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53429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7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六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练习

专项复习(六) 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

一、《〈世说新语〉二则》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君与家君/期/日中

(4)待君久/不至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俄而:

不久,一会儿 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差:

大体 拟:

相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

不如,不及 因:

趁、乘

(4)太丘舍去舍:

舍弃

(5)去后乃至乃: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尊君在不(“不”同“否”,和肯定词对用时,表示否定)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

泛指小辈  今义:

儿子女儿

(2)与友期行

古义:

约定今义:

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太丘舍去

古义:

离开今义:

前往,与“来”相对

(4)相委而去

古义:

舍弃今义:

委托

(5)下车引之

古义:

拉,牵拉今义:

(6)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

回头看今义:

顾忌;理睬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白雪纷纷何所似?

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

(3)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4)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6)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就进门了。

二、《〈论语〉十二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  愠:

生气,恼怒

(2)吾日三省吾身日:

每天 省:

自我检查、反省

(3)为人谋而不忠乎忠:

竭尽自己的心力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

诚信

(5)三十而立立: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6)四十而不惑惑:

迷惑,疑惑

(7)不逾矩逾:

越过 矩:

法度

(8)学而不思则罔罔: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9)思而不学则殆殆:

疑惑

(10)人不堪其忧堪:

能忍受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喜爱,爱好

(12)曲肱而枕之肱:

胳膊

(13)于我如浮云于:

介词,对,对于

(14)逝者如斯夫逝:

往、离去 斯:

代词,这,指河水

(15)三军可夺帅也夺:

改变

(16)博学而笃志笃:

坚定

(17)切问而近思切:

恳切

(18)仁在其中矣仁:

仁德

2.解释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

(1)而学而时习之(连词,表承接)

温故而知新(连词,表承接)

学而不思则罔(连词,表转折)

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

(2)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做)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可以为师矣古义:

可以凭借  今义:

能够

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学而时习之(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3)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译为“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5)饭疏食(名词用作动词,吃)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才德的人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

(4)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上感叹说:

“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三、《诫子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非淡泊无以明志  淡泊: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志:

明确志向

(2)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

达到远大目标

(3)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慢:

放纵懈怠励精:

振奋精神

(4)险躁则不能治性险躁:

轻薄浮躁治性:

修养性情

(5)年与时驰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

(6)意与日去日:

日子,岁月

(7)遂成枯落枯落:

凋落,衰残。

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8)悲守穷庐穷庐:

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静以修身

古义:

修养身心 今义:

衣服显示出穿着人的线条

(2)夫君子之行

古义:

操守,品行今义:

行走

(3)意与日去

古义:

日子,岁月今义:

太阳

3.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作动词,增长)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屏除杂念和干扰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勤俭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如果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如果意志不坚定就不能学有所成。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四、《狼》

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

(1)其一/犬坐于前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一狼仍从   从:

跟从

(2)并驱如故   故:

原来

(3)屠大窘窘:

处境困迫,为难

(4)顾野有麦场顾:

看,视

(5)积薪其中薪:

柴草

(6)苫蔽成丘苫蔽:

覆盖、遮盖

(7)目似瞑瞑:

闭上眼睛

(8)意暇甚意:

这里指神情、态度

(9)盖以诱敌盖:

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3.解释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

(1)其恐前后受其敌(代词,指代“两狼”)

一狼洞其中(代词,指代“柴草堆”)

以攻其后也(代词,指代“屠户”)

其一犬坐于前(其中)

(2)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代词,代指“一狼”)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句末语气助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结构助词,的)

(3)敌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攻击)

盖以诱敌(名词,敌人)

(4)止一狼得骨止(停止)

止增笑耳(只是)

(5)意目似瞑,意暇甚(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图)

(6)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

狼不敢前(向前)

(7)以投以骨(把)

以刀劈狼首(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连词,表目的)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一狼径去

古义:

离开   今义:

到,往

(2)屠自后断其股

古义:

大腿今义:

屁股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

多少今义:

