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内容的分析提炼与概括.docx
《福建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内容的分析提炼与概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内容的分析提炼与概括.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内容的分析提炼与概括
2016年福建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
内容的分析、提炼与概括
【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
1:
下列对《长亭送别》【一煞】一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A、“夕阳”一句,看似容易,含情极深。
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
B、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也启示着读者观众的丰富联想。
C、“无人语”三字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绘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
D、“来时”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
2:
选出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 )
A “单于天降”“四夷□服”的“□”与“古□亭口”的“□”读做“某”,都表示这个字残缺。
B 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笔画凹下的叫阴文。
C 《药》的结尾借助乌鸦飞向远处的天空,进一步表现夏瑜母亲不理解儿子的悲哀。
D 《药》由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贯穿全文,“药”起到了连接这两条线索的作用。
3:
下列对有关所学文本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沁园春·长沙》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是词人和他的战友们,这是一群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B、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构成朦胧诗的思想核心;而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则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
江河、北岛、顾城、舒婷等人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
C、在论证观点时,《劝学》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师说》则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D、荀子认为学习的人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
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4: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
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
这段话谈论的是( )。
A、人的生命价值
B、人的生活方式
C、人的地位区别
D、人生变幻无常
5:
下列对文章1-4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B、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
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
C、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叶”字。
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D、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含有落叶的因素。
6:
孙甫不愿意买那块砚的原因又是什么?
(2分)
7: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8分)
听雨的奢侈
林如求
近日夜雨,雨水顺着防盗网上的铁皮一层淌下一层,响声随着雨势,时骤时疏,时轻时重,朦胧中陡生一种静谧、和谐、悠远的美妙情感。
就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样,古时的雨与今时的雨自然无太大的区别,今时的雨点拍打树叶、细润花草、敲击河滩、筛落水面的声音与古时也决无二致,所不同的只是对雨声的感受会因人因时因境因情而异。
例如,同样是春雨,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高兴放声高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而晚唐的李建勋对春雨的感受就要复杂得多:
“春霖未免妨游赏,唯到诗家自有情……闲忆昔年为客处,闷留山馆阻行行。
”春雨所引发的是诗人对过往岁月的一种深情的怀念和咀嚼。
南宋词人蒋捷写的那首《虞美人·听雨》,对雨从感怀到慨叹,更是把人生的悲凉况味传递至今,简直痛入心髓。
我没有经历过历史上山河破碎、家破人亡那样凄风苦雨的日子,自然也就没有如古人那般“秋来叶上无情雨,白了人头是此声”,对雨声会那么地百感交集和痛彻心髓,可在物质生活匮乏和丰裕时的感受却迥然不同。
回想小时住在乡下,最恼的就是雨天。
雷鸣电闪风狂雨骤,令我惶恐万分。
因此,每逢雷雨夜,我常龟缩在被窝里,以幼稚的心灵感受大自然的神经,带着惊恐惶惑,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
即令是和风细雨,我也不太喜欢。
因为我家离学校有好长一段路程。
那时,家里穷,没有雨伞,只有一个锅盖大的大竹笠,以它遮阳尚可,遮雨则只遮个头脸,衣裤难免要淋湿。
冬春时节,没有雨鞋的我雨天赤脚踩在凉冰冰的地上,更难受!
