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课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86165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孕妇课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孕妇课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孕妇课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孕妇课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孕妇课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孕妇课笔记.docx

《孕妇课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孕妇课笔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孕妇课笔记.docx

孕妇课笔记

孕妇课程内容(重点红色做标记)

上课时间周一、周二、周三、周五上午8点30开始,周四下午2点30开始

一、看录像从孕早期到孕晚期注意事项

二、老师授课内容:

(重点内容红色标记)

1.早、吸、吮的意义

分娩后30分钟之内进行皮肤接触、吃奶(没奶也要吸)

(1)30分钟内,孩子的觅食反射建立的最好,是孩子练习吸吮的最好时机(一学就会)。

如果这期间不吃,24小时后重新建立,24小时后没有建立,就会造成喂养困难。

(2)早刺激,早分泌。

让孩子尽早得到富有营养的初乳。

越早越好,次数越多越好。

(3)能使母体内的胎盘尽早排出,减少产后出血量。

(子宫收缩好,胎盘排出早)

2.初乳(最珍贵)

分娩后七天内的乳汁称为初乳(量少、色黄、积稠、内含300种营养成分)(有老人嫌这段时间的奶水脏,不让宝宝吸,这是错误的观念,初乳最珍贵)

有五大好处:

(1)增加提高免疫力,减少得病

(2)使孩子尚未成熟的肠道尽快成熟,为接受成熟乳做好准备(产后7—14天为过渡乳,14天之后为成熟乳)

(3)能防止吸收某些可引起过敏的物质(减轻过敏)

(4)有导泄的作用,能加速胎便的排出(胎便呈黑绿色)

(5)能减轻黄疸

3.为什么不让喂奶瓶和橡皮奶嘴?

三个原因:

(1)

不卫生、易感染

(2)

因为省力,不利于面部肌肉的发育和智力开发

(3)

因为喂了橡皮乳头以后容易造成乳头错觉

4.

(1)怎样喂养护理宝宝?

做到早、吸、吮,让宝宝学会认妈妈的乳头

(2)宝宝没吃饱怎么办?

用小勺喂奶粉(小勺的大小?

大,别太小)

小勺放在哪个部位?

(放在舌头上往里送)

喂奶后把孩子竖抱拍出嗝之后侧卧孩子(每次左右互换方向),是为了防止吐奶、吐羊水,不吐之后回家可以平躺,让宝宝既会吃勺又会吃奶

5.为什么不让用剪刀是手法喂奶?

2010-8-422:

36上传

下载附件(1.91KB)

剪刀式手法已成为过去式

(1)阻止乳汁外流,喂奶时间长。

乳晕周围,离乳头1-2cm是乳窦,奶水存储在乳窦里。

剪刀式压住乳窦了。

(2)两个指头影响婴儿将全部奶头和大部分乳晕含入口中。

(3)因为奶含接的少,容易造成乳头皲裂。

含的少,100%会破,疼,上行感染造成乳腺炎。

6.喂奶的正确方法?

2010-8-422:

48上传

下载附件(1.46KB)

拇指轻轻放在乳房上方,其它四指并拢贴在乳房下方,并将整个乳房托起。

母亲的手不应离乳头太近,如果婴儿含吸乳头从容自然,也可以将手移开,不必机械的托住乳房。

7.喂奶的正确体位(三贴  老师演示)

8.喂奶有几种体味及正确姿势?

五种:

(1)侧卧位

(2)坐位

(3)环抱式(抱球式)妈妈坐,把孩子垫起来,妈妈环抱孩子腰,手象抱球式抱孩子头。

①有利于妈妈剖腹产后

②双胞胎同时喂奶

③夏天较热时

④不压妈妈的胳膊和腿

(4)仰卧位(喂奶前充分提拉乳头)

(5)站式适用于:

刚生产,乳头较小。

工作女性喂奶时间短(有限制),但喂奶室座位不够。

————————————————————————————————————————————————

录像内容

临产前表现:

