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备考化学专题能力提升练 传统文化与STSE化学与生活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6955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备考化学专题能力提升练 传统文化与STSE化学与生活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高三备考化学专题能力提升练 传统文化与STSE化学与生活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高三备考化学专题能力提升练 传统文化与STSE化学与生活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高三备考化学专题能力提升练 传统文化与STSE化学与生活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高三备考化学专题能力提升练 传统文化与STSE化学与生活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备考化学专题能力提升练 传统文化与STSE化学与生活附答案.docx

《届高三备考化学专题能力提升练 传统文化与STSE化学与生活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备考化学专题能力提升练 传统文化与STSE化学与生活附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备考化学专题能力提升练 传统文化与STSE化学与生活附答案.docx

届高三备考化学专题能力提升练传统文化与STSE化学与生活附答案

2020届高三备考化学专题能力提升练-传统文化与STSE

(20分钟 50分)

A组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诗句或谚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雷雨发庄稼”不包含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解析】选A。

“雷雨发庄稼”发生了反应N2+O2

2NO,2NO+O2

2NO2,3NO2+H2O

2HNO3+NO等,A错误;“落汤螃蟹着红袍”体现了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正确;水乳交融体现的是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理变化,火上浇油体现的是物质的燃烧反应,属于化学变化,C正确;空气属于胶体,海市蜃楼是光线在沿直线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D正确。

2.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不仅介绍了历史文化知识,彰显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历史文物本身也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

B.南朝·《竹林七贤与启荣期》砖画的砖块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清·乾隆“瓷母”——各种釉彩大瓶中的红色窑变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亚铜

D.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中的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解析】选B。

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A正确;砖画的砖块的主要成分是黏土、含铁的氧化物,不是二氧化硅,B错误;氧化亚铜是红色的,红色窑变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亚铜,C正确;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D正确。

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氮、磷元素的污水任意排放,会导致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问题

B.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是实现煤的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

C.家用天然气中,不需要添加有特殊臭味的气体

D.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是间接利用的太阳能

【解析】选C。

含氮、磷元素的大量污水任意排放,会出现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问题,A正确;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液化可获得洁净的燃料和多种化工原料,B正确;天然气本身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家用管道天然气添加难闻的物质,是为了便于及时发现燃气泄漏,以免造成重大伤害,C错误;生物质能就是直接或间接利用太阳能形成的生物有机物,是可再生能源,D正确。

4.化学与生活、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变质的植物油有难闻的气味是由于植物油发生了氧化反应

B.酱油中添加的补铁剂中含有维生素C

C.氮的固定只有在高温、高压、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解析】选C。

植物油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难闻的气味,A正确;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酱油中添加的补铁剂中含有维生素C,B正确;豆科植物在常温下也能固氮,C错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发生反应生成Na2SiO3从而“断路”,D正确。

【加固训练】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SO2具有还原性,可用SO2漂白纸浆

B.Fe3+具有氧化性,所以硫酸铁可用作净水剂

C.维生素C易被氧气氧化,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D.因H2O2受热或光照易分解,可用作医疗上的消毒剂

【解析】选C。

SO2具有漂白性,可漂白纸浆,A错误;铁离子水解可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作净水剂,B错误;维生素C易被氧气氧化,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C正确;过氧化氢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作医疗上的消毒剂,D错误。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属于绿色食品

B.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C.煤属于一次能源,电力属于二次能源

D.自来水中加入漂白粉与加入硫酸铝的作用相同

【解析】选C。

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A错误;单糖不能水解,B错误;煤可以直接燃烧放出能量,属于一次能源,电力是由其他能源转化而来的,属于二次能源,C正确;自来水加入漂白粉是用来杀菌

消毒,自来水加入硫酸铝是净水作用,D错误。

6.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硫黄熏蒸馒头,使馒头变得更白

B.将海产品用甲醛溶液浸泡以延长保鲜时间

C.用K2FeO4代替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提高效率并减少二次污染

D.在熟食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防腐并改善肉食的色泽与口感

【解析】选C。

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A错误;甲醛有毒,不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鲜,B错误;氯气给自来水消毒会产生有机氯化物,影响人体健康,用K2FeO4代替氯气给自来水消毒,可以提高效率并减少二次污染,C正确;亚硝酸钠是常见的致癌物质,在熟食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会危害人体健康,D错误。

7.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很多的化学知识。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中“陶”是一种传统硅酸盐材料

B.“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中“硫”指的是硫黄,“硝”指的是硝酸

C.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

【解析】选B。

陶瓷是传统硅酸盐材料,A正确;“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中“硫”指的是硫黄,“硝”指的是硝酸钾,B错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是指用锅煮豆子时,锅底下豆萁在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正确;草木灰的主