所以那时夜半听到嗒嗒的雨声,在我绝不是一首抒情诗,它带给我的是一种湿漉漉的难受和一层苦涩涩的无奈。
长大以后,我读了许多书,特别是参加工作后,生活渐渐好起来,渐渐也喜欢起雨来了,不仅喜欢和风细雨,而且更喜欢狂风骤雨。
因为此时在我看来,只有雨,没有风,没有雷电,也就缺乏了震撼心灵的力度。
别的无庸费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要是只有狂风骤雨,而无雷鸣电闪,恐怕屈原就写不出那奇谲瑰丽的杰作《天问》。
正是大自然的雷电风雨触动了大诗人心灵深处的怨屈、激愤、忧虑、沉痛、苦闷、彷徨、坚贞、无畏……才有了这篇流传千古的杰作。
由此我也悟出了后世许多大文学家如莎士比亚、巴金、曹禺等所以喜欢写雷写电写风写雨的真谛。
身居闹市多年,已经难得再见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除了台风登陆,也少见那种狂风拔树的骤雨和暴雨;水泥屋顶也使夜雨没了那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致。
因此每逢下雨,我常因此生出一种遗憾。
但我还是喜欢雨,不论是“细声巧作蝇触纸”,还是“大声铿若山落泉”,自是一种难逢的天籁。
宁心静气地倾听那淅沥的雨声,对当今污染严重,整日笼罩在电视卡拉OK歌声和汽车摩托喧嚣声中的城市人来说,不啻是一种休息,一种调节,一种陶冶,一种享受。
那雨声是大自然与你的絮语,它轻轻地搓揉着你的心,消去你因忙忙碌碌争名夺利而生的郁闷和烦乱、疲惫和冷漠,唤醒你回归大自然的亲情,找回你那颗失落的平常心,带给你一份平和的心态,让你变得更加青春妩媚、安详可人,从此迈向生命的圆满。
因此,每当久晴不雨时,我就特别盼望着下雨。
这时,不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听到那呼呼的风声,就好像在倾听大幕揭开的前奏;听到那嗒嗒的雨声,仿佛是在欣赏一首大自然的赞美诗;而此时的闪电犹如闪烁变幻的舞台灯光,隆隆的雷声自然就是高亢激越的黄钟大吕了……
如是,我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你也就不会觉得无稽和过分了吧。
【小题1】联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不同时期不同境况下听雨的感受。
(6分)
【小题2】从全文看,作者举杜甫、李建勋、蒋捷的例子,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4分)
【小题3】作者为什么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
(4分)
【小题4】正如作者眼中的“听雨”一样,很多曾经熟悉、温暖的往事在身居闹市的现代人眼中都成了“难得的奢侈”,试举一例谈谈你的感受。
(4分)
8: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没有故乡的人是不幸的
阮殿文
(1)这话本应该这么说:
没有失去过故乡的人是不幸的。
但细细一想,觉得这样说也有道理。
没有离开过故乡,没有感受到故乡带来的多重滋味,跟没有故乡又有什么两样呢?
(2)身在故乡,日子久了,你会觉得故乡是枷锁,是牢笼,是火焰山,是沼泽地,是魔鬼放在心上的一块巨石,是命运为你安排的一块绊脚石,是用火都烧不断的一根草绳,是每个失眠的夜晚一分一秒数着过的挣扎。
这时的远方,则是音乐,是舞蹈,是天堂,是仙境,是沙滩,是海浪,是清风,是明月,是细雨,是彩虹,是陶醉,是浪漫,是鸟儿的歌唱,是草原的翠绿与辽阔,是你在梦中见到过几百遍的仙女……
(3)于是,被你在婴儿时搁置起来的梦想的翅膀开始展开,开始跃跃欲飞。
你要挣脱绳索,你要砸破牢笼,你要离开火焰山离开沼泽地离开这个让你虽生如死的地狱。
你开始背叛和你一起长大的、你现在可以在下面乘凉的小树,你开始背叛给了你很多乐趣的大白狗,你开始背叛为你解了十多年甚至二十年的渴的水井,你开始背叛故乡的人——你一心想遗弃他们,只为走进远方那个被你编织了千百遍的场景。
