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docx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总1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29106-92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引用标准
GB484 车用汽油
GB485 QB汽油机润滑油
GB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祥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9328 公路车辆用低压电缆(电线)
ZBT35001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ZBT35002 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
ZBT36003 汽车用片式插接件
QCn29009 汽车用电线接头技术条件
QCn29010 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
QCn29012 汽车用圆柱式电线插接件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
QCn29013 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
JB2572 铜编织线
JJG4 钢卷尺
3 术语
3.1 干线
电线束中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线包扎在一起的部分。
3.2 支线
电线束中电线的末端没有包扎的部分或单根电线。
3.3 分支点
电线束中干线与干线或干线与支线中心线的交点。
3.4 接点
电线与电线的连接点。
3.5 端子
接插件和接头的统称。
4 技术要求
4.1 电线束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2 电线束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4.2.1 干线和保护套管长度不小于100mm,并为10的倍数,如100、110、120mm等。
4.2.2 支线长度不小于50mm。
4.2.3 接点之间,接点与分支点之间距离不小于20mm。
4.2.4 电线与端子连接处的绝缘套管长为20±5mm。
4.2.5 电线束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4.3 电线与端子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4.3.1 电线束中电线颜色应优先采用ZBT35002中规定的颜色。
4.3.2 接头应符合QCn29010和QCn29013的规定。
4.3.3 片式插接件应符合ZBT36003的要求。
圆柱式插接件应符合QCn29012的规定。
4.3.4 电线应符合GB9328的规定。
铜编织线应符合JB2572的规定。
4.4 端子与电线连接应优先采用压接方法,并符合下列要求。
4.4.1 采用压接方法时,端子应分别压紧在导体和绝缘层上,导体不应压断。
4.4.2 采用压接方法的端子与导体压接处的横断面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4.4.3 采用钎焊的方法时,不允许使用腐蚀性钎剂。
焊点应光滑,无漏焊、未钎透、钎剂夹杂等缺陷。
4.4.4 端子与电线连接应牢固,在规定的拉力下不损伤和脱开,其拉力值应不小于表2规定。
4.4.5 端子与电线之间的电压降应不大于表3规定。
4.5 接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4.5.1 采用压接方法时,接点表面绝缘应良好,导体不应压断。
4.5.2 采用钎焊方法时,不允许使用腐蚀性钎剂。
接点应光滑,表面绝缘良好,无漏焊、未钎透、钎剂夹杂等缺陷。
4.5.3 接点应牢固,在规定的拉力下不损伤和脱开,其拉力值应不小于表2规定。
4.6 电线束采用绝缘物包扎时,应紧密、均匀、不松散;采用保护套管时,无移位和影响电线束弯曲现象。
4.7 电线束中电线与端子连接处的绝缘套管应紧套在连接部位上,无脱开、移位现象。
4.8 电线束中电线及零件应正确装配,不应有错位现象,端子在护套中应到位,不应滑出。
4.9 电线束中线路导通率为100%,无短路、错路现象。
4.10 电线束使用环境温度为一25~70℃,经高、低温试验后应符合、条规定。
4.11 电线束经ZBT35001中条规定的湿热试验后,应符合、条规定。
4.12 电线束经ZBT35001中条规定的盐雾试验后,应符合条规定。
4.13 电线束经频率为50Hz,加速度为/s2的振动试验后,应符合第、、、、条的规定。
4.14 电线束经耐油试验后,应符合、条规定。
5 试验方法
5.1 在具体试验方法中,如无其它规定时,试验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a.环境温度:
18~28℃;
b.空气相对湿度:
45%~75%;
c.大气压力:
86~106kPa。
5.2 电线束尺寸用符合JJG4规定的钢卷尺检测。
5.3 电线束外观用目测法检查应符合、、、、、、条。
