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显巨变 风雨铸辉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91807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沧桑显巨变 风雨铸辉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沧桑显巨变 风雨铸辉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沧桑显巨变 风雨铸辉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沧桑显巨变 风雨铸辉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沧桑显巨变 风雨铸辉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沧桑显巨变 风雨铸辉煌.docx

《沧桑显巨变 风雨铸辉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沧桑显巨变 风雨铸辉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沧桑显巨变 风雨铸辉煌.docx

沧桑显巨变风雨铸辉煌

沧桑显巨变风雨铸辉煌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池州经济社会发展系列分析之一

物转星移,岁月如梭。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池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用辛勤的汗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历届池州地委、行署和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艰苦创业,负重拼搏,开明开放,务实创新,用“池州精神”谱写了一篇绚丽多彩的时代华章。

一、60年发展历程

(一)恢复重建的曲折发展时期(1949-1978年)

解放前,池州自然灾害频繁,兵灾匪患严重,政治黑暗,民不聊生。

解放初期的1949年,我市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粮食总产仅有11.94万吨,工业生产基本以小作坊为主,全市工业总产值仅有898万元,钢材、水泥、化肥、农药、机械设备等工业产品均为空白。

在1949到1978年的30年时间内,由于受“大跃进”和“十年内乱”的影响,我市经济发展几乎是停滞不前,全市工农业总产值30年内仅增加3.36亿元,年均增加1120万元,是新中国60来发展最慢时期。

(二)建市前的改革发展时期(1978-1999年)

建国以后,我市行政区划变动频繁,经历“两撤三建”,给池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1988年池州设为地区后,池州地委、行署遵循党的十一届三中确定的路线和方针,将工作的重点向经济建设转移,提出“实现地改市、提前达小康”的目标,全市以农村经济改革为重点,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此同时,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在城市同步推进,全市工业开始进行“简政放权,党政分开”的体制改革,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实现了由单纯计划生产型向市场生产经营型转变,各项改革的兴起与展开,为长期封闭的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从改革开放的1978年到1999年间,我市GDP增加55.45亿元,年均增加2.64亿元,年均增长8.6%,是全市经济发展的稳定增长时期。

(三)科学发展的快速增长时期(2000年-2008年)

2000年,池州在省内成为最后组建的省辖市,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探索符合池州实际的发展路子,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商贸活市”的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经济总量一年一个台阶,连续六年增幅保持两位数增长。

从建市的2000年到2008年GDP增加132.35亿元,年均增加16.54亿元,年均增长12%,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时期。

二、60年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一穷二白”的池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政治安定团结、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池州,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池州正在崛起。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1、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池州工农业总产值仅有4915万元,到了改革开放初的1978年,全市的经济总量(GDP)也不到3亿元(2.9亿元),进入新世纪,经济发展突飞猛进,2005年GDP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2008年实现GDP19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91倍,年均增长7.9%。

其中,改革开放以来30年年均增长10.6%,明显高于改革开放前30年(1949年-1978年)的年均5.2%增速。

池州经济总量登上第一个100亿元台阶,用了56年的时间,而从100亿元上到近200亿元,仅仅用了短短的3年时间。

如今我市一天创造的财富量,就相当于1949年一年总量的近2倍。

人均生产总值1949年只有49元,2006年首次突破万元,2008年达到14147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65倍,翻了6番。

2、财政实力日益增强。

全市财政总收入由1952年的690万元增至2008年的26.05亿元,特别是从2005年以来,我市财政收入连续跨上10亿、15亿、20亿三个台阶,60年增长了300多倍,年均递增11.2%,人均财政收入由1952年的9.8元提高到2008年的1644元,增长了167倍。

与此同时,我市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1952年我市财政支出仅有149万元,2008年达到42.83亿元,年均增长15.3%。

在财政支出安排上,不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有效保证各项重点支出的需要,保障了各项改革的深入进行。

3、金融运行更趋稳健。

1949年,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仅有1万元,到了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也不到1亿元,2004年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2008年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26.4亿元。

改革开放30年来,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25.83亿元,年均增长22.1%;与此同时,贷款规模也不断扩大,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由1949年的2万元增加到2008年末的122.9亿元,年均增长24.9%。

(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活力日益增强

1、产业结构实现深刻变革。

随着经济不断增长,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产比重持续下降,二产和三产比重不断提高。

1996年我市第二产业在GDP中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改变了池州以农村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农业占GDP比重由1949年的75%下降到2008年的20.4%,平均按每年0.9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减;而工业占GDP的比重由1949年的8.1%上升到2008年的30.2%,平均是约三年提升一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真正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三次产业比重由1949年的75:

8.1:

16.9转变为1978年的60.2:

18.7:

