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改革知识梳理及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5245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2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今中外改革知识梳理及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古今中外改革知识梳理及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古今中外改革知识梳理及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古今中外改革知识梳理及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古今中外改革知识梳理及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今中外改革知识梳理及练习.docx

《古今中外改革知识梳理及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今中外改革知识梳理及练习.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今中外改革知识梳理及练习.docx

古今中外改革知识梳理及练习

古今中外改革知识梳理及练习

一、改革的分类:

1是否改变社会性质(社会制度):

不改变社会性质(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

戊戌变法、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赫鲁晓夫改革、匈牙利卡达尔改革、中国改革开放;

改变社会性质(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商鞅变法、大化改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2、改革性质:

奴隶制性质的改革:

管仲改革(中国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伯利克里改革(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

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化改新。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改革、匈牙利卡达尔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

二、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一)、商鞅变法

1.背景:

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个体农耕生产普遍,生产力大大提高,新兴地主阶级为了争取其政治、经济利益,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出现了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2.目的:

富国强兵。

3.内容

富国的措施

承认土地私有(最反映改革性质),奖励耕织

强兵的措施

奖励军功(直接打击旧贵族)

加强中央

集权的措施

推行县制(影响最深远),加强刑罚,

编制户口,统一度量衡

4.作用:

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成功原因:

(1)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2)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3)商鞅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6.商鞅变法启示: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路;改革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和历史发展规律。

(二)、北魏孝文帝

1.背景:

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2.目的:

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3.内容:

1、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

2、实行汉化政策:

改穿汉服;学说汉语;采用汉姓;同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

4.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鲜卑族)政治改革家。

5.启示: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是富国强兵的重要途径。

(三)、洋务运动

(1)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2)目的:

维护清朝统治

(3)学习对象:

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4)代表人物:

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口号:

前期“自强”,后期“求富”为口号

(6)主要内容:

①创办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是最大的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福州船政局)

②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京师同文馆)

③派遣留学生

④筹建新式陆海军(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⑤创办民用工业(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轮船招商局)

(7)结果:

甲午战争(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8)性质:

封建统治者进行的一场失败的自救运动。

(9)评价:

消极:

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

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工业企业,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西方列强侵略也起了一定

的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0)失败根本原因:

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

(四)、戊戌变法

(1)背景(引发事件):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的消息传到北京;

(2)时间:

1898年6—9月;

(3)开始的标志:

公车上书(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

高潮的标志:

百日维新

失败的标志:

戊戌政变

(4)支持变法的皇帝:

光绪帝;

(5)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失败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缺力量弱小;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封建顽固势力强大;脱离人民群众。

(7)意义: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8).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五)、改革开放

1.开始标志: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背景:

思想界关于真理评价标准的讨论,使人民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时间、地点:

1978年底,北京

(3)内容:

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想转折)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党的政治和经济工作重心的转移。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组织路线的转移。

(4)意义: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主要内容: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的开始: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安徽凤阳率先尝试)

形式:

“包产到户”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就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

意义:

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农村实行的重要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城市改革的重点:

国有企业的改革

(2)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方向: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就业制度改革:

我国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打破了“铁饭碗”,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工作岗位。

社会保障制度:

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社会救济被确立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以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发展稳定的需要。

(3)对外开放:

内容:

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进一步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最大的经济特区);

1990年,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新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

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a.可以增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与合作;b.引进人才、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c.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也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3.重大意义:

(1)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2)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3)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4)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5)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6)证明了社会主义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新的借鉴经验——创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三、世界历史上的改革

(一)、大化改新

(1)时间:

7世纪中期(646年);

(2)人物:

改革派(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孝德天皇”执政;(3)性质:

封建制改革;(4)学习对象:

中国隋唐制度;

(5)内容:

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②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6)影响: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二)、明治维新

(1)时间:

1868年;

(2)人物:

明治天皇;(3)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学习对象:

西方欧美列强;

(5)内容:

①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②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体现改革性质);③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后世影响深远)。

(6)影响:

它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②保留封建残余,日本强大以后,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理。

(三)、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1)时间:

1861年;

(2)人物:

亚历山大二世;

(3)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内容:

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须出钱赎买。

(5)目的:

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的统治;

(6)影响:

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重大转折点。

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四)、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年)

(1)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

(2)“新”的表现: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内容: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农民向国家交了粮食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大型企业由国家管理,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5)意义:

提高了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五)、罗斯福新政

(1)时间:

1933年;

(2)目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

(3)“新”的表现(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说明:

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

(4)中心措施:

对“工业”的调整——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发生产过剩,从而加强政府的控制与调节。

(5)影响:

①新政取得显著成效。

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②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6)给我们的启示: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需高度重视以增加农民收入;工业是国民经济主导,需振兴民族工业以增强综合国力;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政府要适时适度宏观调控以确保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改革的启示:

①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②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③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

④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

一、单项选择:

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

2.下列属于秦国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

人,可免除徭役 ③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④建立县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3.下列内容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是()

A、把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的姓氏

B、朝廷中禁止使用鲜卑语,必须使用汉语

C、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

D、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4.①迁都洛阳②改鲜卑族姓氏为汉族姓氏③采用汉族官制④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学⑤……这是中国古代一位帝王改革的内容。

他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请你说出这位帝王是谁:

()