数学中的一门学科

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挖洞)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3)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转身看柴草堆的后面,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企图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五、《寓言四则》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家无井而出溉汲    溉:

浇灌、灌溉

(2)及其家穿井及:

待,等到

(3)国人道之道:

讲述

(4)闻之于宋君闻:

使知道

(5)丁氏对曰对:

应答,回答

(6)身亡所寄亡:

无,没有

(7)因往晓之晓:

告知,开导

(8)若屈伸呼吸若:

(9)只使坠只使:

纵使,即使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其人舍然大喜(“舍”同“释”,解除、消除)

3.解释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

若求闻之若此(像)不若无闻也(如)若屈伸呼吸(你)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居住在国都中的人讲述这件事,被宋国的国君知道了。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像这样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3)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4)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累在回忆录《一面》中对鲁迅作了三次外貌描写,这三次描写都抓住鲁迅“瘦”的特点,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突出了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B.《于园》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北宋的文学家张岱。

这篇园林小品按照由前到后的空间顺序,抓住于园山石和建筑的特征,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意境,兼雅趣与谐趣于一体。

C.当代作家贾平凹的《月迹》一文线索清晰。

全文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思路展开;全文重点是寻月亮,富有童趣,想像丰富。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课文按时空顺序状物写景,插叙美女蛇的故事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与三味书屋枯燥的读书生活形成对比,有力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

2.童话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来叙写故事,表现主题。

下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A.他们说:

“……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B.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儿东西的影子也没有。

C.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D.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

“皇上在更衣室里。

3.12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皇帝的新装》以皇帝爱新装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B.“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作用。

C.文中写皇帝与他的亲信三次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展现了整个宫廷的愚蠢与虚伪。

D.故事的结尾让一个小孩子说出真话,是因为小孩子比大人聪明些,能够看出事情的真相。

4.下列词语的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柔软畅快姿容绵绵如丝

B.浇灌铃铛倾诉争先恐后

C.厌烦凄冷飘落迫不急待

D.斗笠屋檐滋润干净利落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快回来!

”他一边追一边喊,“前面的路被堵上了!

C.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我们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二、名句名篇默写

6.(题文)按原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

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3)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_____________。

(4)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

(5)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_____________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

(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_________。

(8)______,______。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

仁在其中矣。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①压酒②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③。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①吴姬:

这里指酒店的女主人。

金陵古时属吴国,故称吴姬。

②压酒:

新酒酿熟后压糟取汁。

③尽觞:

千杯。

1)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

请你说说“佳”在何处。

2)试简析最后两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四、综合性学习

8.七年级

(1)班准备开展以“追寻人类起源”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仿照示例再策划两项活动项目。

项目一:

搜索神话资料。

项目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欣赏下面两幅神话故事图,请你根据画面内容,写出相应的神话故事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人类进化论,人类可能将变得越来越神奇。

请发挥丰富的想象,大胆描述一下未来地球人的形象。

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论语》节选,回答问题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孔子名______,字______,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家,被后人尊为“______”(4分)

2)解释下面的词语。

(4分)

四十而不惑惑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

不亦说乎说博学而笃志笃

3)翻译句子。

(4分)

(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颜回身处“陋巷”,对此,他的态度如何?

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2分)

5)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2分)

10.文言文阅读(11分)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2分)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吾日三省吾身③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人不知而不愠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颜回身处“陋巷”,对此,他的态度如何?

