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科的发展概况及展望田景振侯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94129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科的发展概况及展望田景振侯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药学科的发展概况及展望田景振侯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药学科的发展概况及展望田景振侯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药学科的发展概况及展望田景振侯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药学科的发展概况及展望田景振侯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学科的发展概况及展望田景振侯林.docx

《中药学科的发展概况及展望田景振侯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科的发展概况及展望田景振侯林.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学科的发展概况及展望田景振侯林.docx

中药学科的发展概况及展望田景振侯林

中药学科的发展概况及展望

田景振侯林

第一部分概述

一、中药学科的概念

中药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技术和临床应用的应用学科。

二、中药学科研究领域与范畴

中药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药基础理论研究:

药性的研究、归经理论研究;中药资源研究:

道地药材研究、资源的保护开发、海洋药物研究;中药鉴定研究:

中药多途径、多手段质量控制研究,DNA条形码研究等;中药化学研究:

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鉴定、结构改造等;中药炮制研究:

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配方颗粒的推广;中药制剂研究:

多维组合药物研究思路预防法、组分中药;中药制剂质量控制:

指纹图谱技术,近红外在线监测技术;中药药理研究:

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

三、中药学科的研究任务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中医临床提供过“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五方便”(服用方便,携带方便,生产方便,运输方便,储藏方便)的药品,并为临床用药提供技术支撑。

第二部分中药学科的发展概况

我国中药事业坚持以发挥优势特色与加强自主创新为主线,以推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为中心,进一步提高了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中药现代产业化和中药学术水平,全面推动了中医药科技的进步,特别是在以下五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1战略研究加强,发展目标与任务进一步明确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中医药工作,并将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将中药产业作为我国的战略产业之一。

政府各部门,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相互协调、配合,营造环境,在基础理论、产品创新、生产技术、资源保护、重大疾病防治、标准规范、平台建设等方面积极推进中医药宝库的深入挖掘和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为了切实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科技部联合有关部门、地方国家科技攻关、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以及其他科技计划中安排了“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一批重大项目。

这些项目的实施,使中医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国家对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中药现代化产业推进、中药产业国际化等专题进行了系列的战略研究。

在此基础上,国家八部委在2002年联合发布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中药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科技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联合发布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2006-2020年)》,旨在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解决中医药现代化中的关键科技问题,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促进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世界传统医药进入国际医药保健主流市场,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我国科技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促进中医药“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已把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为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之一,重点开展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及中医经验传承与挖掘,研究中医药诊疗、评价技术与标准,发展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技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和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开发疗效可靠、质量稳定的中药新药,研制30~40个具有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药,完善新药创制与中药现代化技术平台,初步形成支撑我国药业发展的新药创制技术体系;将重大疑难疾病中医综合治疗研究列为入口与健康领域之重大项目,继续将中医药理论专项研究列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领域。

2.科技投入明显加大,屡获重大成果

“十五”以来,我国政府对于中医药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两方面实施系列专项。

为此,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自然基金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投入中医药研究开发资金14亿元,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与临床、生产相结合的中药学术发展和技术创新,共有24项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或国家技术发明奖,其中约一半以上是以中药为主或与中药研究密切关联的项目,如“娑罗子、红花等中药药效物质提取纯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方剂与证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种常用中药材质量标准及其对照品的研究”、“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的建立与实施”、“益肾化浊法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研究”、“括楼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其药材的分子鉴定研究”、“扶正化瘀法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基”等。

特别是“十五”期间,“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作为首次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的中医药项目,经过联合攻关,该项目从方剂的文献、药效物质制备关键技术、药效物质分析方法和技术、活性筛选及评价研究、有效组分配比优化筛选模式五个方面进行了阐释,提出了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新模式,建立了相关技术和方法,发展了中医药理论。

“十一五”期间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该研究自2007年7月立项以来,在首席科学家王振国教授的带领下取得重要进展:

一是完成了中药药性理论体系框架的研究工作,建立“中药四性经验要素表征体系”和相关词表。

二是应用核磁共振谱学方法分析中药药性的物质成分,建立了中药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的寒热药性判别函数方程,初步从理论上探索创建了传统中药寒热药性的现代判别方法;同时应用紫外谱线组法开展了中药药性物质成分研究,创立了中药指纹图谱数据的量化方法。

三是建立了符合中医辨证体系的寒热效应检测体系,研制出“大鼠寒热趋向行为测定仪”等。

四是发现平性药与寒性药对正常动物的药效作用存在明显差异。

五是建立并完善了用于表征中药寒热药性差异的生物热动力学方法,并成功用于刻画背景近同而寒热药性不同的方药的生物热效应差异。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科技攻关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中草药筛选和中药临床试验研究在防治SARS中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果。

2003年在SARS肆虐时间,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单位约150名科研人员组成的课题组,夜以继日联合攻关,从上百种中成药筛选出对SARS不同病理环节和改善其临床症状有效的8种中成药,为中药在非典型肺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

这8种中成药是:

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板蓝根颗粒、新雪颗粒、金莲清热颗粒、灯盏细辛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方案优化与多中心数据处理》研究项目及其组织实施的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临床研究》,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SARS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

3.技术创新与理论研究不断深入

200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基本问题研究》被列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涉及的中药项目有三个方面:

一是“中成药安全性评价的示范研究”,目标是完成5种中成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揭示部分中药毒副作用及其产生原因,探索中药配伍减毒的科学内涵,建立不同类型毒性的评价方法,提出中药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对策及其科学依据;二是“道地/濒危药材种质资源及其评价研究”,重点是明确20种道地药材和10种濒危药材的种质特性,并完成良种的选育和繁育,建立适于规模化生产的药材繁育技术;三是“中药生产新工艺新技术的标准化研究”,主要是要阐明5种新工艺和新技术的技术关键、技术适应性、应用范围,对中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建立相应的技术应用要求或标准规范,并应用于生产实践。

上述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为中医药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以科技进步推动中药产业快速发展

国家以“政府宏观引导、专家科技把关、市场机制运行”为方针,大力支持和推动了中药产业的科技创新及快速发展。

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特点和发展优势,通过区域布局,整体规划,强化技术创新,从中药材、饮片、配方颗粒、中药新药等各个环节全面部署,“十五”期间共筹建了14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和8个中药材规范化基地,尤其是一些中药科技平台和国家中药研究工程中心,在集成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批中药工业生产与质量控制关键共性技术得到了熟化,一批中药标准规范研究取得了成效;一批濒危和道地药材繁育及规范化种植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创制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造就了一批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创新药物研究开发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具有科技先导意识的企业家群体。

例如,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已用于康莱特注射液的规模化工业生产,超微粉碎技术成功用于通心络胶囊的诸多虫类药物的粉碎处理,均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固体分散制剂技术和指纹图谱质控技术为复方丹参滴丸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分别在宁夏和新疆实现了野生变家种并大面积培植成功;人工虎骨的研制成功后,全国至少有36个含虎骨成分的国家标准中成药,已能够由人工虎骨替代而恢复生产。

体外培育牛黄研制成功,并可与牛黄、培植牛黄等量投药使用,保证了全国众多的含牛黄的中成药生产的牛黄原料供给。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体外培育牛黄的研制成功是中药替代品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成功研发了抗艾滋病中药新药唐草片、爱可扶正片,为中医药防治艾滋病这一人类重大疑难疾病提供了新的有效武器。

5.中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国家在近年来增大了中药科技的投入,充分吸纳各方面力量,努力建立和完善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平台。

目前,己建立了4个“国家中药工程技术中心”和3个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建立了4个规范化中药临床试验中心,正在建设3个“国家中药药理规范化实验室”和4个“国家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中药筛选、药效评价、安全评价、临床评价、不良反应监测及中药材、中药饮片(包括配方颗粒)、中成药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