(4)你觉得自己是属于那个场景的,而不属于眼前巴掌之地。
(5)一个天刚蒙蒙亮的清晨,你终于走了,头也不回,就背一个小包,别的什么也没带。
似乎这里的一切都不是你想要的,你想要的都在远方,且已经在远方等着你了。
(6)你走得很干脆,像英雄出征。
(7)故乡就这样输给了远方。
(8)终于在离故乡很远的地方呆了下来,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再两年……你终于呆不住了,你终于想起了故乡,你终于发觉故乡离你太遥远,你身在故乡时,远方离你都没有这么遥远。
你想靠近它,却早已无法靠近,梦中都很难抵达。
(9)这时候,你突然发觉已身在其中的远方是牢笼,是枷锁,是牢笼,是火焰山,是沼泽地,是魔鬼放在心上的一块巨石,是命运为你安排的一块绊脚石,是用火都烧不断的一根草绳。
而此刻的故乡,则成了你的音乐,你的舞蹈,你的沙滩你的海浪,你的清风你的明月,你的细雨你的彩虹,你的鸟儿的歌唱,你的草原的翠绿与辽阔,你在梦中见到过几百遍的仙女。
(10)于是,你准备展开帮助你离开故乡的翅膀,准备在一夜之间——最好是眨眼之间——就飞回那个暖乎乎的地方。
而这时,你突然发现翅膀不在了。
你找遍了全身,还是没有。
你摸摸自己的肩膀,摸摸自己的手臂,摸摸自己的手指和面孔,一切已经面目全非,你已经不再是原初的你。
(11)你当然不知道翅膀是怎么离开你的,尤其是为什么离开你的,是呀,只因你一度沉醉于你已身在其中的远方而无暇照顾,翅膀在黯然神伤中回到了它起飞的地方。
因为它只属于故乡。
(12)你蹲在地上,你哭,你揩着眼角的泪水,谁也看不见。
远方能让你尽情地流泪,却不会为你揩擦泪水。
不像在故乡,那么多的目光看着你,那么多的手伸过来,你还没发现自己有泪,就已经有人为你擦干了。
(13)你终于知道了故乡是什么味儿,也知道了远方是什么味儿。
于是你开心地笑,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
你安慰自己说,不幸福的人,是那些没有故乡的人或是没有失去过故乡的人。
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说,他们还不知道故乡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除非他们也像你一样把故乡丢失。
(14)此刻,你一下子发现,故乡的每一草一木都是自己的一个亲人,随便抱着故乡的一棵柳树,你都会毫不犹豫地叫上一声娘。
(15)这一次,远方输给了故乡。
(16)你终于像个乞讨者突然获得了一块黄金一样,在一个无人的夜晚,独自向家的方向走去。
你想,你的脚就是翅膀,你愿意这样走回故乡。
(17)哪怕累死在返乡的路上,也值得。
【小题1】文章开头说“没有失去过故乡的人是不幸的”,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其原因。
(4分)
【小题2】如果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应在哪一处分开?
请概括这两个部分各写了什么?
(5分)
【小题3】文章第(15)自然段说“这一次,远方输给了故乡”,请结合原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4分)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2分)
【提示】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中篇小说《木木》描述的是:
农奴盖拉新又聋又哑,是庄园的看门人。
他爱上了洗衣女塔季雅娜,后来却被女农奴主指配给了一个酒鬼。
在送塔季雅娜走的路上,盖拉新捡回了一只小狗,唤做木木,从此木木成了他生活的慰藉……
下面是从《木木》中截取的一段文字:
他从宅子里出来,马上发觉木木不见了他从宅子里出来,马上发觉木木不见了;他从不记得,“她”有过不在屋外等着他回来的事,于是他跑上跑下,到处去找“她”,用他自己的方法唤“她”。
……他冲进他的顶楼,又冲到干草场,跑到街上,这儿那儿乱跑一阵。
……“她”丢失了!
