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4.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505831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题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习题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习题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习题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习题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习题4.docx

《习题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题4.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习题4.docx

习题4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然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4.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时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5.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6.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正确解释是()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7.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8.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

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的

9.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具体劳动

B.剩余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式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10.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1.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劳动二重性学说

B.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C.剩余价值学说

D.平均利润学说

12.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它具有计量单位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13.资本集中的方式是()

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

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C.竞争和信用

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4.资本主义地租是()

A.平均利润转化来的

B.超额利润转化来的

C.垄断利润转化来的

D.企业利润转化来的

15.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单项选择题答案】

1.B2.D3.B4.A5.A6.D7.C8.D9.A10.D11.A12.B13.C14.B15.C

二、多项选择题

1.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交换价值的基础

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A.个别劳动

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3.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4.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主要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5.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交换价值和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6.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这表明()

A.缺少了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

B.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C.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

D.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也不是商品

7.影响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化的规律有()

A.商品价值的变化

B.货币价值的变化

C.供求关系的变化

D.平均利润率的变化

8.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是()

A.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

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

C.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D.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9.价格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作用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

A.商品交换都是按照价格和价值一致的原则进行的

B.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C.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D.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

10.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11.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C.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1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

A.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1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B.劳动者维持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价值

C.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D.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14.在资本主义现实中,剩余价值是采取各种转化形式出现的,它们有()

A.成本

B.工资

C.利润

D.利息

1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利润率的提高

C.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

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D2.CD3.AB4.ACD5.ABCD6.ABCD7.ABCD8.ACD9.BCD10.AC11.AD12.BC13.ACD14.CD15.AC

三、辨析题

1.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

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者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

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

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者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而计量劳动量的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就取决于劳动时间。

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他们各自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

不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了什么变化,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

2.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

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生产和流通,使生产和销售、供给和需求保持大体平衡;第二,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展开竞争。

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为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生产者在价格的引导和利益的驱动下,必然将资源从投入过多,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获利减少的部门,向资源投入少,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获利多的部门转移,从而起到自动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

但是,价值规律的调节即市场机制有其自身弱点和消极面:

市场机制的启动,是基于微观经济主体对自身近期局部利益的追求。

市场信息反馈的只是资源配置的方向而非精确的数量,而且具有滞后性;它不能自发地实行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稳定增长,对某些社会效益重于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会导致垄断,妨碍自由竞争,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等。

市场的这些缺陷和不足,需要国家对市场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来弥补和克服。

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才有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3.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

财富的内容是使用价值。

价值要以使用价值即财富为物质承担者,但生产使用价值即财富的劳动,并不必然生产价值。

在一切自然经济中的劳动都生产财富,但不形成价值。

但劳动也不是财富生产的唯一要素。

财富是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

在财富生产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的同等重要性,他说:

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的,这就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提供了经济依据。

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包括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在内的意识形式,包括劳动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是文化的来源,劳动也只是文化的来源之一。

4.资本循环和周转所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研究个别资本的运动,但是它们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资本循环侧重研究个别资本经过的阶段、采取的形式及资本循环保持连续性的条件;而资本周转侧重研究资本运动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产业资本运动的形式。

但是它们考察的角度不同。

资本循环主要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揭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

而资本周转则主要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有关价值增殖的问题。

与此相适应,它们考察的目的也不同。

考察资本循环,主要分析资本在运动中要经过的阶段和要采取的职能形式,揭示资本循环必须具备的条件;而考察资本周转,则要分析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

可见,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研究的问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四、材料分析题

1.以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

【材料1】“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

他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材料2】“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为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材料3】“铁会生锈,木会腐朽。

纱不用来织或者编,会成为废棉。

或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他们由死复生,使他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

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请回答:

(1)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

(2)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了什么?

【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为,尽管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价值的源泉。

(2)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批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说法,赞同威廉·配第所讲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

他们认为,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市场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财富即使用价值。

(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区别:

价值创造与抽象劳动相关联,财富生产与具体劳动相关联;前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后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因此,不能把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混为一谈。

 

2.1997年,我国经济在总体上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某鞋厂实行一些新的生产和营销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其材料如下:

【材料1】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

他们认为,现在的市场不能仅仅用供大于求四个字来概括,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才是对当前市场供给状况的准确把握。

在供过于求的大市场里,也有供不应求的产品,明智的企业家就在于创造出这种产品。

于是他们着力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实行产品分流策略。

一是男女鞋分流,二是风格分流,三是档次分流,四是市场零售与团体消费分流,五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流。

五大分流,大大提高了该厂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常年保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材料2】在市场开拓上下功夫。

他们认为,生产出好产品是开拓市场的基础,没有好产品就没有好市场,但是光有好产品,还不一定有好市场,有了好产品以后,还要加强企业产品的市场建设。

他们从柜台形象的树立、户外广告的设置和强化服务功能等三个方面大力进行市场建设,使生产(产品)与销售(市场)比翼双飞,鹏程万里。

【材料3】实行一区一策。

他们认为:

统一的大市场也有区域的差异,市场的共同规律是以各地区不同的特点表现出来的。

他们把销售总公司分为南方总公司和北方总公司,同时把分公司化小,由原来的5家分公司裂变成为28家分公司,一个公司只管一个省份的销售,每个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销售策略。

这种小公司大市场和一区一策战略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请回答:

(1)在上述三个材料中,该企业分别处理的主要矛盾关系是什么?

(2)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材料1中所讲到的无效供给和有效供给的关系。

(3)通过材料3,说明该企业是怎样运用辩证法分析、解决矛盾,来增强产品市场渗透力的。

【答案要点】

(1)上述三个材料中,分别处理了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的矛盾(或无效供给与有效供给的矛盾)、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统一大市场与区域差异的矛盾。

(2)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在当前我国的商品市场中,同时存在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两个方面,在无效供给过多中包含着有效供给不足,人们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可以促使无效供给向有效供给转化。

(3)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特殊性表现出来,它要求在承认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着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该企业具体地分析了统一大市场中的区域差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实行一区一策,从而大大加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