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标169985解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4466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标169985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铁标169985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铁标169985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铁标169985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铁标169985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标169985解释.docx

《铁标169985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标169985解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标169985解释.docx

铁标169985解释

TB1699-85解释

1.行车作业人身安全通用标准

1.1班前禁止饮酒,班中按规定着装,佩带防护用品。

各种酒类中分别含3%~65%的乙醇。

较大量的乙醇可使人手脚震颤,行动笨拙,反应迟钝,自言自语,步履蹒跚。

而紧张繁忙的行车工作,要求当班人员头脑清醒,精力充沛,精神集中,动作准确。

因此车站行车人员一定要严格执行《技规》第330条规定:

“铁路行车有关人员,于接班前不得饮酒,如有违反,应立即停止其工作”。

关于“按规定着装及佩带防护用品”,因就全路范围,尚未规定着装及防护用品标准,目前暂按各局规定执行。

1.2顺线路行走时,应走两线路中间,并注意邻线的机车、车辆或货物装载状态。

严禁在道心、枕木头上行走。

不准脚踏钢轨面,道岔连结杆,尖轨等。

站内线路的线间距最小距离是4600毫米(换装线除外)。

扣除机车车辆限界,包括列车标志,3600毫米,剩1000毫米。

作业人员只能在这1000毫米宽的空间顺线路行走,否则会被机车车辆刮碰。

同时还应注意相邻两线的机车、车辆和货物装载状态,防止装载货物突出;车辆涨帮”,或其它突出物碰伤。

在道心,枕木头上行走时,因轨枕和道碴不平,要经常低头着脚下,很少看前方和留意后方,特别是后方溜放或推送车组,声音很小,道心和枕木头均在机车、车辆限界之内,能够直接被刮撞。

钢轨面、道岔连接杆、尖轨等,踏上时都不能保证人体重心稳定,静止时易于滑倒或崴脚,在扳动道岔时更容易将人带倒或把脚夹住。

1.3横越线路时,应一站、二看、三通过,注意左右机车、车辆的动态及脚下有无障碍物。

“一站”,一定要站住,并要站在不侵入机车、车辆限界的安全处。

“二看”,要左看、右看、下看。

看左右有无机车、车辆驶来,看脚下有无绊脚的障碍物,包括地沟等。

北方冬季,对脚下冰雪更要注意。

看清后,再准备横越,即三通过。

作业不紧张时容易做到,作业紧张时,容易被忽略。

特别是边作业边行走时(如冬季扫雪,清扫道岔等),更要严格执行。

1.4横越停有机车、车辆的线路时,先确认机车、车辆暂不移动,然后在该机车、车辆较远处通过。

严禁在运行中的机车车辆前面抢越。

横越停有机车、车辆的线路时,首先要确认该机车,车辆暂不移动。

所谓暂不移动就是要确认在人横越线路这一段时间内,机车、车辆暂无移动可能。

诸如机车启动前鸣笛,推送车辆试拉等动态。

在“较远处通过”,究竟多远为好,有的局规定20米,有的10米,有的5米,均无确切的根据。

定得远了,影响作业效率,甚至难于执行而流于形式。

定得过近,又难以保证安全。

通过计算来看,如果机车,车辆是以5公里/小时,即1.4米/秒移动,人通过5500毫米线间距的路程,也按5公里/小时的速度横越,需要4秒。

这就需距机车、车辆5.6米以上,再考虑到安全距离和意外影响,则距离还要远些。

再者,人员素质,地形地物情况,气候条件等均影响横越线路的速度,所以不宜作划一规定,只是在执行中掌握好一定要预留一段安全距离,方可横越。

“抢越”是很危险的,如前款所述。

横越时必须确认机车、车辆暂不移动。

“抢越”是在运行状态中的机车、车辆前抢先越过。

这时既不可能看清地面情况,如冰雪、障碍物等,也容易因慌忙而乱手乱脚造成意外。

横越时,还需要注意邻线有无机车、车辆运行,有时横越时向前一跳,继续向前走,而不注意邻线动态。

此类事故时有

发生,其后果不堪设想。

1.5必须横越列车、车列时,应先确认列车、,车列暂不移动,然后后由通过台或两车车钩上越过,勿碰开钩销,要注意邻线有无机车、车辆运行,严禁钻车。

日常作业中,经常需要横越列车、车列。

横越之前,如1.4条解释所述,必须首先确认列车、车列暂不移动。

而且在执行过程中要比1.4条要求还严格、认真,一丝不苟。

有通过台的车辆(如守车、罐车、客车等),由通过台上通过,没有通过台的车辆须从两车车钩上越过;横越时要抓紧踏稳。

究竟抓什么,踏哪里,则根据车型不同,人的身材不同高度择牢固的把手和脚踏处。

并注意不要碰开钩销,否则列车、车列移动时造成拉断软管,列车(车列)分离。

钻车是任何时候都要禁止的。

无论何种车辆,车底下部距地面的空间很小,即使车钩处也有软管和手制动机等配件,钻车是很困难的,动作也不可能灵活.车辆配件还可能刮住衣服等,这样就要延缓横越时间,一旦列车、车列移动,将无法躲闪。