(用原文回答)这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4)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秋天的怀念》。

完成后面问题。

(共10分)

秋天的怀念[来源:

学|科|网Z|X|X|K]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

“我可活着什么劲!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啦唰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5)本文三次写看花,看花是中心事件,也是母爱的集中体现,阅读全文,请填写下表。

(3分)

事件

“我”的表现

母亲的反应

第一次

春天,因“我”暴怒无常,母亲提出去北海看花。

劝慰鼓励

第二次

秋天,北海的菊花开了,母亲想推“我”去看看。

答应母亲

第三次

怀念母亲

6)结合上下文,品味第①段中加点词“扑”和“抓”都写出了什么。

(3分)

7)简要分析第②段中的划线句在内容上的作用。

(4分)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感受春天

徐斌

①春天不过是太阳入射角度和地球轨道变化导致的气温升高过程,却在万物中引发出如此巨大的震撼。

冰封的大河悄悄炸开了裂缝。

阳光从此不再苍白,而是带着一种温暖人心的橙色,一次次照临世界。

一棵小草悄悄伸出脑袋,伸一下懒腰;一直在地下冬眠的蛙,忽然感到内心的躁动,夜雨之后,它从泥土中弹跳而出,并情不自禁地“哇”的大叫一声;垂柳的枝条却有着小姑娘般的羞涩,那些鹅黄的叶芽米粒一般,密密麻麻布满柔枝,却不敢一下子绽放开来,像一个刚刚学步的孩子,一步步试探着往前走,唯恐走快了跌上一跤。

随后,节令的鼓点却始终不肯停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一个个粉墨登场,像赴一个隆重的约会,生怕稍一疏忽,便错过了好时刻似的。

②春天,我的老朋友,你就这样不请自来了吗?

③我不知道我的琴弦中有哪一根被触动了,竟然特别留心这季节的细微变化。

惊蛰那天,我骑上单车,远远地抛开城镇,独自来到河边,坐在河岸上,我希望看到有一只甲鱼经过我的身旁,我更希望看到一个生灵缓缓地拱出地面,像一朵出水芙蓉一般缓慢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我甚至将耳朵贴在地面上,倾听来自大地深处的声音,啊哈,都惊蛰了,冬眠的万物一定都在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地从土壤里拱出来吧!

④春天的行走,信马由缰。

我刚刚还穿行在麦田之间,不知不觉已经走到河岸。

也好,在大面积麦田的绿意洗过我的眼睛之后,听听哗哗的流水声,也是一种享受。

河坡上有蓝色的花朵悄然绽放,那些米粒大的花朵,盛放在一丛丛绿叶之上,嫩嫩的生命让人顿生爱意,在河谷总有一些花儿最早来报告春天的消息。

还有一片巴掌大的油菜田,在万千蓓蕾之上,先放了点点的黄花,竟然有那么多的蜜蜂前来,忙忙碌碌地采撷着。

它们是触角灵敏的记者,对这一突发的事件兴奋不已,蜂拥而来。

它们一个个都挺着肚子,那是在吸吮了相当多的蜜汁之后才有的富态相,来来去去的蜜蜂在采撷了它们认为足够多的春的消息之后,又匆匆飞去,四处散播信息了。

⑤随手掐了一片青叶,放进嘴巴咀嚼,这些汁液饱满的叶片顿时在我的口腔中扩散出清新的绿意。

已有三三两两的妇女带着孩子在河谷寻找野菜,她们倒占尽春机,已经不满足于听春声,赏春色,而是要亲口品尝黄花地丁、面条菜的春天味道了。

⑥上天给了我们春天,让我们的心灵在冰冻之后复苏。

(选自《青年文摘》)

1)第①段中,作者不厌其烦地逐一描写大河、阳光、小草、蛙、垂柳的情态,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语言优美生动,请参照示例,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品味。

例句:

一棵小草悄悄伸出脑袋,伸一下懒腰。

品味: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初春小草刚刚萌发,钻出地面时的情态。

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天给了我们春天,让我们的心灵在冰冻之后复苏。

”你能用一句话把你在春天里的心灵感受表达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

13.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在冬季追随老舍的足迹,带领游客来济南旅游观光,请设计一段导游词,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D

4.C

5.B

二、名句名篇默写

6.

(1)人不知而不愠。

(2)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3)不逾矩。

(4)思而不学则殆。

(5)人不堪其忧,(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匹夫不可夺其志也。

(1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三、诗歌鉴赏

7.1)“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

这一切融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

2)这两句诗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