要成分是K2CO3,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D正确。

8.生活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解析】选A。

不锈钢主要是铁、铬、镍、碳形成的合金,A正确;棉、麻和淀粉都是多糖,但不是同分异构体,B错误;花生油是不饱和的酯类化合物,C错误;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发生变性,不能彻底水解成氨基酸,D错误。

9.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铁表面镀锌可增强其抗腐蚀性

B.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

D.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

【解析】选B。

铁表面镀锌,能增强铁的抗腐蚀性,A正确;聚乙烯塑料不可降解,可造成白色污染,聚乳酸塑料可降解,可减少白色污染,B错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烟尘、SO2、氮的氧化物等污染物,可造成雾霾天气,C正确;含重金属的电镀废液随意排放可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D正确。

【加固训练】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将大量的硫黄添加到肥皂中作消毒剂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2M+N

2P+2Q,2P+M

Q(M、N为原料,Q为期望产品),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D.糯米蒸熟后,经过一系列的水解反应可得到甜酒

【解析】选B。

硫黄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少量的硫黄可添加到肥皂中用作消毒剂,A错误;维生素D能调节钙、磷的代谢,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B正确;2M+N

2P+2Q,

2P+M

Q的总反应是3M+N

3Q,原料完全转化为期望产品,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C错误;糯米蒸熟后,经过一系列的水解反应可得到葡萄糖,葡萄糖再发酵可得到酒精,D错误。

10.化学与生产、生活、技术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硅酸钙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

B.改燃煤为燃气,可以减少废气中SO2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

C.编织渔网所用的尼龙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发泡塑料饭盒适用于微波炉加热食品,不适于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

【解析】选B。

硅酸钠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A错误;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减少废气中SO2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B正确;尼龙线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C错误;发泡塑料饭盒主要由高分子材料制成,不适用于微波炉加热食品,D错误。

B组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广告中常含有科学性错误。

下列广告用语中,不含科学性错误的是(  )

A.“×××”牌厕所清洁剂,能清除所有污秽

B.“×××”牌矿泉水,真正的纯水

C.“×××”牌茶叶真正的绿色饮品,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化学元素

D.“聚碳酸酯塑料”真正的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塑料是用CO2合成的,实现碳循环利用

【解析】选D。

清洁剂不可能清除所有污秽,A错误;矿泉水不是纯水,它含多种矿物质,含有多种微量元素,B错误;茶叶也是物质,它肯定是由元素组成,C错误;聚碳酸酯可水解,D正确。

2.我国明代《天工开物》“锤锻”中记载了以红铜制备黄铜的两种方法:

“从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升者不退火性受锤”“从倭铅升者出炉退火性,以受冷锤”。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两种制备方法均不发生化学反应

B.第一种方法发生置换反应

C.红铜为纯铜,黄铜为合金

D.倭铅为铅的氧化物

【解析】选C。

第一个反应,ZnCO3受热分解是化学反应,A错误;ZnCO3分解不是置换反应,B错误;红铜是铜的单质,ZnCO3分解生成的Zn与红铜熔合为铜锌合金,C正确;由第一种制备方法可知黄铜为铜锌合金,倭铅是含Zn的物质,D错误。

3.以下关于中国化学史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蜃”的主要成分是CaO

B.《本草纲目》记载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来分离苯和甲苯

C.司马光在诗中写到“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斜”,诗中柳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纲目拾遗》中介绍了利用松树提取松脂的方法,其中松脂主要成分和豆油相同,均属于酯类有机物

【解析】选D。

牡蛎壳或贝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3,煅烧后的产物为CaO,A项正确;“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是利用了蒸馏的方法分离,B项正确;柳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项正确;松脂主要由树脂酸和萜烃组成,此外还含有少量杂质和水分,不能食用,不属于油脂,D项错误。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去皮苹果放在空气中久置变黄与纸张久置变黄原理相似

B.厕所清洁剂、食用醋、肥皂水、“84”消毒液四种溶液的pH逐渐增大

C.使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时,氯气会与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有害

D.芒硝晶体(Na2SO4·10H2O)白天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

【解析】选A。

去皮苹果放在空气中久置变黄是因为苹果中的Fe2+被空气氧化为Fe3+,纸张久置变黄色是因为SO2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易分解恢复成原来的颜色,二者原理不同,A错误;厕所清洁剂(主要成分为盐酸)、食用醋(主要成分为乙酸)、肥皂水(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钠)、“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四种溶液的pH逐渐增大,B正确;氯气会与自来水中的某些有机物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有害,C正确;Na2SO4·10H2O白天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化学能转化为热

