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全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5113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全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全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全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全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全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全单元导学案.docx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全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全单元导学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全单元导学案.docx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全单元导学案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划分为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

平均分、除法的含义。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所学的除法运算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理解平均分及除法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课时分配:

1.除法的初步认识

(1)平均分

(1)1课时

(2)平均分

(2)1课时

(3)平均分(3)1课时

(4)除法

(1)1课时

(5)除法

(2)1课时

(6)练习课1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1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1课时

(3)解决问题1课时

(4)练习课1课时

(5)整理和复习1课时

(5)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1课时

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进行除法教学时,多组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建立除法的概念;设计丰富、有趣的活动和练习,提高学生表内除法运算的能力;通过动作、画图、语言表述等多种方式,达到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平均分

(1)

课题

平均分

(1)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学习除法的第一课,平均分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然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所以这节课以分糖果、分橘子为实例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平均分,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对比,了解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的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学习重、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

学具准备:

糖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6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情境图:

仔细观察画面,你从中发现了哪些信息?

2.引导学生思考:

他们是怎样分这些食品的呢?

哪种分法才合理呢?

3.导入新课

1.观察后汇报:

同学们要去参观科技园,买了很多食品,他们正在分这些食品。

2.思考后交流汇报:

应该每个人分得的一样多才合理。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8个▲可以怎样分才合理?

填一填。

8=

(1)+

(1)+

(1)+

(1)+

(1)+

(1)+

(1)+

(1)

8=

(2)+

(2)+

(2)+

(2)

8=(4)+(4)

二、操作实践,体验过程。

(20分钟)

1.学习例1。

(1)课件出示例1:

把6颗糖果分成3份,你会怎样分呢?

(2)你有哪几种方法?

(3)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种分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合适,最公平呢?

(4)引导小结:

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

(板书课题:

平均分)

2.根据素材,辨析巩固。

(1)回到第7页情景图,观察分析:

你找到平均分了吗?

(2)说说生活中遇到的平均分问题。

(3)小结:

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

1.

(1)学生自己思考后,独立操作分一分。

(2)全班交流分法:

1,2,3;2,1,3;2,2,2,;1,1,4;3,1,2;3,2,1……

(3)观察、比较,发现:

每份分2颗,每份都是一样多,最合理,最公平。

(4)结合例子,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

(1)先观察分析图意。

找出糖果和果冻是不是平均分的,并说明理由。

(2)说说生活中的事,讨论辨别是不是平均分。

2.下面哪种是平均分?

在平均分的()里打√。

()

()

每个花瓶插得同样多,每瓶应该插

(2)朵。

三、巩固练习。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的第1题。

2.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的第2题。

1.力争独立解决,先在组内说明理由,再全班汇报。

2.先自己动手分一分,再学习用数学语言描述自己分的结果。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4分钟)

1.总结本课所学知识。

2.布置课后预习内容。

回顾本节课学习探究过程,说说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平均分

(1)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善于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出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分法的多样化,学会平均分的方法。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2课时平均分

(2)

课题

平均分

(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对比,根据“平均分”的特点,亲手进行平均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交流中体验分法的多样化。

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平均分的结果,达成动作表征到语言表征的转化,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学习目标

1.懂得把一些物品按照指定的份数平均分,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学习重、难点

按指定份数平均分,有不同的分法。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

学具准备:

小棒或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引入。

1.回顾:

怎样才算平均分?

2.把8个圆片平均分,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3.师综述:

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平均分一些物品,分的份数不同,每份的数量也不同。

今天,我们将学习按照指定的份数来进行平均分。

1.生答: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生操作后汇报。

(1)每份1个,可分8份;

(2)每份2个,可分4份;

(3)每份4个,可分2份。

1.有10个芒果,每次可以拿

(2)个,这样拿(5)次正好拿完。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20分钟)

1.学习例2:

(1)引导学生操作例2: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

分一分。

(2)按照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有哪些分法?

2.师:

(1)无论怎样分,只要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把一些物品等分时,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

1.

(1)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棒代替橘子,动手分一分。

然后汇报结果:

把18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每份3根。

所以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也是3个。

(2)小组讨论,汇报分法:

1个1个地分;先放2个,再放1个;每份放3个。

2.认真听师总结。

2.平均分,画一画

3.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3)条。

三、巩固提高。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2.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3份、4份和6份,每份是多少根?

先动手分一分,然后依次回答。

独立完成后汇报结果,师强调用完整语句表达平均分的结果。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4分钟)

1.全课总结。

2.布置作业。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述平均分的结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语言和操作的有效结合,加深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3课时平均分(3)

课题

平均分(3)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平均分是认识除法含义的基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上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本节课在学生知道平均分的第一种情形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平均分的第二种情形,已知道每份按几个来分,求能分成几份。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以及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并且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习目标

1.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包含分”这种分法的特点。

2.通过分一分、摆一摆、圈一圈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学习重、难点

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

学具准备:

小棒或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

8个果冻,平均分成4份,每份分几个?

动手分一分。

2.回顾平均分的含义,这节课继续学习“平均分”的另一种形式。

(板书课题)

1.学生拿出学具,动手分一分,交流答案:

每份分2个。

2.回顾平均分的含义: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先用6根小棒分一分,再填空。

(1)平均分成2份,每份(3)根。

(2)平均分成3份,每份

(2)根。

2.看图填空。

(1)

有(15)个蘑菇,每(5)个分一份,分成了(3)份。

(2)

(8)个草莓平均装在2个盘子里,每盘装(4)个。

3.

10个胡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到2个。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20分钟)

1.课件出示例3: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

2.拿出学具,动手分一分。

同桌相互说一说分法与想法。

3.你们是怎么分的?

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方法,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述结果。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复习题和例3的异同点。

(即发现平均分和包含分的异同点。

5.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

8个果冻,每2个一份,求能分成几份,实际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2,有几个2就能分几份。

1.读题,理解题意。

2.动手操作试着分一分,同桌交流分法与想法。

3.全班交流展示分的方法:

每2个小棒(圆片)摆一堆,共摆了4堆,所以可以分成4份。

完整表述为: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4份。

4.观察、比较、思考,然后小组内总结、汇报。

不同点:

平均分是把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有几个。

包含分是告诉每份分几个,求能分几份。

相同点:

不管是哪种分法,最后都要分成每份同样多。

5.再次明确包含分。

三、巩固提高。

(10分钟)

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1、2题。

1.动手摆一摆。

2.填一填,明确分的结果。

3.说一说,加深对包含分的理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4分钟)

1.总结本课所学知识。

2.布置课后预习内容。

回顾本节课学习探究过程,说说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平均分(3)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4)份。

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6)份。

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

(2)份。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师生互动中,启迪智慧,学会了将一些物品平均分即每份几个,能分多少份的方法。

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的先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在交流中借鉴学习其他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重点的帮助和指导。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4课时除法

(1)

课题

除法

(1)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开始介绍除法的相关知识,除法的本质是平均分,前面的学习已经让学生积累了平均分的经验,这节课通过创设熊猫平均分竹笋的情境引出除法算式,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及表示的意义。

在巩固练习中,通过“分小鱼”、“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写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的意义,从而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明确平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