A、秦始皇B、汉武帝C、北魏孝文帝D、唐太宗

5.西晋灭亡后的270年间,民族大融合成为我国北方一种潜移默化的历史

趋势。

在这一历史趋势中起到“催化剂”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A、孝文帝B、司马懿C、司马炎D、诸葛亮

6.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从他的话中,我们能出洋务运动是()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7.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的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8.洋务派创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抵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9.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

C、《明定国是诏》的颁布D、强学会成立

10.“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结合右图判断这位是维

新志士是()

A、康有为B、梁启C、谭嗣同D、光绪帝

11.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开幕式演讲中说,30年前,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的标志是。

()

A、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B、中国在“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并进行第一次高考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12.根据下面表格中的数据看出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人口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19户110多人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20户115人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中共八大路线、方针的落实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

13.歌曲《走进新时代》中的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提到的两位与中国密切相关的人物是()

A、毛泽东、周恩来B、毛泽东、邓小平C、邓小平、江泽民D、江泽民、胡锦涛

14.农村改革的成功,带动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我国新时期城市经济改革的重点是()

A、政治制度改革B、机关人事改革C、国有企业改革D、教育考试改革

15.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

16.(1992年的深圳)仙湖植物园千姿百态。

有一种树叫“发财树”……邓小平同志观赏后深情地说:

“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要实现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愿望,我们必须依靠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哪一伟大决策?

A、改革开放B、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D、展开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7.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

A、大和统一B、大化改新C、幕府统治建立D、大和兴起

18.从日本大化改新的措施可以看出,中国哪一时期对它影响很大?

()

A、秦汉时期B、三国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

19.下列对俄国农奴制的废除的评述,错误的是()

A、是一场由沙皇发起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B、它使俄国的工业生产迅速增长

C、它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D、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20.美国内战和俄国1861年改革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障碍是()

A、资金不足B、企业设备陈旧

C、缺乏技术人才D、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

21.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彼得一世改革B、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

C、1861年改革D、俄罗斯帝国建立

22.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

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

这是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

A、沦为半殖民地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D、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23.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推动近代日本迅速崛起的重要改革是()

A、大化改新B、农奴制改革C、明治维新D、倒幕运动

24.日本明治维新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A、保留了“天皇制”   B、实行了“废藩置C、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D、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5.苏俄1921年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新”在()

A、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B、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D、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先河

26.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为恢复国民经济开始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第一个五年计划D、第二个五年计划

27.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A、罗斯福B、丘吉尔C、列宁D、斯大林

28.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关于这一政策表述错误的是()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它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C、它大力发展了苏俄的商品经济D、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9.罗斯福在一次著名演讲中称:

“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新政”采取的最重要手段是:

()

A、整顿银行,恢复信用B、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D、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30.罗斯福总统为使“幸福的日子又来到”而采取的核心措施是()

A、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B、调整农业,压缩农业产量

C、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D、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

31.罗斯福新政的“新”最本质的体现是()

A、实行“产业复兴法”B、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稳定农产品价格D、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

32.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20世纪30年代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是()

A、新经济政策B、罗斯福新政C、德国法西斯专政D、匈牙利改革

33.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方语言也多种多样,国家提倡说普通话,在古代史上也有个推广使用汉语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B、蒙古C、鲜卑D、氐族

34.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B、为统一全国作好了准备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抑制了佛教发展

35.北魏孝文帝改革和下列哪种历史现象相关?

()

A、佛教兴起  B、民族歧视  C、民族融合  D、农民起义

36、自北魏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

这其中主要是因为他们()

A、与汉族贵族联姻B、采用了汉族的官制 

C、学习汉族的礼法D、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了汉族姓氏

37.鲜卑人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反映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是()

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唐蕃“和同为一家”D、元朝的文化趋同

38.“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39.洋务运动后期提出的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以自强”C、“自强” D、“求富”

40.李鸿章自己曾经这样自嘲:

“我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

葺却不能改造。

”这是李鸿章对哪一事件所发出的感慨()

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签订《马关条约》

C、签订《辛丑条约》    D、开展洋务运动

41.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对本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其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摆脱了民族危机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

42.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

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43.鸦片战争以后,世界在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

一批又一批先进分子纷纷踏上救国之路,下列政治派别中,揭开中国近代化序幕的是()

A、洋务派B、维新派C、顽固派D、革命派

44.鲁迅回顾历史时说:

“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迫切性,开始了

A、编写《海国图志》B、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C、维新变法D、洋务运动

45.维新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陈独秀B、康有为C、梁启超D、谭嗣同

46.“说凤阳,道凤阳,十年倒有五年荒。

”“改革鼓点敲响,盖了楼房喜洋洋。

”这两段花鼓词反映了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迁。

发生这一变迁的原因是。

()

A、掀起“大跃进”运动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4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建立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8.建国以来,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三大”

4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措施是()

A、开展土地改革B、发动“大跃进”

C、建立人民公社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0.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A、思想解放上来B、民主法制建设上来

C、组织建设上来D、经济建设上来

51.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为纪念这一关系中国命运与前途抉择的大事,首套“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金章”隆重发行。

我国改革开放始于()

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

5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思想路线是()

A、实行改革开放B、以阶级斗争为纲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坚持“民主”“自由”的思想

53.改革开放以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一条新路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

C、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了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是()

A、经济建设B、文化建设C、廉政建设D、改革开放

55.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下列哪次会议决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