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会议发言稿让爱走进心灵用心点燃梦想.docx
《学困生转化会议发言稿让爱走进心灵用心点燃梦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困生转化会议发言稿让爱走进心灵用心点燃梦想.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困生转化会议发言稿让爱走进心灵用心点燃梦想
学困生转化会议发言稿:
让爱走进心灵用心点燃梦想
来源莲山学困生转化会议发言稿:
让爱走进心灵用心点燃梦想有这样三个孩子:
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
“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
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校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
他叔叔绝望地说:
“孺子不可教也!
”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
“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
”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
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
这个答案你会感到意外吗?
每当我想起这三个孩子,总会问自己,我身边是不是也有“爱因斯坦”、“罗丹”、“达尔文”?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怎样才能把那些不爱学习、不愿学习的孩子扶上学习的轨道,怎样才能让他们重新燃起学习的欲望呢?
三中人希望能用班主任的爱心,用教师的关心,用学校的责任心,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唤醒麻木的心灵。
下面我就从班主任、教师、学校三个方面介绍德州三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批评指正。
一、让爱走进心灵。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最基层的工作,也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工作,但要走进孩子们的心灵,班主任老师还真得不断“修炼”自己才行。
1、走进心灵首先要学会倾听我班曾经有一名男生经常和别人打架,有时候是他主动去打别人,我也做过很多次“教育”,收效都不明显。
一次他被政教主任领到我办公室:
“看看吧,你班学生又惹事了。
”还把他如何在操场上欺负别的同学,告诉了我。
最后,政教主任丢下了一句话“你来教育吧。
”走了。
因为我以前的多次”教育”,这个男生已经对我有了明显的抵触情绪,这次如果还是那样的说教,可能效果更糟,所以,我先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问:
“你有什么要说的?
”听了这句话,他看了我一眼,气冲冲的说了一句:
“我有什么好说的!
”然后竟然不屑地把头偏向一边。
看来,他把我的问话当成了质问,认为我要开始批评他了。
于是,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静一点,追问道:
“也许你打人是有原因的,说不定你还有道理,不妨说出来,让我了解一下。
”听了这句话,他把头转过来,似乎有些吃惊地看着我。
我继续说:
“是的,我真心想听听你的解释。
”火山爆发一般,他开始发泄了。
我说他是“发泄”,一点不夸张。
当时他的语速很快,情绪激动,说了很多很多。
有对事件经过的叙述,有对自己的辩解(当然有合理的因素),更有对老师(包括我这个班主任)的抱怨……他很明显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问题,很偏激,很片面,但是很真诚,而且有的话说得很对,包括对我的抱怨,比如:
“我欺负过一次同学,结果以后凡是我和其他同学打架就都成了我的不对,都是我在欺负别人。
你们老师就是这样对我有偏见!
”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想:
我这个班主任因为学生确实操了很多心,甚至受了很多委屈,可是我有没有反过来考虑一下学生的感受呢?
他在老师这里又受了多少委屈呢?
那次谈心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谈心,我真诚的接受了他的批评,他也心悦诚服的接受了我的教育,改正了好动手的坏习惯,我认为,这些都归功于对学生心灵的倾听。
因为通过倾听,我们才开始了解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记得还有一个男孩,晚上回家就是哭,爸爸妈妈问他怎么了,他也不说话,直到第二天早晨,孩子说什么也不愿意来上学,妈妈打来电话求助。
我就骑车到他家里,把他带到了学校。
办公室里,我们的谈话开始了:
看到她的表情我猜道:
“你是不是遇到了一件非常为难的事情,自己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呀?
”他的眼泪流得更多了,看来我猜对了。
于是我接着问:
“是不是你今天早晨不上学,你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他摇头。
“是不是你不需要老师和家长,你自己就可以解决那些讨厌的问题?
”他又摇头。
我不说话了,等着他平静下来,慢慢把事情说清楚。
原来是与好朋友闹矛盾,害怕失去朋友,不知道该怎么做。
学生竟然有这么一颗脆弱而敏感的心!