21.1,继而调整为2008年的20.4:

40.8:

38.8,三次产业发展已从建国初期的“一三二”格局转变成“二三一”格局。

2、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带动了我市就业结构发生改变。

60年来,特别是全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

在恢复建立池州地区的1988年,池州从事农业的人口有54.1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达76.2%。

2008年,全市从事农业的人口下降到42.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0.3%,下降35.9个百分点。

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1988年仅有16.9万人,而到2008年全市的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有62.6万人,增加了近45.7万人,农村人口逐步向非农业产业转移。

3、所有制结构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建国以后,在“一大二公”的所有制原则指导下,通过三大改造和对农村合作经济的升级、过渡与合并,与全国全省一样,我市逐步建立起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基础,到改革之初,池州几乎是清一色的公有制经济。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党和国家一系列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促进了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经过60年的发展,目前我市已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多元所有制结构。

到2008年底,全市在册的个体工商户62042户,注册资金64783万元,私营企业3536户,注册资本47.9亿元。

非公有制经济已占据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2008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共实现增加值101.17亿元,占GDP比重达52.6%,其中个体、私营、港澳台以及外商经济分别实现增加值54.07亿元、42.82亿元、0.53亿元、3.74亿元。

(三)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基础地位不断稳固

1、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充分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为减轻农民负担取消了农业税,出台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60年来,我市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

200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3亿元,按1990价计算,比1949年增长13.3倍,年均增长4.6%。

农业内部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业服务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75.8:

1.5:

18.8:

3.9:

0优化到2008年的44.3:

8.9:

25.0:

14.3:

7.4。

2、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

1949年,全市粮食总产仅有11.94万吨,棉花1022吨、油料4454吨,肉类总产量105吨,水产品产量932吨;2008年,全市粮、棉、油、肉类、水产品产量分别为65.91万吨、2.81万吨、6.61万吨、7.29万吨、10.35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4.5倍、26.5倍、13.8倍、693.6倍、110.1倍。

3、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

60年来,我市农业机械实现了从单一到复合的装备调整,固定到多元的作业空间拓展,分散到集约模式转变,农业机械化、农业水利化、农业科技化和农业产业化不断提升,2008年全市机耕面积128.45万亩,机播面积3.05万亩,机收面积109.88万亩。

农业机械总动力达913850千瓦。

其中,农用拖拉机61566台。

(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主导产业日益突出

1、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60年来,全市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工业增加值由1949年的26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58.05亿元。

新中国成立(1949年)至池州复建(1988年)的四十年,工业发展非常滞缓,工业增加值40年仅增加2.18亿元,年均仅增加560万元。

池州复建(1988年)至设市(2000年)的十二年,我市的工业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工业增加值增加12.63亿元,年均增加1亿元。

撤地设市以来(2000年-2008年)的八年,工业增加值增加43.67亿元,年均增加5.45亿元。

从这三个阶段可以看出,池州撤地设市以来是工业总量扩张上最快的时期,现在工业一天的生产量相当于49年一年工业总量的6倍。

1949年以来,我市实现第一个10亿元工业增加值,花了整整46年的时间,第二、三、四个10亿元,分别用了9年、2年、1年时间,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2、工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2005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成立以来,池州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工业发展“1118”计划和“583”工程,成功引进了池州海螺、九华发电、禄思伟等一批大工业项目,工业生产门类已达30多个,基本形成了非金属矿物深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能源、化工、轻工纺织、数控机械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七大主导产业,2008年规上工业企业总数已增到364个。

企业产能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26家。

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工业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棉布产量提高20倍,服装产量提高74.8倍,饮料酒产量提高25倍,硫酸产量提高2.6倍,合成氨产量提高2.3倍,农用化肥产量提高2.1倍,水泥及水泥熟料产量提高176倍,发电量提高1270倍。

全市已有10家企业15种产品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池州海螺“美标”号水泥熟料、石台天方集团的“天方”牌茶叶等为国家名牌产品。

(五)固定资产投资成效显著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1、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建国之初,池州百业待兴,但1949年-1988年,池州历经“两撤三建”,使池州错失了许多建设和积累的“黄金时期”,1988年池州设为地区之时,全市的投资额还不到1亿元(8427万元)。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设地建市以来,池州坚持以大投资促大发展的指导方针,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努力打造投资洼地,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949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仅有23万元,跨上第1个10亿元台阶是在1996年,跨上第1个100亿元台阶是在2007年,2008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9.4亿元,比1978年增长1142倍,年均增长26.5%。

1949年至2008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740亿元左右,而改革开放以来的1978-2008年全市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4.81亿元,是改革开放前1949-1977年总投资的140倍,占到六十年总投资的99.3%,特别是2006年以来,全市3年完成的投资额410亿元,比建国1949年至2005年共56年时间完成的投资额还要多80亿元。