大力推行和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规范中药研究、开发、生产和流通过程,不断提高中药行业的标准化水平。

6.中医药已逐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与70多个国家签订了含有中医药条款的卫生合作协议,另外还签订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达到16个。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出口的主要产品,近5年来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稳步增长,已出口到135个国家和地区,部分中成药品种己在一些国家通过国际药品注册正式上市;来华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人数一直居我国自然科学领域首位。

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从自发、分散的方式,逐步向在政府框架协议指导下,以多途径、宽领域、高水平为特点,以开展中医药教育培训、科学研究、医疗服务、文化交流为内容的合作方式转变。

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和产品开始逐步全面走向国际。

放眼未来,中药国际化的发展己展现了诱人的前景,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首先是通过国际合作,将具有现代人文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医疗康复保健理念推广到国际社会;二是广泛吸纳和利用现代科技和人文成果,深化对中医药科学内涵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三是政府引导下的中药产业国际化,加强对外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上对中医中药的立法管理,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推动中医药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部分中药学科发展战略

当前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频发,为中医药特色优势和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党和政府已把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方略,具有原创优势和传统文化精粹的中医药事业特别是中药学科发展将更加有所作为,今后将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以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科学技术水平和产业化发展水平为核心,全面推进中药现代化事业发展,为保证和增进人类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1.要加强有关中药科技发展规划、政策和法规的制定,积极营造有利于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近年来国家对中药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也加大了扶持和管理的力度,中药科技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和把握这一难得的学科发展机遇和良好形势。

2.构筑国家现代中药创新体系。

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集成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制药企业等多方面力量,通过整体布局、资源重组、机制创新,构筑研究开发体系完整、技术装备先进、人才结构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管理科学规范的现代中药创新体系。

3.加强中药创新平台建设。

开展中药临床药理研究基地、重点研究室、实验室建设,加强中药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重视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促进中医药科技资源的共建共享。

4.加强中药基础性研究。

开展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中药材道地性研究等,阐明中药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解决制约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

5.制订和完善现代中药标准和规范。

研究建立和完善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中药质量技术标准、药物疗效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保证中药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6.突破一批中药研究开发和产业关键技术。

在整合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推广应用价值的关键共性技术群,如药材采收加工共性技术,中药炮制共性技术、中药制剂共性技术等。

7.开发出一批疗效确切的中药新产品。

在保证中药疗效的前提下,改进中药传统剂型,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加快疗效确切、使用安全、质量可控的中药新产品的开发,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8.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

重点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或跨国集团。

形成有利于整体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和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大幅度提高中药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第四部分中药学科重点领域主要研究进展

1.中药基础理论的研究

中药基础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源泉,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是中药区别于植物药和天然药物的重要标志。

中药药性理论、中药材道地性、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等是中药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中药现代化也是中医现代化必需解决的关键共性科学基础问题。

中药基础理论一直是中医药基础研究与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但由于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当今科技条件和水平等因素限制,中药基础理论研究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也因此制约着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几十年来,中药的化学、制剂、药理、毒理研究已经积累了很多的成功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现在研究虽处于平台期,但已蕴育着突破。

而现代化学、物理学、药学及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又为中药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今后应运用传统理论以及现代生物医学方法,开展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及禁忌等中药理论研究,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科学基础,逐步构建现代中药理论体系,为中药现代化与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支撑。

“十一五”期间由山东中医药大学牵头的“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该研究自2007年7月立项以来,在首席科学家王振国教授的带领下取得重要进展:

一是完成了中药药性理论体系框架的研究工作,建立“中药四性经验要素表征体系”和相关词表。

二是应用核磁共振谱学方法分析中药药性的物质成分,建立了中药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的寒热药性判别函数方程,初步从理论上探索创建了传统中药寒热药性的现代判别方法;同时应用紫外谱线组法开展了中药药性物质成分研究,创立了中药指纹图谱数据的量化方法。

