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诸城一中届高三阶段性评估练习历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8068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诸城一中届高三阶段性评估练习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诸城一中届高三阶段性评估练习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诸城一中届高三阶段性评估练习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诸城一中届高三阶段性评估练习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诸城一中届高三阶段性评估练习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诸城一中届高三阶段性评估练习历史.docx

《山东省诸城一中届高三阶段性评估练习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诸城一中届高三阶段性评估练习历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诸城一中届高三阶段性评估练习历史.docx

山东省诸城一中届高三阶段性评估练习历史

山东诸城一中2009届高三年级阶段性评估练习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本练习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的历程。

回答1—3题

1.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这样两个发现”是指()

①生物进化规律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③剩余价值规律④万有引力定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技术工人的工资等等。

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①无产阶级专政原则②人民民主原则

③人民公仆原则④工农联盟原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①②

3.“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指的是()

A.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B.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回答4—6题

4.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下列图片,历史老师要求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你认为最突出的应该是()

 

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南昌起义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C.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革命精神。

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

6.从下面两幅图中,可以看出()

 

A.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B.中共革命道路的变化

C.中国革命对象的变化D.中国军队性质的变化

新中国在政治建设、对外交往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回答7——10题

7.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D.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其中最早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是()

A.宁夏回族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

9.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

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政协会议

B.中共八大

C.亚非会议

D.香港回归

10.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的成功举行和2007年胡锦涛

的成功访非,揭开了中非关系的新篇章,发展了中非之间的传统友谊。

新中国成立后,为中非之间交往奠定基础的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不结盟运动的形成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经过先民创造性的劳动,中国农耕文明逐渐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回答11—15题

11.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图一骨耜图二石犁图三六角形铁锄

A.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B.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C.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D.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12.“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商品经济发达

C.自耕农经济脆弱D.农家生活自然祥和

13.唐代诗人张籍《凉州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遍过碛(qi),应驮白练到安西。

”这首诗反映了()

A.丝绸之路的兴盛B.陶瓷之路的兴盛

C.古代玉石业的发达D.古代畜牧业的发达

14.《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它反映了()

A.棉花在内地的传播B.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C.棉纺织技术的推广D.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15.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15世纪末以来,人类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回答16—18题

16.“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的开辟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富尔敦发明汽船

17.当代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福柯在其《规训与惩罚》的书中提出,工厂、学校与部队是对人身体规训的三个最重要的空间。

那么其中工厂对人身体的规训应该最早起源于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8.在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科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它直接()

A.促进了市场经济形成B.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改进了交通通讯手段D.促使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

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中国经济社会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回答19—22题

19.右图为中国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其上部文字为

“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

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

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

等。

从材料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是()

①中国近代航运业已经出现

②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大

③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彻底改变

④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受西方影响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厂家数

开工纱锭数

布机数

外商企业

16家

338960锭

1986台

华商企业

25家

484192锭

2016台

A.一战期间棉纺织业大幅发展

B.外商在华棉纺织企业严重萎缩

C.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

D.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21.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

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A.电影电视B.电报电话C.报刊杂志D.铁路交通

22.以下是《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中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

“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出现这样婚礼的原因不包括()

A.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B.近代教育的发展

C.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D.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世界经济在借鉴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

回答23—25题

23.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当时的“模仿”主要是指()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B.人民资本主义的推行

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24.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

美国政府兴办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

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25.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C.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D.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先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总分

26

27

28

29

得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

历史上“巨人”的握手,往往引发“震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十年之后,……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

——摘自《第一次握手》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两次握手分别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4分)

 

材料二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定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

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2)当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周恩来总理握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2分)

 

(3)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分)如何理解“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1分)

 

材料三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进行了被称为“迎春之旅”访问活动,中日领导人再次握手,他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针对中日关系问题指出“……而今的日中关系正在迎来第二个春天,……但是我认为……还必须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省,以及带着顾及被害者感情的谦虚,只有认真看待过去并且勇敢而明智的反省该反省之处,才能避免今后重蹈覆辙的错误。

(4)福田康夫指出当今中日关系迎来第二个春天,那么现代中日关系史的“第一个春天”应该是什么事件?

出现这一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分)

 

 

2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天希腊的生存,受到数以千计共产党党徒领导的武装人员的恐怖活动威胁。

他们在很多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国境,反抗政府的命令……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独立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有支援。

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支援。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1947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

……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

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材料三针对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一事,有人画了以下漫画:

 

 

(1)材料一中声称的“自由国家”、“外来压力”各有何指?

美国的“支援”和“支持”意味着什么?

这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马歇尔计划是一项纯粹的经济援助计划吗?

为什么?

(4分)

(3)材料三中的漫画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简要分析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

(3分)

 

28.2006中国“俄罗斯年”的举办,加深了国人对俄罗斯的了解。

前苏联(1922——1991年)的历史,是俄罗斯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经验教训发人深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

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和1966年的20%。

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上升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和1959年的98.5%。

在1913年到1961年间,外科医生的数量从23200人增加到425700人,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每千人273降到32。

……

农民就将集体农庄视为外来的、强加给他们的东西而消极怠工,……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工业),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

一个

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

“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

……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额下降6.9%…… 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给苏联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7分)

 

(2)根据材料二,苏联当时由哪位领导人执政?

概括当时的经济状况。

(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说明分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3分)

 

(3)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2分)

 

29.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一些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

材料二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同一年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材料三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以上材料摘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在哪些方面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为搞活经济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哪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

(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1.C2.A3.A4.C5.A6.C7.B8.C9.D10.B11.C12.A13.A14.D15.C16.B17.A18.C19.A20.C21.C22.C23.A24.A25.D

二、非选择题:

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答案要点:

(1)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分)

(2)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敌视政策,双方处于对立状态。

(2分)

(3)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破产;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3分)结束了中美之间的长期对立,从此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分)

(4)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

(2分)

27.答案要点:

(1)“自由国家”指资本主义国家,(1分)“外来压力”指苏联。

(1分)意味着美国要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1分)影响:

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2分)

(2)观点:

不是。

(1分)原因:

该计划实际上是以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世界;控制西欧;以达到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

(3分)

(3)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遭到俄、德、法三国的反对。

(1分)原因:

俄、德、法等国家综合实力壮大,实行独立的外交政策(或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2分)

28.答案要点:

(1)积极影响:

完成工业化并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国家的科技水平,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

(4分)

负面影响:

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不高,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3分)

(2)戈尔巴乔夫,经济衰退(或经济恶化等)。

(2分)“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效果不佳。

(3分)

(3)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必须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能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经济体制改革要关注人民生活水平。

(2分,任答两点即可)

29.答案要点:

(1)政治前提: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1分。

答出具体政治制度的也给分);经济(或物质)基础:

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1分。

答出工业体系也给分);科技(或技术)基础:

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要成就(1分)。

(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4分)

(3)经济:

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1分)外交:

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1分。

如答出参加维和行动等也给分);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1分。

如答出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活动的也给分)。

(4)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