他便回转来向别的用人询问,他做出非常失望的手势,向他们问起“她”来;他比着离地半俄尺的高度,又用手描出“她”的模样。
……有几个人的确不知道木木的下落,他们只是摇摇头,别的人知道这回事情,就对他笑笑,算是回答了。
总管做出非常严肃的神气,在大声教训马车夫。
格拉西姆便又跑出院子去了。
他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
从他那疲倦的样子,从他那摇摇不稳的脚步,从他那尘土满身的衣服上看来,谁都可以猜到他已经跑遍半个莫斯科了。
他对着太太的窗子默默地站着,望了望台阶,六七个家奴正聚在那儿,他便掉转身子,口里还叫了一次“木木”。
没有木木的应声。
他走开了。
大家都在后面望他,可是没有人笑,也没有人讲一句话。
……第二天早上那个爱管闲事的马夫安季普卡在厨房里讲出来,说哑巴呻吟了一个整夜。
【小题1】用第一人称视角,描述我(盖拉新)的心理活动。
(6分)
【小题2】自选欣赏角度,谈谈所选文段是如何塑造盖拉新这个人物形象的。
(6分)
10: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18分)
另一片天空
韩少功
①一片落叶是千里山脉,或者万里沙原。
如果手中镜片有足够的放大功能,我们还可以看到奇妙的细胞结构,雪花状的或蜂窝状的,水晶状的或胞胎状的。
我们还可能看到分子以及原子结构,看到行星(电子)绕着恒星(原子核)飞旋的太阳系,看到一颗微尘里缓缓推移和熠熠闪光的星云。
②但人们不习惯凝视,总是长于奔走和张望。
我曾从乡村进入城市,从湖南迁至海南,还眼睁睁看着不少朋友去了北京或上海,德国或南非。
我的机会也来了。
20世纪的90年代中期,有人找我谈话,动员我去中国作协工作。
两位已入仕途的文学界朋友,也在宾馆里私下劝我直至深夜,说如果你不到北京,不到某个位置,很多东西没法看到,岂不有点可惜?
③我相信朋友的好意,相信自己一旦错过了北京,会确实错过很多见识。
但那又怎么样?
我还没有到过南极洲,没有到过月亮,没有到过火星,没有到过银河系以外的空间。
我也不可能看到22世纪以及往后更远的年代,看到儿童们在幼儿园里耍弄基因玩具,看到妇人们在杂货店购买核子炊具,看到太空旅游的星际列车和激光天梯,看到人类用药片或芯片改变人性——那样的世界会不会像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同样把我吓晕?
从这一点看,即使进入京城,我仍然是一井底之蛙,反过来说,即便我能够风光活上三辈子乃至三十辈子,同样难以做到无所不至和无所不知。
我仍然不可能走出自己近乎逼仄和速朽的身体,不管到了什么地方,前面仍有地平线和太平间的冷冷拦截。
④旅游是对履历的一种弥补,旅游业鼓励人们对世界展开足迹扩张和镜头攻略,引导人们朝远看和朝外看。
但旅游者的看,不过是把大多数已经出现在媒体的场景,来一次现场的核对和印证;不过是把已被他人用眼光品尝过的场景,再来一次残渣咀嚼和旧货收买。
其一般过程,是交出一笔钱以后,被交通工具规定了观察线路,被旅游设施规定了观察方位,被讲解员规定了观察时的联想,还有“到此一游”的摆拍地点以及固定的笑容。
旅游者于是心满意足:
天下第一峰呵,举世无双呵,不虚此行呵,诸如此类。
⑤他们离世界越来越远。
⑥我是个不可救药的旅者,连黄山、庐山等等都没有去过。
一听哪里火就对哪里怕。
在我看来,事情是被人们的野心弄坏的,更是被传统的空间意识弄坏的。
F•佩索阿说,他更愿意“游历第八大洲”,即蜗居斗室里的个人想象。
我没有他那样自闭,只是相信空间还有另一种展开方式,相信人们完全可以投入另一种远行,比方以前面的荒坡一角为目的地,订一张免费船票或免费机票,于是在手中的石片上俯瞰黄山,在杂草里发现大兴安岭,在身旁的石涧清潭中触摸太平洋。
⑦只要人们愿意,他们还可以自立宪法,发动革命,在细胞、分子、原子的世界里任意创建共和国。
只要人们愿意,他们还可以捏一捏火星,搓一搓金星,摘一颗冥王星放入口袋,在细胞、分子、原子的世界里举步跨进另一条银河——这一切只需要我随便找个什么地方蹲下来,坐下来,趴下来,保持足够的时间,借助凝视再加一点想象,就可以投入另一片灿烂太空。
⑧我终于在一片落叶前流连忘返。
【小题1】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人们“奔走和张望”的两种表现。
(4分)
【小题2】文章为什么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一片落叶”,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4分)
【小题3】第6自然段“事情是被人们的野心弄坏的,更是被传统的空间意识弄坏的”一句中,“人们的野心”“传统的空间意识”分别指什么?
