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西名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精品解析 Word版.docx
《河南省豫西名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精品解析 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豫西名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精品解析 Word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豫西名校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精品解析Word版
豫西名校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老满分:
150分)
第I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中国文学的历史来看,中国的文学也有审美追求,但不管是理论家还是中国文学的作者,从来不曾认为文学是为审美、为文学的,而是更多地将文学当作了一种生存的方式和手段,绝大多数具有明确的功利目的性。
中国文学也因此形成了生活化的本质特征。
这主要表现于下列几方面。
一、以文求官。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以文求官的传统。
战国策士游说君主,阐述政治、外交主张,以谋取职位。
这游说之辞整理成文,便是《战国策》中的文章。
当时也有不少策士并没有向君主面陈己见,而是通过书信对君主进行游说。
汉代自司马相如因《子虚赋》而见知于汉武帝,作赋以求仕进便屡见不鲜。
六朝受士族情趣的影响,历代帝王都喜爱文学,故献诗以求住进亦不在少数。
自隋朝开始,科举制度通过诗文选拔官员,由此产生了士人以诗文备考的行为。
如白居易《策林序》说自己为应举,曾和元镇等在华阳观“闭门累月,揣摩当代之事,构成策目七十五门”。
唐代之后,这种备考行为更为普遍。
二、以作诗文为官员职守。
中国古代,士大失首先是以官员的身份活跃在社会之中,故向帝王陈言献策,以文学来歌功颂德,进行讽刺和教化,也是他们职责所在。
中国古代的文体中,官员写作行政公文类文章是必不可少的,诸如奏、议、章、书、表,等等。
《尚书》中的那些典、漠、诰、训、誓、命的写作,都出于史官之手。
春秋时的百国《春秋及《左传》《国语》的写作也都是史官的职责。
三、以诗文交际。
礼有“无辞不相接”和“礼尚往来”的规定,故诗在西周就开始用于人际交往。
汉以来,诗文广泛用于人们的人际交往,这类诗词,不外乎对特定对象表示赞美、劝勉、怀念、祝贺、哀悼、要求、邀请,或诉说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说明某一问题。
如宇文少府赠李白以桃竹书筒,李白作《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简》答谢。
《全唐诗》收录将近五万首诗,而这类诗歌大概有三万首之多。
四、以诗文娱情遗兴。
以诗文娱情遣兴在先秦早已有之。
如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诸赋,都是娱楚襄王之作。
汉代的诸多赋作,也具有娱乐的性质。
此后的唐、宋、元、明、清各代,文人集会、宴会、结社等,都免不了以诗文相娱,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宴饮、奉和酬唱之作。
中国古代不仅产生了大量的娱乐诗文,而且产生了一些旨在娱乐的诗歌形式,如唱和诗、赋得诗、联句诗等。
五、小说、戏剧作为一种生存、生活方式。
宋元时伐的话本、戏曲作者多为民间艺人。
而民间艺人创作、演出小说、戏剧,更多是为了生存。
明代盛行宫廷庆赏剧,或为祝寿、或为节庆而创作和演出。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或为求任,或是所任官职的职责所在,或为交际以扩大生存空间,或为娱乐性情,或为生存方式,这些作品原本都是生活的一个部分,体现出生活化的特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作品多具有明确的功利目的性,其审美功能逐渐弱化以致消失。
B.司马相如《子虚赋》被汉武帝赏识后,作赋求仕屡见不鲜,也致使六朝士人献诗求仕。
C.礼规定人们交往中要有文章,要注意礼尚往来,诗歌在西周就已开始用于人际交往。
D.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除为了求仕外,其他目的的文学作品本质上是生活的一个部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提出总论点,中间是五个分论点,最后总结论点。
B.文章列举白居易叙述自己和元稹等人精心备考之事,论述士人以诗文备考的行为。
C.文章以《尚书》《左传》出自史官为论据,论证古代官员以作诗文为职守的观点。
D.文章主体,按时间顺序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五个方面是并列关系,有详有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策》中的文章是战国策士游说君主以谋取职位的文辞,这表明,中国以文求官的传统源远流长。
B.《全唐诗》收录的诗歌中六成左右是交际性质的诗歌,这说明我国古代,人们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诗歌。
C.历代产生了大量娱情诗文,如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这表明,诗文可以作为消遣之用
D.宋元民间艺人创作、演出小说、戏剧主要是为了生存,这表明,艺人这个职业很早就在中国社会产生了。
【答案】1.C2.D3.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
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