阵痛、见红、破水

阵痛开始是无规律,大约间隔20~30分,持续<30秒。

当间隔5分钟,持续大于30秒后,就需要去医院了。

减轻阵痛的方法:

早期疼时,两腿跪下。

背部平直。

跪在床上,腹部离床,腰平,左右摆动。

揉腰、腹,吸气时从周围到腹中线,呼气时从腹中线到两边。

深呼吸

产妇体操:

1.平躺在床上,深呼吸。

4-8次。

2.平躺在床上,抬头。

4-8次。

3.平躺在床上,上肢运动。

4-8次。

4.平躺在床上,下肢运动。

4-8次。

5.屈膝抬臀。

4-8次。

6.膝胸卧位。

几分钟,从第10天开始

7.提肛运动。

15-20次

8.仰卧起坐。

4-8次。

满月后开始。

9.站立,弯腰运动。

讲课内容

一、母婴同室?

意义?

母亲和婴儿每天在一起,24小时之内,因治疗或护理分开不超过一小时。

好处:

1.有利于妈妈乳汁分泌和母婴感情的交流。

2.有利于孩子按需哺乳。

3.有利于妈妈及时观察护理宝宝和培养母亲的抚养能力。

二、按需哺乳

按照母亲和婴儿的个体需要哺乳,不受时间限制,不受次数限制,孩子什么时候需要随时喂,并且坚持夜间哺乳。

注意夜间也需要按需哺乳,这是母乳喂养成败的关键。

晚上奶水分泌多,分泌量是白天的几倍,而且晚上不喂,奶水也留不住,可能会造成回奶。

按需哺乳的意义:

1.有利于建立和巩固泌乳反射,促进乳汁分泌。

2.有利于预防奶涨和乳腺炎的发生。

3.有利于母婴感情的建立和婴儿的生长发育。

三、产后乳房和饮食的管理(产后1—7天怎样顺利渡过?

产后3-7天最不好管理。

1.做到早吸吮(出生后30分钟之内进行皮肤接触和吃奶)。

2.按需哺乳。

(不够用小勺喂)

3.做到前两点,一般到第三天开始涨奶。

4.涨奶的表现是:

①乳房涨痛;②体温高。

5.处理的方法是:

①让宝宝好好吃奶;②吃不了要向外挤奶;③适当的控制饮食,减少营养汤。

(前3天尽管喝营养汤,奶涨了,开始见营养汤的量)

四、奶水不足的常见原因

1.未做到按需哺乳和充分有效的吸吮。

刺激奶头少了,相应的降低了催乳素的分泌。

2.过早的添加了辅食和饮料,妈妈的大脑产生了依赖性,分泌减少。

孩子因饥饿感得到满足,睡眠时间延长,吃奶间隔时间延长,刺激乳头少了,奶水分泌减少。

(过早添加辅食和饮料,100%奶水要减少)

3.产妇身体不佳,食欲不佳,挑食偏食,心情不舒畅,精神刺激等。

4.剖腹产后,只要准和稀的时,就要少食多餐。

五、什么情况下要挤奶?

1.早产儿、低体重儿因吸吮能力差要挤奶,用小勺喂婴儿。

2.母婴暂时分离,为了保持奶水分泌。

3.母亲外出工作。

4.奶涨或乳头凹陷扁平。

5.奶漏,积攒奶水,按时排乳。

六、挤奶的正确手法

大拇指放在乳头根部离开1-2厘米处(乳窦处),其他4指放在对侧(也要离乳头1-2厘米),拇指、乳头、食指在一条线上,拇指、食指呈“C”型向胸壁方向(向后、向内)挤压,手指固定,不要向前滑动,挤压时乳头自然回缩靠近拇指、食指,重复挤压-松弛达数分钟,沿乳头依次挤压所有的乳窦。

七、纯母乳喂养4-6个月的重要性。

母乳喂养需坚持多长时间?