能,D正确。

【加固训练】

  化学与生产、生活、技术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含等物质的量的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蒸发浓缩,可以析出明矾晶体

B.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强的物理吸附作用

C.可在元素周期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D.硅酸钠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

【解析】选B。

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K2SO4和Al2(SO4)3为等物质的量,因此蒸发浓缩后,可以析出明矾晶体,A正确;铁单质能与Cu2+、Pb2+、Hg2+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金属单质,治理污染,与吸附性无关,B错误;在元素周期表的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C正确;硅酸钠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D正确。

5.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很多的化学知识。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中的“飞絮”与“马尾”化学成分分别是纤维素和蛋白质

B.“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从中可以得出古人从沙子中得到黄金的方法为重力沉降法

C.“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这里的“烟”实则为“炊烟”

D.“山居多瘿”,提到“海藻治瘿”、“瘿”(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产生与环境土质或饮用水的碘物质缺乏有关

【解析】选C。

飞絮是飘飞的柳絮,成分是纤维素,马尾是毛发,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正确;沙里淘金是根据密度不同,利用的是重力沉降法,B正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含有“烟”字的诗句,“烟”实则为“雾”,C错误;缺碘时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D正确。

6.人类生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压钠灯能发出透雾能力强的淡紫色光,常用作路灯

B.用水清洗盛装过浓硫酸的铁桶要远离火源

C.锂电池应用广泛,是因为锂能直接与水反应,不需要特殊的电解质溶液

D.据报道,一定条件下氢气可转变为金属氢,金属氢具备超导等优良性能。

由氢气转变为金属氢属于同一元素的同位素之间的转化

【解析】选B。

高压钠灯能发出透雾能力强的黄色光,A错误;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容易燃烧,B正确;锂能与水反应,电解质溶液不能有水,C错误;氢气转变为金属氢不属于同一元素的同位素之间的转化,D错误。

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臭氧的氧化性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所以臭氧能用于杀菌消毒

B.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铜质印刷线路板是因氯化铁能与Cu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铁和氧化剂

C.鸡蛋清溶液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D.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由4.68变为4.28,是因水中生成了硫酸

【解析】选B。

臭氧的氧化性能用于杀菌消毒,A正确;氯化铁能与Cu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B错误;鸡蛋清溶液是胶体,因此鸡蛋清溶液具有丁达尔效应,C正确;雨水中含有亚硫酸,亚硫酸被空气氧化为硫酸而使pH降低,D正确。

8.下列有关食品添加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糖醇[CH2OH(CHOH)3CH2OH]可作糖尿病人的甜味剂,属于糖类

B.常见防腐剂丙酸(CH3CH2COOH)、苯甲酸(C6H5COOH)互为同系物

C.NaNO2能使肉类较长时间保持鲜红色,因此肉类添加的NaNO2越多越好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食品中添加维生素C既作营养强化剂又作抗氧化剂

【解析】选D。

木糖醇[CH2OH(CHOH)3CH2OH]是五元醇,不是糖,A错误;丙酸(CH3CH2COOH)和苯甲酸(C6H5COOH)都是羧酸,但不是同系物,B错误;NaNO2有毒,对人体有害,应适量添加,C错误;由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维生素C既作营养强化剂又作抗氧化剂,D正确。

9.下列与化学有关的文献,理解错误的是(  )

A.《石灰吟》(明·于谦)中“……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清白”是指氢氧化钙

B.《咏煤炭》(明·于谦)中“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其中“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

C.《天工开物》中记载:

“以消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

……魂散惊而魄齑粉”文中提到的是火药

D.《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

“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解析】选A。

“要留清白在人间”,描述的是氢氧化钙与CO2的反应,其中“清白”是指碳酸钙,A错误;“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描述的是煤炭的开采,其中“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B正确;消石、硫磺是制造火药的主要原料,C正确;“裘”指的是动物的毛皮,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正确。

10.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l2、ClO2、O3和Na2O2等都具有强氧化性,Na2O2也能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B.Na2S具有强还原性,可以用Na2S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

C.氧化铁能与酸反应,所以用氧化铁制作红色涂料

D.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Br-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溴化钠和溴化钾在医药上常用作镇静剂

【解析】选D。

Cl2、ClO2、O3和Na2O2等都具有强氧化性,Cl2、ClO2、O3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但Na2O2溶于水生成NaOH,NaOH有腐蚀性,因此Na2O2不能用于饮用水消毒,A错误;利用S2-能与Cu2+和Hg2+形成难溶物CuS和HgS来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与Na2S的还原性无关,B错误;用氧化铁制作红色涂料是利用其呈红色的性质,与其是否能与酸反应无关,C错误;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Br-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溴化钠和溴化钾在医药上常用作镇静剂,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