2、交通基础设施日益改善。

60年建设与发展,我市交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由“瓶颈”制约提升到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水平。

60年来,公路建设由民工建勤人海战术发展为机械化施工;公路通行由尘土飞扬、晴通雨阻发展为生态大道、快速通道;公路等级由羊肠小道发展成集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为一体,多层次、全方位、发达的运输网络;公路运输由肩挑人抬发展至集装箱、豪华大巴运输;水路运输由帆板小船发展成万吨海轮,营运监管发展到GPS全天候全方位监控;铁路从无到有。

2008年末,全市等级公路里程达6830公里。

沿江、合铜黄、安景高速公路池州段、铜九铁路池州段全面开工建设,2006年底货运列车通达池州,2007年9月28日合铜黄高速通车,2008年6月28日沿江高速全线贯通,2008年11月1日安景高速池州段通车,2008年9月铜九铁路客运开通,实现了池州铁路和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水路方面全市拥有长江黄金岸线162公里,5000吨级货船可长年停靠,拥有青通河、秋浦河等内河支流等级航道226公里。

池州旅游码头是长江涉外豪华游轮在皖江的唯一停靠点,随着长江泥州港一期工程和海螺、九华发电等货主码头的相继建成,大运量、小能耗、少污染、低运价等水运优势充分显现,2008年池州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2250万吨。

池州基本形成了以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为主,水陆并举、内联外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3、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按照“拉开框架、完善功能、突出特色、提升品位”的要求,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2008年,我市城镇化率达40.5%,与1949年相比,提高32.8个百分点,平均每两年提升1个百分点。

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城区建设加快推进,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

主城区已初步形成“三环、四横、五纵”的城市道路骨干网络,框架面积已拓展到80平方公里,“环湖临江、一城五区”的中等城市规模基本形成,2006-2008年的三年间,我市城镇化水平提升了10.5个百分点,年均提升3.5个百分点,是历史上提升最快的年份。

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垃圾处理、供气、园林绿化、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2008年全市城市用水普及率达96.2%,燃气普及率达89.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76%,人均公园绿地达14.82平方米。

百荷公园、杏花村古井文化园、齐山公园,清溪河综合整治工程等一批亮化工程、民心工程,把池州装扮得秀美靓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六)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旅游经济方兴未艾

1、商贸流通日趋繁荣。

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60年来,流通体制与市场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商品日益丰富,彻底改变了改革之初凭票供应的短缺经济市场状况。

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委、市政府实施“商贸活市”战略,城乡市场体系日趋完善,流通规模不断扩大。

购物中心、超市、连锁店、专卖店、快餐店如雨后春笋,总代理、总经销、连锁经营等经营形式也不断涌现。

消费品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

200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5亿元,比1949年增长523倍,年均增长11.2%。

1949年我市居民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不到20元,2008年增加到4184元,人均消费品零售额60年增长了217倍。

随着“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程”的实施,2008年末,全市累计建设农家店558个,覆盖了全市所有乡镇和319个行政村,行政村覆盖率达40%,极大的方便了广大农村居民的日常消费购物,推动农村市场的活跃。

2008年,城市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85亿元,县及县以下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41.65亿元,均比1978年增长50倍,年均增幅14%,城乡市场零售额保持两位数的增幅。

2、旅游经济发展迅猛。

建国六十年,池州旅游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完成了从事业接待型向经济产业型的重大转变。

尤其是近三年来,全市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抓手,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全面实施“旅游兴市”发展战略,旅游经济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

2008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达9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5亿元。

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截止2008年,全市旅游景区景点100多处,已开发开放的旅游景区35处,其中A级旅游景区有23个。

全市共拥有国际国内旅行社54家,旅游星级宾馆27家,导游人员1200多人,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6万多人,旅游业已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七)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

1、对外贸易较快增长。

我市坚定不移地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全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市出口商品少,数量小,主要为茶叶、蚕茧、苎蔴等农副土特产品,1952年外贸出口供货额仅为100万元。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到1975年,出口供货额突破了1000万元。

1988年池州复建后,全市对外贸易开始快速发展,1988年外贸出口供货总值为5486万元,1993年达1.76亿元。

1988年至1993年,全市外贸出口年平均增长28.5%。

1993年,国家外贸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外贸经营开始从独家经营到放开经营,我市对外贸易逐步完成了由出口供货向自营进出口的过渡。

2008年全市完成自营进出口10845万美元,是开始享有自营进出口权的1992年601倍,年均增长23.8%。

到2008年末,全市获自营出口权的企业有120多家。

六十年来,我市产品出口市场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几个国家和地区扩展到如今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

