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7940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西省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西省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西省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西省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docx

《山西省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docx

山西省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山西省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

1.(2分)(2018高一下·北京期末)下列关于Na与F的说法正确的是()

A.F元素的最高正价为+7    

B.Na原子与F原子都是两个电子层    

C.原子半径:

Na>F    

D.用电子式表示NaF的形成过程为

    

2.(2分)(2018高二下·武冈模拟)考古中常利用146C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碳的146C核素的中子数是()

A.6       

B.8       

C.14       

D.20    

3.(2分)(2019高三上·衡阳月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中“淘”“漉”相当于分离提纯操作中的“过滤”。

B.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C.“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这段记载中涉及分解反应

D.北斗导航专用ASIC硬件结合国产处理器打造出一颗真正意义的“中国芯”,其主要成分为SiO2

4.(2分)(2016高一下·万全期中)现在电视上有一“自热米饭”的广告播的很火,它介绍在食用时,将一无色液体加入到一白色固体中,放上装米饭的盒子,过几分钟米饭马上就热气腾腾,就可以食用了,非常方便.请你推测其白色固体和无色液体可能是如下哪个组合()

A.硝酸铵和水    

B.浓硫酸和水    

C.氧化钙和水    

D.固体酒精和水    

5.(2分)(2016高二上·广州开学考)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Z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    

B.M、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相比后者较强    

C.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D.工业上常用电解Y和N形成的化合物的熔融态制取Y的单质    

6.(2分)(2018·宜昌模拟)A、B、C、D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A和C同主族,B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B、C、D的单质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D>B       

B.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C>A    

C.AD4的熔沸点比CD4的高       

D.可电解BD3制备B的单质    

7.(2分)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A.Na+    

B.Mg2+    

C.O2-    

D.F-    

8.(2分)(2018·太原模拟)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分别位于三个周期。

Y和M同主族,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中存在游离态的M,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相遇会有白烟。

这五种元素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Q,取一定量Q溶于蒸馏水得到溶液,向此溶液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Y>X    

B.简单离子的半径:

M>Y>Z    

C.R与除Z以外的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D.Y与其他4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9.(2分)(2016高一下·淮安期中)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NH4Cl    

B.SO2    

C.Cl2    

D.Na2SO4    

10.(2分)(2019高一下·黑龙江期末)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MgCl2    

B.Ba(OH)2    

C.O2    

D.H2O2    

11.(2分)(2016高一上·临沂期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方式.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不是电解质

B.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C.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D.BaSO4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

12.(2分)(2016高一下·淮安期中)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所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13.(2分)(2018高一上·孝感期中)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强酸溶液里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A.HCO3-、K+、Na+、SO42-       

B.Na+、K+、MnO4-、Cl-    

C.Mg2+、NH4+、Cl-、NO3-       

D.Ba2+、K+、S2-、SO42-    

14.(2分)不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的是()

A.氨水    

B.氯水    

C.溴水    

D.碘水    

15.(2分)(2018高一上·陆川期末)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铜粉至完全溶解后,又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有残余固体,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残余固体可能为铁、铜混合物    

B.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Fe3+    

C.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只含Cu2+    

D.残余固体一定全部是铜    

16.(2分)(2016高二上·汪清月考)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导致浓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的蒸馏水    

B.移液时,不慎将液体流到瓶外    

C.容量瓶盛过KOH溶液,使用前未洗涤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和液面    

二、综合题(共1题;共9分)

17.(9分)(2017高一上·广东期中)在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

(1)氧化剂是(填化学式)________,还原剂是(填化学式)________.

(2)在该反应中,若消耗了15.8gKMnO4,则转移了________mol电子.

(3)用双线桥表示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三、实验题(共1题;共9分)

18.(9分)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甲同学:

向1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

乙同学:

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丙同学:

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1。

(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1,

利用的胶体性质是2。

(3)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或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微粒能使胶体微粒沉淀出来。

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实验:

①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体微粒带1(带“正”或“负”)电荷。

②向其中加入饱和

Na2SO4溶液,产生的现象是2。

四、推断题(共2题;共17分)

19.(9分)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A与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B3A2;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原子核外的M层中有两对成对电子;E原子核外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比E核外电子数少5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A、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

 

(2)B的氯化物的熔点远高于C的氯化物的熔点,理由是________。

 

(3)A的氢化物属于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D的低价氧化物分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

 

(4)A、E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其化学式为________(每个球均表示1个原子)。

 

20.(8分)(2016高一下·安徽期末) 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E>B,其中A、B处在同一周期,A、C处在同一主族.C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且D为金属.试回答:

(1)C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

(2)在五种元素中,能形成的最简单的液态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A与B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的结构式是________,B与D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

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

(4)请写出一个由以上5种元素中部分元素形成的物质,发生置换反应方程式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综合题(共1题;共9分)

17-1、

17-2、

17-3、

三、实验题(共1题;共9分)

18-1、

18-2、

18-3、

四、推断题(共2题;共17分)

19-1、

19-2、

19-3、

19-4、

20-1、

20-2、

20-3、

2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