4-6个月母乳喂养完全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全部营养,额外添加辅食和饮料有害无益。

如果4-6个月之内妈妈的奶水够了,就不用给婴儿喂水,即使天热,增加喂养次数,不用喂水,因为母乳中87%是水。

母乳喂养应检查到1-2岁,但4-6个月之后要添加辅食和饮料,添加同时扔坚持母乳。

八、添加辅食的原则

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逐渐添加,适合孩子的胃肠功能。

孩子拉肚子时,应当少喂,喂稀的。

九、母亲和婴儿暂时分离,如何保存乳汁和喂婴儿?

应将乳汁挤在洁净容器中,放4℃冰箱保存,需要时将奶用温水复温后用杯、勺喂婴儿,使母乳喂养坚持到1-1.5岁以上。

洁净容器:

洗净后放沸水中煮5分钟。

如果没有冰箱,天气热的情况下,在常温下,乳汁可放置8个小时不变质,放在通风阴凉处或冷水中。

正常情况下,妈妈的奶水不能烧开,破坏营养,但太热的天气(如37℃),应烧开,看是否变质。

——————————————————————————————————————

录像内容:

自然分娩的准备跟生产过程

讲课内容:

1、预约手术

白天挂号—产科门诊,大夫开住院证明到一楼住院处办理手续,坐电梯到五楼产科病房

晚上到一楼急诊科办理住院手续

2、需要带的物件

(1)准生证及复印件

(2)孕妇手册及所有化验单、B超单、检查单

(3)卫生纸4—6卷

(4)日常用品

孕妈妈:

内外衣裤各一套、毛巾、拖鞋、洗刷用品、餐具、巧克力(产后别吃容易胀气)

宝宝:

纸尿裤、纸尿巾各一包、湿巾、小碗小勺、奶粉200克、2套衣服

3、费用:

产一:

单人房间220元、双人90元

产二:

单人房间220元、双人90元、三人房间60元、走廊30元

4、无痛分娩一针1千元

接下来带领产妇参观产房

——————————————————————————————————————

录像内容

一、洗澡给孩子洗澡水温:

38-40度,或用腕部或手肘试水温。

先加冷水,后加热水,水面离盆底8-10cm。

洗脸洗澡毛巾分开。

先讲洗脸毛巾洗净,叠4折(?

),用毛巾角,擦宝宝眼角,从内到外,由鼻部中央向两边。

入水时,左手托屁股,拇指和食指捏住耳朵。

大小便完毕,需要洗臀部,水温36-38度。

二、黄疸从出生后2-3天开始,7-10天消退。

孩子喂饱后,右侧位卧。

三、婴幼儿动作训练抬头、翻身、爬行

1-2个月时,睡醒后,吃奶前,放在较硬的床上,俯卧。

2-4个月,用两臂抬胸,2-3次/天,能抬到45º后,练习翻身。

每次训练后,抚摸其背部。

5-6个月,翻身自如。

4-5个月,开始训练坐。

若头项紧,停止

7月作用独自稳坐。

6个月,开始爬行。

用手抵住脚掌,开始腹部不离开床,后来慢慢能离开床,可以用颜色鲜艳的球吸引宝宝。

8-9个月,会手膝爬行。

婴幼儿的动作训练

(一)

妈妈与宝宝做抚触,不仅是身体的接触,更是母亲和婴儿心灵的交流,它传递着爱和关怀。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妈妈可以给宝宝进行动作训练了!

给宝宝做动作训练,是婴儿抚触的一种延续,动作训练的内容要符合宝宝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需要。

因此,做动作训练要根据宝宝发育的情况而循序渐进。

对宝宝来说,动作训练是一种体育锻炼,更是妈妈和宝宝进行亲子交流和游戏玩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不仅享受了母亲的爱与关怀,获得了体格上的锻炼,并且能消耗能量,增进食欲,促进新陈代谢;动作训练还能使婴幼儿得到欢乐,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勇敢的精神:

动作训练也开阔了孩子的视野,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是智慧发展的源泉。

所有这些对宝宝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

抬头、抬胸

抬头是宝宝出生后需要学习的第一个大动作。

练习抬头不仅可以增强全身肌肉组织,特别是颈肌、腹肌和胸肌,而且可以扩大宝宝的视野,有利于智力的发展。

1-2个月的婴儿可以做俯卧抬头动作训练。

在婴儿睡醒后,换好尿布,喂奶前让婴儿趴在较硬的床上,将其双手放在头两侧,并扶着婴儿的头部使其转向中线,呼唤宝宝的乳名或用色彩鲜艳有响声的玩具逗引婴儿,促使其抬头,每天数次。

3-4个月的婴儿当其能俯卧抬头离开床面时,就可以训练他用两臂支撑抬起前胸。

训练方法与抬头相似,在空腹时进行,每天俯卧训练2-3次,时间由短到长,开始时每次1分钟,以后逐渐增加到每次5分钟。

另外,还可以放一面小镜子在床上,用拨浪鼓之类的玩具在镜子后面逗引孩子抬起头、挺起胸,来观赏自己的小脸。

经过训练后,婴儿抬头抬胸会越来越高。

起初婴儿可以用肘部支撑抬胸与床面呈45度角,以后婴儿可以撑直双臂抬胸90度角。

时间也越来越长,从数秒到几分钟,最后能长时间抬头抬胸。

每做一次训练后,用手轻轻抚摸婴儿背部,使其背部肌肉得到放松,感到舒适、愉快和你的爱抚。

翻身

翻身可以使小婴儿自由改变身体的姿势,从不同角度观看周围的世界,为爬的动作作好准备。

婴儿先掌握由仰卧翻向侧卧,再由侧卧翻向俯卧,最后由俯卧翻向仰卧。

婴儿练习翻身的床要硬,平整,还要有一定的空间。

当婴儿能够俯卧抬头45度时,就可以帮助孩子练习翻身了。

最初时,家长应助一臂之力。

当孩子仰卧时,将孩子左腿放在右腿上,托住其腰部,使腹部侧转并带动肩部,使其随之侧转,直至将孩子推成俯卧姿势。

让孩子于俯卧位休息片刻后,再将其翻回仰卧位。

以后,可利用玩具在一侧逗引孩子,鼓励他独立完成由仰卧翻至侧卧位、俯卧位这些动作。

通常孩子在5-6个月时就能自如地翻身了,他眼中的世界也就更开阔了。

扶坐

4-5个月的婴儿可以靠着大人练坐。

婴儿坐起床后,可以环视四周,手的动作更方便了,能准确、迅速地抓住看到的物体。

学坐有个过程、从扶坐到独坐,循序渐进。

握住婴儿双手将其从仰卧位拉成坐位时,若婴儿头可以保持在竖直位不后倾时,就可以训练孩子扶坐了。

可以用枕头等垫着孩子背部使其靠坐起来,并给孩子一些玩具,让他双手拿着玩,以后可逐渐撤去靠垫。

让孩子扶坐时,成人应守在旁边,注意观察孩子是否疲劳,如果孩子头向前倾就应马上让他停止训练。

另外,每次练习时间不可过长。

一般,孩子经过训练后在7个月时就可以独自稳坐。

爬行

6个月以后的婴儿可以作爬行动作训练了。

爬行活动可以有效地增加孩子四肢肌肉和背肌的力量;促进头、眼、手和脑的协调;促进胸廓和神经发育;拓展孩子认识世界的范围,扩大他的生活空间和内容,从而使之得到更多的经验,获得更大的满足和喜悦。

