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
《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环境保护知识复习题
1.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
A基本国策B政策C方法D工作
2.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国务院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A北京B上海C广州D抚顺
3.1991年中国发起并主办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了《》。
A北京宣言B二十一世纪议程C生物多样性公约D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称为(),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环境标准B环境认证C环境质量D环境系统
5.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
A世界环境日B地球日C节水日D爱鸟日
6.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PH<5.6的酸性降水.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氯氟烃D盐酸
7.发生于1993年5月5日的西北特大()就是与草场被破坏,土地沙化有直接关系,给西北几个省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A沙尘暴B地震C水灾D火灾
8.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森,在《》一书中,第一个勇敢地站出直言,人类要保护好自己的生息地,开创了善待环境的新时代。
A寂静的春天B只有一个地球C环境医学D我们共有的地球
9.1992年6月3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又称为地球宪章,这是一个规范国际环境行为的准则。
A里约热内卢宣言B人类环境宣言C增长的极限D南极条约
10.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紫外线B红外线C可见光D热量
11.1978年,联邦德国最先开始绿色产品的认证。
()年,我国国家环保局宣布实行环境标志制度。
A1993B1980C1990D1996
12.我国有许多世界珍稀动物,金丝猴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国家()保护动物。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13.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是国际合作保护环境的一个范例。
这个议定书主要针对()这个环境问题。
A臭氧层破坏B垃圾境外转移C海洋污染D野生物种灭绝
14.目前有张家港、大连、厦门等()个城市,被评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A6B4C10D20
15.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
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分贝左右。
A120B140C60D90
16.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
A全球性气候变暖B海平面下降C植物生长缓慢D无线电通讯中断
17.为实现2000年淮河水变清,1995年8月发布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规定,自()年1月1日起关闭或停业淮河流域所有超标排污的工业企业。
A1998B1997C1999D2000
18.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多冬少,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居世界第88位。
A1/4B1/2C1/8D1/10
19.按国务院要求,1997年南京、上海等()个城市已向社会公布空气质量周报。
A27B7C47D67
20.有一种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俗称“四不像”的珍奇动物,其野生种群18世纪在我国灭绝。
1985年,我国分批引进80多只,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在自然界恢复野生种群的研究,这种动物是()。
A麋鹿B野鹿C羚羊D马鹿
21.为确保2000年我国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国家重点治理淮河、__b_、辽河(三河),太湖、巢湖、滇池(三湖)和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两区)的污染。
A海河B黄河C汾河D大运河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8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修订。
A.
2014年3月30日
B.2014年5月6日
C.2014年4月24日
2、保护环境是国家的()。
A.基本政策B.基本国策
C.基本战略
3、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A.生态文明建设B.社会文明建设
C.经济文明建设
4、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A.生态因素B.自然因素
C.环境因素
5、()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C.一切单位和个人
6、()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A.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一切单位和个人
7、()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A.一切单位和个人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8、每年()为世界环境日。
【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A.6月4日B.6月5日
C.5月4日
9、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给予奖励。
A.国家B.各级环保部门
C.人民政府
10、()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A、人民政府相关部门
B、各级环保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1、()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A.国家B.教育行政部门、学校
C.教育行政部门
12、()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国务院
13、()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A.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
B.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4、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环境影响评价B、环境影响分析
C、环境影响登记
15、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
A.责令停业、关闭B.处以罚款
C.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1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报告,依法接受监督。
A.上级人民政府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本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
17、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A.限期达标规划B.限期达标政策
C.限期改正规划
18、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实行严格保护。
A.生态保护区域B.生态保护红线
C.环境保护红线
1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的分类处置、回收利用。
A.工业废弃物B.生活废弃物
C.公共废弃物
20、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A.同时备案B.同时设计
C.同时投标
21、防止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A.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B.环境保护验收文件
C.环境安全评价文件
22、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
A.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B.排放总量值C.排放浓度指标
23、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A.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排污许可证
B.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
C.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4、为控制环境风险,国家鼓励投保(),让环境得到改善,使受害人得到及时补偿。
A.环境安全责任保险
B.环境污染事故保险
C.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25、()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
A.公民B.法人
C.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6、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完善公众参与程序。
A.环境信息B.环境质量
C.违法信息
27、()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重点排污单位
28、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可能受影响的公众
B.建设项目周围的公众
C.受污染区域的公众
29、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举报。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30、我国环保法规定,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适用()。
A.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B.举证责任转移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
31、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
A.按月连续处罚B.按日加倍处罚
C.按日连续处罚
32、排污许可证的有效期为()年,临时排污许可证的期限为(?