成长的烦恼,也许在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孩子看来,却是天大的事情,对孩子的理解,不是从成人的角度,而应该从孩子的心灵出发。
正如陶行知所说:
“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学会倾听,帮助老师了解孩子,帮助老师拥有一颗孩子的心灵,帮助老师学会用孩子的大脑思考,用孩子的眼光看待,用孩子的情感体验,这样的先生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2、走进心灵要化批评为表扬曾经有一名女生张某,英语学习很糟糕,不认真学,而且有一段时间和英语老师的关系不太好,但他数学成绩有进步,还比较关心集体,团结同学。
有一天我把她叫到办公室,准备和她谈心,孩子一看班主任老师叫她,很紧张,嘴里说着:
“我最近没犯什么事儿呀。
”我笑着对她说:
“今天老师是专门表扬你的。
”她抬起头,很吃惊地看着我。
我说:
“上学期你有很多缺点,这个学期都改正了,是不是呀?
”她挺直了腰杆,还有了一点自豪的微笑。
这时我准备转变话题,谈她现在存在的缺点。
本来想说:
“有了进步很好,但你还可以做得更好,你现在还有一些缺点,比如……”可是,话到了嘴边,我忽然想起了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下面的话就变成了这样的:
“你的进步让老师很高兴,其实你还可以做得更好,是不是?
”她点了点头,于是我追问:
“在那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呀?
”她说:
“我的英语成绩不太好……”我问她想没想过造成英语成绩不好的原因呢,她进行了分析。
但她似乎在有意回避和英语老师的关系。
我就开始谈我初中时英语成绩也不好,后来是怎么追上同学们的,向她介绍了一些英语的学习方法。
最后我强调:
“英语只要努力,没有学不好的。
当然要好好和英语老师配合。
”我故意似乎是不经意的问:
“你现在和老师配合得怎么样?
”这次她不好意思地说:
“不好,有时还顶撞老师。
”我说:
“这正是你英语成绩不好的原因。
以后可不要抵触英语老师了,要多和老师接触,多请教英语老师,这样你一定能够把英语学好。
”她点了点头。
我接着说:
“本来今天我是要表扬你的,还给你准备了礼物,但现在不忙送给你,等你有了更大的进步,我再把这份礼物送给你吧,好吗?
”经过这一次,张某学习英语的劲头足了,和英语老师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当然,我也如约把自己的礼物送给了她。
您看,表扬的力量够大吧。
喜欢听表扬是人的天性,只要表扬是真诚而符合实际的。
在表扬中,学生可以感到一种尊严和尊重,这种尊严和尊重感会激励着学生朝着人们所期待的方向不断进步。
在我们的教育中,过多地运用了批评,不许做这个,做那个也不对,我们为什么不换一种思路,直接告诉学生该做什么呢?
所以对学生我们该多提建议,避免训斥。
3、走进心灵要学会利用集体的力量班内有3个调皮学生,他们已经成为一个小团体,教育起来收效甚微,所以,我决定改变策略,运用集体表扬方式激励他们改正错误。
新学期第一天,我把他们几个人找来商量:
“这个学期,你们几个同学展开比赛,怎么样?
”听说要比赛,孩子们来了兴趣,“老师,比什么?
”“怎么比?