三是建立了符合中医辨证体系的寒热效应检测体系,研制出“大鼠寒热趋向行为测定仪”等。

四是发现平性药与寒性药对正常动物的药效作用存在明显差异。

五是建立并完善了用于表征中药寒热药性差异的生物热动力学方法,并成功用于刻画背景近同而寒热药性不同的方药的生物热效应差异。

2.中药资源学的研究

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形成、分布、种类、蕴藏量及其保护和管理,从而实现中药资源永续利用的科学。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中药资源的自然分布规律,中药资源储量和质量与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地理地貌因素之间的关系,中药资源种群和群落的结构及其演替、更新和发展的规律,中药资源的保护及生产研究,珍稀濒危药用物种的监测和预警,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中药资源的科学管理。

与其他中药的学科相比,中药资源学起步较晚。

1993年周荣汉主编出版了我国的首部《中药资源学》,书中主要介绍了中药资源研究的基本理论、开发利用、保护更新、野外调查方法等知识,并记述了54种植物药和6种动物药的来源、加工、综合利用、资源保护。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资源领域兴起的热潮,加之国家对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的推行,中药资源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一跃成为当前中药领域最活跃的学科之一。

目前中药资源学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中药资源调查

作为自1983年开始的全国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研究成果,由中国药材公司、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组织出版的《中国中药资源丛书》(1995年),获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后几年,虽然国家没有支持大规模的中药资源调查工作,但针对单个品种的中药资源调查却从没有停止。

如贵州省组织人力对黔北毛食科、甘肃鹅绒藤属和马先篙属、贵州薯莎属、川渝地区胡颓子属、伊犁州肉苁蓉、民族药滇白珠等的药用植物资源也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展了甘草的资源调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利用遥感技术开展了肉苁蓉资源调查,中国中医科学院利用遥感技术开展了苍术资源调查,并完成了银杏资源的动态监测。

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开展了“中国重点药用生物资源调查”,2008年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珍稀濒危和大宗常用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就70个中药品种展开调查,为全面启动第四次全国中药普查积累思路、技术和方法,并锻炼队伍。

进入“十二五”以来,国家开展了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的试点工作,截止2014年5月,已有31个省份开展了中药资源的普查工作,这是自1983年起,30多年来最大的一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有利于国家掌握中药资源的最新情况。

(2)组织培养及药用动物饲养研究

用组织培养进行优良种苗无性系的快速繁殖,保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以及用于改良品种,尤其对一些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系数低的药用植物,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均取得可喜的成果。

近年来已报道了石斛、太白贝母(1996年)、丹参、川白芷、雪莲花、决明子、八角莲(1997年)、灵芝、石斛、西洋参、天麻、贝母、黄芩、何首乌、积壳(1998年)、蒲析贝母、怀山药(1999年)、百合、甘草、铁皮石斛、金钗石斛、麝香、黄花蒿、黄芪、南方红豆衫、肉苁蓉、天麻、溪黄草、灵芝、紫花前胡、芦荟、紫草、银杏、、罗布麻(2001年)、黄芩、铁皮石斛、喜树、新疆紫草、菊花、白头翁、鱼腥草、盾叶薯蓣、白及(2000年)等组织培养研究成果。

利用生物转化获得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对三尖杉(1999年)、云南红豆杉、红豆杉(2000年)、南方红豆杉(2000年、2005年)、曼地亚红豆杉(2005年)等的细胞培养以及商陆(2005年)等培养细胞生物转化进行了报道。

毛状根培养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获得了唐古特山莨菪、大黄(2004)等毛状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物转化研究。