刚开始爬行时,婴儿四肢乱动、蹬脚,甚至原地打转或后退,动作还很不协调。

这时,家长要用玩具在前逗引,用手抵住脚掌帮助他向前用力,如此训练,每日数次。

开始时孩子的腹部不离开床面,依靠手臂力量向前移动,先学会匍匐前进。

此时应继续让其练习,可纠正姿势,直至腹部能离开床面,靠手膝爬行。

若婴儿无法自行从匍行转为手膝爬行,可用一条毛巾放在他的腹下,然后提起毛巾,帮助孩子腹部离开床面,这样体重就会落到手和膝上,反复训练使其学会手膝爬行。

通常孩子在8~9个月时能学会手膝爬行,等小腿肌肉结实,能支撑体重后,就会开始手足爬行。

帮助学爬最好的玩具之一是各种色彩鲜艳、大小不一的皮球。

皮球滚来滚去,每次滚动的方向无法预测,而且可以失而复得。

这能激发起孩子莫大的兴趣,促使他克服爬行的困难,去追逐滚动的皮球。

另外,家长要创造条件,给孩子开辟一个"运动场",任他"摸爬滚打"。

孩子学会爬行后,活动天地大了,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家长更为精心的照管。

站立

学会站立是孩子身心发展中的一个飞跃,进一步开阔了孩子的眼界,见多识广,促进了孩子心理发展。

学站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聚:

(1)孩子坐的时候常两腿不停地蹬,这就有了站的意识,可以开始练习扶站。

5~6个月的婴儿,成人扶住他两侧的腋部,让孩子站在成人的腿上或让他蹦蹦跳,这是站立的基础。

(2)对7~8个月的孩子,父母可扶着他的双手或一只手让其站立,也可让他扶着床栏站立。

(3)孩子能扶物站立后,可练习攀栏(或成人手)站起,孩子拉住父母的手可以由坐位站立起来。

10个月时,婴儿自己已能抓着栏杆站起来,站的时间越来越长,站的姿势也越来越稳。

到11个月左右孩子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独立站稳,为学步作好了准备。

扶走

9个月的孩子可以开始练习扶走了。

起先,成人两手扶着孩子的腋下,喊着"一、二、一"的口令,迈着适合孩子的小步子,带动着孩子向前走。

然后训练婴儿扶着小床、栏杆或沙发边移步,10个月可以扶成人的手向前迈步了,11个月可以推着小车向前行走了。

由于婴儿腿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都比较差,肌肉易疲劳,因此每次练习走路的时间不应太长,并视孩子的具体情况逐步延长,切勿操之过急。

而且在孩子学走路时,要为孩子购置大小合适、软硬适宜的鞋子。

独立行走

独立行走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帮助孩子学习独立行走也是1岁前大动作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直立行走不仅是作为一个独立人应有的基本技能,而且它能使孩子更加主动地接触周围的各种事物,扩大孩子的活动范围,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从而有助于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当孩子可以很稳地独立和扶走时,就可以训练孩子独立行走了。

成人与孩子相距2~3步面对面站立,成人展开双臂并用语言和玩具鼓励孩子走过来,当孩子独立迈出第一步后,应立即给予表扬,以增加其信心。

孩子在刚开始学走路时,既紧张又兴奋,行走时步子僵硬,走不稳而且特别快,很容易摔跤。

孩子跌倒时,家长不要显露出心痛和紧张的情绪,只需要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就可以了。

在判断孩子摔得并不太重时,尽可能鼓励孩子自己勇敢地站起来,这也是培养孩子坚强意志力的一个良好时机。

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和安全,不要使孩子过度疲劳,防止摔伤。

经过反复练习孩子会由失败达到成功。

绝大多数孩子在14个月左右就能开始独立行走了。

讲课内容

一、婴儿抚触通过抚触者双手对婴儿全身皮肤进行有次序的按摩,让大量温和的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生理效应(使宝宝健康)。

健康:

人在精神、生理、社会环境下都达到安康的效应。

包括身体健康、智力健康、情绪健康、社交、精神健康。

1986年,美国教授给早产儿抚触,对早产儿按摩10天,每天3次,每次15分钟。

10天后,有以下效果:

1.

婴儿体重增加幅度是其它没有参加抚触的1.47倍。

2.

婴儿睡眠节律更好(有规律)。

3.

婴儿反应更灵敏。

4.

提早6天出院。

5.