”我说:
“你们三个比一比,看谁各方面进步最大,裁判不是我,而是全班同学。
期中考试的时候,请全班同学投票,看谁的进步最大,选票就是一篇作文,题目是《某某同学进步大》,要写明这位同学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
”随即,我把这个决定通知了全班同学,要求同学们认真对待这件事,平常认真观察这几个同学的表现。
同学们的作文收起来以后,我把每个同学得到的选票——就是写他的作文都发给他,给他提出三个要求:
第一,回家后把这些读给爸爸妈妈听,让爸爸妈妈享受你成功的喜悦;第二,把每篇作文中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勾出来;第三,选一篇你认为写得最好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听。
老师可以利用很多方式创设出集体的舆论,把自己对某一个学生的关心、表扬、批评,转化为班集体对这个学生的关心、表扬、批评,那么学生会真切地感到集体的存在,感到自己与集体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集体,同时也受着集体的关注:
有了进步,他会赢得全班同学的鼓励;犯了错误,他会感到全班同学谴责的目光。
所以,通过集体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常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4、走进心灵老师要等一等。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表现出不同的个性而已。
教师应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成长,在课堂上,学生的个性不同,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同,这时的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等一等这些走得慢的学生们,尊重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尊重他们的思考和对课堂的参与。
记得有一次,在数学复习课上,按照座位的顺序来回答问题,轮到赵某的时候,正好是一个有点难度的问题。
教室里一片寂静,很多同学都在沉默着、思考着。
根据我对赵某的了解,他很可能答不出这个问题。
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贯的做法是挥一挥手,示意她坐下,然后把问题抛给其他同学,然后按照预定的方案“顺利”完成课堂教学。
这次站着的赵某却举起了手,小声说:
“老师等会儿,等会儿,让我想一想……”听到这些话,我真的非常感动,微笑着说:
“我们再等一会儿,希望你今天能有精彩的表现。
”真的,他回答出了那个问题,全班同学用热烈的掌声,对他表示祝贺。
这件事让我明白,老师要学会等一等:
教师的问题提出后要等一等,给学生属于他们的思考时间;有学生举手后要等一等,让举手的同学思维更加深刻,给还没有举手的同学更多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问题要等一等,等学生把话讲完;完成了教学任务后也要等一等,等学生对一堂课的内容做一个梳理和反思;下课之后等一等,等学生来问问题;和学生谈完心后等一等,等学生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只有教师愿意等,才能等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育者:
“请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关怀备至说的是细心,深思熟虑说的是慧心,小心翼翼说的是耐心。
只有能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他的教育才是有效的,他的工作才是出色的,他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二、培养习惯,锻炼意志。
教育要形成合力,所有的教师统一要求,劲儿往一处使,相互支撑,共同坚持,会得到学生良好习惯和坚强意志的双丰收。
1、良好习惯,让每个学生学会学习。
近年来,我们做了一些本末倒置的事情,其中失误最大的就是淡化了孩子们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可能每位老师都遇到过上课铃已经打响了,学生还缺几个;遇到过课堂中,要求学生看书,几分钟后,学生什么也没有看会;遇到过课堂中,要求学生做题,学生赶紧翻书包,找练习本;遇到过作业错误连篇,学生却一个也没有改正;遇到过学生书写太乱,不按照课本上例题的格式解题,作业应付,自习课效率低等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我校是通过全体教师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完成的。
各科教师在学校的统一要求下,对学生的读书、书写、课前准备、课上发言、学生板演、作业、课堂检测等习惯都有严格的规定,每位任课教师的每节课都不断的提醒还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
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都是学校的习惯养成月,学校要求所有学生复习学校要求,对照自己的行为,找出不足,及时订正,这个月也是任课教师们最忙碌的一个月,课堂上,很多教师习惯于不断用动作或语言纠正着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
每节课上课前,学校有一个2分钟的小预备,当小预备铃声响起的时候,我一定已经站在了教室里,可是我却不着急上课,而是不断在教室内巡视,看同学们是否把上课时需要的工具准备好,是否有必要的文具,学生是否已经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开始了对新课的预习,总之,学生是否已经准备好进入高效、紧张的课堂。
就是这些细微的习惯,让每个学生学会学习。
2、“三清”工作帮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一次数学测试结束后,我发现了几个孩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分数也和其他孩子有了一定差距。
于是,放学后我将这些学生留下,盯着这些孩子改错。
就这样,最后剩下了的是不会的题目较多的3个孩子。
尤其是一个男孩王某,这次是真的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对付那个不好做的计算题了,孩子的试卷已经改得原题都看不清楚了,我就让他把题目抄在了黑板上,让其他同学帮他寻找错误原因,错了再擦、再改、再纠错、再改。
不知道改了多少遍,孩子终于做对了,我听到孩子长长出了一口气:
“终于做对了!