利用真菌、葡萄糖等诱导子可以提高细胞或毛状根中有效成分的积累。

为了缓解部分常用动物药药源的紧缺、保护野生资源、提高药材质量,药用动物的饲养工作也受到重视。

近年来对蝎子、山瑞鳌、乌梢蛇、地鳌虫、苍耳蠢虫、僵蚕、乌龟、刺猬、中华鳌、拟黑多刺蚁、水蛙、大海马及蚁狮等的生活习性或繁殖技术均有报道。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完成的“梅花鹿、马鹿高效养殖增值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推行

近年来,中药农业,特别是中药材规范化生产(GAP)是中药资源领域的一件大事。

国家科技部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研究方面设立了专项基金,1999年资助了20个药材品种的研究,2000年又资助了40个中药材品种的研究,这些品种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最终将成为制订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的依据。

2001年以来,部分省区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为准则,逐步建立了中药材生产基地,推行良种、良地、良法的中药材种植模式,生产出优质、高产、无污染并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药材。

云南、广东、吉林、四川、湖北等部分省区介绍了中药材生产基地的建设现状,为其他省区建立规范化、规模化药材生产基地提供了经验和技术。

(4)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

科技部连续5年支持“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工作,以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建设总体目标为依据,以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整合和共享为目标,在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建设总体框架下,根据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本着系统全面,方便实用,可操作性强的原则,构建、补充和完善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整合及共享体系框架,完成70册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管理规范;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分级分类标准和编码体系(完善与补充)等相关规范的制定与完善。

对已制定标准的460种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数据与实物资源,按照标准化的方法进行整理、整合;并对已制定标准的460种药用植物、18000份种质资源信息的图文并茂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扩建和共享。

从种质资源的角度,为道地药材可持续性利用奠定了基础。

该项工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具体组织实施。

这是我国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投入最大的项目,为种质资源的保护、挖掘利用及新品种培育提供平台条件。

3.中药鉴定学的研究

中药鉴定学科是研究中药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一门应用学科。

它以传统的中药鉴别经验为基础,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与技术,系统地进行中药品种考证、分类鉴别、质量评价研究。

谢宗万先生将中药鉴定学的任务用“真伪优劣”四个字概括。

“真伪”主要指药材来源及其种属的确认,主要工作包括品种整理、中药系统分类、中药及其原植物的系统鉴别,药代用品、地方用药及常见伪品的研究等。

“优劣”主要指种内质量变异的研究,包括不同产地中药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栽培和野生中药的鉴别和评价、种内变种、亚种、品种、农家品种等的鉴别和质量评价。

道地药材的鉴别与质量评价是种内变异研究的核心。

中药鉴定学的主要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品种考证和系统分类相辅相成

古代本草或其他文献中所载的药物来源仍是当代用药的依据,对古今中药品种考证并探讨其历史的演变、对药用部位变迁的研究是保证和发展临床用药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来,在对古代本草考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文章较多,有不少新的见解。

其中具代表性人物的是谢宗万教授,其主编的(全国中草药名鉴》,获1997年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及第八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并对四川地方性本草(开宝本草)所载149味草药进行原植物考订,对每首“药性歌”的歌词内容在不同版本校刊以后作出校注,提高了该书的参考价值。

在品种考证的基础上,中药资源近缘种及系统分类也得到快速发展,例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完成了“八角茵香类和地枫皮类药的系统研究”,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完成的“中国龙胆科植物的研究”。

肖培根院士提出药用植物亲缘学的概念,并用于大黄类药材、贝母类药材、芍药类药材、苍术类药材亲缘关系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果。

特别是分子系统学的飞速发展,使得近缘种及种内亲缘关系的研究形成了中药鉴定学一个新的领域。

现代分子技术用于厚朴、芍药、苍术、白芷、括楼、明党参、半夏、桅子、广藿香、车前草等诸多药材的种内及种间关系研究,为中药资源的系统分类提供了遗传学证据。

(2)技术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中药真伪鉴定

近年来,药材鉴定研究从广度和深度上均取得了长足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