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其审美功能逐渐弱化以致消失”说法于文无据,文章第一段只是说“从中国文学的历史来看,中国的文学也有审美追求,但不管是理论家还是中国文学的作者,从来不曾认为文学是为审美、为文学的,而是更多地将文学当作了一种生存的方式和手段,绝大多数具有明确的功利目的性”,并没有说审美功能逐渐弱化以致消失。
B项,“因为……也致使六朝很多人献诗求仕”错误,因果分析不当,第二段说的是“六朝受士族情趣的影响,历代帝王都喜爱文学,故献诗以求仕进亦不在少数”,可见六朝很多人献诗求仕是因为六朝帝王都喜爱文学。
D项,“除了为了求仕之外”错误,应包括“以文求仕”在内。
最后一段说“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或为求仕,或是所任官职的职责所在,或为交际以扩大生存空间,或为娱乐性情,或为生存方式,这些作品原本都是生活的一个部分,体现出生活化的特征”。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按时间顺序”错,文章不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论述的。
文章第一段说“中国文学也因此形成了生活化的本质特征。
这主要表现于下列几方面”,最后一段说“综上所述……”,中间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可见本文是总分总的逻辑顺序。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本题中,B项,“这说明我国古代,人们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诗歌”于文无据。
文章第四段只是说“《全唐诗》收录将近五万首诗,而这类诗歌大概有三万首之多”,但不能就此说明我国古代人们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诗歌。
故选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
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
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
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
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
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
比对关系分两步: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
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
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
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秋有信
处暑以后,天气渐凉。
漫山遍野都是疲倦,犹如门前的野茉莉,克勤克俭开了一夏,真的累了。
蜀葵差不多全部枯谢,芦苇叶子自根部一点点枯竭,濒临枯瘦,仿佛焦墨的点点勾划。
桦树叶子,每天哗哗哗往下掉,铭黄色系,锦缎一般华丽,衬得原本萧瑟的秋天有了贝壳的脆响。
地上的草尚绿着,但这种绿,再也不是蓬勃的绿,是不出声的哑绿,克制的绿,如人到中年,苦的,冷的,经历的多了,一颗心难免荒凉苍老,身体里也装的一卡车的疲惫。
秋天成了果实的天下,小区里,柿子,石榴,无花果一日日的收服自己,渐渐饱满。
微风振枝,熟果坠地,是木槿的紫白缤纷,也是糖炒栗子的幽香甜洌……银杏树上白果累累,疲倦而幸福的等待着圆满的凋落。
鸟雀们吃柿子、石榴、无花果,在飞行的过程中排泄,粪便一旦落入泥土,尚未消化掉的籽实则发起芽来,于草丛里层出不穷的生长。
自然万物的循环该有多么幽微和奇妙。
前几日天色,是汝窑的淡青,衬了泾宣一样的云朵,偶有风过,慢慢地,又轻了,薄了,狂草里添了飘逸,是王献之的草书,浑然里尽是勃勃生气,如虫沥沥。
近期,连日来都是阴的,沟渠旁,园林工人在割草,草汁的甜香沁人心脾,来来回回一趟一趟,闻着闻着,恍如置身深山泉林,有长风万里的辽阔。
最大的苦恼是屋子前后草地里油蛉开始了大面积的鸣叫,吵的睡不踏实,前后窗户关起来,又闷,开一扇吧,即便用上耳塞,也阻挡不了油蛉们潮水般汹涌的叫声,要到霜降以后,这些小虫子们才会停止鸣叫。
仿佛是为了抗争属于自己的生命时光的短暂。
夜里,了无睡意,随手翻书,又翻到汪曾祺《晚饭花集》,重复读了多遍,真是好。
有一个短小说就叫《晚饭花》,不及三千字,淡的不得了,清清浅浅的笔风,娓娓而来,更像一小幅淡墨点画的册页,虽无《世说新语》那般传奇激烈,但堪比宋人小品,寡寒枯瘦,古中国的气质一下出来了。
即便一张桌子用旧了,纹理尚在,仿佛可以触摸到温度。
读这样的小说犹如喝了一碗家常的热汤,那份生活的朴素的静气,把你深慰良久。
《晚饭花》里的李小龙就是汪曾祺自己。
一个作家纵然到了年老,依然尚可借助文字去还原一颗远去的少年心。
李小龙每天放学经过巷子里,东看西看的,石榴垂在树枝上,王玉英家的墙根边一排晚饭花。
王玉英坐在这一排花前做针线。
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其为黄昏了。
后来王玉英许了人家,未婚夫是钱老五。
李小龙听说钱老五风流浪荡不务正业,还传说他跟一个寡妇相好,不仅住在那个寡妇家里,还花寡妇的钱……后来,一顶花轿把王玉英抬走了,晚饭花还开着。
李小龙很气愤,他觉得王玉英不该嫁给钱老五。
从此,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
重读废名短篇小说系列,以及长篇《桥》,一样简淡,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
无论废名,抑或汪曾祺,都曾受了古诗词极深的影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