育者:

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措施:

它包括教育的设备(包括教科书、教参、报考、广播等)、教育内容(德、智、体、美)和教育手段(教、学的方法;物质器具等)。

关系: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三者之间交互作用的主要结果是受教育者的身心获得发展

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关系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客体对主体的能动作用

二、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影响的关系

△   主要矛盾:

教育者的要求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及水平之间的矛盾

4.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答:

社会因素:

政治(生产关系)、经济(生产力)、科技、文化

(一)教育与政治关系

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而教育对政治又具有反作用。

1、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体制;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方针、目的

2、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

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才,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社会政治制度服务,促进民主化进程

(二)教育与经济

1、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

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社会经济发展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经济的发展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教育结构、教育制度、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等的变革

2、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功能)

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与新的生产力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能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技术能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能影响教育的内容;科学技术能影响教育技术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功能)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利用

(四)教育与文化

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文化制约着教育内容;文化观念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文化模式制约教育模式

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功能)

教育传递文化;教育传播文化;教育选择文化;教育创造和更新文化

5.教育与个体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答:

含义:

指的是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

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与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

理论:

1、认知发展理论(内发论: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代表人物:

孟子,佛洛依德,格赛尔)

发端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关于建构主义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其内部的心理结构是不断变化的。

图式是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

最初的图式来源于先天的遗传,表现为一些简单的反射,为了应付周围的世界,个体逐渐地丰富和完善着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了一系列的图式。

图式的变化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完成的。

关于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智力发展可以分为具有不同的质的四个主要阶段:

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各个阶段顺序是一致的,前一阶段总是达到后一阶段的前提。

阶段的发展不是间断性的跳跃,而是逐渐、持续的变化。

随着儿童从低级向高级阶段的发展,他们由一个不能思维,仅依靠感觉和运动认识周围世界的有机体逐步发展成一个具有灵活思维和抽象推理能力的独立个体。

2、智力发展理论(外铄论: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

如环境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外在力量的影响决定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和形式。

代表人物:

洛克(白板说)华生。

荀子)

三元智力理论。

(斯腾伯格)斯腾伯格区分了三种信息加工成分:

元成分(最重要的成分,它的作用是执行计划、实行监控、对结果作评价);操作成分;知识习得成分。

他认为,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习得成分三者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联系,其中元成分始终处于调节控制地位,操作成分和知识习得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或同一成分中不同具体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必须以元成分为中介。

他的智力三元理论为我们对智力的认识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和框架。

多元智力理论(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

加德纳认为,一方面,智力与一定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价值标准有关,这使得不同社会和文化环境下的人们对智力的理解不尽相同,对智力表现形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另一方面,智力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的能力。

他提出了关于智力及其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框架中相对独立地存在着七种智力:

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作为个体,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七种智力。

这七种智力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绝对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错综复杂地、有机地、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组合在一起。

这七种智力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即便是同一种智力,其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与否、成功与否

多元智力理论的本质是:

承认智力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的,承认各种智力是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的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3、道德发展理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美国当代发展心理学家)

关于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柯尔伯格主要是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论述道德发展的,他强调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强调道德判断同逻辑思维能力有关;强调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有着巨大的刺激作用。

柯尔伯格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道德两难论法

关于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

柯尔伯格重视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上去,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教育观点:

第一,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第二,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有阶段性的。

1、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凡是权威人物就是好的,遭到他们批评的就是坏的。

他们凭自己的判断避免惩罚和无条件服从权威的决定,而不考虑惩罚或权威背后的道德准则

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儿童首先考虑的是,对自己有利的就好,不利的就不好。

好坏以自己的利益为准习俗水平儿童有了满足社会的愿望,比较关心别人的需要

3、人际关系的定向阶段或好孩子定向儿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

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儿童意识到了普遍的社会秩序,强调服从法律,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后习俗水平人们力求对正当而合适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作出自己的解释

5、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不违反大多数人的意愿和幸福的,但并不同意用单一的规则来衡量一个人的行为

6、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在判断道德行为时,不仅考虑到适合法律的道德准则,同时也考虑到未成文的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准则。

第三,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广泛开展各种道德教育活动,提供略微超出儿童发展水平的社会道德问题让他们讨论,以激发他们去实现更高阶段的道德水平,使他们的思维模式向更高水平发展。

4、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虽然多种多样,但有重要性差别和实现的先后差别,根据需要对个体的重要性程度,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从强到弱依次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又被称为金字塔理论。

人总是从低层次需要转到高层次需要,塔顶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越是低级的需要,对个体的重要性越强,获得满足的力量越大,同时,只有低一级的要求被满足时,人们才会向高一级要求转化。