节省开支3000美元。

91年,美国强生公司成立抚触。

93年,中国开始。

99年,上海举行学习班

抚触不是一项机械的运动,而是亲人和孩子一种情感交流,是由您和婴儿协同完成的,抚触传递着爱、关怀、亲吻和拥抱。

它是一种爱和一种治疗,将为您和婴儿带来欢乐和健康。

二、为什么抚触能健康因为皮肤和免疫系统有联系,皮肤和内脏也有联系。

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有口腹的饥渴,尚有肌肤的饥渴,通过抚触解决了皮肤的饥渴,而使宝宝得到了满足,并且增强了抗寒能力,做的越早越好。

越早的刺激越能显示出久远的效果。

可以一出生就摸摸婴儿的脸、手、全身。

三、现代婴儿抚触与中医按摩的区别中医按摩是治疗,是通过手法作用于局部。

而现代的抚触为的是宝宝健康。

有个比喻:

中医按摩是药物的话,现代抚触就是奶,奶是不可或缺的。

四、抚触的优点1.

可以减少婴儿焦虑、紧张,平抚宝宝的暴躁情绪,减少哭泣,改善睡眠。

2.

维持各系统良好的功能,可刺激脑神经发育,提高智商。

3.

促进机体的发育与协调。

4.

抚触刺激→增加迷走神经的紧张性→胃泌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加,食物吸收增强→体重增加。

5.

可刺激宝宝的淋巴系统,增强抵抗力。

6.

增强了对自身的主动意识,使宝宝安全、乐观,增加自信。

7.

促进情感间的交流,令宝宝感受到亲人的关怀和爱护。

五、如何对婴儿抚触1.环境。

确保房间温度适宜,宁静,可以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胎教期间的音乐就行)。

如果是冬天,先将手搓热,将婴儿适当的盖着,比如按摩头部时,盖着身上,抚触上半身,盖住下半身。

2.物品。

毛巾、尿片、替换衣物、润肤油等。

3.时间。

选择适当的时间,宝宝不宜太饱、太饿。

最好在洗澡后,睡觉前。

4.注意事项

①宝宝饥饿、疲劳、烦躁、生病时不要做。

②宝宝出牙时按摩脸部,可以使脸部肌肉放松而舒适。

③开始时应轻柔,逐渐增加压力,让宝宝慢慢适应。

做时要避开乳房和肚脐(脐带未脱落时,否则肚脐牵拉容易早掉,出血。

一般2-7天脱落。

婴儿乳房不能挤压原因:

(1)婴儿乳房是受母体雌激素的影响,自体完全可以吸收,挤压影响吸收;

(2)疼;(3)挤不好,成人之后乳头容易凹陷。

④不要强迫宝宝保持固定姿势,哪个姿势宝宝不愿意可以不做。

⑤留心宝宝的反应,如果哭了,先设法让他安静下来,然后才可继续。

一旦婴儿哭得很厉害应停止抚触。

因为宝宝可能要抱、吃奶、睡觉。

⑥不要让婴儿的眼睛接触润肤油。

抚触者应去掉戒指、手表,剪指甲,用温水洗手,倒一些婴儿润肤油于掌心,并相互揉搓使双手温暖。

⑦出生后第二天就可以做,一般5~20分钟,每天1-3次。

要一边做一边和宝宝讲话,要做到哪儿,讲到哪儿,讲美好的祝愿和美好的向往。

用安慰性的语言和亲切目光,与宝宝交流。

5.抚触的步骤

1、脸部(舒缓脸部紧绷)

取适量婴儿油或婴儿润肤乳液,从前额中心处用双手拇指沿眉毛往外推压,划出一个微笑状。

眉头、眼窝、人中、下巴,同样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划出一个微笑状。

做眉头时,做到头发根。

做头部时,涂洗发精样,在耳后按压,对中间软处,不要按。

做下巴时,面积要大,直到耳根。

做眼眶时,向上划微笑状。

3、手部(增加灵活反应)

将婴儿双手下垂,用一只手捏住其胳膊,从上臂到手腕轻轻挤捏,(牧民挤牛奶状)然后用手指按摩手腕。

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另一只手。

双手夹住小手臂,上下搓滚,并轻拈婴儿的手腕和小手。

在确保手部不受伤的前提下,用拇指从掌跟按摩至指跟牵拉,适当使点儿劲儿。

2、胸部(顺畅呼吸循环)