请简要说明。
(4分)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怎样才能找到“另一片天空”。
(6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我的世界小得不得了
周有光口述 丁晓洁整理
我的人生没有什么传奇,就是多活了几年。
我经常说:
大概是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
我到了八十五岁才离开办公室。
现在年纪大了,一百零五岁了,不能活动,就在家里面。
我的世界小得不得了:
半张小桌子,半间小屋子,这是我的世界。
天下的事情,有好处,就都有坏处。
我年轻的时候是搞经济学的,我们学经济的时候,也是一阵风。
1955年,中国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成立一个新机构,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领导要我到这个新机构来做语言文字工作,我就改行了。
既然改了行,我就专心一致,我的工作主要放在制定汉语拼音方案上。
我在欧洲的时候,看到欧洲人很重视字母学,就买了很多字母学的书,自己看,觉得很有趣味。
想不到隔了许多年还有用处。
制定汉语拼音方案,你不懂字母学是不行的,而当时这个学问几乎没有人知道,我就写了一本小书,叫做《字母的故事》,引导大家对于字母学有一点了解。
想不到这本小书出来以后,很风行,一下子印了几版。
这项工作在今天发挥作用了,大家都要用手机,发短信都是用拼音嘛,所以,拼音推广了手机,手机也推广了拼音。
我是最早用电脑写文章的,那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大家用电脑》。
我一早就提倡用电脑来处理汉字,当时有的人不赞成,后来大家都用电脑了,也用不着我提倡了。
电脑当然是好东西了,可是好东西都是有坏处的,坏处就是小孩子现在不会写字了。
所以说天下的事情,有好处,就都有坏处。
网上有人写文章骂我,我看了,骂我的文章我最喜欢看,好玩得很。
讲得对我就改正,讲得不对我笑笑就完了。
譬如我说“世界观没有阶级性,说世界观有阶级性是错误的”,有人就写文章骂我了:
“社会有阶级,人当然是有阶级性,世界观当然有阶级性。
”我觉得他的话不对,不理他就算了,我不跟他辩论,很好对付的。
我下放宁夏的时候,有一天通知说:
明天清早5点要开会,重大的会。
因为宁夏那个地方,早上很冷,中午很热,我一看天气很好,中午一定很热,就戴了一个大草帽。
开会开到10点钟,大雁飞来了,不是几千只,是几万只,像乌云一样过来了。
千千万万的大雁,飞到我们头上的时候,有一只大雁突然发命令,一声怪叫,大家下大便。
大便像雨一样下来,我戴了大草帽,没有多大问题,人家是满头大雁的大便,狼狈不堪。
他们说这是一万年才碰到一次的——不是很好玩吗?
我是上海解放了才回国的,然后三十年跟国外不往来。
可是到了1979年年底,领导来找我,说你赶快准备,下礼拜代表中国到巴黎去开会。
我说我不想去了,你看我带回来的,用了三十年的西装,都穿破了。
领导说没有关系,你赶快去做新的,从袜子到大衣,都做新的带去,开了会回来,一概交给国家。
开了会回来,我仍旧穿破衣服——不是很好玩吗?
更有趣的是上飞机的时候。
领导派了一个人,陪我到飞机旁边,他告诉我:
你是联合国请的,联合国给你很多钱,所以我们就不给你美元了,还有,你的皮夹子要拿出来,人民币不能带到国外去。
我把皮夹子交给他,联合国给我的钱我要到巴黎才能拿到,我口袋里一分人民币都没有,一分美元也没有。
人家后来问我:
你怎么敢上飞机的?
人已经到了飞机门口,你不上也得上,可是我不心慌,因为真正没有办法,我在国外还是有点关系的。
上飞机口袋里面一分钱都没有——不是很好玩吗?
我是乐观主义者。
古书中有两句话,一句叫“猝然临之而不惊”,一句叫“无故加之而不怒”,这两句话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对我用处很大。
什么叫“猝然临之而不惊”呢?