但是同时,需要并不是不可逾越的,有时,会越过较低级需要层次而向高级层次跃进。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答: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2、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3.个性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性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的发展遵循由上到下,有中间到四肢,有骨骼到肌肉的规律。

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B)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答:

1.遗传素质

定义:

遗传是指人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遗传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

作用: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体现:

1、遗传素质提供了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影响身心发展的个性差异

2.环境因素

(1)环境的内涵

广义:

指人们生活的全部环境包括教育在内。

狭义:

指除学校教育以外的社会环境。

(2)作用:

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重大的影响作用。

作为社会人,时时刻刻受到社会(特别是家庭)的影响,而且由于社会、家庭条件不同,使人的身心发展产生个别差异。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6.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答:

1、概念: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目标。

2、教育目的的功能

(1)激励功能

(2)评价功能

(3)知道功能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3.既重视个人发展有重视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2)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

答:

1、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1995年3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教育方针表述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6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答: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7.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答:

(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答:

8.教师与学生

(1)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

(2)教师的素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答:

1、职业道德素养

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严谨治学

2、业务素养

精通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

具有比较渊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懂得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掌握教育规律

3、能力素质

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4、身心素质

健康强壮的体质;良好的心理素质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答:

1、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观

教师是教育生产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是学生获取教育资源的指导者与引领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伴奏者”与研究者

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素质观

要在教育观念上创新、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要树立培养个性的观念和创新观念;要树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要树立教育网络化的观念;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课程观

学校的课程是发展的;学校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建构的;课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载体;

(4)学生的特点

答: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5)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答:

1、学生是独立自主的人2、学生有无限的创造潜能3、学生是完整的人和有差异的人

(6)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答:

意义: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第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第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校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促进教育任务的有效完成;

第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师生学校生活质量,建立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基础。

建立: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加强自身修养;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

新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地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认为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9.课程

(1)课程及其意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因素

答:

意义:

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具体表现: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

类型:

(一)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从三个方面相区别:

一是在学生学习的结果上,学生在隐性课程中得到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而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学术性知识;二是在计划性上,隐性课程是无计划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其中的经验的,而显性课程则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的成分很大;三是在学习环境上,隐性课程是通过学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的,而显性课程则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知识传递进行的。

(二)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分科课程将科学知识加以系统组织,使教材依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但是,由于分科过细,只关注学科的逻辑体系,容易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活动课程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救这一缺失。

但与此同时,由于活动课程自身往往依学生兴趣、需要而定,缺乏严格的计划,不易使学生系统掌握科学知识。

一正一反,利弊兼具。

早晨9:

00,非正式的问候,报告,诗歌,音乐,时事等,用以创造一种环境,获得愉快有益的一天;9:

15,小商店,银行活动,学校用品处理等,通过团体及个别活动,培养儿童的积极性、责任感和合作精神;1O:

co,健康活动,体育,自由游戏,营养教学,适当地放松,使儿童知晓健康活动至关重要,并提供情境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及公民态度;10:

50,语言艺术,通过有表达的活动,编写剧本、表演、学校新闻编辑等发展儿童的口头表达、书面写作能力,这段时间安排校长,便于学生集中精力按自身兴趣与需要开展活动;12:

OO,午餐,休息及有指导的操场活动;1:

00,业余活动,合唱,口琴,音乐欣赏,节奏练习,管弦乐队等等;1:

5O,娱乐活动及休息;2:

OO,小组闲读,图书馆活动,按学生阅读能力分组,给阅读困难的学生提供补救机会,为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提供图书馆指导,通过这段静静的闲读,拓展与课堂活动相关的社会科学、业余、健康或其他方面的知识;2:

50,娱乐活动及休息;3:

00社会研究活动。

(三)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

核心课程是在若干科目中选择若干重要的学科合并起来,构成一个范围广阔的科目,规定为每一学生所必修,同时尽量使其他学科与之配合;这种课程是要每个学生都掌握的,是需所有学生共同学习的

外围课程是为不同的学习对象准备的,它不同于照顾大多数学生、面向所有学生的核心课程,而是以学生存在的差异为出发点的;它也不似核心课程那样稳定,而是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年代的不同及其他差异而作出相应的变化。

(2)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答:

意义:

它体现出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制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它有利保证教学的计划性和质量

功能:

框架:

(1)前言部分:

说明本课程(学科)的特点、意义,阐明本课程(学科)的基本理念,以及本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2)课程目标部分:

规定课程的总体目标及各学段(或年级)的具体目标。

(3)内容标准部分:

这是课程标准的中心部分或基本部分。

结合具体内容,规定教学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通常会以案例的形式给出教学建议。

(4)课程实施建议部分:

给出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等等。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答:

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理,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

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

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结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并作为必修课。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