)年。
A.4、1B.5、2C.5、1
33、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并处以罚款。
A.恢复原状停止建设
B.停止生产原地拆除
C.停止建设恢复原状
34、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
A.《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赔偿法》
35、上级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
发现有关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向()提出处分建议。
A.监察机关
B.其任免机关
C.其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
36、在环境民事诉讼中,适用()。
A.举证责任倒置
B.谁主张谁知举证
C.由原告被告共同举证
37、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
A.新闻监督B.法制监督
C.舆论监督
38、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低碳、节俭B.环保、节约
C.绿色、安全
39、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9)、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A.企业事业单位B.公民和个人
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40、()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A.人民政府
B.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41、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17),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A.监测数据管理机制
B.监测数据上传机制
C.监测数据共享机制
42、国家实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B.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C.环境保护考核评价制度
43、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21)和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A.资源回收利用B、资源综合利用
C.资源再生利用
44、国家加大对(31)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
A.生态脆弱地区
B.污染严重地区
C.生态保护地区
45、国家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和再生产品,减少()的产生。
A.生活垃圾B.垃圾C.废弃物
4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
A.应当引咎辞职B.应当撤职
C.应当免职
47、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一B.二C.三
48、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有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处罚的,()可以直接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
A、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同级人民政府C、监察机关
49、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65)。
A、共同责任B、赔偿责任
C、连带责任
50、上级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
发现有关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向(67)提出处分建议。
A.其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
B.其任免机关C.监察机关
51、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承担()。
A.侵权责任B.连带责任C、赔偿责任
52、(55)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
A.排污单位B.重点排污单位C.企业事业单位
53、建设单位(),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A.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
B.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
C.未依法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
54、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情节不严重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60)。
A.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
B.责令停产整治
C.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
5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自(
70)起施行。
A.2014年12月30日
B.2014年10月1日
C.2015年1月1日
56、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60)。
A.责令停业、关闭
B.停止生产C.取缔
57、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57)举报。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C.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58、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举报。
A.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
B.其上级机关C.监察机关
59、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56)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建设单位B.环保部门
C.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60、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发布(54)。
A.国家环境质量B.环境状况公报
C.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
6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违法信息(54),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A.纳入绿色信贷
B.记入违法黑名单
62、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56);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
A.公开对环境有影响的内容
B.公开主要内容C.全文公开
63、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53),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
A.公众参与程序
B.环境有奖举报机制
C.环境参与机制
64、(51)应当统筹城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置等环境卫生设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A.各级人民政府B.各级环保部门
C.各级城乡建设部门
65、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42),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A.监测设备准确性C.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B.监测设备准确率
66、(47),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A.各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
C.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
67、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46)。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技术、设备、材料和产品。
A.淘汰制度B.限制制度C、禁止制度
68、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45)。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A.排污许可证制度B.排污总量控制制度C.排污许可管理制度
69、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44)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实。
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A.国务院B.环境保护部C.国家
70、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44)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A.暂缓审批B.减少审批
C.暂停审批
7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47),组织制定预警方案;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
A.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预案
B.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
C.突发重大环境事件应对预案
72、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
排污费应当(4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
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
A.部分用于环境污染防治
B.全部用于辖区内环境污染治理
C.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
73、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42
),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A.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B.突发事故责任制度
C.重大污染责任制度
74、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6)。
A.权利B.权利和义务C.义务
75、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47)报告。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C.有关部门
76、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41)。
A.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B.擅自拆除C.擅自闲置
77、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14)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
A.环境B.人民群众健康C.生态
78、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16)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A、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B、可以制定宽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C、不可以再制定
79、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
A.综合协调防治机制
B.统一防治协调机制
C.联合防治协调机制
8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
被检查者应当(24)。
实施现场检查的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商业秘密。
A.提供必要的资料
B.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C.如实反映情况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8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立法目的(ABCD)。
A.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B.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C.保障公众健康
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82、环境保护的原则(ABCD).
A.保护优先、预防为主B.综合治理
C.公众参与D.损害担责的原则。
8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下列哪些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ABCD)
A.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准予行政许可的
B.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
C.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
D.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而未公开的
84、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哪些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ABCD)
A.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B.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C.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D.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85、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AC)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B.检察机关或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