从腹肋之间(两侧肋缘),到对侧肩部,做大的交叉。

4、腹部(有助于肠胃活动)

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但是在脐痂未脱落前不要按摩该区域。

用手指尖在婴儿腹部从操作者的左方向右按摩,操作者可能会感觉气泡在指下移动。

可做“I  LOVE  YOU”亲情体验,用右手在婴儿的左腹由上往下画一个英文字母“I”,再依操作者的方向由左至右画一个倒写的“L”,最后由左至右画一个倒写的“U”。

在做上述动作时要用关爱的语调说“我爱你”,传递爱和关怀。

5、腿部(增加运动协调功能)

按摩婴儿的大腿、膝部、小腿,从大腿至踝部轻轻挤捏,然后按摩脚踝及足部。

接下来双手夹住婴儿的小腿,上下搓滚,并轻拈婴儿的脚踝和脚掌。

在确保脚踝不受伤害的前提下,用拇指从脚后跟按摩至脚趾。

(与上肢相同)

6、背部(舒缓背部肌肉)

双手平放婴儿背部,从颈部向下按摩,然后用指尖轻轻按摩脊柱两边的肌肉,然后再次从颈部向脊柱下端迂回运动。

从头到脚,从脊柱中间向两边。

最后要从头到脚摸一遍,然后可以让宝宝爬。

——————————————————————————————————————

录像内容:

13~27周中期

20周感觉胎动,20周末,胎儿体重300g

24周末,胎儿体重700克

32周末,体重1700g,长40cm

饮食:

红枣、瘦肉、豆制品、水果、蔬菜、牛奶

胎教:

1.  抚摸腹部

2.  听音乐

3.  看、读、说给宝宝听

4.  早上说,该起床了

5.  用语言描述

6.  抚摸,手指轻按

7.  

性生活:

13~28周可以,28周以后禁止性生活

最后三个月:

高蛋白:

鱼虾、瘦肉、蛋、奶、豆类等。

减少刺激性食物:

大葱、辣椒等。

整个孕期增加体重在12.5~15公斤,16周开始,体重明显增加。

20周起一周增加300~500g,若连续2周体重不增,需检查。

每周增重不超过500g。

胎心次数约140次/分,120~160次/分

18~20周开始感觉胎动

从28周开始测胎动次数。

每天早中晚各测1小时,从动到停算一次,将3次相加×4,得12小时胎动次数,12小时胎动数应在20次以上。

如果没有条件,可在晚上6~10点,固定一个时间测1小时胎动数,应大于3次。

胎动过快,可能缺氧。

应预防贫血。

讲课内容

孕期营养:

维生素K很重要,如果缺乏容易造成产妇出血,对宝宝的危害轻者黏膜出血,重者颅内出血。

维生素K主要含在绿叶蔬菜中。

一、母乳喂养应该让孩子使劲吃,并且两个乳房轮换吃。

优点:

1.营养丰富;

2.宝宝4-6个月少得病;

3.增加母子感情;

4.产后出血少。

刺激乳房神经末梢,使大脑反应,体内分泌两种物质:

泌乳素(催乳素):

分泌奶水。

催产素:

使子宫收缩。

5.经济实惠。

经济方便、安全卫生、温度适宜。

6.提高婴儿智商

①含营养多,300多种;

②宝宝需要的脑黄金自己分泌很少,要靠母亲提供。

7.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

疏通了乳腺管,调节了内分泌。

8.减轻青少年肥胖病的发生。

青少年肥胖,当老年时容易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等。

母乳喂养时的胖,是奶膘,因为母乳营养全面,比例适当。

而人工喂养容易使宝宝偏胖或偏瘦,比例不适当。

出生时婴儿的体重烟台在6.3-6.5斤。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①母乳好②母乳吃到1-2岁。

6个月,宝宝可以使用完全母乳喂养,可以接受花花太阳的照射,补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