1.6不准在钢轨上、车底下、枕木头、道心里坐卧或站立。

上述地点从作业的人身安全角度看都是险地,均在机车、车辆限界之内。

有些局原规定还包括车辆两端、两车连结器下等,本款均以车底下概括之。

在这些地点乘凉、休息,躲避风,雨,雪都是非常危险的。

1.7严禁扒乘机车、车辆,以车代步。

这里讲的“扒乘”,不是指正常作业需要而蹬乘机车、车辆,而是指非作业需要搭乘机车,车辆。

如扳道员扒乘至扳道地点,车号员扒乘至接车地点,铁鞋制动员扒乘溜放车组至下铁鞋地点等。

“以车代步”时,机车、车辆运行的重点一般不是扒乘人要去的地方,这就容易造成超速上下车。

另外,作业时不按时出场、立岗,待机车、车辆已经启动后再慌忙扒车随乘到岗位,“以车代步”就更难以保证安全。

2.接发列车作业人员安全标准

2.1应熟知站内一切行车设备,并随时注意使用情况,如遇设备发生异状或变化时,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并采取安全措施。

接发列车作业人员应熟知站内一切行车设备,这是最基本的应知应会知识,也是保证人身安全的基础设备发生异状或变化时,一般是指发生事故损坏行车设备,施工影响、电器化设备发生故障等对行车作业有影响时。

接发列车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了望,发现问题后,及时报告有关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2接发列车时,必须站在《站细》规定地点,随时注意邻线机车、车辆动态。

接发列车时,作业人员要站在规定地点,以便于和列车乘务人员联系。

《站细》中规定的地点应设在不侵入机车、车辆限界,并便于了望的安全地点。

在线路之间接发列车时,要随时注意邻线的机车,车辆动态。

否则,接发车时,只顾监视本列车,而忽视邻线的调车作业、机车出入库等情况,易造成人身伤害。

2.3向机车交递凭证时,须面向来车方向,交后迅速回到安全位置。

向通过列车递交路票(签、牌),要求动作要快,同时也要准确。

此时,必须面向来车方向,掌握好自己站立位置和接路票(签、牌)者之间的距离,既能保证自身安全,又能准确的交递凭证。

交递后应立即回到安全位置。

这个安全位置一般应是指《站细》规定的接车地点。

有人在交递凭证时,精神比较紧张,交后迅速后退,有时退到侵入邻线的位置,又来不及了望邻线机车,车辆的动态。

这是很危险的。

所以在交递后一定要掌握好后退的位置。

2.4折叠式授受机树起后,必须插好插销,用完后及时恢复定位。

接车时应站在授受机来车方向的前方。

使用折叠式授受机的车站,作业者应在使用前,熟知设备结构和使用的规定。

应注意使用时不要将路签(牌)装反,树起后要把插销插好,使用后及时定位。

自动授受机,接签臂只有当使用时才打开,使用后应放下。

车站应经常检查授受机使用状态,保证使用灵活。

使用折叠式授受机时,应站在授受机前方接车,这个前方是指来车方向,授受机与列车之间的位置,以免被传递器或路签(牌)打伤。

3.调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

3.1必须熟知调车作业区的技术设备和作业方法,以及接近线路的一切建筑物的形态和距离。

调车人员作业时,如不熟悉线路附近的设备,随时可能发生危险。

每个车站都应把让调车人员熟悉设备情况和了解发生变化的情况,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抓好。

调车人员熟悉车站的技术设备和作业方法,是从事调车作业的基础。

如股道有效长、容车数、坡度、弯道、道岔定反位,以及接近线路的水鹤、信号机栓、仓库、煤台、房舍等。

特别是遇有风、雨、雪、雾等不良天气时,更应注意。

调车作业项目变化大,影响因素多,作业人员只有熟知调车作业方法,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作业,才能与本组内其他人员配合默契,并在发生特殊情况时能采取应变措施。