人家来打击你,毫无道理地突然来打击你,你不要惊慌;“无故加之而不怒”,人家说你这样不对那样不对,都是瞎讲的,毫无道理的,你不要生气。
我又不惊慌,我又不生气,那么我就可以渡过这个艰难了。
我认为坏的事情都会过去的,好的事情一定会来的。
我跟沈从文的交往非常多,我们两个人的背景是完全不一样的,可是大家都是乐观主义者。
他不是很有名的文学家吗,解放以后叫他去做故宫博物馆的解说员,人家以为他很不高兴,但是他一点也没有不高兴。
他说,本来我要看故宫的古董很不容易,现在我不是方便了吗?
他这一点跟我一样,坏事情要看到好的一面。
我们常常在一起,考古的东西我不懂就问他,外国的东西他不懂就问我。
我们经常出去旅游,很有意思的。
我是相信进化论的,不仅动物在进化,作为动物的人在进化,同时人的社会也在进化。
假如你相信人类社会是进化的,一步一步往前走的,假如今天还是落后的,明天会一步一步走上去的,那么你就能变得乐观。
(《新周刊》2010年第11期)
【小题1】周有光说“我的世界小得不得了”,他的理由是什么?
读完本文后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4分)
【小题2】概括传主的三个主要人生观,并各举一例简要分析。
(5分)
【小题3】本文的整理者丁晓洁说自己的感受是“实际上在整个谈话中,他都是这样的:
把所有艰难的时光,统统当成笑话来讲。
”你认为是这样吗?
请举两例说说理由。
(6分)
12:
人在胡同第几槐
刘心武
五十八年前跟随父母来到北京,从此定居此地再无迁挪。
北京于我,缘分之中,有槐。
童年在东四牌楼隆福寺附近一条胡同的四合院里居住。
那大院后身,有巨槐。
那株巨槐,我仰起头,脖子酸了,还不能望全它那顶冠。
巨槐叶茂如伞,网住好大一片阴凉。
最喜欢它开花的时候,满树挂满一嘟噜一嘟噜白中带点嫩黄的槐花,于是,就有院里还缠着小脚的老奶奶,指挥她家孙儿,用好长好长的竹竿,去采下一笸箩新鲜的槐花,而我们一群小伙伴,就会集合到他们家厨房附近,先是闻见香气,然后,就会从老奶奶让孙儿捧出的圆形盖帘上,分食到用鸡蛋、蜂蜜、面粉和槐花烘出的槐花香饼……
后来我搬出那四合院了,但依然会在梦里来到巨槐之下,梦境是现实的变形。
我会觉得自己在把一根长长的竹竿,吃力地举起——不是采槐花,而是采槐花谢后结出的槐豆——如果槐花意味着甜蜜,那么槐豆就意味着苦涩,过去北京胡同杂院里生活困难的人家,每到槐豆成熟,就会去采集,将它晾干后卖给药房做药材……在梦里,我费尽力气也揪不下槐豆来,而巨槐顶冠仿佛乌云,又化为火烫的铁板,朝我砸了下来,我想喊,喊不出声,想哭,哭不出调……噩梦醒来是清晨,但迷瞪中,也还懂得喟叹:
生存自有艰难面,世道难免多诡谲……
除了院子里的槐树,还有更可爱的胡同路边的路槐。
槐树有多种,国槐虽气派,若论妩媚,则似乎略输洋槐几分。
洋槐开花在春天,一株大洋槐,开出的花能香满整条胡同。
北京胡同四合院树木种类繁多,而最让我有家园之思的,是槐树。
东四牌楼附近,现在仍保留着若干条齐整的胡同。
胡同里,依然还有寿数很高的槐树,有时还会是连续很多株,甚至一大排。
不要只对胡同的院墙门楼木门石墩感兴趣,树也很要紧,槐树尤其值得珍视。
青年时代,就一直想画这样一幅画,胡同里的大槐树下,一架骡马大车,静静地停在那里,骡马站着打盹,车把式则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