”刚刚紧张的气氛随着他的一句话马上缓和了下来,孩子们围着我有说不出的兴奋。
这种快乐是老师和同学的坚持不懈等来的,像这样耐心等待的工作,我们天天在做。
这种一次次的耐心等待,等来的是学生的开窍,等来的是不断的惊喜,等来的是学生形成的良好意志品质。
所以,我们乐此不疲,累并快乐着。
三、打造美妙课堂,点燃学生梦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是在这样或那样压力的作用下,有些孩子的梦想破灭了,他们再也不愿意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了,这才是孩子的悲哀,是老师的悲哀,也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所以,学校遵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努力打造尊重学生的美妙课堂,点燃每个学生心中的梦想,让他们成为快乐的追梦人。
1、美妙课堂,引起兴趣。
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今年九月份,德州三中全体师生在校长的带领下,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推广到所有年级的所有学科,由此而产生了学校及具特色的美妙课堂。
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是这种课堂的指导思想;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是这种课堂操作的基本原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这种课堂的教学模式。
在美妙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代替了教师的满堂灌;学生先学的情况成为教师后教的依据;学生课堂板演的问题成为师生借鉴和讨论的材料;一些学生也由一开始的不得不参与,变成后来的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纠错;学生由原来课堂中最微不足道的配角变成了主角;教师由课堂的主演变成了导演;教师用对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来评价学生,用表扬代替了批评;用对学生的信任代替了保姆式管理;用希望代替了要求;用对学生自学的帮助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用对生命的尊重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美妙课堂中童真显示出从未有过的魅力,在美妙课堂中,老师多了一份悠闲,学生多了一份满足;在美妙课堂中,学生常常有“顿悟”,老师不时有“惊喜”。
一位学生曾经这样评价美妙课堂,他说:
原来老师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上课就开始讲,同学们的任务就是听老师讲,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即使我们已经会了也要一动不动地坐好,耐心听老师讲。
现在的课堂,是我们自己的课堂,谁课堂上自学的效果好,谁就能够帮助同学纠正错误,得到老师的表扬;谁课堂上自学的效果不好,谁就会在课堂检测中出错,得到全体同学和老师的帮助。
在这种课堂中,我们都愿意发言,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在这种课堂中,每个人都主动地去学习;在这种课堂中,该学什么我们最清楚,学得怎样我们自己也清楚。
为了让课堂更加高效,学校组织了多轮赛课,老师们一起听课、相互学习、讨论做法、积累经验;教研活动中,老师们精心选取当堂检测试题,希望学生能够暴露更多的问题;当堂测试为老师提供了堂堂清的依据;每节课的课后反思,让老师们在思考中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学并快乐着,老师累并快乐着。
这样的课堂增加了学生的活动,启发了学生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能够面向全体,提高学习质量的高效课堂。
2、激励工程,点燃梦想。
在课堂改革的同时,学校开展了“激励工程”,其宗旨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与快乐,主要针对那些思想上需要特别关注的孩子们,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胆怯和自卑,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使他们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激励他们的成功感。
因此教师必须帮助这些孩子们积累成功的经验,从而形成“成功——精神愉悦——自我激励——增强自信——成功”的良性循环的模式。
学校统筹兼顾,把各年级需要特别关注的孩子们集中起来,对他们开设校园激励课,老师们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对孩子们进行鼓励:
有的老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有的老师帮助学生寻找思想和行为上的差距,有的老师鼓励学生直面困难,有的老师讲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的老师甚至和学生一起喊出:
别说不可能,只要不放弃、不抛弃的宣言。
通过课堂的改革和“激励工程”的开设,那些没有或很少感受过表扬与欣赏的孩子们正逐渐地找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白了坚持的意义,也开始享受学习的快乐,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正成长为生活的强者!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在教师赏识、尊重的眼神里,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而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学习知识的渴求,是挑战问题的勇气,是迈开人生步伐的动力。
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不抛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用美妙课堂激发兴趣,用激励工程点燃梦想,用良好习惯提高效率,用“三清”工作培养意志,用班主任的爱心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快乐幸福地学习、生活,就一定能创造教育的神奇!
来源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