3.2上下车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3.2.1上车时,车速不得超过15公里/小时;下车时,车速不得超过20公里/小时。

按照惯性运动原理,调车人员上车时,必须使自己顺车跑动的瞬时速度大于当时运行的机车、车辆的速度。

一般人快步跑能跟上车时的速度略高于15公里/小时,即4米/秒。

车速再高时,人有可能跟不上而出现拖、拉。

下车时要沿着机车车辆运行方向顺跑,车速超过20公里/小时时,落地后的人来不及加快自己的瞬时速度,会造成摔伤。

3.2.2在站台上上下车时,车速不得超过10公里/小时。

在站台上上下车时,因站台面高,作业人员不能用脚蹬上下车,不好掌握平衡,因此要较平地适当降低速度。

有些局原定在站台上上下车时,车速不得超过3公里/小时,考虑实际作业需要,同时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统一定为10公里/小时。

3.2.3在路肩窄、路基高的线路上和高度超过1.1米的站台上作业时,必须停车上下。

在路肩窄,路基高的线路上进行调车作业时,、上下车根本无法助跑。

在1.1米的高站台处,脚蹬在高站台下边,如利用扶手上下车极不安全,加上高站台货物堆放距离较近,所以要停车上下。

3.2.4蹬乘内燃、电力机车作业时,必须在机车停稳时再上下车(设有便于上下车脚蹬的调车机除外)。

利用内燃、电力机车作业时,因没有便于调车作业的上下车脚蹬、扶手,因此要求作业时,必须在机车停稳时再上下车。

3.2.5上车前应注意脚蹬、车梯、扶手,平车、砂石车的侧板和机车脚踏板的牢固状态。

上车前应注意脚蹬、车梯、扶手,平车、砂石车的侧板和机车脚踏板的牢固状态,尤其对杂型车辆更须注意,以免脚蹬、车梯,扶手脱焊,扭曲及平车,砂石车侧板搭扣未扣牢,将人摔伤或压伤。

3.2.6不准迎面上车。

正确的上车方式,应是调车人员顺车跑的瞬时速度大于车辆当时运行速度,这样才能保证安全。

而迎面上车不能助跑,上车时,手脚一齐仲,这样的上车方法,只要手脚有一处失误,就会有坠车的危险。

3.2.7不准反面上下车(牵出时最后一辆除外)。

调车作业中,调车司机只凭调车长的信号显示行进或停车,调车人员应在调车长一边,正确及时显示信号。

调车长还要负责调车人员的人身安全,如在反面上下车,万一发生问题,调车长无法照顾,也不便于显示信号。

所以不准反面上下车,牵出时最后拿车提钧人员给牵出信号后,确认车辆全部起动,再跑一个车远上车。

如确有困难,允许牵出时最后一辆除外。

3.2.8上下车时要选好地点,注意地面障碍物。

上下车时必须注意地面状况是否平坦,有无障碍,如拉杆、导线、警冲标,制动铁鞋,弹簧握柄、道岔表示器、信号机柱等脚下障碍物以及北方冬季的冰雪,以防滑倒、绊倒、摔伤。

3.3在车列、车辆走行中,禁止下列行为。

3.3.1在车钩上,在平车、砂石车的边端或端板支架上坐立。

在车列、车辆走行中,特别是牵出运行时,随时有加减速或停车的可能,人在车钩上及平车、砂石车的边端或端板支架上坐立,容易从车上摔下或挤伤。

3.3.2在棚车顶或装载超出车帮的货物上站立或走行。

在车列、车辆走行中,经常出现加减速、停车或经过道岔、弯道时左右摇摆,在棚车顶或装载超出车帮的货物上站立或走行,随时有被摔下的可能以及被上部建筑刮下的危险。

3.3.3手抓篷布或捆绑货物的绳索,脚蹬轴箱或平车鱼腹形侧梁。

在车列、车辆走行中手抓篷布或捆绑货物的绳索,万一捆绑不牢或折断,人就会摔下致伤。

脚蹬轴箱或平车鱼腹形侧梁时,轴箱盖上有油脚容易滑下;鱼腹形侧梁边较窄,平车面上又无扶手,人身安全无保障。

3.3.4在车梯上探身过远或经站台时,站在低于站台的车梯上。

在车梯上探身过远,经过信号机,水鹤,煤台,仓库等处,容易造成挤伤或被刮下,经过站台时,因站台距线路中心线1750~1850毫米,而机车、车辆限界一侧为1600(不合列车标志)。

这样车轴与站台的间隙只有150—250毫米,如果作业时,站在低于站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