5.4 电线与端子及接点的拉力用示值相对误差不大于1%的拉力试验机检测,拉力试验机夹头的位移速度为25~100mm/min。
5.5 端子与导体压接处横断面检验按下述方法进行。
5.5.1 试样制做
将受检样品按图2所示位置(应避开端子的加强筋)截断后,把与电线连接的部分固定在树脂类物质中,试样横断面应无影响观察的缺陷。
5.5.2 试样检验
将做好的试样用显微镜放大至少20倍,按附录A要求对照检验,必要时拍摄有标尺的照片。
5.5.3 检验数量按每条电线束端子总数的10%计算,但不得少于6个,如果端子总数不足6个。
则全检。
5.6 端子与电线之间电压降试验按QCn29009中的电压降试验方法进行。
5.7 线路导通及短路、错路在专用检验台上进行。
5.8 低温和高温试验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5.8.1 将电线束放入从室温开始的低温箱内,降温到-25±2℃时保持2h后取出,全部绕在金属圆棒上(圆棒直径应不大于5条电线束最大外径之和),电线束要在从箱内取出2min之内卷绕完毕,然后进行检查。
5.8.2 将电线束放入从室温开始的高温箱内,升温到70±2℃时保持2h后,取出检查。
5.9 湿热试验按ZBT35001中条规定进行。
5.10 盐雾试验按ZBT35001中条规定进行。
5.11 振动试验将电线束模拟安装状态在振动试验台上振动8h,进行检查。
5.12 电线束耐油试验,应将有包扎物的电线束绕在金属圆棒上(圆棒直径应不大于6条电线束最大外径之和),将其分别浸入温度为120±5℃的HQB一10润滑油(GB485)及温度为20±5℃的90号汽油(GB484)内各浸泡48h。
浸入油内时,其支线应露出油面。
浸泡后取出,放置1h后进行检查。
6 检验规则
6.1 电线束须经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附有证明产品质量合格的文件或标记。
6.2 电线束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3 出厂检验按表4规定。
6.4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而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成批或大量生产的产品每两年不少于一次;
d.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6.5 进行型式检验的产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共抽6条,先按出厂检项目检验,合格后等分成两组。
每组电线束的检验顺序和检验项目应符合表5规定。
6.6 产品的型式检验必须全部合格。
如有一个项目不合格时,允许重新抽取加倍数量的产品,就该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
如仍不合格时,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
6.7 用户有权按GB2828规定进行验收,验收时采用:
a.抽样方案:
一次正常检查抽样方案
b.检查水平:
一般检查水平Ⅱ
c.合格质量水平:
7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7.1 标志
7.1.1 电线束应附有不易脱落的明显标志。
7.1.2 产品标志的内容如下:
a.产品名称;
b.型号或适用车型;
c.制造厂名或商标;
d.制造日期。
7.2 包装
7.2.1 同一包装箱内应装入同一种类、同一型号的电线束,也可根据用户要求包装。
7.2.2 包装箱应牢固,每箱总质量一般不超过50kg。
7.2.3 包装箱内应有出厂合格证或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内容如下:
a.产品名称及型号;
b.检查日期;
c.检查员签章;
d.制造厂名称。
7.2.4 包装箱表面应有清晰的标志,内容如下:
a.收货单位名称或地址;
b.产品名称及型号;
c.包装数量;
d.包装箱尺寸;
e.总质量、净质量;
f.制造厂名称及商标;
g.“防潮”“小心轻放”标志及字样。
7.3 运输
电线束在各种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潮湿,抛摔和压伤,应文明装卸,并符合有关运输规定。
7.4 贮存
电线束在贮存过程中,不得受潮、重压、碰撞,不得接触酸、碱等腐蚀物质和有机溶剂。
附 录 A
端子与导体压接处横断面的要求
(补充件)
A1 端子与导体压接处横断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A1.1 如图Al所示,所有导体的断面应呈不规则多边形,导体与端子压接部位之间应无明显的缝隙。
端子压接的卷曲部分a、b必须相接,且应包住全部导体。
横断面上的端子卷曲部分和内部导体分布应基本对称。
A1.2 如图A2所示,端子压接卷曲部分a、b端部距底部c的距离d,不小于单根导体直径的1/2。
A1.3 如图A3所示,横断面底部的毛刺长度a应不超过端子压接后的厚度c;毛刺宽度b应不超过符子压接后c的1/2。
A2 端子与导体压接处横断面不允许存在下列任何一种缺陷
A2.1 如图A4所示,端子卷曲部分a、b之间有缝隙。
A2.2 如图A5所示,端子卷曲的端部a或b与端子其它部位相接。
A2.3 如图A6所示,横断面上端子压接部位出现裂纹a。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孙玉德、汤曼如、方兴亚。