2、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我市利用外资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

1986年青阳县南阳林场与省外贸基地公司、永德信香港有限公司合资兴办安徽华顺开发有限公司,创办第一家三资企业,到2008年,全市已有三资企业58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26家、中外合作企业1家、外商独资企业31家,2008年累计实现销售(营业)收入10.72亿元。

从外资来源地看,从池州复建初期的几个国家和地区,扩展到香港、韩国、台湾、美国、日本、德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香港是我市外商投资的主要来源地,实际利用外资占总量的70%多。

200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达11568万美元,全市经济的外向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八)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民生状况极大改善

1、城乡人民收入大幅攀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向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

1978年,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只有5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元。

2008年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23399,比1978年增长45.4倍,年均增长13.6%,翻了5番;农民人均纯收入4758元,比1978年增长47倍,年均增长13.8%,翻了5.5番;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1.39亿元,比1978年增长1039倍,年均增长26.1%,翻了9.7番。

2、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随着收入的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居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吃的方面,食品消费占全部消费比重不断下降,居民生活水平已从过去的温饱型上升到小康型,正在向富裕型转变。

穿的方面,建国至改革开放之初无论男女老少都穿着缺乏美感的单调蓝灰颜色服装,如今人们的穿着新颖时尚、多姿多彩,着重突出个性化、高档化、品牌化。

用的方面,彩电、冰箱、洗衣机、DVD、空调、电脑等各种家用电子产品普及,更新淘汰速度越来越快。

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以邮寄、固定电话、电报为主,今天发展到以移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数据传输为主的先进快捷的交流方式。

全市城乡电话用户由1952年的168户增加到2008年的32.3万户;移动电话、国际互联网用户从无到有,2008年分别达到43.4万户、5.08万户。

行的方面,城市公交线路不断增多,人们一出家门就能方便地坐上公交车,出门“打的”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习惯,汽车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2008年,全市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数151辆,实有出租车600辆,民用汽车拥有量达29748辆。

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使得农村交通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全市通车行政村740个,行政村通车率达到100%。

住的方面,居民的住房条件大大改善,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4.5平方米,农民人均生活住房面积39.1平方米。

在居民家庭拥有耐用消费品方面,档次越来越高。

60年变迁,城乡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城市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4.3%,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6.5%,已基本解决了温饱,步入了小康,并向富裕生活迈进。

3、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增强。

2008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75373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110783人,参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农村“五保户”供养、孤儿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

2008年全市各类福利院、敬老院拥有床位2306张;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70883人,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4014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6869人。

(九)坚持科学发展观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1、科技事业稳步发展。

池州复建以来,科技工作坚持面向经济建设市场,着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使科技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得到提升。

特别是2000年以来,全市科技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层次和经济竞争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全市工业企业共承担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30多项,获得近40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11项,其中大部分成果实现了产业化。

到2008年,全市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个,高新技术企业13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0项。

农业及农村科技进步水平显著提高。

2000年以来,共组织实施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行动项目2个,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8个,国家级农业成果转化项目3个,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22个,省农业重点科研项目36个,专利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截止2008年,全市专利申请量为399件,其中:

发明专利91件,实用新型专利219件,外观89件。

2、教育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多年来,全市教育工作以关注民生为出发点,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实现了教育的优先发展和适度超前发展,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两基”通过国家检查验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巩固,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52年的32.4%提高到2008年的100%,小学毕业升学率由1952年的34.6%提高到2008年的100%,初中毕业升学率由1952年的20.6%提高到2008年的88.3%。

2008年全市小学学校有442所,比1949年增加263所,2008年末共有在校学生数10.8万人,比1949年增长11.1倍;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由1949年的819人增至2008年的11.2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继续扩大,池州师专顺利完成升本工作,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由1978年的165人增至2008年的16248人。

竞技体育成绩斐然。

1989年至今,先后参加省“三青会”、省“七运会”、“八运会”、“九运会”、“十运会”、“十一运会”等省级以上体育比赛,累计夺得金牌61枚、银牌45枚、铜牌65枚。

2004年成功承办了池州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体育大赛——全国摩托艇锦标赛,2008年又成功承办了中国旅游城市全能定向越野赛总决赛,充分地展示了池州新形象。

3、文化广播事业健康发展。

池州傩戏、青阳腔、东至花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池区被命名为“中国傩文化之乡”。

2008年,全市拥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58个,公共图书馆4个,总藏书量22.94万册。

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电视剧《拉郎配》获第十四届“飞天奖”三等奖,大型黄梅戏《魂断杏花村》获第七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剧目金奖,《雾里青传奇》获第四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金黄梅奖”。

广播电视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从50年代的广播收音站,60年代的广播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